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幼儿园工作规程》、《东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有关内容,都是我们进行区域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在每年的全镇幼儿园保教质量综合评比活动中,区域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组织都是重要检查项目之一,有效地促进我园区域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例如,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教育能力差异大、理论水平低、缺乏实践能力、缺乏游戏化教学经验,幼儿游戏操作材料不足、游戏形式单一等问题。经过近六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会如下:
一、全方位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基础
要开展区域活动教学,需要有一个宽敞的、能供幼儿进行主动活动的、放置大量材料的场所,需要有一个便于孩子们装扮、认知、创造、制作、实验、建造、分享的空间。所以,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它反映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一)充分利用,合理分区
区域环境创设要把教室分成了若干个不同的活动区,如: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建构区、表演区,沙水区、娃娃家等,平均每个区域要能容纳4-5个幼儿进区活动。
我们幼儿园是一所老园,课室最多也只能创设4个区域,无法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寝室和走廊,每班创设有7-8个区域,其中,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都设置在课室里面,建构区和其它角色区域设置在走廊或者寝室。
(二)试点示范,逐一打造
我园早在2012年就设想要打造成为具有美术特色的幼儿园,所以,首先要打造的区域是各班的美工区。虽然课室面积并不太,但我们尽量规划出最大的空间来创设美工区,一般都设有美术操作台和展示台,能让孩子们在进区的时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自由选择;孩子创作的美工作品轮流展示,也成了课室的一道亮丽风景。
接着是阅读区,除了每班配置书柜,增添了一大批绘本图书,教师们还铺上地垫,摆上合适的小沙发,墙面上帖上一些阅读小知识或温馨提示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近两年,我园重点要突破的是建构区,除了尽可能地扩大建构区的活动范围,还增添一定数量的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创设建构区环境,营造游戏氛围。例如:在建构区的围墙上图文并茂地粘贴出各种展示图;动员家长一起收集废旧材料,丰富建构材料;通过亲子手工来增添辅助材料;甚至把建构区搬到户外,给孩子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三)四季变换,突出主题
我们根据园本课程,四季变换与主题相结合,每班每个学期开展2-3个主题,分别于开学前做好计划。我们开展过的主题有:“我上幼儿园”“我长大了”“我毕业了”“青花韵”“走进青花”“游戏伴我成长”》等等。
在环境创设中最能突出主题的是每班的主题墙,关于主题墙的创设,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能呈现幼儿的学习、再现教师的教学、反映家长的参与。(2) -般高1.3-1.5米;活动室的每个空间,每一个区域,主题墙饰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围绕主题而设置。(3)在色彩上,以一种色系为主;在造型上,以稚拙、简洁为主。在构图上,以大气为主。
(四)兴趣引领,亲子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设定区域,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兴趣来设定区域。我们幼儿园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各班创设了不同的角色区域,有美味餐厅、表演区、娃娃家、爱心小医院、棋艺区、茶艺区、爱心小超市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提倡亲子参与,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定期组织家长跟幼儿一起制作亲子手工作品,例如:用超轻泥制作各种水果,用纸折出各种各样的花,用树叶拼画,用枯叶印画,用纸巾筒制作龙等等,并在主题墙或者美工区里展示,既美观、又能很好地调动家长和孩子的积极性。
二、有计划、分层次地投放区域材料,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元素
关于区域材料的投放,《规程》里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我们总结以下四个经验:
(一)保证质量,控制数量
区域材料投放的数量,并不是说越多越好,一般来说,材料的数量比进区幼儿人数多2-3份即可,材料投放过多,很容易导致孩子频繁换材料,我们要延长孩子操作一份材料的时间,要按玩法分层次投放。
(二)结合指南,制定计划
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康轩多元探索区域活动”这套操作材料是以《指南》领域目标为指引,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由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美工区等7个区域构成,全面覆盖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等S大领域。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要求在每个学期开学前由各级长组织本级教师共同制定出区域材料投放计划,分别在学期计划、材料投放计划及周计划上体现。为了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又适合园本课程的材料投放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各级教师定期针对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研讨,再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
(三)熟悉材料,分层投放
《指南》中也明确提出: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進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得到发展,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分层次投放材料,一般分2-3个层次。另外,我们老师一定要对自己班这个学期所投放的材料熟悉透,全部都要玩一遍,而且还要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每一种材料有多少种玩法,才知道每个月或者每一周该投放哪些材料;再根据计划表分出哪些是重点观察材料。
(四)重点材料,显眼摆放
在材料摆放方面,每个活动区的材料分类放置,并贴上标记,这样能使幼儿和环境进行自主有效的互动;对于重点指导的材料,要摆放在醒目的位置,例如,摆放在材料柜的最上面。 三、常规化开展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措施
(一)常规有序,流程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而幼儿年龄小,好动,且各方面能力都极为有限,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活动常规来约束,活动肯定难以取得成效,养成良好常规,是开展区域活动的有效保障。区域活动流程我们把它分为四个环节:活动前插牌、展开环节、指导环节和评价环节。
