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指导学生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训练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套话”正是基于此产生的省时有效的办法。指导学生读懂小说“写什么”,解题“需要什么”,可用“套话”法解答。
关键词: “套话答题”法 小说阅读题
何为“套话”教学法?即在指导学生答题技巧的教学中教授学生套“框架”的教学也。看似死板,实则灵活,是一种指导学生在宏观上多角度灵活答题的教学法。
为什么需要“套话”?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答题往往不能分点答题、多角度答题,导致失分严重。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无效的现象,而高考阅卷又是踩点给分。基于此,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探索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和“阅读教学:‘问’的问题”的深刻见解。李园忠先生认为:“阅读教学占有大量课时,但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原因是就课论课。倘若把阅读课上成阅读方法指导课,要么是阅读方法新授,要么是阅读方法应用,课堂效率将大幅提高。”既然阅读教学要“有效”,答题技巧的教学也就要有效。
怎样运用“套话答题”法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呢?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一、“套话答题”的前提:读懂“写什么”
根据“对象”抓主题是我在实践中认为既省时又有效地“读懂”小说“写什么”的方法。我的阅读“框架”是,阅读过程只有一个目的:抓住主题。根据“对象”做了什么事,特别是人物命运,或批判了什么,或赞扬了什么,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几个“对象”就几个主题。其中“对象”不仅包括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还包括作者和抽象意义的词,如“生命”、“命运”、“时间”、“亲人”等。
如苏教版必修三《品质》一文,主要“对象”是格斯拉兄弟,次要“对象”有“我”、“大公司”。针对主要“对象”是格斯拉兄弟,他们做了什么事:定做靴子,最后饿死,可概括主题一:赞扬了格斯拉兄弟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贵品质。针对对象“我”,“我”做了什么事:多次到格斯拉店里定做靴子,最后听说格斯拉已死后说:“是的,他做了顶好的靴子。”可概括主题二:表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为什么把“我”也作为一个“对象”呢?这是和《2012年新课标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相一致的。针对对象“大公司”,“大公司”做了什么事:大公司的垄断造成了格斯拉靴子店式的手工作坊纷纷倒闭,可概括主题三:揭露了工业革命和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二、“套话答题”的准备:解题“需要什么”
解题时“需要什么”?我认为运用小说“套话答题”的框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主题这四点要素,既能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作系统掌握,又能“生成”完整而又独特的见解。新课标语文教育,其实是“生成秩序”对阅读教学“构成秩序”的批判,“生成”指“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阅读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发生成超越文本的自我意识”。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对小说阅读技巧作宏观把握,那么,不论是平时的阅读课还是答题技巧指导课,学生都能“生成”自己系统的见解。相关“套话”框架如下。
1.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和情感(或情感变化),暗示人物命运。
2.故事情节。小说开头:设悬念、作铺垫、与前后文作对比、渲染氛围、呼应标题(首尾呼应)、引出下文等(如开头为景物描写则有如下文七大作用)。小说中间:除了小说开头已有作用外,再加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暗示故事结局,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小说结尾:除呼应标题和开头外,主要是两种结尾法: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环境。环境有七大作用:(1)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和情感(或情感变化),暗示人物命运;(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暗示故事结局;(3)渲染氛围;(4)交代时代背景,交代社会背景。如果小说开头是景物描写,还有以下三种作用;(5)引导人物出场;(6)象征;(7)定调。
4.主题。小说开头和中间一般有点明主题、揭示主题、突出主题、暗示主题的作用。小说结尾有点明主题、升华主题的作用,但学生易混,可写为点明并升华主题。
小说阅读题分为“筛选概括题”、“技巧题”和“语言题”三种题型。
筛选概括题的所问只要是从原文筛选、概括的就属于此类题型。“框架”为“找准区间,针对分值,分点答题”。
