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及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教学,采取举例、讨论、作业、走访参观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就各种实践方式与方法做以总结:
一、课堂举例
在课堂讲授中,针对某一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尽可能举一实例说明,比如讲到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中的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反作用时,关于“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对行政环境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总结,主动自觉地纠正不符合行政环境要求的管理行为、管理法规和管理方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举了发生在山东的一个真实案例:王先生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移动通讯公司称拔打某电话不收费,王先生打了此电话。事后他查到这个电话费被收了,王先生就向工商管理局举报移动通讯公司收取不合理费用,工商管理局经调查发现移动通讯公司收取了800个这样的电话费,于是对移动通讯公司罚款9万元。这时王先生认为应给予他一定的奖励,工商管理局回答说本省没有有关文件,王先生不甘心,找来中央文件,称“举报有功者可奖励罚金的10%(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但再一看这个文件却是1986年的,显然过时了。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了行政管理主体应通过行政环境不断提供的积极因素,审时度势,不断地修正其所制定的政策、措施,使之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行政环境的要求。这是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二、讨论
1、课堂讨论。课堂举例中整个案例是老师一步步分析给学生听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为了让学生成为主动者,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所以在课堂上开始尝试案例讨论,比如在讲到行政体制这一章时,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案例:某市有一棵古树被大风刮倒,树杆正好压在一家民宅的屋顶上,随时有压倒房子的危险。居民立即打电话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但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部门答应解决此事。城建部门说,如果建房修路,需要砍树的话,由建设单位交钱,城建部门负责砍树,再在一个规划区内补栽一个树。你这件事不属此类,我们管不了。环保部门说,城中的绿化树,归我们管理。如果绿化树死了,由负责该绿化区的部门交钱,环保部门负责补栽,你这棵树是古树,应归文物部门管理。文物部门说,城中已有的古树,如被人为破坏致死,应由过失人负责交罚款,由文物部门负责重新补栽树苗,你这是被风吹倒的,属自然破坏,不归我们管理。这棵被风刮倒的古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但却找不到一个部门来解决。有的老百姓就说,看来不是没有部门管,而是没有交钱的人,有了交钱的人,有了利,部门之间就会争着管;没有人出钱,没有利,各部门就往外推,谁都不想管。问题:你认为老百姓说的有道理吗?应该由哪个部门搬走压在民房屋顶上的那棵古树,以解燃眉之急?
大家在讨论中都提到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职能划分不清、权责关系不明等行政体制问题。在讨论中,开始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就需要不断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地大家能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了。针对不同观点,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并希望能发展为辩论,真理会越辩越明,而且在讨论、辩论过程中,也会使学生们互相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种讨论形式后来发展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2、沙龙式讨论。课堂举例中整个案例是一步步分析给学生听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如果要让学生成为主动者,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所以在课堂上开始尝试案例讨论,比如在讲到行政体制这一章时,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案例:某市有一棵古树被大风刮倒,树杆正好压在一家民宅的屋顶上,随时有压倒房子的危险。居民立即打电话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但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部门答应解决此事。城建部门说,如果建房修路,需要砍树的话,由建设单位交钱,城建部门负责砍树,再在一个规划区内补栽一个树。你这件事不属此类,我们管不了。环保部门说,城中的绿化树,归我们管理。如果绿化树死了,由负责该绿化区的部门交钱,环保部门负责补栽,你这棵树是古树,应归文物部门管理。文物部门说,城中已有的古树,如被人为破坏致死,应由过失人负责交罚款,由文物部门负责重新补栽树苗,你这是被风吹倒的,属自然破坏,不归我们管理。这棵被风刮倒的古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但却找不到一个部门来解决。有的老百姓就说,看来不是没有部门管,而是没有交钱的人,有了交钱的人,有了利,部门之间就会争着管;没有人出钱,没有利,各部门就往外推,谁都不想管。问题:你认为老百姓说的有道理吗?应该由哪个部门搬走压在民房屋顶上的那棵古树,以解燃眉之急?
