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日语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一直是各位任课老师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制订计划、做好课前准备到课堂中组织教学等三方面入手,阐述新时代日语听力任课教师在提高学生听解能力中的作用。
关键词: 日语听力课程 日语听力教学 学生听解能力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语听力教学方面,如何突破传统的日语听力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有效提高日语听力教学质量,就成为日语听力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日语听力,即听解日语的能力,是指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对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现象的识别与理解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结合该语言的特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效地、正确地理解所听内容的能力[1]。听力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停留在让学生听懂材料的层面上,而更应该通过听力实践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听力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听力课程有别于其他科目的特殊性就在于:以学生“听”为主,教师“点”为辅,教师的点拨指导时间虽短,但作用却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科学、系统、卓有成效地组织日语听力教学呢?我认为有必要先对日语听力课程性质、现有的听力课程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新时代日语听力教师应该做到几个方面,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解能力。
一、日语听力课程现状
(一)课时设定偏少
日语听力课是日语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课。日语听力一向是重点科目,但所占课时却很少,普遍是低年级为每周2课时,高年级增加到每周3—4课时。个别学校为了给精读课让路,在大一并没有开设听力课程。有的学校在高年级中,把听力课改为《日语视听说》或者《商务日语听说》等课程,使日语听力课和会话课或者专业课混在一起,导致本来就重视不够的日语听力课更显单薄。可以说,现在的日语听力课是一门投入少而希望产出多的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是每个任课老师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很短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想去听的欲望,教会学生听的方法,提高学生听的效率,而绝对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反复地、单纯地去“听”。
(二)教学方法陈旧
课时设定偏少是时间问题,而教学方法陈旧是教育问题,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是“换汤不换药”,利用高科技设备,而采用旧的教学模式。虽然现在的日语听力课大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很到位,甚至有的高校采用了先进的“实训室”、“同声翻译室”等高端设备,但对大学日语听力课进行的实态调查表明,仍有许多日语听力课堂教学从播放录音资料开始,接着教师对其中难点和疑点加以解释,学生做作业,最后对答案,教学过程简单、乏味、陈旧,教学效果贫乏。二是“换药不得法”。如目前算是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过就是笼统地观看影视作品,收听时事要闻,教学内容投学生所好,很受学生欢迎,很快完成两节课的教学工作,课堂气氛也很热闹,可惜却沦为影视作品观赏课,学不到本领。一个学年下来,听力水平毫无提高。可以说,目前听力的技能学习有被轻视的倾向,而在指导方法上并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研究听力教学法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二、提高学生听解能力的方法
(一)制订教学计划要“多样化”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达到预期的培养目的,必须制订详尽的训练计划。但是教学计划不能是流水账,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从听力理解能力的短板入手,“因班设计”、“因材设计”。首先要摸清授课班级的实际听解能力,再结合该班级的具体情况及学习目的,针对授课班级制订符合该班级的训练计划。比如,学生注重书面语法,注重课本内容中十分规范的、正规的书面语言,一接触到实际的场景,如和外教接触时就听不懂,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听力的兴趣和信心。那么在制订计划中就要反其道行之,通过从听力材料中来学习口语语法,通过设定场景来模仿对话、角色扮演,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再如,“90后”同学很喜欢看日本的动画片,对动漫作品能理解得很透彻,但离开了那些画面,就听不懂了。针对这类学生,听力就只应是纯粹地听,不允许加入画面,不能发挥其视觉优于听觉的能力,慢慢地培养其听的能力及技巧。
(二)收集材料要“多层化”
从目前广泛使用的日语听力教材来看,多少都存在着内容陈旧、不合时宜等缺点。如果过分地依赖教材或过分地依赖某种听力材料就会造成偏袒。因此,听力课教材的选用就不能只限于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必须多层面地精选具有代表性、形式多样、内容翔实的资料作为教材[2]。适当地收集听力材料,适当地使用材料,就是任课老师课前准备的重要任务。
