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贾谊《新书》针对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的不断膨胀带给中央政府的危害,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有效限制了诸侯王的势力;针对匈奴的不断侵扰,提出了大一统的“首足”观以及设“五饵”的主张,为西汉处理汉匈关系提出了可行措施,这些思想和策略对西汉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贾谊;诸侯王;首足观;五饵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63-02
从秦末战争到汉朝建立,其间经过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经济凋敝,“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1]。在这种情况下,汉高祖总结秦亡教训,用宽缓的手段治理国家,分封同姓诸侯王,以作中央藩护;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这些措施对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一)西汉地方诸侯王的由来和现状
刘邦建立汉朝后,在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就认为“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2]。西汉统治者为避免重蹈秦亡覆辙,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就在体制上进行必要的变通。于是“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在郡县制与封建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3]这样就形成了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
(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提出
在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去太原之机,发动武装叛乱。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发动叛乱。面对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和在礼制上的僭越,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王侯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时任梁王太傅的贾谊上了有名的《治安策》,沉痛地向文帝进谏:“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固无聊也。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弗能为已。病非徒瘇,又苦跖戾”[4]。贾谊清楚认识到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发展到危及中央政权的严重地步,认为当时的形势就是:“夫抱火厝之积新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5]。这样下去迟早会酿成重大的政治危机。贾谊接着又分析了现在没有出现这种危机的原因,“然而天下少安者,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所置傅、相方握其事”[6]。贾谊之所以反复强调事态的的严重性,是希望引起最高统治者对事态的警惕,及时采取措施。
贾谊说:“欲天下之治安,天下之无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7]。对诸侯采取化大为小的办法,逐步削弱各个王国的地盘,铲除其为乱的实力。这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王夫之称之为:“阳予阴夺之术”。
(三)“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
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具体实施方案就是地制。贾谊深刻认识到在封建社会诸侯王势力的大小与诸侯国土地面积的大小以及诸侯国统治的人数多少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割地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使每一个诸侯王势力逐步削弱从而使中央的力量不断壮大,对巩固西汉的政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贾谊的这个主张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为受益的是那些新受封的诸侯们,这就避免了诸侯王与汉王朝的直接对立,从而得到汉文帝的采纳。于是文帝十五年把齐国一分为六,立齐悼惠王六子为王。史称:“文帝怜悼惠王嫡嗣之绝,于是乃分齐为六国,尽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8]。文帝十六年“乃徙淮南王喜复王故城阳,而立厉王三子王淮南故地,三分之”[9]。文帝的这种做法既分割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又受到新封诸侯的拥护,证明贾谊的主张是可取的,这种主张为后来武帝“推恩令”的制定与推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对匈奴的政策
由于汉朝刚刚建立,经济需要恢复,无力对匈奴作战。特别是在白登之围后,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的财物,以缓解匈奴对汉朝的侵扰,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所造成的外患。贾谊对于这种情况非常忧虑,所以在给文帝的上书中说:“天下之势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10]。率先提出大一统的“首足观”,就是将汉朝与匈奴视为一体,汉朝天子是“首”,匈奴是“足”。作为汉朝,有首无足还是有足无首都是不完整的。作为“首”的汉朝天子具有征令的权利,而作为“足”的匈奴具有向汉朝朝觐和纳贡的义务。但是按照贾谊的观察当时的情况却是:匈奴不断侵扰汉朝边境,汉朝反而每年给匈奴送去大量的财物。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刚好是首足倒悬,汉朝卑躬屈膝。贾谊向汉文帝分析说:“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千石大县,以天下之大而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11]。出现这种结果对汉朝来说是一种屈辱。如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贾谊提出了设“五饵”的战略构想。
