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善于捕捉生成资源,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时刻重视课堂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从而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一年级“5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图文信息提出问题:“原来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停车场还剩下几辆汽车?”学生列式:5-2=3。接著,教师让学生用学具模仿并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演示并介绍自己的算式。一个女同学上实物展示台,一边演示一边介绍“我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5-2=3。”老师刚要板书,其他同学立刻叫嚷起来:“不行,这个算式已经说过了!”“老师说要写不同的减法算式!”小女孩很不服气地反驳道:“老师的算式说的是停车场里的汽车,我的算式表示的是苹果。”这时候,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觉得小女孩说得有道理,但是5-2=3的确又是重复的减法算式,于是都满脸困惑地求助于老师。这时,教师并没有给出是对是错的答复,而是问道:“5-2=3这个算式还能表示哪些事情呢,谁再说一说?”这时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思维跳跃,编出了许多的故事情境。这时候,老师追问一句:“为什么你们说得这么多事情,都可以用5-2=3来计算呢?”学生终于发现,虽然情境不同,但都是从5里面去掉了2个还剩下3个,所以都可以用5-2=3进行计算。教师这样巧妙地将学生列式是对是错的争论进行搁置,继而转移到将直观具体的数学问题抽象到算式,让学生明白虽然事情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从而揭示了数学算式的本质。
二、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引导自主探索
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或教师出现的各类错误,机智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只有出了错,才会有之后的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出现生成,从而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以下是张奇华老师的一节“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片段:
生1: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2: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对于三角形、梯形、五边形、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看来,仅仅依靠观察、猜测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是让我们再次动手实验来验证吧!
生1: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折痕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2: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都一样,但并没有完全重合。(举起图形)这边多出了一些,那边又少了一些,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所以我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嗯,能紧紧抓住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来分析,真好!
生1: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但只要我们沿着折痕剪开,换个方向两边就能完全重合了,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2:不对,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才能说是轴对称图形。剪开后重合是不算的。
生3:我有补充。我认为有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的话,你将它对折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伸出拇指)思考问题很完整,不仅考虑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还考虑到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真了不起!老师这儿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来给大家说明一下。
……
这里,教师巧妙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以及学生之间的争论,因势利导,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怀疑检验,自主探索。
三、及时把握生成时机,升华课堂预设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如果教者能够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合理处理好生成和预设的关系,就能不断发掘学生的智慧,使课堂精彩纷呈。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要求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绝大多数学生能很顺利地完成任务,折法各不相同,得到了各种各样的二分之一。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竟然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候是弃之不理按照预设的教案继续认识分子、分母,学会读写二分之一,还是及时利用这个资源因势利导?吴老师并没有责备这位学生答非所问,而是接着问这位学生是怎样得到四分之一的。学生说:“我是把这张纸对折后再对折就得到了。”老师接着表扬道:“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教,他就已经能创造出别的分数来了。”这时全班同学热情高涨,纷纷动手。于是创造出了更多的分数。很自然地,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教学中教师应时刻重视课堂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从而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一年级“5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图文信息提出问题:“原来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停车场还剩下几辆汽车?”学生列式:5-2=3。接著,教师让学生用学具模仿并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演示并介绍自己的算式。一个女同学上实物展示台,一边演示一边介绍“我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5-2=3。”老师刚要板书,其他同学立刻叫嚷起来:“不行,这个算式已经说过了!”“老师说要写不同的减法算式!”小女孩很不服气地反驳道:“老师的算式说的是停车场里的汽车,我的算式表示的是苹果。”这时候,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觉得小女孩说得有道理,但是5-2=3的确又是重复的减法算式,于是都满脸困惑地求助于老师。这时,教师并没有给出是对是错的答复,而是问道:“5-2=3这个算式还能表示哪些事情呢,谁再说一说?”这时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思维跳跃,编出了许多的故事情境。这时候,老师追问一句:“为什么你们说得这么多事情,都可以用5-2=3来计算呢?”学生终于发现,虽然情境不同,但都是从5里面去掉了2个还剩下3个,所以都可以用5-2=3进行计算。教师这样巧妙地将学生列式是对是错的争论进行搁置,继而转移到将直观具体的数学问题抽象到算式,让学生明白虽然事情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从而揭示了数学算式的本质。
二、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引导自主探索
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或教师出现的各类错误,机智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只有出了错,才会有之后的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出现生成,从而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以下是张奇华老师的一节“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片段:
生1: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2: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对于三角形、梯形、五边形、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看来,仅仅依靠观察、猜测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是让我们再次动手实验来验证吧!
生1: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折痕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2: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都一样,但并没有完全重合。(举起图形)这边多出了一些,那边又少了一些,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所以我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嗯,能紧紧抓住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来分析,真好!
生1: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但只要我们沿着折痕剪开,换个方向两边就能完全重合了,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2:不对,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才能说是轴对称图形。剪开后重合是不算的。
生3:我有补充。我认为有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的话,你将它对折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伸出拇指)思考问题很完整,不仅考虑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还考虑到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真了不起!老师这儿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来给大家说明一下。
……
这里,教师巧妙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以及学生之间的争论,因势利导,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怀疑检验,自主探索。
三、及时把握生成时机,升华课堂预设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如果教者能够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合理处理好生成和预设的关系,就能不断发掘学生的智慧,使课堂精彩纷呈。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要求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绝大多数学生能很顺利地完成任务,折法各不相同,得到了各种各样的二分之一。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竟然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候是弃之不理按照预设的教案继续认识分子、分母,学会读写二分之一,还是及时利用这个资源因势利导?吴老师并没有责备这位学生答非所问,而是接着问这位学生是怎样得到四分之一的。学生说:“我是把这张纸对折后再对折就得到了。”老师接着表扬道:“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教,他就已经能创造出别的分数来了。”这时全班同学热情高涨,纷纷动手。于是创造出了更多的分数。很自然地,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理解就更加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