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让思维不断发展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基础认知到初步总结,再到深度理解,最后到发散创新。阅读教学应通过教师的引读、追问、组织讨论,让学生经历“认识新字→阅读文本→理解内涵→分享体会”的过程,让思维不断发展。《猎人海力布》一课的教学环节有:辨析生字新词,在比较中发展思维;概括主要内容,在总结中发展思维;咀嚼文本细节,在质疑中发展思维;挑战故事创编,在创新中发展思维。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发展
  思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基础认知到初步总结,再到深度理解,最后到发散创新。阅读一篇文章,不断阅读,不断思考,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内涵寓意等的理解就会不断深入,这就是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应通过教师的引读、追问、组织讨论,让学生经历“认识新字→初读文本→理解内涵→分享体会”的过程,让思维不断发展。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一课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让思维不断发展的策略。
  《猎人海力布》一课源自中国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热心助人的猎人海力布,因为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龙王嘴里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为了救乡亲们,海力布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并会写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步步深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
  一、辨析生字新词,在比较中发展思维
  阅读教学通常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帮学生顺利认识生字新词,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以比较的方式辨析生字新词,打通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扫除阅读障碍,发展思维。
  新课开始,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出示一组词语“酬谢、叮嘱、延迟、焦急、后悔、崩塌、发誓、说谎”,让学生为这些词语找近义词,然后比较辨析这些生词与其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从而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以“酬谢”一词为例,学生给出的回答有“酬劳”“感谢”。教师就请学生比较“感谢”与“酬劳”的意思,并斟酌哪个词的意思与“酬谢”更为接近。学生比较后发现:“酬谢”是指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酬劳”是指给出力的人的报酬;“感谢”是指用言语行动表示感激。“感谢”与“酬谢”都包含了一种谢意,二者的意義更为贴切。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请学生比较“酬谢”和“感谢”在用法上的差别。学生思考后发现,“酬谢”有“感谢”的意思,但是“酬”字表示钱或物,所以“酬谢”更为准确的意思是用钱或物表示感谢。
  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理解并迁移运用,教师又在课后练习题中添设了“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的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选词并运用,区分近义词在用法中的细微差别。依葫芦画瓢,学生快速而又准确地理解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以比较的方式辨析近义词,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更为明确地把握了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细微差异,对词语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更加扎实,从而为后面的文本理解打下基础。
  二、概括主要内容,在总结中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概括内容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高年段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重点之一,需要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引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在总结提炼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教师先请他们尝试用两个小标题概括在主人公海力布身上发生的两件事。学生围绕主人公海力布提取故事中的主要信息并抓住关键信息概括,基本上都能做到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课文中的两件事:“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和“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紧接着请学生思考:“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想总结,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两件事有顺承关系,因为海力布是个热心的人,所以他会毫不犹豫地救助小白蛇,更会救乡亲们,甚至为此而变成石头;有的认为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因为海力布救了白蛇,得到了宝石,才有能力救乡亲们,也才会因此变成石头。发现了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教师让学生细化表述,用一句话联结起两件事。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阐释两件事,进一步体会到民间故事的特点之一——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也水到渠成地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是教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后经常会设计的学习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也就理清了课文的主要脉络,训练了提取主要信息、抓住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上述教学,让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两件事之间的联系,在总结中发展思维。
  三、咀嚼文本细节,在质疑中发展思维
  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内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咀嚼文本细节。教师质疑或鼓励学生质疑,以问题牵引深度思考,思辨、品析文本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让教学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
  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后,教师先请学生交流宝石的秘密,学生发现故事共有两处提到了宝石的秘密,不仅内容相似,而且出现的章节也比较靠近。教师随即质疑:为什么相似的内容要反复出现,是编者的失误导致情节处理不当、语言啰唆冗长吗?学生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很快投入阅读和交流。通过分析上下文学生发现,宝石的秘密出现两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说明宝石的秘密非常重要,出现两次是强调;二是前一次出现意在为第二件事情的发展埋下伏笔。通过交流,学生豁然开朗,认为编者的这一表达方法的运用非常巧妙。不过,针对这样的表达方法,很快就有学生质疑:课文第九小节只用了一句话讲述海力布成功劝说乡亲们搬家的经历,这样重要的情节,为什么课文只用了非常简洁的语言来写?这一质疑,再次让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起来。联系上文做深度分析,学生纷纷表示,此次海力布要说的内容,前文已经讲过,也不需要为下文做铺垫,此处就无须赘述了。通过对文本细节的多次咀嚼,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还进一步找出了本文写作的奥妙——详略得当,知道自己创编故事时也要这样做,学以致用。   教师先自己假装质疑编者在故事内容上的编排,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辩论明晰编者的编排意图和表达方法。此时,学生的思维是高速运转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因而顺其自然就有了自己的质疑。质疑,让学生在透过文本故事表象探讨神话本身背后故事和编者背后故事的持续思考中得到了思维的发展。