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魔盒》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参考答案为: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第一问就是筛选概括题,答题区间在第一段。据“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中“四周高耸”可概括景物特点为“封闭”,由“监狱”得出“压抑”,由“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可得“萧条、死气沉沉”。“萧条、死气沉沉”容易得出,筛选即可,“封闭压抑”必须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概括得到,这一分较难得,很多考生只是简单地筛选了“萧条、死气沉沉”两个词,只“筛选”不概括。其实难点不在于考生不会根据原文概括,而在于考生根本没有概括的意识。
所以,此类题型在遵循“找准区间,针对分值,分点答题”的原则基础上还要有一个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考点暗示”:这道题既会考筛选,又会考概括。
技巧题的“框架”为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主题这四点内容逐一去“套”,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生成”多种见解,培养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如浙江卷《魔盒》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第二问的参考答案为: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用“套话”框架四大考点可得出以下答案:(1)故事情节考点:为后文“我”由钟声引发的“乡愁”作铺垫;渲染压抑的氛围;首尾呼应;(2)人物形象考点:烘托“我”孤独、烦闷的心情;(3)环境考点:以“钟声”引导“我”的出场。从本题可看出,用“套话”阅读法可得出五个答案,而本题只需两个答案即可。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强化答题的训练,以“套话”框架为核心,再结合原文组成一句简洁的句子,方算踩好一个点。 用“套话阅读”解答小说题,会出现得出的答案多于或等于参考答案的情况,我认为这并不是坏事,而是必然的过程。把“套话”的框架全部整理出来告诉学生,即可让学生在短期内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道“怎么考”,实质上就是把主观题“选择题化”。
还有第三种题型:“语言题”,这类题分以下两种“套话”。第一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或作用。第一步,翻译该词再写技巧;第二步,写作用。第二步的“套话”如下:写出了“人”什么情状或心理;写出了“物”什么情状、声音、颜色;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等。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魔盒》第13题:“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为:①显示人物的情态;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该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或作用”,运用“套话”框架:写出了“人”什么情状或心理;写出了“物”什么情状、声音、颜色;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等。可得出第一个“似乎”的作用:写出了贝格斯太太对“我”察言观色的情状及“我”困惑的情状。第二个“似乎”写出了对魔盒作用的肯定及為后文贝格斯太太讲述魔盒“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作铺垫。第三个“似乎”的作用为: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由原来的孤独、苦闷变为对生活增添了希望)及与小说开头作者的孤独、苦闷作对比。
第二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或作用题。第一步与技巧,第二步问“是什么”、“为什么”、“体现什么”,自问自答,所答即答案。难点在于针对什么去问,问几次。如苏教版《品质》一文有一道题:文段中说,人们走进他的店堂,“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为:这句话和这个比喻的含义是表明顾客对他的制靴手艺是崇拜和欣赏的。运用“套话”框架,第一步考虑技巧,“像走进教堂那样”运用比喻手法,“心平气和”与前文“让我走吧”的不耐烦作对比,第二步问“为什么把店堂比喻为教堂”,可得该题答案:与前文“让我走吧”的不耐烦作对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店堂比喻为教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客对他的制靴手艺的崇拜和欣赏以及表现了格斯拉店铺生意的清淡。由此可见,运用“套话”阅读法得出的答案再次包含了所谓的参考答案,且将主观题转换为选择题,轻松得分。
以上两种“语言题”的“套话”框架大致如此,但两者又经常是相通的。
以上小说“套话”答题所用的所有框架解决了学生答题如堕五里雾中的困惑,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生成”自己完整而又独特的见解,知道解题真正“需要什么”。
综上所述,“套话答题”法将小说阅读中读懂“写什么”、解题“需要什么”,一线贯穿,核心在“套”,看似刻板,实则灵活,有利于教师训练学生“生成”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让答题技巧指导课省时、规范、有效。
参考文献:
[1]应慈军.探索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出版社,2009,(22).
[2]李园忠.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之友杂志社,2009,(332).
[3]王心强.教课文,还是用课文教?[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报社,2006,(11).