1展开环节:也就是区域活动的开始部分,时间大概用S分钟,主要是引起幼儿兴趣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开展区域活动前,我们除了常规的要求说明和帮助孩子回忆今天的插牌之外,如果有新材料投放我们要去做介绍,如果有重点要指导的区域和昨天遗留的规则问题我们要重点说明,如果昨天有一些玩法比较单一的,今天要丰富玩法。
2指导环节:也就是幼儿操作环节,大概30-40分钟,幼儿自主游戏,教师主要以观察为主,适时介入。在区域活动当中,老师的角色是淡化的,提倡“能不教的就不教,能少教的就少教,哪怕要教也是先交给环境来教,或者交给孩子自己示范去教”。
3评价环节:也就是区域活动的结束环节,大概5-10分钟。讲评的方法有:图片讲评、情景讲评、录像讲评、及时讲评、延时讲评等。可以请孩子分享今天玩了些什么,最好让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这相当于是一个榜样示范;要对重点指导区域或材料进行小结说明;通过孩子的提出,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的问题;也可以评价一下孩子的一些品质习惯等,让孩子互相学习。
(二)有效观察,及时记录
对于区域活动的观察,很多老师都会比较困惑,那么多个区域,到底要观察什么?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的目的是为评价幼儿发展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为理解幼儿游戏行为提供依据
记录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如:直接记录、间接记录等,我们通常用文字、表格、图片、录像、录音等方式把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以供评价、分析和反思。我們现在用的记录观察表有以下有三种:幼儿进区登记表、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四、制度化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保障
(一)亲身体验,分级部教研
我们利用每周三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由级长组织本级老师开展教研活动。为了更有效开展建构活动,教师们也亲身体验,尝试各种搭建技能,设计各种建构主题,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建构技能。
(二)评比观摩,全园性教研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活动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展示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手段,更大地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进区域活动教学水平的提升,让教师在相互观摩与探讨过程中开拓教师思路,增进相互学习。
(三)分享交流,示范性教研
为了方便教师交流和反思,我们要求备班教师每个学期末用文档、PPT等方式,图文并茂的把本学期开展环境创设和区域教学方面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例如:活动室实物图片、区域实物图片、主题汇报PPT课件等。每个学期末的“区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更是重点环节,这是各班对自己一个学期开展区域教学的总结,分别从主题的选材、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的开展、重点活动的组织、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分享,充分彰显各班开展区域教学的特色与成果,是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最好时机。
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受到最合适的教育,打造东莞“慧教育”;我们要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快乐游戏,让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区域教学很好地承载着《指南》的精神,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讨与实践中期待着有更多成功的区域活动案例,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园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真正实现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
一、全方位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基础
要开展区域活动教学,需要有一个宽敞的、能供幼儿进行主动活动的、放置大量材料的场所,需要有一个便于孩子们装扮、认知、创造、制作、实验、建造、分享的空间。所以,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它反映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一)充分利用,合理分区
区域环境创设要把教室分成了若干个不同的活动区,如: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建构区、表演区,沙水区、娃娃家等,平均每个区域要能容纳4-5个幼儿进区活动。
我们幼儿园是一所老园,课室最多也只能创设4个区域,无法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寝室和走廊,每班创设有7-8个区域,其中,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都设置在课室里面,建构区和其它角色区域设置在走廊或者寝室。
(二)试点示范,逐一打造
我园早在2012年就设想要打造成为具有美术特色的幼儿园,所以,首先要打造的区域是各班的美工区。虽然课室面积并不太,但我们尽量规划出最大的空间来创设美工区,一般都设有美术操作台和展示台,能让孩子们在进区的时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自由选择;孩子创作的美工作品轮流展示,也成了课室的一道亮丽风景。
接着是阅读区,除了每班配置书柜,增添了一大批绘本图书,教师们还铺上地垫,摆上合适的小沙发,墙面上帖上一些阅读小知识或温馨提示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近两年,我园重点要突破的是建构区,除了尽可能地扩大建构区的活动范围,还增添一定数量的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创设建构区环境,营造游戏氛围。例如:在建构区的围墙上图文并茂地粘贴出各种展示图;动员家长一起收集废旧材料,丰富建构材料;通过亲子手工来增添辅助材料;甚至把建构区搬到户外,给孩子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三)四季变换,突出主题
我们根据园本课程,四季变换与主题相结合,每班每个学期开展2-3个主题,分别于开学前做好计划。我们开展过的主题有:“我上幼儿园”“我长大了”“我毕业了”“青花韵”“走进青花”“游戏伴我成长”》等等。
在环境创设中最能突出主题的是每班的主题墙,关于主题墙的创设,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能呈现幼儿的学习、再现教师的教学、反映家长的参与。(2) -般高1.3-1.5米;活动室的每个空间,每一个区域,主题墙饰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围绕主题而设置。(3)在色彩上,以一种色系为主;在造型上,以稚拙、简洁为主。在构图上,以大气为主。
(四)兴趣引领,亲子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设定区域,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兴趣来设定区域。我们幼儿园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各班创设了不同的角色区域,有美味餐厅、表演区、娃娃家、爱心小医院、棋艺区、茶艺区、爱心小超市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提倡亲子参与,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定期组织家长跟幼儿一起制作亲子手工作品,例如:用超轻泥制作各种水果,用纸折出各种各样的花,用树叶拼画,用枯叶印画,用纸巾筒制作龙等等,并在主题墙或者美工区里展示,既美观、又能很好地调动家长和孩子的积极性。