  四、挑战故事创编,在创新中发展思维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故事类、叙事类文本,适合启发学生参与故事创编,在创新故事情节、故事细节、人物形象、人物对话等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并在单元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编设了相应的训练题目。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猎人海力布》一课的课后习题是:“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据此,教师鼓励学生带着创新意识扩写课文中略写的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经历。
  实际上,对于复述,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填空式复述,四年级上册《西门庆治邺》中的根据提示复述课文。本单元强调的“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凸显“创造性”,体现了教材编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核心是“创造”。而创造性复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转化人称复述,可以借助想象填补课文空白复述,可以创新细节复述,等等。本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通過转变人称,调整课文顺序,重构课文内容来复述。但是,要复述些什么呢?复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如何才能做到创造性地复述呢?此时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读懂全文、掌握文本中心含义、了解故事内涵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创造。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先让各小组交流复述框架,讲清楚“得宝石”“听议论”“说实情”三部分内容,然后变化人称转换复述口吻,做到详略得当。接下来,教师列出创编故事的评价标准:一颗星,语言流畅;两颗星,语言流畅,内容合理;三颗星,语言流畅,内容合理有新意,表达动作恰当。以评价标准引领学生创编,学生的方向会更明确。故事创编结束组织学生复述时,教师还邀请其他学生即时点评。人人参与碰撞思维,不仅能让复述故事的学生充分展示其创新成果,还能促使参与点评的学生在他人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发散性思考,提出更多的创意。如此复述,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阅读教学的思路并非一成不变,它应该呈现出阶梯状,牵引学生一步一步往上走。阅读教学,应为学生的思维而教,为实现学生的思维向着更高阶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而教。在这条路上前行,每位语文教师都应不断去探究、去发现、去创新。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为写话教学探寻有效策略,可通过选好切入点,做好正强化,在口语交际中激发写话兴趣;可通过对话引导积累写话素材,借助充分表达提炼写话方法,利用多元交流拓展写话深度,夯实写话内容;可通过规范表达,训练写话思维;可通过明确写话目的,在口语交际中强化写话内驱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 写话教学 写话思维  低年级的写话是学生写作活动的开端。一直以来,起始学段如何开展写话教学,写话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的生成,需顺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动态生成,并根据学情逐层推进教学,实现自主学习。具体说来,可分“三步走”:自主探索,开启积极思维,进而生发持续的学习需求;自主感悟,持续促生已有认知基础上的新知;自主表达,启发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推进深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自主探索 自主感悟 自主表达  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
期刊
摘 要:閱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对文本的持续感悟、积累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与领会中,学会灵活运用。教学《夹竹桃》,把理解的重点放在中间部分,围绕“作者对夹竹桃的爱”这一主题,通过整体把握,入情入境;潜心会文,细读细悟;状物抒怀,得意得言等环节,学会感受爱、体味爱、表达爱,使言语实践从“感悟”走向“表达”。  关键词:言语实践 感悟 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
期刊
摘 要:既观照“儿童本位”,又兼顾“有效性”;既富有思维张力,又浸润情感的课堂对话,有四个指向。指向情趣,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持续激发对话兴趣,开发内在潜能,让学生乐说,会说;指向简约,让对话深入,让思维获得发展;指向平实,让学生带着独特的理解深入文本字里行间,使情感得到深化;指向深广,拓展知识面,促发多元、创意表达。  关键词:课堂对话 情趣 简约 平实 深广  谈及课堂对话,“儿童本位”“
期刊
摘 要:《妈妈走了》是一本以死亡为主题的小说。本书的阅读,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接纳“死亡”,学会提取、概括信息,初步了解故事结构,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即直面“死亡”、感受“幸福”、体悟“变化”、探究“原因”、追寻“圆满”。  关键词: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一、文本解读  《妈妈走了》是一本以死亡为主题的小说。漂亮干练、满面笑容的妈妈因病永远地走了,全家人陷入以泪洗面
期刊
摘要:“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强调将“评”贯穿“教”与“学”始终,助力学生快速构建自我认知系统,提升交际效率。梳理口语交际评价训练点,发现“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以展示性评价获取交际知识;以建议性评价提炼交际方法;以系統性评价构建交际体系。  关键词:“评价即学习”;口语交际教学;交际知识;交际方法;交际系统  “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强调将“评”贯穿“教”
期刊
摘要:“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强调评价贯穿习作全程,成为习作“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理念为指引,习作教学的路径有:依据学情,以“评”明确习作思路;巧设支架,以“评”优化习作结构;拓展评价主体,以“评”细化习作表达。  关键词:“评价即学习”;习作教学;习作思路;习作结构;习作表达  评价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强调评价贯穿习作全程,成为习作“
期刊
摘 要:以《数字与信息》一课为例说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指向综合,包括数学内部各分支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以及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综合;方式指向实践,包括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挖掘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内容 方式 目标 数字与信息  《义务教育
期刊
摘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乘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这一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情境创设、问题介入,唤醒经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自主探索、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算法;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期刊
摘要:“大任务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使得“学会”与“会学”兼得,“个性”与“共性”相融,“独学”与“共学”互补,“内隐”与“外显”共生。“大任务学习”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如以已有经验打好学习基础,以认知冲突激发学习需要,以目标定位关联内容本质,以任务设计落实既定目标。“大任务学习”的具体实施,需设计适度的“潜在距离”,寻迹差异的“学习证据”,组织合理的“交流序列”,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