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did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善于捕捉生成资源,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时刻重视课堂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从而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一年级“5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图文信息提出问题:“原来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停车场还剩下几辆汽车?”学生列式:5-2=3。接著,教师让学生用学具模仿并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演示并介绍自己的算式。一个女同学上实物展示台,一边演示一边介绍“我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5-2=3。”老师刚要板书,其他同学立刻叫嚷起来:“不行,这个算式已经说过了!”“老师说要写不同的减法算式!”小女孩很不服气地反驳道:“老师的算式说的是停车场里的汽车,我的算式表示的是苹果。”这时候,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觉得小女孩说得有道理,但是5-2=3的确又是重复的减法算式,于是都满脸困惑地求助于老师。这时,教师并没有给出是对是错的答复,而是问道:“5-2=3这个算式还能表示哪些事情呢,谁再说一说?”这时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思维跳跃,编出了许多的故事情境。这时候,老师追问一句:“为什么你们说得这么多事情,都可以用5-2=3来计算呢?”学生终于发现,虽然情境不同,但都是从5里面去掉了2个还剩下3个,所以都可以用5-2=3进行计算。教师这样巧妙地将学生列式是对是错的争论进行搁置,继而转移到将直观具体的数学问题抽象到算式,让学生明白虽然事情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从而揭示了数学算式的本质。
  二、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引导自主探索
  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或教师出现的各类错误,机智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只有出了错,才会有之后的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出现生成,从而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以下是张奇华老师的一节“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片段:
  生1: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2: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对于三角形、梯形、五边形、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看来,仅仅依靠观察、猜测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是让我们再次动手实验来验证吧!
  生1: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折痕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2: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都一样,但并没有完全重合。(举起图形)这边多出了一些,那边又少了一些,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所以我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嗯,能紧紧抓住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来分析,真好!
  生1: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但只要我们沿着折痕剪开,换个方向两边就能完全重合了,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2:不对,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才能说是轴对称图形。剪开后重合是不算的。
  生3:我有补充。我认为有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的话,你将它对折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伸出拇指)思考问题很完整,不仅考虑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还考虑到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真了不起!老师这儿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来给大家说明一下。
  ……
  这里,教师巧妙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以及学生之间的争论,因势利导,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怀疑检验,自主探索。
  三、及时把握生成时机,升华课堂预设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如果教者能够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合理处理好生成和预设的关系,就能不断发掘学生的智慧,使课堂精彩纷呈。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要求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绝大多数学生能很顺利地完成任务,折法各不相同,得到了各种各样的二分之一。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竟然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候是弃之不理按照预设的教案继续认识分子、分母,学会读写二分之一,还是及时利用这个资源因势利导?吴老师并没有责备这位学生答非所问,而是接着问这位学生是怎样得到四分之一的。学生说:“我是把这张纸对折后再对折就得到了。”老师接着表扬道:“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教,他就已经能创造出别的分数来了。”这时全班同学热情高涨,纷纷动手。于是创造出了更多的分数。很自然地,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其他文献
在呼唤教育公平的当下,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直面量大面广的薄弱高中问题。尽管教育行政一直在努力推进普、职平衡,但由于众多原因,目前人们对普通高中的选择仍远大于职业高中,这种社会需求使得一大批薄弱高中艰难地生存着。如何走出学校发展的低落洼地,成为这类学校苦苦追寻的梦想。其实,不同处境的学校,只是站在不同的“跑道”上,同样都有取胜的可能。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脱困仍赖政府出手  目前在一些地区,经政策调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学习活动。数学教学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提出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是以问题为统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数学学习犹如侦探探案历程一般,通过现场考察显示疑问、探索疑问、解释悬疑。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三疑”教学三步:显疑、探疑、生疑,“三疑”教学让数学课堂活力无限。现以《简单的周期》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三疑”教学。  一、情境中显疑  数学问题源自于生
期刊
一、设计思路  教学立意是教师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来的新意境、新观点,“新”是指不同于传统教学或其他老师的新见解。  《近代工业的兴起》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根据课标,我确立教学立意:沉沦中的抗争,传统下的变迁。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建构知识框架的方法能力,初步认识这场
期刊
一、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告诉我们,教材是按照整体性设计和编写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特别是《初中数学教与学》(人大复印)2014年10期《从知识整体性视角设计主问题引领课堂教学》,该文作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既要追求“局部完美”,更要追求“整体和谐”,即把知识体系当成核心、围绕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教育资源不均衡,整体教育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要求,而且一些好的教学文化逐步被侵蚀,科学文化尚不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另一方面,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应用和大规模课程共享直接冲击大学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国大学面临旧账未了、新债又到
期刊
一、组织学生领袖高端论坛的目的与意义  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学校体现了成人教育、成才教育、特长生及精英教育。学生高端论坛是学校精英教育的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实践,学生领袖以校训“做最好的自己”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践行学校倡导的“君子文化”,培养高尚的品质,超长的能力,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课程学习、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历
期刊
■高考招生制度属于教育制度的范畴,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目标。  ■高考招生制度还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改革这一制度,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意识。  每年两会期间,民生话题都是各方瞩目的焦点。教育,不管是在国家领导人心中还是在百姓心中,一直都被定位为民生之首。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并由此
期刊
在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都有占一定比例的内容直接来自课本(教材),有的省份多一些,有的省份少一些,占得多一点的省份主要表现在阅读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会有来自课内的。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而编写,它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考试时有一定的内容出自课本,恰是以“本”为本,从“本”出发,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组织复习时,我们务必要用好教材,可以从明暗两条线的视角来串连起对教材内容的复习
期刊
56岁的南阳市桐柏县老师李士付,究竟性侵了多少名小学女生,现在还没个准数。法庭上,面对十多名受害者的法定代理人,李士付当然选择性侵人数往少里说,犯罪情节往轻里表,以示他“不可能那么没良心”。  作为师德考评得到过100分满分、曾经的“师德先进个人”,站在被告席上的李士付,在法庭上迫切需要面子了。他的辩护律师手上,拿着李士付的7张荣誉证书,以示这位人民教师在人品与学识方面立得住。恰恰相反,人们在这叠
期刊
宋志红: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电影大师基耶洛夫斯基说:“我把电影当作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职业;电影对我而言,是思想。”而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校长宋志红就是把教育当作一种表达方式的教育专家。  宋志红,1965年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历任安阳市八中语文教师、教导主任,安阳市九中副校長,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安阳市曙光学校校长等职。她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