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巴人与楚人是商、周时期的南方大族,分别建立了互为邻邦的两个国家。巴楚因地域上的临近而关系密切、交往频繁。伴随着巴、楚两国的冲突和交往,巴、楚两族的融合逐渐加快,巴、楚文化的相互传播、交流、渗透、补充、融合也日益频繁、广泛、密切和深入。
关键词:巴文化;楚文化;文化交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82-02
一、峡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学上,“川江在奉节到宜昌段以峡谷栉比而闻名,故又有峡江之称”。[1]考古学上的“峡江地区”则多指重庆以东,宜昌以西的长江沿岸地区。[2]本文讨论的“峡江地区”是指重庆以下,直至宜昌的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所覆盖的区域。
从地形方面来看,峡江地区属于我国三级地形构造单元中的第二级。东与富饶的江汉平原、洞庭湖相连,西接重庆市区东部铜锣湾山脉南麓地区,武陵山、大娄山余脉位于其南,北靠大巴山脉,伏卧与三峡腹地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巫山山脉被由西向东的长江拦腰切开。
这个区域长江以北的大巴山脉是长江和汉江之间的自然分水岭,由于它的存在,造成了整个四川盆地和峡江地区与北方地区之间难以逾越的高山险阻,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古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峡江地区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矿产有煤、石油、汞岩盐等,动物有野猪、梅花鹿、獐等1100多种,山地森林覆盖面积大,植物种类繁多,有生漆、茶叶、桐油、苎麻、杜仲、烟叶等多种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水生动物和鱼类也十分丰富。这些资源条件能够满足农、林、牧、鱼等多种经济方式的共同发展。
二、巴人的早期历史
巴人早期的历史,由于史籍缺载,令人莫辩一是。尤其是巴人的起源问题,目前学术界仍然歧见丛生。
巴人起源与早期分布区的明确意见,最早是由童书业先生提出的。童书业先生在早年著的《春秋史》中指出:巴人“本居楚、邓、秦三国之间,即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与陕西南部一带”[3]。在其晚年著的《春秋左传研究》中仍然认为早期巴人分布在汉水上游[4]。1955,潘光旦先生根据《山海经•海内经》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做《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认为:巴人起源于甘肃天水地区,朝东南方向流徙,其中一支到武落钟离山所在的清江流域定居了[5]。徐中舒先生在《巴蜀文化初论》中提出,巴人乃廪君后裔,起源于清江流域,沿着长江从东向西发展[6]。1981年,徐先生又发表了《巴蜀文化续论》,否定了旧说而该取新说,认为“巴为姬姓,属周部族” [7]。张正明先生、何光岳先生[8]、庄燕和先生[9]认为巴人起源于汉江上游地区[10]。童恩正先生认为巴人起源于清江流域,后迁川东建立巴国,并在湖北西北部与楚国发生联系[11]。彭邦炯先生认为巴人是苗蛮的一支,由洞庭湖分两支向汉江中上游、峡江、清江流域迁徙[12]。邓少琴先生认为清江巴人是髳人,江汉之巴是彭人[13]。与邓少琴先生大同小异,董其祥先生认为江汉之巴为太昊之巴,以龙蛇为图腾,夔巫之巴为廪君之巴,崇尚白虎[14]。
巴人的起源在文献中的记载至少有四种。《山海经•海内经》中载:“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世本》里记载的是“廪君之巴”。在更晚出的《华阳国志》中,巴人被认为是黄帝的后代。但这几种说法均夹杂了些许的神话传说,很难令人信服。
三、楚人的早期历史
楚乃祝融之后裔,《史记》卷四十《楚世家》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国语•郑语》记载周太史在回答郑恒公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楚人系祝融的后裔:
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蘷、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周太史不仅敏锐的洞察出楚国的崛起与振兴,也顺带着述及楚与祝融的关系。这里的“融”及祝融,“芈姓”即楚公族之姓。这段文字也是目前文献所见关于祝融与芈姓楚公族之间裔嗣关系的最早记载。
楚有信史的历史是从鬻熊开始的。《史记•楚世家》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疏引《世本》曰:“楚鬻熊居丹阳”。《史记•楚世家》又载:“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对此两“丹阳”,学术界多认为是一致的,然地望却是众说歧出,有当涂说,有秭归说,有枝江说,有丹浙说。经过学者们的争难考析,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丹阳的地望在今河南丹淅地区。
四、巴楚文化交流
巴、楚两国是两周时期的南方大国。巴楚两国的交往,大概自楚人先民南徙至汉水流域就开始了。楚人先民在商代被迫从中原南徙至今豫西南、鄂西北地区,与世居南方的荆蛮杂处。此时巴正位于楚之西北,楚、巴两国比邻而居,版土所涉互有交错,因而民众交往颇多,文化交流随之发生。