“五饵”是贾谊对匈奴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分化、瓦解匈奴。所谓“五饵”是分化匈奴人并使匈奴人内归于汉的五种方法。
其一,以锦绣华饰坏其目。贾谊认为想要匈奴的归附,就必须让他们亲身体会上层汉人优越的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尊贵。但是对匈奴的赏赐又不能搞平均主义,只赏赐那些归降汉朝的匈奴人,让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驾着漂亮的马车,享受尊贵的待遇,以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来吸引匈奴人归汉。
其二,以“美胾膹炙”坏其口。这样那些观看的人都会宣传汉朝的美味佳肴,以改变匈奴人的饮食习惯来汉化匈奴。
其三,以“音乐舞蹈坏其耳”。用音乐舞蹈感染匈奴人以使其汉化。
其四,以财富厚赏坏其腹。即用定居生活和拥有庞大的固定私产使匈奴人抛弃游牧生活。
其五,厚待匈奴的贵族子弟以坏其心。这是“五饵”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厉害的一个诱饵。即让匈奴贵族子弟从幼年起便全面接受汉文化汉生活,从而从根本上促使匈奴汉化。所谓“五饵”的设想就是让匈奴人尤其是匈奴贵族认同汉文化,全面汉化,最终放弃游牧生活而融入汉文化之中。这样“五饵”不仅成为与匈奴单于进行争夺民众的一个重要手段来逐步削弱匈奴,而且可彻底解除游牧民族对定居农耕民族的侵扰。这种提倡用先进的文化与文明来改变匈奴人的思想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与匈奴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为西汉政府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又可以改变西汉初期汉朝君臣惧怕匈奴的心态,对后来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有着积极地影响。
三、结语
贾谊清醒地认识到诸侯王势力严重威胁着西汉的中央集权,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极大的巩固了西汉中央集权。这一主张深切时弊。虽然文帝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推行,但到了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赵国被一分为六,又改封自己的十三个儿子为王,进一步分割了大诸侯王的封地。这时诸侯王不仅领土大大缩小,而且兵权、财权也被汉朝政府任命的官吏所掌握。再到后来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之策,让诸侯王分割自己的领土以分封自己的每个儿子,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税租不能参与政事,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这样经过文帝、景帝、武帝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消除了诸侯王势力对中央的威胁,解决了中央政权与地方分封势力的矛盾,使西汉实现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42.
[2]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2.393.
[3]樊树志.国史十六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5][6][7][10][11]贾谊.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班固.汉书• 高五王传(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关键词:贾谊;诸侯王;首足观;五饵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63-02
从秦末战争到汉朝建立,其间经过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经济凋敝,“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1]。在这种情况下,汉高祖总结秦亡教训,用宽缓的手段治理国家,分封同姓诸侯王,以作中央藩护;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这些措施对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一)西汉地方诸侯王的由来和现状
刘邦建立汉朝后,在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就认为“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2]。西汉统治者为避免重蹈秦亡覆辙,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就在体制上进行必要的变通。于是“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在郡县制与封建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3]这样就形成了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
(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提出
在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去太原之机,发动武装叛乱。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发动叛乱。面对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和在礼制上的僭越,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王侯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时任梁王太傅的贾谊上了有名的《治安策》,沉痛地向文帝进谏:“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固无聊也。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弗能为已。病非徒瘇,又苦跖戾”[4]。贾谊清楚认识到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发展到危及中央政权的严重地步,认为当时的形势就是:“夫抱火厝之积新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5]。这样下去迟早会酿成重大的政治危机。贾谊接着又分析了现在没有出现这种危机的原因,“然而天下少安者,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所置傅、相方握其事”[6]。贾谊之所以反复强调事态的的严重性,是希望引起最高统治者对事态的警惕,及时采取措施。
