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课堂教学通过广泛的改革,已越来越重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近几年也做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尝试,但是常常是听课时很激动,行动时却被动。为此,笔者根据学校实际及学生特点,开展了活动化课堂的教学,旨在通过活动化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播下品德生长的种子,更给学生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让品德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机会和空间,挑战社会上的假恶丑,创造出真善美。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教育;活动化课程
一、活动化课堂的界定
笔者所界定的“活动化的课堂”即将活动作为教与学的主要方式。其一,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化大为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教师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体验;其二,将课堂教学化小为大,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带领他们参与实践、亲身体验。
二、活动化课堂教学的两大模式
1. 化大为小,模拟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课,其课程性质已由单一“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转为“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低年级)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高年级)”的综合课程。由此,教师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在进行了新教材的培训后,看到了教材的变化,它以主题教育为编排特色,内容更集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它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成为了可能。为此,在实践中努力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模拟生活,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创设品德生长的空间。
2. 化小为大,变大课堂
巴甫洛夫曾说:“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们的第二天性,成为巩固稳定的品德行为,这种方法对于年龄小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新课程的改革,为品德教学设计了许多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的积极实践者,笔者有针对性地结合本地的特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让品德的种子在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
将教育融于真实的生活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道德观念,让儿童通过真实生活不断地将道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更加热爱生活。
三、活动化课堂的设计策略
1. 活动设计,立足学生实际
无论课程怎样改,都离不开“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为此,活动化课堂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应是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标的调控下进行的。如果目的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就是再好的活动,也要忍痛割爱。通过活动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更不能忽视学生现有的生活基础、认知水平与能力,由此,才能实现学生的发展。
2. 活动设计,面向每个学生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经常看到的活动课中,活动的参与成了一些佼佼者的平台,越是出色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越多,这样的活动体验只是面向个别,而不是整体。
3. 活动设计,需要层层深入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让学生获得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许有时一无所知,但却是儿童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果课堂活动只能让学生停留在好玩的基础上,不能给学生深层次的认知与体验,是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的,层层地深入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认识的发展,活动才有价值。
在《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中,笔者与思想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对教材与学生进行了认真分析,并认识到学生的合作不外乎扫地、出黑板报、参加比赛、小组合作等。虽然他们对合作有一定的感知,但是如何有效合作却是需要他们深刻感知的,为此,整堂课把“为什么要合作,怎样的合作是有效的?”定为本课的重点,并有层次地设计了课堂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笔者就先让学生看一个情境表演剧《小猴、乌龟吃桃子》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小猴、乌龟吃桃子?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会合作的欲望,教师可以适时引出本课的课题。
活动二:互动交流,感知合作。《品德与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过程,生活是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的经验的主要来源。这一环节是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材料,在交流展示中,感悟合作的重要性。这里笔者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分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谈谈不同的感受,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说图中怎样进行合作,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有关的合作经历,然后探讨合作的作用。这样就真正地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但是说别人的事容易,具体到自己的实践中能否很好地与人合作呢?由此进入下一个环节。
活动三:活动体验,明理激情。《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笔者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通过进行夹球比赛,让学生通过对比、交流发现合作成功的条件,找出合作不成功的原因。以此起到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使每组学生在倾听中借鉴他人的经验,再经过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与总结,这时他们开始变得冷静,每个组的成员都显得很团结,开始共同探讨正确的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的方法。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正是他们通过体验活动来体会合作的意义所在。
活动四:实践体验,享受快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一环节,笔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自主、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通过合作性的游戏来体验合作给人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这个游戏就是让每个组的小组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动物,每个卡通动物后面都有一道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题。笔者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1)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2)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精神。(3)让课堂教学能真正活动起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4)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五:总结导行,升华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倡导动态性的,建构性的、过程性的知识观。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学生提供、营造一个自由、愉快、宽松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析并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笔者为了更进一步深化主题,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技能,利用圣诞节快要来临之际,让班里的学生合作布置课室,把这个活动主题延伸到课外,真正达到品德的教学目的——让思想指导行为。
