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46 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病患总有效率为82.2%,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住院天数和费用,进而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研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67-01
新生儿窒息是因为缺氧而导致宫内窘迫,造成婴儿出生后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或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多种器官功能的重度损伤。临床中, 新生儿窒息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預,能够大大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进而减少病死率和远期并发症。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的14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33例;体重2300~4900g,平均(3200±150)g;胎龄35~42周,平均(38.2±3.6)周;剖宫产30例,阴道分娩43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35例;体重2250~4900g,平均(3100±160)g;胎龄34~42周,平均(38.0±3.3)周;剖宫产33例,阴道分娩40例。所有病患都满足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轻度窒息病患68例,重度窒息病患78例。两组病患在性别、体重、胎龄、分娩方式、窒息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病患进行为期1个月的窒息复苏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情况。
对照组护理措施包括①呼吸道护理:保证新生儿病患呼吸道通畅;②洗胃护理:清洗胃内羊水等物质;③血氧检测:吸氧并动态检测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④体征观察:实时观察新生儿脸色、呼吸、心率等体征,如果发现异常,则立即进行适当的处理;⑤保暖护理: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 ℃,湿度维持在55%~65%,肛温维持在36.5~37 ℃;⑥预防感染:护理全过程均在绝对无菌环境下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⑦饮食护理:等病患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进行正常喂养。
观察组护理措施包括:①常规护理:对照组所有常规护理措施;②视听刺激:利用颜色鲜艳的东西吸引新生儿的注意力,每天进行3次视听训练,一次10分钟左右;③抚触护理:为新生儿的肢体进行适当的按摩护理,一天3次,一次10分钟,以刺激新生儿肢体肌肉的活动与功能;④功能锻炼:不过多束缚新生儿的四肢,让其自由活动,对无法自主活动的新生儿进行适当按摩,加强其功能锻炼;⑤并发症观察:针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的几种常见并发症,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并发症观察,若发现有吸入性肺炎、脑损伤、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病患治愈5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病患治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2%。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住院情况
观察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为(1.6±0.6)万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8.3±1.6)天;对照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5±0.9)万元,平均住院天数为(29.7±1.8)天。对比两组病患的住院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婴儿围生期病亡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备受临床医学者的关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生儿窒息病患进行复苏,提升其生还率。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常规护理、视听刺激、抚触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观察等,如果护理干预后新生儿尚未复苏,则可及时采用复苏药物进行治疗。
本研究通过系统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采用系统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病患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升新生儿窒息病患的生存质量。
总之,对新生儿窒息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其快速复苏,提升新生儿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小金,黄婷婷.陈任婵,方瑞婷,李艳梅.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536-537
[2] 张利.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3(24):82-82
[3] 陈国群.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2(9):1164-1165
[4] 陈翠卿.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2): 2039-2039
[5] 张欣.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215-216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研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67-01
新生儿窒息是因为缺氧而导致宫内窘迫,造成婴儿出生后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或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多种器官功能的重度损伤。临床中, 新生儿窒息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預,能够大大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进而减少病死率和远期并发症。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的14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33例;体重2300~4900g,平均(3200±150)g;胎龄35~42周,平均(38.2±3.6)周;剖宫产30例,阴道分娩43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35例;体重2250~4900g,平均(3100±160)g;胎龄34~42周,平均(38.0±3.3)周;剖宫产33例,阴道分娩40例。所有病患都满足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轻度窒息病患68例,重度窒息病患78例。两组病患在性别、体重、胎龄、分娩方式、窒息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病患进行为期1个月的窒息复苏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情况。
对照组护理措施包括①呼吸道护理:保证新生儿病患呼吸道通畅;②洗胃护理:清洗胃内羊水等物质;③血氧检测:吸氧并动态检测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④体征观察:实时观察新生儿脸色、呼吸、心率等体征,如果发现异常,则立即进行适当的处理;⑤保暖护理: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 ℃,湿度维持在55%~65%,肛温维持在36.5~37 ℃;⑥预防感染:护理全过程均在绝对无菌环境下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⑦饮食护理:等病患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进行正常喂养。
观察组护理措施包括:①常规护理:对照组所有常规护理措施;②视听刺激:利用颜色鲜艳的东西吸引新生儿的注意力,每天进行3次视听训练,一次10分钟左右;③抚触护理:为新生儿的肢体进行适当的按摩护理,一天3次,一次10分钟,以刺激新生儿肢体肌肉的活动与功能;④功能锻炼:不过多束缚新生儿的四肢,让其自由活动,对无法自主活动的新生儿进行适当按摩,加强其功能锻炼;⑤并发症观察:针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的几种常见并发症,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并发症观察,若发现有吸入性肺炎、脑损伤、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病患治愈5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病患治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2%。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住院情况
观察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为(1.6±0.6)万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8.3±1.6)天;对照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5±0.9)万元,平均住院天数为(29.7±1.8)天。对比两组病患的住院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婴儿围生期病亡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备受临床医学者的关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生儿窒息病患进行复苏,提升其生还率。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常规护理、视听刺激、抚触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观察等,如果护理干预后新生儿尚未复苏,则可及时采用复苏药物进行治疗。
本研究通过系统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采用系统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病患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升新生儿窒息病患的生存质量。
总之,对新生儿窒息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其快速复苏,提升新生儿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小金,黄婷婷.陈任婵,方瑞婷,李艳梅.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536-537
[2] 张利.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3(24):82-82
[3] 陈国群.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2(9):1164-1165
[4] 陈翠卿.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2): 2039-2039
[5] 张欣.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