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大诉讼法修改对检察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hi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队伍建设事关检察事业发展的方向。当前,新刑诉法、民诉法的实施,给检察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本文通过分析两大诉讼法修改对检察职能、人才管理、队伍建设带来的影响,探讨两法实施背景下加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新诉讼法;队伍建设;检察机关;对策
  当前,新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实施,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行政诉讼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与完善,是我国推行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两大诉讼法实施后,给检察机关人力资源配置、部门职能带来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检察机关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和高检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人员整体素质,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一切检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证,更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坚实基础。本文分析了两大诉讼法修改对检察队伍建设带来的机遇和影响,对新时期如何加强检察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检察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两大诉讼法的修改实现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给检察制度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检察机关发挥职能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同时,也对检察干警自身素质、执法办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检察工作特别是检察队伍建设面临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一)检察工作积极性方面的影响
  一是“畏难思想”,这次两大诉讼法大修,涉及内容及其广泛,对原有的工作流程、审判方式、法律适用等都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赋予了检察机关许多新的职权和任务,对检察干警业务水平、办案技能、工作强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部分干警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担心案子不好办、工作不好开展,对两法实施后如何开展工作比较茫然。二是“对付思想”,面临检察工作中的新挑战,有些干警不能变压力为动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够积极主动,对业务的掌握不愿意精益求精,以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提前进入了“思想退休”的状态,进而有“混日子”的倾向。三是“等靠思想”。两法实施后,一些办案中的细则尚未完全出台,对于有些疑难问题的处理,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为避免案件出现纰漏,有的办案干警一遇到问题就要提交上级请示,在疑难问题上不愿动脑子,等着上级给指示,工作中避重就轻,不愿承担更重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的效率。
  (二)检察办案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与问题
  修改后的“两法”赋予的检察机关许多新任务,直接导致办案经费和人手需求量的增加。这些人力、财力方面的矛盾如何不解决好,势必将影响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履行。此外,“两法”实施过程中,由于对法律理解的不够深入、相关政策和司法解释的不完善,很容易造成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非工作态度问题引起的办案瑕疵,如果不严加把关,很可能造成今后一定时期上访、缠访数量的增加,引发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危机。
  (三)检察工作考核方式尚不明确
  考评体系是否科学、考评内容是否合理,对能否有效开展检察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的考核方式还不能完成反映出修改后的两大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的要求。当考核这根“指挥棒”内容不明确、不清晰甚至不合理的时候,对基层工作的负面影响则是巨大的,很容易因为考核指标的不合理,造成有限检察资源的浪费,使得检察工作状态与评价效果的不统一。
  二、检察队伍建设的应对之法
  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检察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任何挑战和困难面前,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将起着凝聚人心、引领队伍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思想认识,夯实正确行使检察职权的思想根基
  一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发挥“一把手”的领头雁作用,各部门分管领导要“先行一步”,从捍卫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对待两法的修改,对两法修改传达出的法治理念,既要发自内心的认同,又要切实带头抓好学习,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行动上的领路人、专业上的带头人。二是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检察机关工作要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通过正确理论的引领,坚定检察干警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的自觉性,从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角度出发,切实做好“两法”实施后的检察工作。三是不断强化执法理念培育。应自觉强化中央提出的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监督意识“五个意识”,合理、合法地打击犯罪、保障人权,有效检察干警的神圣使命。四是切实做好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强化检察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工作宗旨教育和“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培育检察干警高尚的检察职业操守和正确的职业习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强化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部门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要地位明确,权重适当。要强调“两法”修改和实践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就要加大两法实施以后检察工作的考核力度,提升“两法”学习、使用、操作在检察院工作的整体规划,特别是检察业务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和比例,向制度要效果,向考核要成果。二是要细化标准,规范执行。拟定科学的考核标准, 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明确“两法”怎么学、怎么练、怎么用,针对不同的办案部门,有所侧重,制定符合部门实际需要的工作要求和考核细则,同时将月考、季考、半年考和年度考有机结合, 力争将考核做实、做细,让“两法”施行与管理考核实现良性协调发展。三是要开拓思路,鼓励创新。要尊重司法实践的首创精神,鼓励干警在司法审查、诉讼监督、证据使用等重点、难点领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制公开进程。四是要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对考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职级晋升、评先推优等方面予以政策照顾,同时将考核成绩与个人年终奖金、待遇等经济利益挂钩,让恪守法律、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干警得到充分的认可。
  (三)强化能力素质,打牢正确行使法律职权的专业基础
