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博之心 寄情于画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简介:


  葛涛,男,1971年9月9日生,字山魁、号静斋、九发居士。生于山东青岛、现居北京。师从贾又福、李铁生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理论与书画高研班,导师团成员,山水教研室主任,作品在各地举办个展联展多次。
  作品入编《中国美术》《水墨中国》《炎黄艺术》《中国画坛》《书画研究》《国尚》《海峡艺术》《中国水墨画》等国家级刊物,另外作品被编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合集》《贾又福山水工作室学生优秀作品鉴藏》《苦行探道集》《中国书画百杰精品集》《当代著名画家合集》《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作精品集》等典籍数十种。主编《国尚-桂林写生集》《魂涉太行集》《崂山问道集》《山影清旷集》《乘物游心集》等著作。

  葛涛先生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创作画有他独到的一面。并且對待自己的学生有一种阳刚的慈爱。他的绘画里面有他自己寻找个性、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的印迹,也有前辈的金石乳汁给予他丰厚的滋养,他一面完成教学,一面努力画画,有这样的成就,也足以说明他的教学成果是良好的,作为一名画家能看到他为人的忠厚,有从底透上来的那一种底气,以及对与传承文化创造文明的前哲,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我想,每个画家都向往着把作品画好,葛涛也不例外,但是这个“好”,要到什么程度,我想是哺育他的这个时代和他自己共同完成的。也许,时间、空间一变,一个人的成就也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但是从中国绘画来讲,能看出来其实只要里面寄托了深厚的情感,能够发现一点前人没有发现的天地,你画的再繁也是好的,也是简的,因为所有的长篇小说故事说得再复杂,它的主题还是一句格言。所以,从这个意义讲,画的繁就是简的开始,简到了极致的就有可能再繁一次,因为画家长寿的很多,要不停的由简到繁,由繁到简,后来的简就包含前面的繁,我以为葛涛在同龄人中间,对古人的理解也比较深刻,走到古人作品的立体环境中,把中国画诠释的背景和他的文化全部在脑子里立体的复活了。
  在葛涛身上能看到他努力要成为一名仁厚长者,以宽博之心对待事物,对待师长和自己的学生,这样的人他不至于会被当下纷扰的浮躁影响。青春是美好的,但岁月是不饶人的,我希望他保存他的赤子之心和愿深刻理解山水的本性,花鸟、书法里面的人性。当然,这也并不是让他变得格外的野逸,变成学院派的近亲毁灭,最后大家面目过分的相似。但是呢,我愿他身上更多一点慎重的冒险精神,也就是说要有一点很安全的冒险精神,不断打破捆着他的绳索,这些绳索来自大师,来自社会舆论,更多的是来自他自己的患得患失。
  一见钟情是他的张力,刺激了我们,让我们被吸引了,让我们投入了自己的学养、胆识和见解之后,丰富了画作,我们开始来爱它。我相信他有他的睿智,也有长夜失眠的时候,他会不停地自省来完善自己,来勉励自己,完成他生命的冒险,通过丰富自己的生命,给别人的生命带来阳光和快乐,但也不是一种廉价的谎话去欺骗人,要反应社会的真实,这个最本质的真实,也是经得起推敲的真实,而不是仅凭自己的一双眼睛所看到的。
  (作者系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鉴赏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翟老师的最爱是课堂。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活的教学方法、风趣的教学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创设了充满情趣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快乐,展示了他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彰显了他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翟老师的课堂教学最大特色是“活”——气氛轻松活泼,环节合理灵活
[摘 要]数学练习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平台。在组织学生数学练习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逆练习”,即让学生由算式说情境,让学生先计算后操作,并从结果想算式,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逆练习 发展 思维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53  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6期刊登了《把“数学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一文,笔者阅后觉得原文有几处不够准确,特写此拙文与原作者商榷。  其一,原文“按20%的利润定价,就是定价比成本多20%”。笔者认为按20%的利润定价是把定价看作单位“1”,利润是定价的20%,即利润率是20%,定价比成本多25%。错误之处是转换前后单位“1”的量不同了,转换前把定价看作单位“1”,转换后把成本看作单位
教师成长须读书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一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以书为师,造就听话型教师。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通过读书,可以明确现代教育观念,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学习别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尽快进人教师角色。以书为师,对教师是一种补充和滋养,对书的消化与吸收,能使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以书为师
这学期,县实验小学和我校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第四册“统计”为教学课题,以“有效课堂,个性教学”为主题,对小学低年级的统计课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创设的情境都比较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有效地完成信息的分类整理,学会条形统计图的作画,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有质量的练习。但我们在课堂观摩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堂的导入如何让学生的新旧知识有效衔接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有条理地一一列举,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先后进行了三次磨课,现将我的三次磨课过程呈现给大家,以期与大家共同进步。  第一次教学:  我首先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略):“王大叔用18根l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学生读题后,我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引导:(1)要围长方形必须知道什么?生: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的产物,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错例的分析,善加利用,抓住错例的关键所在,做到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正确巧妙地引导,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学生在圆柱和圆锥学习中的解题错误,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以“圆柱和圆锥”为例谈谈学习错例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概念,提高问题辨析力  表面积与
近期,听了学校“认识整十数”的同题赛课,对于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略有所感,现呈现如下,与同仁探讨。  教学片断一:教学例1,感知整十  1.师A:谁来说说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看,懒羊羊捆的和你一样多。(白板展示:1捆)  师A:有比他俩多的吗?说一说。(2捆、3捆)再来看看美羊羊的成绩。(白板展示:3捆)  师A:3捆是几个十,是几根?(三十)  师
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能够锻炼学生的算数能力、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最为常用。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引导、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转变思路,利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应用问题。  一、转变思路,化难为易  数学就像是城市中心的一座城堡,通往城堡的路有很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享受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下面,我结合“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教学的几个片断,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片断一: 到生活中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