[4]许书明,叶军.语文阅读教学生成秩序的表现特征[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报社,2006,(12).
[5]王霞.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2006,(4).
关键词: “套话答题”法 小说阅读题
何为“套话”教学法?即在指导学生答题技巧的教学中教授学生套“框架”的教学也。看似死板,实则灵活,是一种指导学生在宏观上多角度灵活答题的教学法。
为什么需要“套话”?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答题往往不能分点答题、多角度答题,导致失分严重。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无效的现象,而高考阅卷又是踩点给分。基于此,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探索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和“阅读教学:‘问’的问题”的深刻见解。李园忠先生认为:“阅读教学占有大量课时,但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原因是就课论课。倘若把阅读课上成阅读方法指导课,要么是阅读方法新授,要么是阅读方法应用,课堂效率将大幅提高。”既然阅读教学要“有效”,答题技巧的教学也就要有效。
怎样运用“套话答题”法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呢?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一、“套话答题”的前提:读懂“写什么”
根据“对象”抓主题是我在实践中认为既省时又有效地“读懂”小说“写什么”的方法。我的阅读“框架”是,阅读过程只有一个目的:抓住主题。根据“对象”做了什么事,特别是人物命运,或批判了什么,或赞扬了什么,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几个“对象”就几个主题。其中“对象”不仅包括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还包括作者和抽象意义的词,如“生命”、“命运”、“时间”、“亲人”等。
如苏教版必修三《品质》一文,主要“对象”是格斯拉兄弟,次要“对象”有“我”、“大公司”。针对主要“对象”是格斯拉兄弟,他们做了什么事:定做靴子,最后饿死,可概括主题一:赞扬了格斯拉兄弟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贵品质。针对对象“我”,“我”做了什么事:多次到格斯拉店里定做靴子,最后听说格斯拉已死后说:“是的,他做了顶好的靴子。”可概括主题二:表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为什么把“我”也作为一个“对象”呢?这是和《2012年新课标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相一致的。针对对象“大公司”,“大公司”做了什么事:大公司的垄断造成了格斯拉靴子店式的手工作坊纷纷倒闭,可概括主题三:揭露了工业革命和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二、“套话答题”的准备:解题“需要什么”
解题时“需要什么”?我认为运用小说“套话答题”的框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主题这四点要素,既能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作系统掌握,又能“生成”完整而又独特的见解。新课标语文教育,其实是“生成秩序”对阅读教学“构成秩序”的批判,“生成”指“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阅读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发生成超越文本的自我意识”。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对小说阅读技巧作宏观把握,那么,不论是平时的阅读课还是答题技巧指导课,学生都能“生成”自己系统的见解。相关“套话”框架如下。
1.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和情感(或情感变化),暗示人物命运。
2.故事情节。小说开头:设悬念、作铺垫、与前后文作对比、渲染氛围、呼应标题(首尾呼应)、引出下文等(如开头为景物描写则有如下文七大作用)。小说中间:除了小说开头已有作用外,再加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暗示故事结局,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小说结尾:除呼应标题和开头外,主要是两种结尾法: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环境。环境有七大作用:(1)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和情感(或情感变化),暗示人物命运;(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暗示故事结局;(3)渲染氛围;(4)交代时代背景,交代社会背景。如果小说开头是景物描写,还有以下三种作用;(5)引导人物出场;(6)象征;(7)定调。
4.主题。小说开头和中间一般有点明主题、揭示主题、突出主题、暗示主题的作用。小说结尾有点明主题、升华主题的作用,但学生易混,可写为点明并升华主题。
小说阅读题分为“筛选概括题”、“技巧题”和“语言题”三种题型。
筛选概括题的所问只要是从原文筛选、概括的就属于此类题型。“框架”为“找准区间,针对分值,分点答题”。
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魔盒》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参考答案为: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第一问就是筛选概括题,答题区间在第一段。据“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中“四周高耸”可概括景物特点为“封闭”,由“监狱”得出“压抑”,由“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可得“萧条、死气沉沉”。“萧条、死气沉沉”容易得出,筛选即可,“封闭压抑”必须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概括得到,这一分较难得,很多考生只是简单地筛选了“萧条、死气沉沉”两个词,只“筛选”不概括。其实难点不在于考生不会根据原文概括,而在于考生根本没有概括的意识。
