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学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却是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物理课堂教学难点没有更好的突破。如果能在物理课堂难点突破上下工夫,不但教师能很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关于物理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问题,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有利于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
要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
教师要立足于大部分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學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起来了,在学习中就能化难为简,从而真正做到掌握难点。
二、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只有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使学生充分地学习。因此,作为中学物理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做既能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又能为学生起带头作用,起示范作用,使他们从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1.运用多媒体能更生动的导入新课
运用电教媒体烘托课堂气氛,容易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教“乐音”一节,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制好的乐音和噪声,能烘托出强烈的气氛,学生听了乐音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听了噪声感到是一种折磨。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又如“毛细现象”一节,设计一张投影片。投影片左边画一细管,大气压作用下显示水在细管 内上升约10米高,右边画了一棵几十米高的大树,茂密的枝叶,嫩嫩的枝苗。大树靠什么力量把根部的水份和养料输送到枝叶上呢?这一对比鲜明的画面,即刻激起学生的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导入新课。
2.运用多媒体能更形象的讲解概念
有许多物理概念比较抽象,运用多媒体讲解可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例如,“波的干涉”这一概念就是一个教学难点。首先用《振动的合成》投影片,从振动的合成讲解波的叠加和波的不相干性,让学生深刻理解波的叠加原理,进而用发波水槽进行波的干涉演示(投影到银幕上,便于全班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线叠波纹投影片化动为静,将干涉现象停留在银幕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用《波的干涉原理》投影片讲解干涉现象的产生,最后用红绿两色互补原理制作的《波的干涉图样》投影片来讲解稳定干涉的条件。 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波的干涉的概念。
三、物理教学联系实践生活
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对物理现象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归纳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理的自我体验过程,体验往往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有了体验才有记忆和理解。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让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时,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相关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利用生活经验的体验过程既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熟悉新的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密度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时,向学生介绍“空调应装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而北方用的暖气则需装在离地面较低的地方”。学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这一课内容时,通过利用木筷子、耳塞、玩具电子琴等工具让学生体验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通过骨传导这种方式“听到”声音的,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神奇。又如学习“光的折射”时,我在一个较深的水槽里装满水,水中放了一些橡胶小鱼,我让一位同学通过一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圆筒往水面看,并用“鱼叉”刺水里的橡胶小鱼。同时,通过实物投影把这位同学做实验的情景显示给全班同学看,观看的同学会发现叉鱼的同学总是刺中鱼的上方。我于是引导同学们回忆“到游泳池游泳时,站在岸边,看着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冒险下去,因为,水实际上的深度比看起来深多了”这些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通过这样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中一些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原理,教师虽然已经分析得比较够透彻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解题时出现张冠李戴或生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学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却是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物理课堂教学难点没有更好的突破。如果能在物理课堂难点突破上下工夫,不但教师能很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关于物理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问题,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有利于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
要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
教师要立足于大部分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學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起来了,在学习中就能化难为简,从而真正做到掌握难点。
二、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只有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使学生充分地学习。因此,作为中学物理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做既能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又能为学生起带头作用,起示范作用,使他们从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1.运用多媒体能更生动的导入新课
运用电教媒体烘托课堂气氛,容易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教“乐音”一节,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制好的乐音和噪声,能烘托出强烈的气氛,学生听了乐音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听了噪声感到是一种折磨。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又如“毛细现象”一节,设计一张投影片。投影片左边画一细管,大气压作用下显示水在细管 内上升约10米高,右边画了一棵几十米高的大树,茂密的枝叶,嫩嫩的枝苗。大树靠什么力量把根部的水份和养料输送到枝叶上呢?这一对比鲜明的画面,即刻激起学生的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导入新课。
2.运用多媒体能更形象的讲解概念
有许多物理概念比较抽象,运用多媒体讲解可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例如,“波的干涉”这一概念就是一个教学难点。首先用《振动的合成》投影片,从振动的合成讲解波的叠加和波的不相干性,让学生深刻理解波的叠加原理,进而用发波水槽进行波的干涉演示(投影到银幕上,便于全班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线叠波纹投影片化动为静,将干涉现象停留在银幕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用《波的干涉原理》投影片讲解干涉现象的产生,最后用红绿两色互补原理制作的《波的干涉图样》投影片来讲解稳定干涉的条件。 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波的干涉的概念。
三、物理教学联系实践生活
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对物理现象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归纳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理的自我体验过程,体验往往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有了体验才有记忆和理解。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让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时,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相关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利用生活经验的体验过程既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熟悉新的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密度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时,向学生介绍“空调应装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而北方用的暖气则需装在离地面较低的地方”。学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这一课内容时,通过利用木筷子、耳塞、玩具电子琴等工具让学生体验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通过骨传导这种方式“听到”声音的,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神奇。又如学习“光的折射”时,我在一个较深的水槽里装满水,水中放了一些橡胶小鱼,我让一位同学通过一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圆筒往水面看,并用“鱼叉”刺水里的橡胶小鱼。同时,通过实物投影把这位同学做实验的情景显示给全班同学看,观看的同学会发现叉鱼的同学总是刺中鱼的上方。我于是引导同学们回忆“到游泳池游泳时,站在岸边,看着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冒险下去,因为,水实际上的深度比看起来深多了”这些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通过这样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中一些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原理,教师虽然已经分析得比较够透彻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解题时出现张冠李戴或生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