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CT表现与价值。方法:选取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报告肝脏密度弥漫性降低,肝脾CT平扫密度比值≤1; CT不仅能对脂肪肝的程度、范围和脂肪含量做出估计,而且可以替代肝活检定量法。结论:CT对脂肪肝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肝的密度(CT值)低于脾密度和肝内血管密度。肝/脾CT值<0.85。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200-01
单纯性脂肪肝时,因单纯肝脂肪性变,一般无炎症和肝功能异常,故难以从临床作出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影像进行诊断。CT对脂肪肝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肝的密度(CT值)低于脾密度和肝内血管密度。肝/脾CT值<0.85。脂肪浸润区可见到"树枝状"血管影,这是由于脂肪对X线的吸收量减少,而血管状结构对之吸收增多所致。选取临床2012年3月~2013年12月上治的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CT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2~73岁,平均46岁。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
对于单层CT设备,层厚不应超过5 mm,特别是在肥胖者,可以使用1.5 mm的螺距来实现足够的扫描范围。采用25%~50%的重叠进行图像重建,有助于发现肝内的小病灶。如果需要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可以采用3 mm层厚、1.5~2.0 mm的螺距进行肝脏的多期相扫描。重叠重建可以提高三维影像的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的重要优势是,如果需要,采用同样的原始数据可以重建为薄层图像,以降低部分容积效应;也可以重建为厚层图像,以减小图像噪声。对于4层CT设备,常规肝脏检查建议采用4×2.5 mm的检测器设置;多期相扫描需要进行高质量的三维重组时,可以采用4×1 mm~4×1.25 mm的检测器设备。对于16层CT设备,常规检查采用16×1.25 mm的检测器设置,而肿瘤分期或术前评估时可以采用16×0.625mm~16×0.75 mm的检测器设置。对于64层CT设备,所有检查都可以采用0.6~0.625 mm的检测器设置,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重建为不同的层厚。
多层螺旋CT显示肝脏的最佳层厚,尚无统一结论。有两项研究证实2.5 mm层厚能够比5.0 mm层厚发现更多的病灶,尽管薄层时所发现的病灶多数为良性。而另一方面,体模研究发现多层螺旋CT采用小于5 mm的层厚,对于低密度病灶的检出能力并不如5 mm的层厚。多层螺旋CT对于肝脏小病灶的最佳层厚,还需要更多的研究[2]。到目前为止,常规肝脏扫描采用5 mm的层厚似乎比较合理,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在肝脏的多期相扫描时,最好重建为薄层(1~2 mm)图像,以保证高质量的三维与多平面重组。较厚层厚的重建,有利于进行图像浏览。
2CT表现
2.1密度改变:脂肪肝累及的部位密度降低,一般较均匀,密度(CT值)的高低与脂肪的沉积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即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CT值越低,严重病例呈明显负值。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参照脾脏的CT值,正常人不同个体的肝CT值可有较大差异,但总是高于脾脏的CT值,肝脏的CT值平均50 Hu,脾脏CT值平均42 Hu,相差5~10 Hu,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且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如果肝脏的CT值低于脾(肝脾CT值之比小于1)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两者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
2.2肝内血管影的改变:正常肝实质密度明显高于血管密度,因此肝CT平扫图像肝内血管呈略低密度,肝静脉和门静脉的主要分支清晰可辨。当肝实质密度普遍下降并与血液密度接近时,两者的密度差异缩小或消失,肝内血管影变得模糊不清或不能显示。严重脂肪肝CT平扫显示,肝脏呈弥漫性低密度,血管影呈相对高密度,如同增强后的CT表现。
2.3增强表现:脂肪肝的增强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持着相对低密度,即同样低于增强后的脾脏,而肝内血管的显影特别清晰。
2.4脂肪肝的CT分型及影像学表现 大体上分为两型。局灶型脂肪浸润可累及肝的一段、一叶或两个以上的段或叶,可呈单发或多发的小片状分布。局灶型脂肪浸润一叶、段或亚段,单发片状低密度[3]。正常肝岛,在脂肪肝的基础上以及周围低密度灶的衬托下呈相对的高密度区,边缘清晰,呈圆形、条形或不规则形,CT值在正常肝组织的范围内,以左叶内侧段最常见,通常位于胆囊窝附近。弥漫型脂肪浸润累及整个肝脏,但每个叶或段的受累程度可以不一致。
3讨论
CT扫描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由于肝的密度降低,衬托之下肝内血管密度相对增高而清楚显示,但走向、排列、大小、分支正常,没有受压移位或被侵犯征象。对比增强扫描,肝比脾的增强效果差,增强的肝内血管在肝实质内显示特别清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S].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71.
