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法律主线 涵养法治素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inlov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生活》的内容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的,正常的政治活动都是以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为前提的,教学把宪法和法律这条主线亮起来,不仅能为教学中一些难题的突破找到合适办法,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利于学生提升法治意识,涵养学科素养。这条主线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讲好法律知识,强化政治知识的法律基础;涵养法治意识,收获敬畏法律之心;培养依法言行的习惯,扎实学科素养。
   关键词:法治意识;核心素养;宪法;法律
   教师依照《政治生活》教材本身的政治学体系组织教学无可厚非,按照围棋的术语叫“本手”。直到有一天,作为评委听一位教师以学习《宪法》条文为主线讲授《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时,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我的评价是“妙手”。因为《政治生活》的内容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的,正常的政治活动都是以遵循宪法和法律要求为前提的。教学把宪法和法律这条主線亮起来,不仅能为教学中一些难题的突破提出合适办法,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利于学生提升法治意识,涵养学科素养。因此,我们尝试《政治生活》以“法治素养”涵养为主线组织教学。本文拟以《政治生活》教学实践为基础,谈谈强化法制教学的体会。
   一、讲好法律知识,强化政治知识的法律基础
   由于教材的编写者有意无意避开宪法和法律具体条文,从《政治学》体系“说事”,导致教学内容的法律依据基本不见。其实,我们稍做梳理就会发现《政治生活》的教学内容有近三分之二是法律内容,具体涉及宪法、选举法、信访条例、人民法院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多部法律条文;其他内容都以相关的法律为依据。我们表面上从政治学角度学习政治学知识,其实,它们往往基于法律规范,是法律内容的政治学表达,所以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往往从讲法律知识入手效果更好。比如《政治生活》教材第一个知识点“我国的国体”就是依据《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来编写教学内容的。在政治学体系中,“国体”具有根本性意义。因为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又派生其他政治制度。但是,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国体的规定必然要以宪法为依据。改变国体或政体必须先修改宪法。可见,在一定意义上看,法律知识与政治知识有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从法律角度讲政治学知识,是从“根”上入手,“根正”收获“苗红”。
   《政治生活》以法律知识为主线组织教学是有依据的。客观地说,以学习政治学的视角组织教学与以学习宪法和法律的视角来组织教学,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法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原则性、强制性、稳定性等与生俱来的特征,这是一般教学内容所不具备的,所以,当我们以法律知识为主线组织教学时,学生面对宪法和法律,其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学生不仅知道了政治学道理,还知道这些道理背后的法律依据。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明显。
   二、涵养法治意识,收获敬畏法律之心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要建设法治国家,不仅要掌握法律知识,更要培养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的精神支柱,是衡量一国法治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鲁迅先生曾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这样说过:“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把他的观点迁移到当下的法治中国的建设之中,必须承认我国民众的法治意识才是我国法治之树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培养高中学生的法治意识,要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意识、理性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程序意识。在此,以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意识为例说明,所谓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意识,就是培养敬畏法律之心。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它们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如果一个人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那就是所谓的“无所畏惧”,对于他的言行,我们就无法预知。对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我们来说,不是福,而是祸。我们说敬畏法律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知道“有所不可为”,开出负面清单,帮助他们能远离各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做一个不违法的合格公民;其次,让他知道“有所为”“合法的为”,不是“无所畏惧”的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公民;再次,把“合法”与“合德”结合起来,做出更高层次符合社会需要的“为”,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者。如在讲到“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时,教材指出:“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上课时,我们截取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组镜头,组织学生作为剧中角色进行模拟监督,要求学生指明是哪一方面监督,依据是什么,什么样的监督是合法的,如何合法地行使监督权。在模拟过程中,有学生提到了越级上访而且获得少数学生认同,根据这一情况,上课时及时补充有关上访和越级上访的最新规定,进行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不能滥用监督权,知晓什么样的监督是违法的、什么样的监督是合法的;其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敢于使用监督权,维护国家的、他人的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寓培养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于活动之中。
   三、培养依法言行的习惯,扎实学科素养
   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指明了高中政治课的性质,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并明确“法治意识”作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目标之一,规定“法治意识”的内涵,即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法治意识素养,就要看他面对问题时习惯用法律的方法还是世俗的办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看他一时的表现。因此,养成用依法办事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抓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证明了培养习惯的重要性,提出著名的习惯公式。他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一过程可以简化为“行动—习惯—性格—命运”这样一个变化链条,它启示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用重复某一行为的办法有意培养或改变某一方面的习惯对学生的素养的涵养意义重大。基于此,《政治生活》教学中把法律这条主线亮起来,反复学习、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依法言行的习惯,对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合格公民意义重大。
