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意义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期在良好习惯的影响下,将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阅读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智力活动,阅读是读者对读物进行认知、理解、吸收与应用的过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新課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学生具备较为开阔的阅读视野,在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所以加强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还并未定型,所以他们的阅读习惯大多是模仿教师而形成的,所以,教师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
1、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阅读情感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学生“读”,时下大部分学校都已经为学生专门购买了课外阅读读物,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尊重小学生心理需要,教师应拉近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回应。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情感。
2)确立阅读目标。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教师对于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给他布置相对应的难度适宜的阅读内容。
2、注重阅读教学方法做到“读思结合”
读思结合的主要内涵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做到边读边思考。主要方法是带有目的性的阅读,即带着问题阅读。
1)小学阶段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单纯的从抽象的书本知识中的概念难以理解本质,需要教师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达到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思考的实用性不仅局限于阅读教学,而是适用于所有教学活动。读与思的结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要义。
2)在阅读方法方面,教师应该系统全面的介绍精读、略读、速读、选读等阅读方法,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认真读完一篇文章而不选择合理的阅读方式的话,不仅降低了阅读的速度,而且对于阅读质量也是有影响的。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应该有尝试运用更恰当的阅读方式的能力,这也是在阅读中需要思考的一个环节。
3)为了实现真正的“读与思”相结合,除了指导学生多运用工具书,在文章重点部分划线标记号等,还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初、阅读之时、阅读之后都能够自我提问并自我回答。
3、创设阅读环境,阅读联系实际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知识无法运用于实际,知识一旦脱离生活太远,就如空中楼阁,美好却触碰不到,久而久之便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之后,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意义提升到精神层面,而不是局限于理解某一句子或段落的意思。古人云:文以载道,当一个人的阅读开始实现读文中之道的时候,自然会将作品中人物的经历与自己的经历联系,在学习基本的常识之外,还能够体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教师应该选用较为积极的阅读素材,培养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深意的阅读能力。
4、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于是,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课堂上“小组讨论”蔚然成风,所以稍不注意,就会流为形式主义。整个过程中,既看不到合作的必要,也感觉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协作,把合作学习简单地处理成讨论会,表面的热闹掩盖了实际的无知和滥竽充数,小组合作探究成了课堂上的装饰性道具。笔者经过尝试,总结出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有七件事情要做:(1)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2)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3)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4)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5)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6)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7)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怎样开展评价。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高效有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同时掌握了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5、加强课外阅读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读,老师应该先推荐一些有趣的儿童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欲罢不能。再让家长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读书的环境,养成善于读书的好习惯。再结合新课标推荐的古诗词以及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或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让学生有取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精彩语句片段,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
针对阅读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且影响长久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持之以恒,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期在良好习惯的影响下,将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阅读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智力活动,阅读是读者对读物进行认知、理解、吸收与应用的过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新課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学生具备较为开阔的阅读视野,在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所以加强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还并未定型,所以他们的阅读习惯大多是模仿教师而形成的,所以,教师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
1、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阅读情感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学生“读”,时下大部分学校都已经为学生专门购买了课外阅读读物,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尊重小学生心理需要,教师应拉近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回应。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情感。
2)确立阅读目标。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教师对于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给他布置相对应的难度适宜的阅读内容。
2、注重阅读教学方法做到“读思结合”
读思结合的主要内涵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做到边读边思考。主要方法是带有目的性的阅读,即带着问题阅读。
1)小学阶段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单纯的从抽象的书本知识中的概念难以理解本质,需要教师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达到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思考的实用性不仅局限于阅读教学,而是适用于所有教学活动。读与思的结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要义。
2)在阅读方法方面,教师应该系统全面的介绍精读、略读、速读、选读等阅读方法,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认真读完一篇文章而不选择合理的阅读方式的话,不仅降低了阅读的速度,而且对于阅读质量也是有影响的。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应该有尝试运用更恰当的阅读方式的能力,这也是在阅读中需要思考的一个环节。
3)为了实现真正的“读与思”相结合,除了指导学生多运用工具书,在文章重点部分划线标记号等,还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初、阅读之时、阅读之后都能够自我提问并自我回答。
3、创设阅读环境,阅读联系实际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知识无法运用于实际,知识一旦脱离生活太远,就如空中楼阁,美好却触碰不到,久而久之便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之后,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意义提升到精神层面,而不是局限于理解某一句子或段落的意思。古人云:文以载道,当一个人的阅读开始实现读文中之道的时候,自然会将作品中人物的经历与自己的经历联系,在学习基本的常识之外,还能够体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教师应该选用较为积极的阅读素材,培养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深意的阅读能力。
4、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于是,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课堂上“小组讨论”蔚然成风,所以稍不注意,就会流为形式主义。整个过程中,既看不到合作的必要,也感觉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协作,把合作学习简单地处理成讨论会,表面的热闹掩盖了实际的无知和滥竽充数,小组合作探究成了课堂上的装饰性道具。笔者经过尝试,总结出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有七件事情要做:(1)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2)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3)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4)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5)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6)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7)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怎样开展评价。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高效有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同时掌握了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5、加强课外阅读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读,老师应该先推荐一些有趣的儿童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欲罢不能。再让家长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读书的环境,养成善于读书的好习惯。再结合新课标推荐的古诗词以及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或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让学生有取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精彩语句片段,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
针对阅读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且影响长久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持之以恒,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