二、有计划、分层次地投放区域材料,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元素
关于区域材料的投放,《规程》里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我们总结以下四个经验:
(一)保证质量,控制数量
区域材料投放的数量,并不是说越多越好,一般来说,材料的数量比进区幼儿人数多2-3份即可,材料投放过多,很容易导致孩子频繁换材料,我们要延长孩子操作一份材料的时间,要按玩法分层次投放。
(二)结合指南,制定计划
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康轩多元探索区域活动”这套操作材料是以《指南》领域目标为指引,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由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美工区等7个区域构成,全面覆盖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等S大领域。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要求在每个学期开学前由各级长组织本级教师共同制定出区域材料投放计划,分别在学期计划、材料投放计划及周计划上体现。为了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又适合园本课程的材料投放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各级教师定期针对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研讨,再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
(三)熟悉材料,分层投放
《指南》中也明确提出: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進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得到发展,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分层次投放材料,一般分2-3个层次。另外,我们老师一定要对自己班这个学期所投放的材料熟悉透,全部都要玩一遍,而且还要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每一种材料有多少种玩法,才知道每个月或者每一周该投放哪些材料;再根据计划表分出哪些是重点观察材料。
(四)重点材料,显眼摆放
在材料摆放方面,每个活动区的材料分类放置,并贴上标记,这样能使幼儿和环境进行自主有效的互动;对于重点指导的材料,要摆放在醒目的位置,例如,摆放在材料柜的最上面。 三、常规化开展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措施
(一)常规有序,流程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而幼儿年龄小,好动,且各方面能力都极为有限,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活动常规来约束,活动肯定难以取得成效,养成良好常规,是开展区域活动的有效保障。区域活动流程我们把它分为四个环节:活动前插牌、展开环节、指导环节和评价环节。
1展开环节:也就是区域活动的开始部分,时间大概用S分钟,主要是引起幼儿兴趣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开展区域活动前,我们除了常规的要求说明和帮助孩子回忆今天的插牌之外,如果有新材料投放我们要去做介绍,如果有重点要指导的区域和昨天遗留的规则问题我们要重点说明,如果昨天有一些玩法比较单一的,今天要丰富玩法。
2指导环节:也就是幼儿操作环节,大概30-40分钟,幼儿自主游戏,教师主要以观察为主,适时介入。在区域活动当中,老师的角色是淡化的,提倡“能不教的就不教,能少教的就少教,哪怕要教也是先交给环境来教,或者交给孩子自己示范去教”。
3评价环节:也就是区域活动的结束环节,大概5-10分钟。讲评的方法有:图片讲评、情景讲评、录像讲评、及时讲评、延时讲评等。可以请孩子分享今天玩了些什么,最好让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这相当于是一个榜样示范;要对重点指导区域或材料进行小结说明;通过孩子的提出,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的问题;也可以评价一下孩子的一些品质习惯等,让孩子互相学习。
(二)有效观察,及时记录
对于区域活动的观察,很多老师都会比较困惑,那么多个区域,到底要观察什么?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的目的是为评价幼儿发展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为理解幼儿游戏行为提供依据
记录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如:直接记录、间接记录等,我们通常用文字、表格、图片、录像、录音等方式把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以供评价、分析和反思。我們现在用的记录观察表有以下有三种:幼儿进区登记表、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四、制度化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教学的重要保障
(一)亲身体验,分级部教研
我们利用每周三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由级长组织本级老师开展教研活动。为了更有效开展建构活动,教师们也亲身体验,尝试各种搭建技能,设计各种建构主题,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建构技能。
(二)评比观摩,全园性教研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活动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展示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手段,更大地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进区域活动教学水平的提升,让教师在相互观摩与探讨过程中开拓教师思路,增进相互学习。
(三)分享交流,示范性教研
为了方便教师交流和反思,我们要求备班教师每个学期末用文档、PPT等方式,图文并茂的把本学期开展环境创设和区域教学方面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例如:活动室实物图片、区域实物图片、主题汇报PPT课件等。每个学期末的“区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更是重点环节,这是各班对自己一个学期开展区域教学的总结,分别从主题的选材、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的开展、重点活动的组织、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分享,充分彰显各班开展区域教学的特色与成果,是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最好时机。
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受到最合适的教育,打造东莞“慧教育”;我们要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快乐游戏,让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区域教学很好地承载着《指南》的精神,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讨与实践中期待着有更多成功的区域活动案例,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园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真正实现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