首先,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与学生实力相匹配的听力材料。基础阶段可选择一些包括音素、假名、单词、句子练习的听力材料,并选择一些短而精的有日本味的文章,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中级阶段可以采用听新闻的形式加以练习。新闻的特点是涵盖面广,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又不是太专业化的报道,学生普遍可以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日本文化相关的视频(动漫、综艺等)截取小部分分别播放。在高级阶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从日本直接购进有关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化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声资料,根据学生水平,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选择,安排学生精听,使学生大量接触实际生活交际中的自然语言,感受特定场合中所使用的交际语言。采用各式各样、原汁原味的日语听力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积极性,综合多种感官,提高信息的获取量,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和运用日语的能力。
另外,教師还应该打破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对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日本文化现象进行充分的前期教案准备。把这些属于听力材料以外的背景知识在听前或听的过程中结合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给学生[3],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对有关知识的具体掌握,并在逐步增加学生对日本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增加其在语言之外的积累,使学生对日语的兴趣和听力理解能力同步提高。
对于日语能力等级考试听解能力的培训,也是备课中的一部分。以往的考试在结束一段时间之后会发行考试真题,但是新的日语能力等级考试执行后,真题停止发行,只是出版相关的考试大纲。教师必须对已出版的官方相关样题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相匹配的听力材料。采用考试真题作为培训资料固然好,但新题型没办法训练,考前准备就不够全面。那么,在网络中,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试题集中筛选出高标准的模拟题,都是任课老师的责任。找出典型题目在课堂上讲与练是必要的,推荐学生课后细听相关习题也是必需的。如有可能,任课老师还应为学生量身定做课后训练题,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反复听,天天听,让学生熟悉日语,熟悉日语考题。时间长了,自信就有了,信心有了,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课堂教学要“多味化”
“听解”就是“听到—理解—信息”的一系列过程,在现行的教学中,普遍只重视“听到了什么”的结果教育,而忽视在听力过程中“如何获取信息”的过程教育[4]。一般来说,听力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而是将说话者的信息同自身原本的背景知识进行对照的一个积极的过程。不仅要看到听力的结果(听到了什么),而且要重视听力的过程(怎么听的)。从教师的职能考虑,要坚持注重让学生听懂的教学方法,还要在场景对照、预想、提问、推测等听力的策略上给予指导,即要重视听力过程的指导。
听力教学应当强调听说、听读、听写结合,听力教学中“听”、“说”、“读”和“写”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听说”,即在听力课上,在“听到—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扮演角色、分组讨论或轮流发表意见等“说”的教学活动,通过“说”来增强听的效果。这样不但启发学生去發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且给学生提供边听边说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活跃外语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听读”是听力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锻炼其反应能力。通过记忆、模仿,纠正错误的语音、语调和发音,学生能够学到标准地道的日语。只有不断地听读才能掌握好日语的语感和节奏,把握听力和会话进度,自然地理解听力内容。“听写”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动笔,听录音的同时,写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要及时加以记录。“听写”方法可以培养学生速记的能力。这样经常性地锻炼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能使学生在倾听对话或阅读文章时,养成“倾听(阅读)→归纳→反应”的习惯。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5]。日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辅助听力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上课时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调动、激发其听的兴趣,有目的地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他们惧怕、沮丧、紧张的情绪,确保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情绪又不过分紧张,保持平静、自然的心理状态。例如,听力课刚开始,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一时集中不起来,尚未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可以利用几分钟进行互动游戏,听一首优美动听的日本歌曲,看一段悠闲轻松的风景介绍视频,等等。这些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兴奋,尽快进入听力练习的最佳状态,还能从游戏、歌曲、视频中模仿和学习日语,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训练及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能力和技巧,提高学生听懂日语、应用日语思维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掌握标准、适用的日语能力,在以后的考试和工作中发挥出高水平,达到最佳听说运用能力,是日语听力老师教学的宗旨所在,也是教学工作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对谈·「日本语力」とは何か.论座.朝日新闻社,2002,(12).
[2]王之英.现代日语听说捷径[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孙成岗.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J].日语教学与研究,1998,(1).