大家在讨论中都提到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职能划分不清、权责关系不明等行政体制问题。在讨论中,开始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就需要不断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地大家开始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针对不同观点,及时给予鼓励,并希望能发展为辩论,真理会越辩越明,而且在讨论、辩论过程中,也会使学生们互相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种讨论形式后来发展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3、无主题讨论。课堂举例中整个案例是一步步分析给学生听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如果要让学生成为主动者,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所以在课堂上开始尝试案例讨论,比如在讲到行政体制这一章时,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案例:某市有一棵古树被大风刮倒,树杆正好压在一家民宅的屋顶上,随时有压倒房子的危险。居民立即打电话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但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部门答应解决此事。城建部门说,如果建房修路,需要砍树的话,由建设单位交钱,城建部门负责砍树,再在一个规划区内补栽一个树。你这件事不属此类,我们管不了。环保部门说,城中的绿化树,归我们管理。如果绿化树死了,由负责该绿化区的部门交钱,环保部门负责补栽,你这棵树是古树,应归文物部门管理。文物部门说,城中已有的古树,如被人为破坏致死,应由过失人负责交罚款,由文物部门负责重新补栽树苗,你这是被风吹倒的,属自然破坏,不归我们管理。这棵被风刮倒的古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但却找不到一个部门来解决。有的老百姓就说,看来不是没有部门管,而是没有交钱的人,有了交钱的人,有了利,部门之间就会争着管;没有人出钱,没有利,各部门就往外推,谁都不想管。问题:你认为老百姓说的有道理吗?应该由哪个部门搬走压在民房屋顶上的那棵古树,以解燃眉之急?
大家在讨论中都提到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职能划分不清、权责关系不明等行政体制问题。在讨论中,开始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就需要不断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地大家开始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针对不同观点,及时给予鼓励,并希望能发展为辩论,真理会越辩越明,而且在讨论、辩论过程中,也会使学生们互相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种讨论形式后来发展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专题研究讨论。这是在给研究生上行政管理专题课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分为选题、主讲、评论、讨论、总结等五个环节。选题是由老师在第一堂课给出若干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熟悉的领域选题,一方面要选出主讲题目,另一方面要选出评论题目;主讲是主讲人员要根据题目搜集资料,写出讲稿,熟悉讲稿,讲稿要求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综述,然后阐述自己对此问题的研究;评论是评论者对主讲者所做的综述和阐述的观点进行评论,也可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讨论是同学们对主讲和评论的发言展开讨论,一方面可针对他们的发言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还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是由老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和内容做总结。
这种讨论方式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能动性,从“要我学习”的理念转到“我要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题目,才可能主动去思考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调动自己的才思写出讲稿。要讲给大家听,就要熟悉它、对它理解透,才能讲出自信,也才能应答自如,因为同学的提问是针对主讲者的研究内容而言的;评论者也必须熟悉这个题目,才能评论到位、准确;同学们只有关注了这个问题,才能参与到讨论中,也才能有所收获。
三、考察参观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使课堂所学能与实际紧密结合,在行政管理课程学习中我们尽力组织、安排考察参观。如在讲到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等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对这些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体验,我们带学生参观考察了陕西省政务大厅,并得到政务大厅负责人的重视,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政务大厅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同学们在整个参观考察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断地记录一些关键词,也不断地询问有关问题。
此种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使课堂授课和实地考察相辅相成。使学生对实践中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同学表示“通过参观考察感觉我们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三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进取、创新的意识;四是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学习气氛十分轻松和活跃。通过学生的意见反馈可知,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模式很有实效性。
四、游戏式实验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有些课程内容上,我们采取游戏的形式做实验,来论证一个结论。比如在讲到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时,关于“信息沟通时间长,高层决策者的意图容易走样或走失”这一点,老师与学生做游戏。选一纵列,大约七、八个人,老师给第一位同学悄悄地讲一句话,然后由他往后顺次把这句话悄悄地传下去直到最后一位,再由最后一位同学大声讲出他所听到的话。几乎在每次实验中,都证实了这一结论,即教师告诉给第一位同学的话总是被传走样或走失。说明管理层次多就容易带来这样的问题。
这种作法使学生在游戏中记住了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一个缺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五、布置作业