巴文化,是商周时期发祥于汉水上游,至东周发展并覆盖今汉中、重庆到鄂西南巴国故地的区域文化,是巴人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楚文化,是西周时期发祥于今湖北,至东周兴盛并覆盖当时南半个中国、传播到当时整个中国乃至海内外的区域文化,是楚人汲取中原文化精华、融合南北文化而创造出的南方地域文化。
巴、楚文化交流伴随着巴、楚两国交往始终。整个西周时期,大势是巴强楚弱,楚人采取的态度是礼让巴,巴、楚基本上是各自守土而居,偶有交往。古老的巴文化对滥觞的楚文化影响巨大。从西周晚期开始,巴、楚的力量发生了变化。楚人开始大举开疆。至天下纷争、列国兼并的春秋战国时期,巴、楚冲突日益增多和剧烈,巴、楚文化交往也日益频繁和密切。楚文化以其空前博大的胸襟吸收、容纳着周边文化,同时其较为先进的文化也对周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辐射效应。巴文化即是其中之一。
进入春秋以后,巴、楚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考古发现中,两种文化因素同声共存的情况非常普遍。可以说,自此以降,南方地区这两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个性张扬的民族区域文化开始了交流、混融,进入涵化结晶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郑霖.“川江”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科学出版社,2000.
[3]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加“导读”本),2003.
[4]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A].中国民族研究集刊(第四辑)[C].
[6]徐中舒.巴蜀文化初论[J].四川大学学报,1959,(2).
[7]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J].四川大学学报,1960,(1).
[8]张正明.巴人起源地综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2004,(6).
[9]何光岳.南蛮源流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10]庄燕和.巴史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79,(4).
[11]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2]彭邦炯.关于巴的探索[A].巴渝文化(第三辑)[C].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4]董其祥.巴史新探[M].重庆出版社,1983.
关键词:巴文化;楚文化;文化交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82-02
一、峡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学上,“川江在奉节到宜昌段以峡谷栉比而闻名,故又有峡江之称”。[1]考古学上的“峡江地区”则多指重庆以东,宜昌以西的长江沿岸地区。[2]本文讨论的“峡江地区”是指重庆以下,直至宜昌的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所覆盖的区域。
从地形方面来看,峡江地区属于我国三级地形构造单元中的第二级。东与富饶的江汉平原、洞庭湖相连,西接重庆市区东部铜锣湾山脉南麓地区,武陵山、大娄山余脉位于其南,北靠大巴山脉,伏卧与三峡腹地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巫山山脉被由西向东的长江拦腰切开。
这个区域长江以北的大巴山脉是长江和汉江之间的自然分水岭,由于它的存在,造成了整个四川盆地和峡江地区与北方地区之间难以逾越的高山险阻,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古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峡江地区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矿产有煤、石油、汞岩盐等,动物有野猪、梅花鹿、獐等1100多种,山地森林覆盖面积大,植物种类繁多,有生漆、茶叶、桐油、苎麻、杜仲、烟叶等多种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水生动物和鱼类也十分丰富。这些资源条件能够满足农、林、牧、鱼等多种经济方式的共同发展。
二、巴人的早期历史
巴人早期的历史,由于史籍缺载,令人莫辩一是。尤其是巴人的起源问题,目前学术界仍然歧见丛生。
巴人起源与早期分布区的明确意见,最早是由童书业先生提出的。童书业先生在早年著的《春秋史》中指出:巴人“本居楚、邓、秦三国之间,即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与陕西南部一带”[3]。在其晚年著的《春秋左传研究》中仍然认为早期巴人分布在汉水上游[4]。1955,潘光旦先生根据《山海经•海内经》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做《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认为:巴人起源于甘肃天水地区,朝东南方向流徙,其中一支到武落钟离山所在的清江流域定居了[5]。徐中舒先生在《巴蜀文化初论》中提出,巴人乃廪君后裔,起源于清江流域,沿着长江从东向西发展[6]。1981年,徐先生又发表了《巴蜀文化续论》,否定了旧说而该取新说,认为“巴为姬姓,属周部族” [7]。张正明先生、何光岳先生[8]、庄燕和先生[9]认为巴人起源于汉江上游地区[10]。童恩正先生认为巴人起源于清江流域,后迁川东建立巴国,并在湖北西北部与楚国发生联系[11]。彭邦炯先生认为巴人是苗蛮的一支,由洞庭湖分两支向汉江中上游、峡江、清江流域迁徙[12]。邓少琴先生认为清江巴人是髳人,江汉之巴是彭人[13]。与邓少琴先生大同小异,董其祥先生认为江汉之巴为太昊之巴,以龙蛇为图腾,夔巫之巴为廪君之巴,崇尚白虎[14]。
