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或血浆中尿酸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100例痛风病患者进行血清中尿酸含量的测定及临川意义的分析。结果: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9例,痛风结节 1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6例。结论:血清中尿酸浓度含量越高,高尿酸血症越明显。血清中尿酸增高主要常见于痛风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在痛风发作时测定尿酸含量正常。所以测定人体血清之中尿酸含量有助于通风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测定尿酸含量;痛风;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206-01
尿酸(uric acid)是嘌呤类的终末代谢产物,肝脏是尿酸生成的主要场所,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除部分有肝脏分解破坏或随胆汁排泄外,只要从肾脏排出,故肾功能减退是SUA增高。尿酸可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但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最后仅排出滤过量的8%。当人体患有痛风等病征时,会引起血清或血浆中尿酸升高。因此血清或血浆内尿酸浓度的测定是肾重度受损的敏感指标。同时,血清或血浆中的尿酸浓度增加是痛风症的一个重要指标。选取临床2013年痛风病患者100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100例痛风病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5例,年龄20~80岁,平均49岁。
1.2方法:采用尿酸URO-PAP法检测。
1.2.1检验原理:尿酸、氧气和水在尿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尿囊素、二氧化碳和双氧水,双氧水、4-氨基安替比林和3,5-二氯-2-羟基苯磺酸钠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醌亚胺和水。
1.2.2检验试剂:R1(检测试剂1):Good's 缓冲液、3,5-二氯-2-羟基苯磺酸钠。R2(检测试剂2):尿酸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尿酸校准液。
1.2.3检验方法: 适用于具有波长为505nm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样本为患者空腹血清、血浆。根据尿酸URO-PAP法配置工作液(酶试剂):按照测定所需要试剂量,取R1和R2按4:1比例混合即为工作液。取试管数支,标明样本管、标准管和空白管。混匀后,在37℃恒温下放置10分钟,波长为505nm,以空白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变化值。
2结果
血清或血浆参考值(参考范围):男性210μmol/L~430μmol/L;女性150μmol/L~360μmol/L。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肾功能异常时由于肾脏的尿酸清除率下降也会引起尿酸水平上升。血浆中的尿酸达到饱和,导致尿酸单钠结晶沉积在远端关节周围相对缺乏血管的组织中。这种结晶的出现可导致单关节或者多关节的急性炎性滑膜炎。痛风在男性中较为多见,多数男性在中年时期即45岁左右发病率较高。拇趾是最常见的受累区域,50%~70%初次发病发生于此。90%的痛风患者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发生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其他可能受累的足部区域有足背部、足跟以及踝部。除了累及关节之外,尿酸结晶还可以沉积在皮下,被称作痛风结节。
3讨论
尿酸是血浆中非蛋白氮重要成分之一,是核酸代谢的最终产品。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核酸代谢增强性疾病。尿酸的含量是临床中最常参考的量。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变化,嘌呤类的摄入量也随之增加,患高尿酸血症的病人越来越多,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疾病,其临床意义为(1)血清或血浆中尿酸含量增高:①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血尿酸增高无痛风发作者为高尿酸血症。②在细胞增殖周期快、核酸分解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中尿酸的含量常见于增高。肿瘤化疗后血清中尿酸含量也升高更明显。③在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血清中尿酸含量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其他肾脏疾病的晚期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④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清或血浆中尿酸的含量增高。(2)血清或血浆中尿酸含量降低:①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血尿酸降低。②各种原因致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功能损害,以及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血清或血浆中尿酸的含量降低。
痛风常见的疾病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病变,可累及足部,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造成急性炎症反应性滑膜炎。急性痛风发作时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的疼痛、肿胀、红斑、僵硬、发热,且症状发生突然。发作期一般持续数天到一周。一般发病时没有诱因,但可以继发于轻度创伤或是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之后。痛风经常在手术后急性期内发作。
痛风病症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9∶1,女性相对很少发病,如有发病大多数是在经绝期后。痛风病程颇长,如未累及肾脏患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但如防治不当,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损害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因此,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尿酸的含量是临床检测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为了观察疾病和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71-473.
