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风采 激荡飞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w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县实验小学和我校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第四册“统计”为教学课题,以“有效课堂,个性教学”为主题,对小学低年级的统计课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创设的情境都比较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有效地完成信息的分类整理,学会条形统计图的作画,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有质量的练习。但我们在课堂观摩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堂的导入如何让学生的新旧知识有效衔接、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研究不够等等。下面我结合教研主题,谈谈如何上出特色课堂,并体现教师的个人风采。
  一、价值分析——学习情境要有效并得到关注
  教学片断:
  1.师生一起拍手唱儿歌《小白兔》,然后引入新课。
  2.情境创设:小白兔和小灰兔要进行一场拔萝卜、采蘑菇大赛,比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队拔的萝卜、采的蘑菇多。它们现在正缺一个裁判,让我们给它们当一回裁判怎么样?这个裁判的主要任务是数一数每队拔了几个萝卜,采了几个蘑菇。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3.动画展示:一只小白兔背着一个白色大筐,一只小灰兔背着一个灰色大筐,各自收集本队的劳动成果,一会儿一个萝卜“飞”进白兔队的筐里,一会儿一个萝卜和一个蘑菇一块“飞”进灰兔队的筐里,接着又有两个蘑菇一起“飞”进白兔队的筐里……场面非常热闹,让人目不暇接,想数出它们拔的萝卜和采的蘑菇的个数有难度。
  4.师:哪位小裁判能说出比赛结果?(学生没有人举手)怎样才能当好这个裁判?谁能出个主意?
  5.学生举手发言,交流统计的方法,教师适机进行指导。然后教师再次播放动画,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统计。
  6.学生汇报统计结果,填写统计表,并说说哪个队获胜。
  小白兔队: 小灰兔队:
  7.师:面对这个比赛结果,你们能对这两个统计表进行处理吗?(引导学生看到两个表格有重复之处,学会合并的方法)
  上述教学中,教师能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个性理解、分析和设计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进入课堂,学习统计的方法。这也初步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过程。课堂上,学生刚开始只注意到动画,教师及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统计,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但我们在课堂中发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量统计时,学生刚开始不知所措,停留在动画精美的场景中,这说明教师预设不够。低年级学生对动画比较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在动画播放之前先给学生埋下伏笔,让学生明白看动画的目的,学生就有一个适应期,就不会出现只关注动画本身的现象了。
  二、有效迁移——学习方法要有效并得到提炼
  在学生对统计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以下环节的学习。
  教学片断:
  1.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说说主题图的意思,明白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意思。
  2.出示课本的方格图纸,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学生在教师有效问题的引导下,快速地将条形统计图画好。
  3.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学生观察图表进行回答。
  (1)货车比面包车少几辆?你是如何算的?
  (2)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它们相差几辆?
  (3)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是哪一种?可能性最大的是哪一种?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延续了刚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统计的基本方法,体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性。画条形统计图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知道一个方格表示数量的多少。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明白一个方格表示数量的多少,在学生作画前,教师能提示学生作画时的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是哪一种、可能性最大的是哪一种,渗透了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表的作用。虽然问题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难度,但正好符合教材的编写特点——让学生循序渐进学数学。原来的旧教材,“统计”知识是从高年级才开始学的,但新版教材将统计的内容分散到各年级,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学习统计知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有效练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学生经过初步的新课学习之后,教师给了学生练习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完成课本的“做一做”,并引导学生对新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教师能很好地利用新课学习和“做一做”的关联性,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统计的方法及条形统计的作画。在练习中,我们发现一位教师把重点放在“你能发现什么,你有什么建议”这个问题上,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另一位教师把重点放在前面的练习上。这里,教师对练习的处理体现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拓展,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但个人觉得这些基础性知识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不需花过多的时间。尽管学生在拓展时难度比较大,但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是一次很好的渗透。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从链接生活、提质减量、变通改形等方面入手,优化作业资源,增强数学作业趣味性,提升小学生数学作业幸福指数。  [关键词]作业 幸福 实践 多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1  数学作业一直是减负的重要对象,教师需要在数学作业设置上有所改进,既要确保学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年级的增高,数学学困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多,这已成为普遍现象。数学是万花筒,神奇美妙,有着无限的魅力。可是对学困生来说却是一条跨不过去的沟壑,一种对数学的恐惧、厌倦情绪始终缭绕在他们心中,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么,谁该为学困生的形成“买单”呢?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但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从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入手。为此,我设计以下10个项目的调查内容,对我校3
[摘 要]教师在思考如何确定教学难点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更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起点。只有准确了解、把握学生的学情,才能确定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知识结构 原有经验 算理 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34  如何科学、合理地
天气越来越寒冷,不少人的手脚也越来越冰凉,入冬后更是感觉雪上加霜,更有甚者一年四季都有手脚冰凉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状况?  手脚冰凉说明我们的身体缺乏火力滋养。火力来自哪里?气血是原料,原料不够了,火力自然不旺;原料够了,如果仍然不旺,那是燃烧动力不足的问题。手脚冰凉常见于以下原因:  气血不足。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血不足,则推动无力,从而导致手脚
[摘 要]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提问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他们会问。  [关键词]以学定教 问题意识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3  教学片断:  教学“长方体
教学背景:  “数学生活化”“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体验、创造,从而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与学中都要以“做”为中心,达到“
翟老师的最爱是课堂。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活的教学方法、风趣的教学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创设了充满情趣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快乐,展示了他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彰显了他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翟老师的课堂教学最大特色是“活”——气氛轻松活泼,环节合理灵活
[摘 要]数学练习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平台。在组织学生数学练习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逆练习”,即让学生由算式说情境,让学生先计算后操作,并从结果想算式,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逆练习 发展 思维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53  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6期刊登了《把“数学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一文,笔者阅后觉得原文有几处不够准确,特写此拙文与原作者商榷。  其一,原文“按20%的利润定价,就是定价比成本多20%”。笔者认为按20%的利润定价是把定价看作单位“1”,利润是定价的20%,即利润率是20%,定价比成本多25%。错误之处是转换前后单位“1”的量不同了,转换前把定价看作单位“1”,转换后把成本看作单位
教师成长须读书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一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以书为师,造就听话型教师。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通过读书,可以明确现代教育观念,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学习别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尽快进人教师角色。以书为师,对教师是一种补充和滋养,对书的消化与吸收,能使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以书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