[2]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5):284.
[3]倪燕君,刘厚钰,唐红敏,等. 计算机断层摄影对人肝脏脂肪的定量检测[J].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0):603-606.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200-01
单纯性脂肪肝时,因单纯肝脂肪性变,一般无炎症和肝功能异常,故难以从临床作出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影像进行诊断。CT对脂肪肝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肝的密度(CT值)低于脾密度和肝内血管密度。肝/脾CT值<0.85。脂肪浸润区可见到"树枝状"血管影,这是由于脂肪对X线的吸收量减少,而血管状结构对之吸收增多所致。选取临床2012年3月~2013年12月上治的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CT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2~73岁,平均46岁。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
对于单层CT设备,层厚不应超过5 mm,特别是在肥胖者,可以使用1.5 mm的螺距来实现足够的扫描范围。采用25%~50%的重叠进行图像重建,有助于发现肝内的小病灶。如果需要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可以采用3 mm层厚、1.5~2.0 mm的螺距进行肝脏的多期相扫描。重叠重建可以提高三维影像的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的重要优势是,如果需要,采用同样的原始数据可以重建为薄层图像,以降低部分容积效应;也可以重建为厚层图像,以减小图像噪声。对于4层CT设备,常规肝脏检查建议采用4×2.5 mm的检测器设置;多期相扫描需要进行高质量的三维重组时,可以采用4×1 mm~4×1.25 mm的检测器设备。对于16层CT设备,常规检查采用16×1.25 mm的检测器设置,而肿瘤分期或术前评估时可以采用16×0.625mm~16×0.75 mm的检测器设置。对于64层CT设备,所有检查都可以采用0.6~0.625 mm的检测器设置,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重建为不同的层厚。
多层螺旋CT显示肝脏的最佳层厚,尚无统一结论。有两项研究证实2.5 mm层厚能够比5.0 mm层厚发现更多的病灶,尽管薄层时所发现的病灶多数为良性。而另一方面,体模研究发现多层螺旋CT采用小于5 mm的层厚,对于低密度病灶的检出能力并不如5 mm的层厚。多层螺旋CT对于肝脏小病灶的最佳层厚,还需要更多的研究[2]。到目前为止,常规肝脏扫描采用5 mm的层厚似乎比较合理,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在肝脏的多期相扫描时,最好重建为薄层(1~2 mm)图像,以保证高质量的三维与多平面重组。较厚层厚的重建,有利于进行图像浏览。
2CT表现
2.1密度改变:脂肪肝累及的部位密度降低,一般较均匀,密度(CT值)的高低与脂肪的沉积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即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CT值越低,严重病例呈明显负值。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参照脾脏的CT值,正常人不同个体的肝CT值可有较大差异,但总是高于脾脏的CT值,肝脏的CT值平均50 Hu,脾脏CT值平均42 Hu,相差5~10 Hu,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且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如果肝脏的CT值低于脾(肝脾CT值之比小于1)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两者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
2.2肝内血管影的改变:正常肝实质密度明显高于血管密度,因此肝CT平扫图像肝内血管呈略低密度,肝静脉和门静脉的主要分支清晰可辨。当肝实质密度普遍下降并与血液密度接近时,两者的密度差异缩小或消失,肝内血管影变得模糊不清或不能显示。严重脂肪肝CT平扫显示,肝脏呈弥漫性低密度,血管影呈相对高密度,如同增强后的CT表现。
2.3增强表现:脂肪肝的增强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持着相对低密度,即同样低于增强后的脾脏,而肝内血管的显影特别清晰。
2.4脂肪肝的CT分型及影像学表现 大体上分为两型。局灶型脂肪浸润可累及肝的一段、一叶或两个以上的段或叶,可呈单发或多发的小片状分布。局灶型脂肪浸润一叶、段或亚段,单发片状低密度[3]。正常肝岛,在脂肪肝的基础上以及周围低密度灶的衬托下呈相对的高密度区,边缘清晰,呈圆形、条形或不规则形,CT值在正常肝组织的范围内,以左叶内侧段最常见,通常位于胆囊窝附近。弥漫型脂肪浸润累及整个肝脏,但每个叶或段的受累程度可以不一致。
3讨论
CT扫描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由于肝的密度降低,衬托之下肝内血管密度相对增高而清楚显示,但走向、排列、大小、分支正常,没有受压移位或被侵犯征象。对比增强扫描,肝比脾的增强效果差,增强的肝内血管在肝实质内显示特别清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S].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71.
[2]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5):284.
[3]倪燕君,刘厚钰,唐红敏,等. 计算机断层摄影对人肝脏脂肪的定量检测[J].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0):6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