[2]周新,府伟灵等.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4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关键词:测定尿酸含量;痛风;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206-01
尿酸(uric acid)是嘌呤类的终末代谢产物,肝脏是尿酸生成的主要场所,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除部分有肝脏分解破坏或随胆汁排泄外,只要从肾脏排出,故肾功能减退是SUA增高。尿酸可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但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最后仅排出滤过量的8%。当人体患有痛风等病征时,会引起血清或血浆中尿酸升高。因此血清或血浆内尿酸浓度的测定是肾重度受损的敏感指标。同时,血清或血浆中的尿酸浓度增加是痛风症的一个重要指标。选取临床2013年痛风病患者100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100例痛风病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5例,年龄20~80岁,平均49岁。
1.2方法:采用尿酸URO-PAP法检测。
1.2.1检验原理:尿酸、氧气和水在尿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尿囊素、二氧化碳和双氧水,双氧水、4-氨基安替比林和3,5-二氯-2-羟基苯磺酸钠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醌亚胺和水。
1.2.2检验试剂:R1(检测试剂1):Good's 缓冲液、3,5-二氯-2-羟基苯磺酸钠。R2(检测试剂2):尿酸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尿酸校准液。
1.2.3检验方法: 适用于具有波长为505nm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样本为患者空腹血清、血浆。根据尿酸URO-PAP法配置工作液(酶试剂):按照测定所需要试剂量,取R1和R2按4:1比例混合即为工作液。取试管数支,标明样本管、标准管和空白管。混匀后,在37℃恒温下放置10分钟,波长为505nm,以空白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变化值。
2结果
血清或血浆参考值(参考范围):男性210μmol/L~430μmol/L;女性150μmol/L~360μmol/L。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肾功能异常时由于肾脏的尿酸清除率下降也会引起尿酸水平上升。血浆中的尿酸达到饱和,导致尿酸单钠结晶沉积在远端关节周围相对缺乏血管的组织中。这种结晶的出现可导致单关节或者多关节的急性炎性滑膜炎。痛风在男性中较为多见,多数男性在中年时期即45岁左右发病率较高。拇趾是最常见的受累区域,50%~70%初次发病发生于此。90%的痛风患者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发生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其他可能受累的足部区域有足背部、足跟以及踝部。除了累及关节之外,尿酸结晶还可以沉积在皮下,被称作痛风结节。
3讨论
尿酸是血浆中非蛋白氮重要成分之一,是核酸代谢的最终产品。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核酸代谢增强性疾病。尿酸的含量是临床中最常参考的量。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变化,嘌呤类的摄入量也随之增加,患高尿酸血症的病人越来越多,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疾病,其临床意义为(1)血清或血浆中尿酸含量增高:①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血尿酸增高无痛风发作者为高尿酸血症。②在细胞增殖周期快、核酸分解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中尿酸的含量常见于增高。肿瘤化疗后血清中尿酸含量也升高更明显。③在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血清中尿酸含量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其他肾脏疾病的晚期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④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清或血浆中尿酸的含量增高。(2)血清或血浆中尿酸含量降低:①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血尿酸降低。②各种原因致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功能损害,以及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血清或血浆中尿酸的含量降低。
痛风常见的疾病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病变,可累及足部,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造成急性炎症反应性滑膜炎。急性痛风发作时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的疼痛、肿胀、红斑、僵硬、发热,且症状发生突然。发作期一般持续数天到一周。一般发病时没有诱因,但可以继发于轻度创伤或是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之后。痛风经常在手术后急性期内发作。
痛风病症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9∶1,女性相对很少发病,如有发病大多数是在经绝期后。痛风病程颇长,如未累及肾脏患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但如防治不当,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损害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因此,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尿酸的含量是临床检测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为了观察疾病和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71-473.
[2]周新,府伟灵等.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4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