所以,此类题型在遵循“找准区间,针对分值,分点答题”的原则基础上还要有一个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考点暗示”:这道题既会考筛选,又会考概括。
技巧题的“框架”为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主题这四点内容逐一去“套”,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生成”多种见解,培养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如浙江卷《魔盒》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第二问的参考答案为: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用“套话”框架四大考点可得出以下答案:(1)故事情节考点:为后文“我”由钟声引发的“乡愁”作铺垫;渲染压抑的氛围;首尾呼应;(2)人物形象考点:烘托“我”孤独、烦闷的心情;(3)环境考点:以“钟声”引导“我”的出场。从本题可看出,用“套话”阅读法可得出五个答案,而本题只需两个答案即可。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强化答题的训练,以“套话”框架为核心,再结合原文组成一句简洁的句子,方算踩好一个点。 用“套话阅读”解答小说题,会出现得出的答案多于或等于参考答案的情况,我认为这并不是坏事,而是必然的过程。把“套话”的框架全部整理出来告诉学生,即可让学生在短期内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道“怎么考”,实质上就是把主观题“选择题化”。
还有第三种题型:“语言题”,这类题分以下两种“套话”。第一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或作用。第一步,翻译该词再写技巧;第二步,写作用。第二步的“套话”如下:写出了“人”什么情状或心理;写出了“物”什么情状、声音、颜色;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等。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魔盒》第13题:“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为:①显示人物的情态;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该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或作用”,运用“套话”框架:写出了“人”什么情状或心理;写出了“物”什么情状、声音、颜色;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等。可得出第一个“似乎”的作用:写出了贝格斯太太对“我”察言观色的情状及“我”困惑的情状。第二个“似乎”写出了对魔盒作用的肯定及為后文贝格斯太太讲述魔盒“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作铺垫。第三个“似乎”的作用为: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由原来的孤独、苦闷变为对生活增添了希望)及与小说开头作者的孤独、苦闷作对比。
第二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或作用题。第一步与技巧,第二步问“是什么”、“为什么”、“体现什么”,自问自答,所答即答案。难点在于针对什么去问,问几次。如苏教版《品质》一文有一道题:文段中说,人们走进他的店堂,“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为:这句话和这个比喻的含义是表明顾客对他的制靴手艺是崇拜和欣赏的。运用“套话”框架,第一步考虑技巧,“像走进教堂那样”运用比喻手法,“心平气和”与前文“让我走吧”的不耐烦作对比,第二步问“为什么把店堂比喻为教堂”,可得该题答案:与前文“让我走吧”的不耐烦作对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店堂比喻为教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客对他的制靴手艺的崇拜和欣赏以及表现了格斯拉店铺生意的清淡。由此可见,运用“套话”阅读法得出的答案再次包含了所谓的参考答案,且将主观题转换为选择题,轻松得分。
以上两种“语言题”的“套话”框架大致如此,但两者又经常是相通的。
以上小说“套话”答题所用的所有框架解决了学生答题如堕五里雾中的困惑,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生成”自己完整而又独特的见解,知道解题真正“需要什么”。
综上所述,“套话答题”法将小说阅读中读懂“写什么”、解题“需要什么”,一线贯穿,核心在“套”,看似刻板,实则灵活,有利于教师训练学生“生成”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让答题技巧指导课省时、规范、有效。
参考文献:
[1]应慈军.探索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出版社,2009,(22).
[2]李园忠.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之友杂志社,2009,(332).
[3]王心强.教课文,还是用课文教?[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报社,2006,(11).
[4]许书明,叶军.语文阅读教学生成秩序的表现特征[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报社,2006,(12).
[5]王霞.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