   如教材第45页用整页篇幅介绍2006年11月S市政府在H区兴建二甲苯(PX)项目的案例,2007年两会期间,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建议该项目迁址。此事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对此,市政府作出了回应。提出如下做法:(1)宣布缓建该项目,并就该项目是否停建、续建、迁建重新作出决策;(2)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广开短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来信等渠道,充分倾听民意;(3)免费向市民发放25万册科普读本《PX知多少》,为市民解疑释惑;(4)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作环境评估报告;(5)召开由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除了教材对案例进行的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探究外,我在上课时还提出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政府作出回应的法律依据何在?(2)如果你是S市的公民,你如何行使权利和义务?你的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3)如果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你的观点是什么?你的法律依据又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不仅知道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民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而且知道他们行为选择背后的法律依据,这为学生将来的角色发展提供了理性的指导。
   休谟说过,“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习惯选择从法律入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说,学生不仅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收获了法治素养,这为合格公民的教育使命的完成迈出了坚实一步。有了法治意识,意味着学生面临棘手问题之际,不会做出任性之举,而会选择合法、理性的方式去化解问题,能公正、平等地对待问题的参与方,为难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由于提升法治的素养,心里多了自我约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收获了更多的思想和行动的自由,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教育行业中涌现出了很多创新且高效的教学手段,情境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对知识进行体验和感受,从而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度。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境化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摘 要:没有质疑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同样,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质疑的精神,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质疑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设计好质疑式教学。   关键词:质疑式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了质疑才会开始思考,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在初中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而质疑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由于数
摘 要: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题既是高考的常考点,又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构建pH-V图像的解题思维模型,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化学核心素养;思维模型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题是近年来高考化学的热点。这类试题的难度较大,是学生最常见的失分点,在教学中要强化离子平衡理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注重图像试题的解题策略。构建思维认知模型是基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基础物理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如何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在均衡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尝试着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由《密度测量》的实验课引发思考,设
摘 要:单元复习课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找准内容、制定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适度提升,发展提高”。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是复习课最核心的任务。因此老师要先弄明白所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正确认识各个知识点的本质,清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关键词:复习课;知识网络;激发兴趣;焕发生机   传统的单元复习课,教师通常会先带着学生简单梳理
摘 要:高中语文试卷中,作文无疑是大头中的大头,占非常大的分值比重,一直是各位高考学子非常关注的考试内容。在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下,得到较高的语文作文得分,无疑是抢过独木桥的有力武器。但也因为高考语文作文开放性极强,所以历年来考生的分差很大,除了阅卷老师的主观评判之外,更多的还是在学生的写作技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同学们怎么才能掌握好语文写作技巧,写出出彩好作文,从而获得高考阅卷老师的
一、抛锚式教学简介   抛锚式教学: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使教学活动建立在生动事件或问题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讨,使学生亲身体验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锚”,而提出这些问题的过程就可比喻为“抛锚”,一旦问题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就像被锚固定的轮船一样被确定。本文即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教学为例,讨
摘 要:在课程统整环境下,小学数学课程开展发生变化,要求教师对设问方式进行思考。从提高设问的整体性、实用性和差异性入手,对问题设计进行思考。   关键词:课程统整;小学数学;问题设计   课程统整是借助有机组合的方式将若干学习内容和经验重新组合成有意义的课程整体的过程。在现行课程统整的实施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发展出新的授课模式,对教师的设问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一、系统整合,联动教学  
摘 要: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由字理入手,找出字词的本义,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让词语理解形象易懂;让句子品读深刻到位;让文本感悟深入浅出。   关键词:字理析词;词语理解;句子品读;文本感悟   《义務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主要工作应该放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要正
摘 要:以主题班会《畅游苏州》为例,从地域文化丰富主题班会教学资源、地域文化推进主题班会课堂体验、地域文化开放主题班会教学时空三个层面,论证地域文化在小学主题班会创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主题班会;苏州   前不久,观摩了苏州市周晓虹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一节精彩示范课《畅游苏州》,这是一节凸显苏州地域文化的主题班会课。整堂课由一位苏州小导游带领一位外国小朋友游览苏州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