巴人的起源在文献中的记载至少有四种。《山海经•海内经》中载:“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世本》里记载的是“廪君之巴”。在更晚出的《华阳国志》中,巴人被认为是黄帝的后代。但这几种说法均夹杂了些许的神话传说,很难令人信服。
三、楚人的早期历史
楚乃祝融之后裔,《史记》卷四十《楚世家》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国语•郑语》记载周太史在回答郑恒公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楚人系祝融的后裔:
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蘷、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周太史不仅敏锐的洞察出楚国的崛起与振兴,也顺带着述及楚与祝融的关系。这里的“融”及祝融,“芈姓”即楚公族之姓。这段文字也是目前文献所见关于祝融与芈姓楚公族之间裔嗣关系的最早记载。
楚有信史的历史是从鬻熊开始的。《史记•楚世家》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疏引《世本》曰:“楚鬻熊居丹阳”。《史记•楚世家》又载:“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对此两“丹阳”,学术界多认为是一致的,然地望却是众说歧出,有当涂说,有秭归说,有枝江说,有丹浙说。经过学者们的争难考析,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丹阳的地望在今河南丹淅地区。
四、巴楚文化交流
巴、楚两国是两周时期的南方大国。巴楚两国的交往,大概自楚人先民南徙至汉水流域就开始了。楚人先民在商代被迫从中原南徙至今豫西南、鄂西北地区,与世居南方的荆蛮杂处。此时巴正位于楚之西北,楚、巴两国比邻而居,版土所涉互有交错,因而民众交往颇多,文化交流随之发生。
巴文化,是商周时期发祥于汉水上游,至东周发展并覆盖今汉中、重庆到鄂西南巴国故地的区域文化,是巴人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楚文化,是西周时期发祥于今湖北,至东周兴盛并覆盖当时南半个中国、传播到当时整个中国乃至海内外的区域文化,是楚人汲取中原文化精华、融合南北文化而创造出的南方地域文化。
巴、楚文化交流伴随着巴、楚两国交往始终。整个西周时期,大势是巴强楚弱,楚人采取的态度是礼让巴,巴、楚基本上是各自守土而居,偶有交往。古老的巴文化对滥觞的楚文化影响巨大。从西周晚期开始,巴、楚的力量发生了变化。楚人开始大举开疆。至天下纷争、列国兼并的春秋战国时期,巴、楚冲突日益增多和剧烈,巴、楚文化交往也日益频繁和密切。楚文化以其空前博大的胸襟吸收、容纳着周边文化,同时其较为先进的文化也对周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辐射效应。巴文化即是其中之一。
进入春秋以后,巴、楚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考古发现中,两种文化因素同声共存的情况非常普遍。可以说,自此以降,南方地区这两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个性张扬的民族区域文化开始了交流、混融,进入涵化结晶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郑霖.“川江”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科学出版社,2000.
[3]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加“导读”本),2003.
[4]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A].中国民族研究集刊(第四辑)[C].
[6]徐中舒.巴蜀文化初论[J].四川大学学报,1959,(2).
[7]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J].四川大学学报,1960,(1).
[8]张正明.巴人起源地综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2004,(6).
[9]何光岳.南蛮源流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10]庄燕和.巴史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79,(4).
[11]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2]彭邦炯.关于巴的探索[A].巴渝文化(第三辑)[C].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4]董其祥.巴史新探[M].重庆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