正是這层层递进的活动,避免了品德课的空“说教”,给了学生充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给了学生获取真知的过程。当然,除了课堂上品德活动的层层深入,还需要将活动延伸到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等组织的实践活动中,从而以活动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教育;活动化课程
一、活动化课堂的界定
笔者所界定的“活动化的课堂”即将活动作为教与学的主要方式。其一,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化大为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教师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体验;其二,将课堂教学化小为大,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带领他们参与实践、亲身体验。
二、活动化课堂教学的两大模式
1. 化大为小,模拟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课,其课程性质已由单一“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转为“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低年级)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高年级)”的综合课程。由此,教师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在进行了新教材的培训后,看到了教材的变化,它以主题教育为编排特色,内容更集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它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成为了可能。为此,在实践中努力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模拟生活,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创设品德生长的空间。
2. 化小为大,变大课堂
巴甫洛夫曾说:“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们的第二天性,成为巩固稳定的品德行为,这种方法对于年龄小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新课程的改革,为品德教学设计了许多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的积极实践者,笔者有针对性地结合本地的特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让品德的种子在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
将教育融于真实的生活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道德观念,让儿童通过真实生活不断地将道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更加热爱生活。
三、活动化课堂的设计策略
1. 活动设计,立足学生实际
无论课程怎样改,都离不开“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为此,活动化课堂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应是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标的调控下进行的。如果目的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就是再好的活动,也要忍痛割爱。通过活动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更不能忽视学生现有的生活基础、认知水平与能力,由此,才能实现学生的发展。
2. 活动设计,面向每个学生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经常看到的活动课中,活动的参与成了一些佼佼者的平台,越是出色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越多,这样的活动体验只是面向个别,而不是整体。
3. 活动设计,需要层层深入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让学生获得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许有时一无所知,但却是儿童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果课堂活动只能让学生停留在好玩的基础上,不能给学生深层次的认知与体验,是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的,层层地深入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认识的发展,活动才有价值。
在《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中,笔者与思想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对教材与学生进行了认真分析,并认识到学生的合作不外乎扫地、出黑板报、参加比赛、小组合作等。虽然他们对合作有一定的感知,但是如何有效合作却是需要他们深刻感知的,为此,整堂课把“为什么要合作,怎样的合作是有效的?”定为本课的重点,并有层次地设计了课堂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笔者就先让学生看一个情境表演剧《小猴、乌龟吃桃子》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小猴、乌龟吃桃子?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会合作的欲望,教师可以适时引出本课的课题。
活动二:互动交流,感知合作。《品德与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过程,生活是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的经验的主要来源。这一环节是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材料,在交流展示中,感悟合作的重要性。这里笔者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分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谈谈不同的感受,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说图中怎样进行合作,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有关的合作经历,然后探讨合作的作用。这样就真正地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但是说别人的事容易,具体到自己的实践中能否很好地与人合作呢?由此进入下一个环节。
活动三:活动体验,明理激情。《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笔者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通过进行夹球比赛,让学生通过对比、交流发现合作成功的条件,找出合作不成功的原因。以此起到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使每组学生在倾听中借鉴他人的经验,再经过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与总结,这时他们开始变得冷静,每个组的成员都显得很团结,开始共同探讨正确的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的方法。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正是他们通过体验活动来体会合作的意义所在。
活动四:实践体验,享受快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一环节,笔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自主、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通过合作性的游戏来体验合作给人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这个游戏就是让每个组的小组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动物,每个卡通动物后面都有一道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题。笔者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1)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2)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精神。(3)让课堂教学能真正活动起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4)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五:总结导行,升华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倡导动态性的,建构性的、过程性的知识观。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学生提供、营造一个自由、愉快、宽松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析并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笔者为了更进一步深化主题,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技能,利用圣诞节快要来临之际,让班里的学生合作布置课室,把这个活动主题延伸到课外,真正达到品德的教学目的——让思想指导行为。
正是這层层递进的活动,避免了品德课的空“说教”,给了学生充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给了学生获取真知的过程。当然,除了课堂上品德活动的层层深入,还需要将活动延伸到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等组织的实践活动中,从而以活动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