行政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给同学一到两次作业,作业的形式一般是小论文或编写案例,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为学生的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打下了一定基础。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其实践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06年被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行政管理学》修订教材也于2006年出版,2008年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被批准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考研和就业情况都很理想,2004年毕业的第一届学生共47人,一次性考上研究生17人,考研率高达36%以上,其中一半考取了全国一流大学,如清华(2名)、北大(2名)、人大(1名)、南京大学(1名)、复旦大学(1名)、南开大学(1名)、西北大学(1名)。实践教学更有利于考公务员,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法在公务员考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专业的学生考公务员的比例也相当高,其中考入国家公务员的也不少,如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外交部等。
西北政法大学2006年教学改革项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堂举例
在课堂讲授中,针对某一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尽可能举一实例说明,比如讲到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中的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反作用时,关于“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对行政环境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总结,主动自觉地纠正不符合行政环境要求的管理行为、管理法规和管理方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举了发生在山东的一个真实案例:王先生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移动通讯公司称拔打某电话不收费,王先生打了此电话。事后他查到这个电话费被收了,王先生就向工商管理局举报移动通讯公司收取不合理费用,工商管理局经调查发现移动通讯公司收取了800个这样的电话费,于是对移动通讯公司罚款9万元。这时王先生认为应给予他一定的奖励,工商管理局回答说本省没有有关文件,王先生不甘心,找来中央文件,称“举报有功者可奖励罚金的10%(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但再一看这个文件却是1986年的,显然过时了。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了行政管理主体应通过行政环境不断提供的积极因素,审时度势,不断地修正其所制定的政策、措施,使之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行政环境的要求。这是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二、讨论
1、课堂讨论。课堂举例中整个案例是老师一步步分析给学生听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为了让学生成为主动者,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所以在课堂上开始尝试案例讨论,比如在讲到行政体制这一章时,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案例:某市有一棵古树被大风刮倒,树杆正好压在一家民宅的屋顶上,随时有压倒房子的危险。居民立即打电话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但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部门答应解决此事。城建部门说,如果建房修路,需要砍树的话,由建设单位交钱,城建部门负责砍树,再在一个规划区内补栽一个树。你这件事不属此类,我们管不了。环保部门说,城中的绿化树,归我们管理。如果绿化树死了,由负责该绿化区的部门交钱,环保部门负责补栽,你这棵树是古树,应归文物部门管理。文物部门说,城中已有的古树,如被人为破坏致死,应由过失人负责交罚款,由文物部门负责重新补栽树苗,你这是被风吹倒的,属自然破坏,不归我们管理。这棵被风刮倒的古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但却找不到一个部门来解决。有的老百姓就说,看来不是没有部门管,而是没有交钱的人,有了交钱的人,有了利,部门之间就会争着管;没有人出钱,没有利,各部门就往外推,谁都不想管。问题:你认为老百姓说的有道理吗?应该由哪个部门搬走压在民房屋顶上的那棵古树,以解燃眉之急?
大家在讨论中都提到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职能划分不清、权责关系不明等行政体制问题。在讨论中,开始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就需要不断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地大家能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了。针对不同观点,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并希望能发展为辩论,真理会越辩越明,而且在讨论、辩论过程中,也会使学生们互相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种讨论形式后来发展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2、沙龙式讨论。课堂举例中整个案例是一步步分析给学生听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如果要让学生成为主动者,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所以在课堂上开始尝试案例讨论,比如在讲到行政体制这一章时,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案例:某市有一棵古树被大风刮倒,树杆正好压在一家民宅的屋顶上,随时有压倒房子的危险。居民立即打电话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但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部门答应解决此事。城建部门说,如果建房修路,需要砍树的话,由建设单位交钱,城建部门负责砍树,再在一个规划区内补栽一个树。你这件事不属此类,我们管不了。环保部门说,城中的绿化树,归我们管理。如果绿化树死了,由负责该绿化区的部门交钱,环保部门负责补栽,你这棵树是古树,应归文物部门管理。文物部门说,城中已有的古树,如被人为破坏致死,应由过失人负责交罚款,由文物部门负责重新补栽树苗,你这是被风吹倒的,属自然破坏,不归我们管理。这棵被风刮倒的古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但却找不到一个部门来解决。有的老百姓就说,看来不是没有部门管,而是没有交钱的人,有了交钱的人,有了利,部门之间就会争着管;没有人出钱,没有利,各部门就往外推,谁都不想管。问题:你认为老百姓说的有道理吗?应该由哪个部门搬走压在民房屋顶上的那棵古树,以解燃眉之急?