  检察机关要鼓励和倡导干警“以学带干、以干促学、学以致用”,通过苦练内功,在学习中办案,在办案中学习,强化自身的素质,保持自身和检察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一要有理论高度。从整体把握,对“两法”修改的意义和背景要有个比较系统的理解。两法修改相关联的内容繁杂,还需要检察干警从立法精神的角度去理解,加深对两法的认知。二要有执法办案能力。我们所有法律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练兵,都是为了在案件中更好的彰显法律的正义与公平。“两法”修改涉及的条款、内容、数量都非常巨大,为了发挥新法规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细节出发,将涉及到的所有条文吃准、摸透,并运用到诉讼法案件的办理之中。三要有解决社会矛盾能力。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努力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我们执法办案,不仅要秉公执法、按法理办事,还要兼顾情理、道理,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更要切实防止因自身执法不当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
  (四)强化形象建设,加强规范执法公信力的作风养成
  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必须始终强化自身监督,切实做到规范执法,树立检察队伍的良好形象。一要加强人权保障意识。检察机关承担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职责的统一,作为检察干警,要有足够崇高的理想和司法信念作为支撑,去实现这种身份的转变。二要强化程序意识。必须加大对执法办案程序和流程的监管。对于法律对具体操作程序和标准有规定的,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对于法律规定较为原则的,则要自觉严守检察权的边界,在法律框架内积极稳妥履行职责。三要坚持监督与自我监督并重。必须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检察监督的特点、规律出发,运用恰当的监督手段和方法,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同时,更要树立“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打击内部腐败,打造纯洁的检察干警队伍。
其他文献
摘要: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区的建立对于发挥检警协同办案各自职能优势,优化办案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确保办案安全具有重要载体作用;然而,办案工作区启用后,这种一体化的职能运作模式也给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司法警察独立行使警察权带来一定冲击;司法实践中,应严格明确办案工作区使用和管理职责权限,确保检察人员与司法警察在各自履职得以独立维护并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以满足检察办案质量和效率优化的需要。  关键
期刊
摘要:加强检察监督是确保强制医疗程序客观公正的有效方式,也是维护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现阶段,强制医疗程序的检察监督仍然面临不少难点,切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强制医疗;检察监督;难点;对策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特别程序中专门增设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对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审理程序、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强制医疗的解除和人民检察院
期刊
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这一条款虽然只是规定了有限的“亲属拒证权”,但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融法律与道德于一身的“亲亲相隐”制度在现阶段的再现,不仅体现了刑法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亲情和法律之间的冲突关系,对我国法制建设无疑有着相当深远的
期刊
摘要:新修改的刑诉法明确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该法条的推出对规范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具有重要的作用,双录工作从部门规章上升到法律层面,凸显侦查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关键词:新刑诉法;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机制  一、同
期刊
摘要:翻译制度是刑事诉讼当中一项重要的保障性制度,其在保障参与人员平等、顺畅的参与诉讼程序和充分表达意志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司法实践中,该项制度还存在很多待完善之处;受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加之司法实践当中需要翻译人员参与的案件比例较小,导致我们对对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程序重视不够,研究不深,规定不细,这不仅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问题,也损害了参与人员的诉讼权利;因此,致力于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在拆迁过程中,预防职务犯罪针对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目的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因此在拆迁工作中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镇规划;专项预防;职务犯罪;公平公正  拆迁是指在重大工程建设和城镇规划建设以及旧区改造过程中,对工程建设所需土地上的原有建筑物进行拆除、搬迁所实施的行为。根据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由国家投资的拆迁;二
期刊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又是当前贯彻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法定要求,更是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坚持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的本质要求。新形势下代表如何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代表更好履行职责
期刊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规定过于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翻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一翻译人员无限制参与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翻译过程缺乏监督、翻译费用收取混乱等,严重影响了司法活动的权威性。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对本地区翻译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组织考核培训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翻译人才库,并与公、检、法三部门联合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进行规范系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增设了强制医疗程序的规定,就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决定主体、启动程序、审理程序、救济程序、解除和制约机制等做出了全面的规定,首次将强制医疗程序纳入了法治轨道,为刑事司法处理精神病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程序性保障。结合刑事司法实践,立法在程序上所做出的有益的探索仍然略为粗浅,不能完全应对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需要在立法规定的框架下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以适用刑事司法
期刊
摘要:加强行政补偿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行政补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宪法没有规定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又缺少统一的《行政补偿法》,单行法律规定零乱不成体系,加上行政补偿范围狭窄,行政补偿经费来源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补偿执行难等等,我国当前的行政补偿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以期完善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使其应有的作用得以更好发挥。  关键词:行政补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