[4]吕兴师.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5]翁丽霞.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
关键词: 日语听力课程 日语听力教学 学生听解能力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语听力教学方面,如何突破传统的日语听力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有效提高日语听力教学质量,就成为日语听力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日语听力,即听解日语的能力,是指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对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现象的识别与理解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结合该语言的特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效地、正确地理解所听内容的能力[1]。听力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停留在让学生听懂材料的层面上,而更应该通过听力实践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听力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听力课程有别于其他科目的特殊性就在于:以学生“听”为主,教师“点”为辅,教师的点拨指导时间虽短,但作用却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科学、系统、卓有成效地组织日语听力教学呢?我认为有必要先对日语听力课程性质、现有的听力课程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新时代日语听力教师应该做到几个方面,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解能力。
一、日语听力课程现状
(一)课时设定偏少
日语听力课是日语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课。日语听力一向是重点科目,但所占课时却很少,普遍是低年级为每周2课时,高年级增加到每周3—4课时。个别学校为了给精读课让路,在大一并没有开设听力课程。有的学校在高年级中,把听力课改为《日语视听说》或者《商务日语听说》等课程,使日语听力课和会话课或者专业课混在一起,导致本来就重视不够的日语听力课更显单薄。可以说,现在的日语听力课是一门投入少而希望产出多的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是每个任课老师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很短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想去听的欲望,教会学生听的方法,提高学生听的效率,而绝对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反复地、单纯地去“听”。
(二)教学方法陈旧
课时设定偏少是时间问题,而教学方法陈旧是教育问题,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是“换汤不换药”,利用高科技设备,而采用旧的教学模式。虽然现在的日语听力课大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很到位,甚至有的高校采用了先进的“实训室”、“同声翻译室”等高端设备,但对大学日语听力课进行的实态调查表明,仍有许多日语听力课堂教学从播放录音资料开始,接着教师对其中难点和疑点加以解释,学生做作业,最后对答案,教学过程简单、乏味、陈旧,教学效果贫乏。二是“换药不得法”。如目前算是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过就是笼统地观看影视作品,收听时事要闻,教学内容投学生所好,很受学生欢迎,很快完成两节课的教学工作,课堂气氛也很热闹,可惜却沦为影视作品观赏课,学不到本领。一个学年下来,听力水平毫无提高。可以说,目前听力的技能学习有被轻视的倾向,而在指导方法上并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研究听力教学法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二、提高学生听解能力的方法
(一)制订教学计划要“多样化”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达到预期的培养目的,必须制订详尽的训练计划。但是教学计划不能是流水账,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从听力理解能力的短板入手,“因班设计”、“因材设计”。首先要摸清授课班级的实际听解能力,再结合该班级的具体情况及学习目的,针对授课班级制订符合该班级的训练计划。比如,学生注重书面语法,注重课本内容中十分规范的、正规的书面语言,一接触到实际的场景,如和外教接触时就听不懂,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听力的兴趣和信心。那么在制订计划中就要反其道行之,通过从听力材料中来学习口语语法,通过设定场景来模仿对话、角色扮演,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再如,“90后”同学很喜欢看日本的动画片,对动漫作品能理解得很透彻,但离开了那些画面,就听不懂了。针对这类学生,听力就只应是纯粹地听,不允许加入画面,不能发挥其视觉优于听觉的能力,慢慢地培养其听的能力及技巧。
(二)收集材料要“多层化”
从目前广泛使用的日语听力教材来看,多少都存在着内容陈旧、不合时宜等缺点。如果过分地依赖教材或过分地依赖某种听力材料就会造成偏袒。因此,听力课教材的选用就不能只限于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必须多层面地精选具有代表性、形式多样、内容翔实的资料作为教材[2]。适当地收集听力材料,适当地使用材料,就是任课老师课前准备的重要任务。
首先,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与学生实力相匹配的听力材料。基础阶段可选择一些包括音素、假名、单词、句子练习的听力材料,并选择一些短而精的有日本味的文章,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中级阶段可以采用听新闻的形式加以练习。新闻的特点是涵盖面广,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又不是太专业化的报道,学生普遍可以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日本文化相关的视频(动漫、综艺等)截取小部分分别播放。在高级阶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从日本直接购进有关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化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声资料,根据学生水平,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选择,安排学生精听,使学生大量接触实际生活交际中的自然语言,感受特定场合中所使用的交际语言。采用各式各样、原汁原味的日语听力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积极性,综合多种感官,提高信息的获取量,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和运用日语的能力。