大家在讨论中都提到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职能划分不清、权责关系不明等行政体制问题。在讨论中,开始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就需要不断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地大家开始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针对不同观点,及时给予鼓励,并希望能发展为辩论,真理会越辩越明,而且在讨论、辩论过程中,也会使学生们互相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种讨论形式后来发展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3、无主题讨论。课堂举例中整个案例是一步步分析给学生听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如果要让学生成为主动者,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所以在课堂上开始尝试案例讨论,比如在讲到行政体制这一章时,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案例:某市有一棵古树被大风刮倒,树杆正好压在一家民宅的屋顶上,随时有压倒房子的危险。居民立即打电话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但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部门答应解决此事。城建部门说,如果建房修路,需要砍树的话,由建设单位交钱,城建部门负责砍树,再在一个规划区内补栽一个树。你这件事不属此类,我们管不了。环保部门说,城中的绿化树,归我们管理。如果绿化树死了,由负责该绿化区的部门交钱,环保部门负责补栽,你这棵树是古树,应归文物部门管理。文物部门说,城中已有的古树,如被人为破坏致死,应由过失人负责交罚款,由文物部门负责重新补栽树苗,你这是被风吹倒的,属自然破坏,不归我们管理。这棵被风刮倒的古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但却找不到一个部门来解决。有的老百姓就说,看来不是没有部门管,而是没有交钱的人,有了交钱的人,有了利,部门之间就会争着管;没有人出钱,没有利,各部门就往外推,谁都不想管。问题:你认为老百姓说的有道理吗?应该由哪个部门搬走压在民房屋顶上的那棵古树,以解燃眉之急?
大家在讨论中都提到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职能划分不清、权责关系不明等行政体制问题。在讨论中,开始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就需要不断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地大家开始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针对不同观点,及时给予鼓励,并希望能发展为辩论,真理会越辩越明,而且在讨论、辩论过程中,也会使学生们互相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种讨论形式后来发展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专题研究讨论。这是在给研究生上行政管理专题课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分为选题、主讲、评论、讨论、总结等五个环节。选题是由老师在第一堂课给出若干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熟悉的领域选题,一方面要选出主讲题目,另一方面要选出评论题目;主讲是主讲人员要根据题目搜集资料,写出讲稿,熟悉讲稿,讲稿要求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综述,然后阐述自己对此问题的研究;评论是评论者对主讲者所做的综述和阐述的观点进行评论,也可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讨论是同学们对主讲和评论的发言展开讨论,一方面可针对他们的发言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还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是由老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和内容做总结。
这种讨论方式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能动性,从“要我学习”的理念转到“我要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题目,才可能主动去思考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调动自己的才思写出讲稿。要讲给大家听,就要熟悉它、对它理解透,才能讲出自信,也才能应答自如,因为同学的提问是针对主讲者的研究内容而言的;评论者也必须熟悉这个题目,才能评论到位、准确;同学们只有关注了这个问题,才能参与到讨论中,也才能有所收获。
三、考察参观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使课堂所学能与实际紧密结合,在行政管理课程学习中我们尽力组织、安排考察参观。如在讲到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等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对这些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体验,我们带学生参观考察了陕西省政务大厅,并得到政务大厅负责人的重视,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政务大厅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同学们在整个参观考察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断地记录一些关键词,也不断地询问有关问题。
此种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使课堂授课和实地考察相辅相成。使学生对实践中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同学表示“通过参观考察感觉我们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三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进取、创新的意识;四是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学习气氛十分轻松和活跃。通过学生的意见反馈可知,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模式很有实效性。
四、游戏式实验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有些课程内容上,我们采取游戏的形式做实验,来论证一个结论。比如在讲到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时,关于“信息沟通时间长,高层决策者的意图容易走样或走失”这一点,老师与学生做游戏。选一纵列,大约七、八个人,老师给第一位同学悄悄地讲一句话,然后由他往后顺次把这句话悄悄地传下去直到最后一位,再由最后一位同学大声讲出他所听到的话。几乎在每次实验中,都证实了这一结论,即教师告诉给第一位同学的话总是被传走样或走失。说明管理层次多就容易带来这样的问题。
这种作法使学生在游戏中记住了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一个缺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五、布置作业
行政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给同学一到两次作业,作业的形式一般是小论文或编写案例,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为学生的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打下了一定基础。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其实践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06年被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行政管理学》修订教材也于2006年出版,2008年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被批准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考研和就业情况都很理想,2004年毕业的第一届学生共47人,一次性考上研究生17人,考研率高达36%以上,其中一半考取了全国一流大学,如清华(2名)、北大(2名)、人大(1名)、南京大学(1名)、复旦大学(1名)、南开大学(1名)、西北大学(1名)。实践教学更有利于考公务员,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法在公务员考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专业的学生考公务员的比例也相当高,其中考入国家公务员的也不少,如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外交部等。
西北政法大学2006年教学改革项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