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而生动活泼的过程。正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数学活动水平过程性目标的动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变化、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活知识,才能达到真正有意义的教学目标。
一、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同样的,低年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智慧仍处于初生期,动手操作是他们思维的源泉与起点。通过动手操作,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
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片段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将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数目不同的小棒,让小组成员合作将小棒搭成字母V,并重复搭,直到小棒不够搭为止;同时让组员把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最后向教师汇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那些算式,询问他们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会发现除数都是2,有的学生发现余数都是1。然后问:“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2、3、4、5……?”再问:“如果我们重复搭三角形,余数可能是多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尝试摆小棒验证一下。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重复摆正方形或者五角星,观察余数、除数的变化,互相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从而可以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新知。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也降低了知识理解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设计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是他们经历过的,或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愿意接受的情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使他们在情境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将学生每两人分成一小组,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放置一个一个信封,里面放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纸币,也有硬币。每组的信封就是一个“小银行”,让每个同学从“小银行”里取出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向同组同学介绍,说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是几元(或几角)的,自己又是怎么记住它的。
这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在收集信息中体验数学
信息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苏教版教材在低年级阶段删除了原有的应用题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一个个配有图画的信息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有时也要针对教材特点,布置学生课前或课后收集有关新知的背景、生活实例、应用范围信息,使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拓展知识,开阔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调查是收集信息的基本渠道。比如在教学“时、分”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调查对方在1分钟内可以写几个字、跳几下绳、口算几道算式等。又比如统计收集。统计是收集信息的另一条重要渠道,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统计。在学会了简单的统计后,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统计自己组内成员喜欢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的情况。再比如查询收集。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咨询家长、查图书,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收集信息。学生经常有这样的训练,便能很好形成找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体验新知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人的最高需要层次是自我实现。不单是成人,哪怕是小学生,就学习而言,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所学的知识画上了句号。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数学、展示数学成就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更是对学生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如在教学第一册的“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新闻联播、少儿动画、大风车的播放时间。学生喜欢看这些节目,也就乐于去观察这些节目的播放时间,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积累了整时与半时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总之,学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刨根问底”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进步。这样,学生就绝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充满无限快乐的生活。◆(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一、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同样的,低年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智慧仍处于初生期,动手操作是他们思维的源泉与起点。通过动手操作,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
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片段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将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数目不同的小棒,让小组成员合作将小棒搭成字母V,并重复搭,直到小棒不够搭为止;同时让组员把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最后向教师汇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那些算式,询问他们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会发现除数都是2,有的学生发现余数都是1。然后问:“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2、3、4、5……?”再问:“如果我们重复搭三角形,余数可能是多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尝试摆小棒验证一下。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重复摆正方形或者五角星,观察余数、除数的变化,互相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从而可以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新知。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也降低了知识理解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设计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是他们经历过的,或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愿意接受的情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使他们在情境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将学生每两人分成一小组,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放置一个一个信封,里面放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纸币,也有硬币。每组的信封就是一个“小银行”,让每个同学从“小银行”里取出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向同组同学介绍,说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是几元(或几角)的,自己又是怎么记住它的。
这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在收集信息中体验数学
信息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苏教版教材在低年级阶段删除了原有的应用题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一个个配有图画的信息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有时也要针对教材特点,布置学生课前或课后收集有关新知的背景、生活实例、应用范围信息,使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拓展知识,开阔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调查是收集信息的基本渠道。比如在教学“时、分”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调查对方在1分钟内可以写几个字、跳几下绳、口算几道算式等。又比如统计收集。统计是收集信息的另一条重要渠道,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统计。在学会了简单的统计后,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统计自己组内成员喜欢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的情况。再比如查询收集。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咨询家长、查图书,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收集信息。学生经常有这样的训练,便能很好形成找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体验新知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人的最高需要层次是自我实现。不单是成人,哪怕是小学生,就学习而言,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所学的知识画上了句号。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数学、展示数学成就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更是对学生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如在教学第一册的“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新闻联播、少儿动画、大风车的播放时间。学生喜欢看这些节目,也就乐于去观察这些节目的播放时间,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积累了整时与半时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总之,学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刨根问底”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进步。这样,学生就绝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充满无限快乐的生活。◆(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