另外,教師还应该打破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对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日本文化现象进行充分的前期教案准备。把这些属于听力材料以外的背景知识在听前或听的过程中结合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给学生[3],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对有关知识的具体掌握,并在逐步增加学生对日本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增加其在语言之外的积累,使学生对日语的兴趣和听力理解能力同步提高。
对于日语能力等级考试听解能力的培训,也是备课中的一部分。以往的考试在结束一段时间之后会发行考试真题,但是新的日语能力等级考试执行后,真题停止发行,只是出版相关的考试大纲。教师必须对已出版的官方相关样题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相匹配的听力材料。采用考试真题作为培训资料固然好,但新题型没办法训练,考前准备就不够全面。那么,在网络中,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试题集中筛选出高标准的模拟题,都是任课老师的责任。找出典型题目在课堂上讲与练是必要的,推荐学生课后细听相关习题也是必需的。如有可能,任课老师还应为学生量身定做课后训练题,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反复听,天天听,让学生熟悉日语,熟悉日语考题。时间长了,自信就有了,信心有了,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课堂教学要“多味化”
“听解”就是“听到—理解—信息”的一系列过程,在现行的教学中,普遍只重视“听到了什么”的结果教育,而忽视在听力过程中“如何获取信息”的过程教育[4]。一般来说,听力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而是将说话者的信息同自身原本的背景知识进行对照的一个积极的过程。不仅要看到听力的结果(听到了什么),而且要重视听力的过程(怎么听的)。从教师的职能考虑,要坚持注重让学生听懂的教学方法,还要在场景对照、预想、提问、推测等听力的策略上给予指导,即要重视听力过程的指导。
听力教学应当强调听说、听读、听写结合,听力教学中“听”、“说”、“读”和“写”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听说”,即在听力课上,在“听到—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扮演角色、分组讨论或轮流发表意见等“说”的教学活动,通过“说”来增强听的效果。这样不但启发学生去發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且给学生提供边听边说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活跃外语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听读”是听力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锻炼其反应能力。通过记忆、模仿,纠正错误的语音、语调和发音,学生能够学到标准地道的日语。只有不断地听读才能掌握好日语的语感和节奏,把握听力和会话进度,自然地理解听力内容。“听写”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动笔,听录音的同时,写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要及时加以记录。“听写”方法可以培养学生速记的能力。这样经常性地锻炼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能使学生在倾听对话或阅读文章时,养成“倾听(阅读)→归纳→反应”的习惯。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5]。日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辅助听力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上课时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调动、激发其听的兴趣,有目的地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他们惧怕、沮丧、紧张的情绪,确保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情绪又不过分紧张,保持平静、自然的心理状态。例如,听力课刚开始,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一时集中不起来,尚未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可以利用几分钟进行互动游戏,听一首优美动听的日本歌曲,看一段悠闲轻松的风景介绍视频,等等。这些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兴奋,尽快进入听力练习的最佳状态,还能从游戏、歌曲、视频中模仿和学习日语,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训练及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能力和技巧,提高学生听懂日语、应用日语思维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掌握标准、适用的日语能力,在以后的考试和工作中发挥出高水平,达到最佳听说运用能力,是日语听力老师教学的宗旨所在,也是教学工作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对谈·「日本语力」とは何か.论座.朝日新闻社,2002,(12).
[2]王之英.现代日语听说捷径[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孙成岗.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J].日语教学与研究,1998,(1).
[4]吕兴师.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5]翁丽霞.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