贾谊说:“欲天下之治安,天下之无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7]。对诸侯采取化大为小的办法,逐步削弱各个王国的地盘,铲除其为乱的实力。这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王夫之称之为:“阳予阴夺之术”。
(三)“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
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具体实施方案就是地制。贾谊深刻认识到在封建社会诸侯王势力的大小与诸侯国土地面积的大小以及诸侯国统治的人数多少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割地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使每一个诸侯王势力逐步削弱从而使中央的力量不断壮大,对巩固西汉的政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贾谊的这个主张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为受益的是那些新受封的诸侯们,这就避免了诸侯王与汉王朝的直接对立,从而得到汉文帝的采纳。于是文帝十五年把齐国一分为六,立齐悼惠王六子为王。史称:“文帝怜悼惠王嫡嗣之绝,于是乃分齐为六国,尽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8]。文帝十六年“乃徙淮南王喜复王故城阳,而立厉王三子王淮南故地,三分之”[9]。文帝的这种做法既分割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又受到新封诸侯的拥护,证明贾谊的主张是可取的,这种主张为后来武帝“推恩令”的制定与推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对匈奴的政策
由于汉朝刚刚建立,经济需要恢复,无力对匈奴作战。特别是在白登之围后,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的财物,以缓解匈奴对汉朝的侵扰,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所造成的外患。贾谊对于这种情况非常忧虑,所以在给文帝的上书中说:“天下之势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10]。率先提出大一统的“首足观”,就是将汉朝与匈奴视为一体,汉朝天子是“首”,匈奴是“足”。作为汉朝,有首无足还是有足无首都是不完整的。作为“首”的汉朝天子具有征令的权利,而作为“足”的匈奴具有向汉朝朝觐和纳贡的义务。但是按照贾谊的观察当时的情况却是:匈奴不断侵扰汉朝边境,汉朝反而每年给匈奴送去大量的财物。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刚好是首足倒悬,汉朝卑躬屈膝。贾谊向汉文帝分析说:“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千石大县,以天下之大而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11]。出现这种结果对汉朝来说是一种屈辱。如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贾谊提出了设“五饵”的战略构想。
“五饵”是贾谊对匈奴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分化、瓦解匈奴。所谓“五饵”是分化匈奴人并使匈奴人内归于汉的五种方法。
其一,以锦绣华饰坏其目。贾谊认为想要匈奴的归附,就必须让他们亲身体会上层汉人优越的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尊贵。但是对匈奴的赏赐又不能搞平均主义,只赏赐那些归降汉朝的匈奴人,让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驾着漂亮的马车,享受尊贵的待遇,以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来吸引匈奴人归汉。
其二,以“美胾膹炙”坏其口。这样那些观看的人都会宣传汉朝的美味佳肴,以改变匈奴人的饮食习惯来汉化匈奴。
其三,以“音乐舞蹈坏其耳”。用音乐舞蹈感染匈奴人以使其汉化。
其四,以财富厚赏坏其腹。即用定居生活和拥有庞大的固定私产使匈奴人抛弃游牧生活。
其五,厚待匈奴的贵族子弟以坏其心。这是“五饵”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厉害的一个诱饵。即让匈奴贵族子弟从幼年起便全面接受汉文化汉生活,从而从根本上促使匈奴汉化。所谓“五饵”的设想就是让匈奴人尤其是匈奴贵族认同汉文化,全面汉化,最终放弃游牧生活而融入汉文化之中。这样“五饵”不仅成为与匈奴单于进行争夺民众的一个重要手段来逐步削弱匈奴,而且可彻底解除游牧民族对定居农耕民族的侵扰。这种提倡用先进的文化与文明来改变匈奴人的思想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与匈奴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为西汉政府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又可以改变西汉初期汉朝君臣惧怕匈奴的心态,对后来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有着积极地影响。
三、结语
贾谊清醒地认识到诸侯王势力严重威胁着西汉的中央集权,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极大的巩固了西汉中央集权。这一主张深切时弊。虽然文帝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推行,但到了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赵国被一分为六,又改封自己的十三个儿子为王,进一步分割了大诸侯王的封地。这时诸侯王不仅领土大大缩小,而且兵权、财权也被汉朝政府任命的官吏所掌握。再到后来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之策,让诸侯王分割自己的领土以分封自己的每个儿子,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税租不能参与政事,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这样经过文帝、景帝、武帝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消除了诸侯王势力对中央的威胁,解决了中央政权与地方分封势力的矛盾,使西汉实现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42.
[2]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2.393.
[3]樊树志.国史十六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5][6][7][10][11]贾谊.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班固.汉书• 高五王传(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