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诗词。它是一种饱含情感和想象,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呢?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多媒体已走进课堂,特别在语文教学中展示出强大的优势,推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阐述了利用网络资源,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利用网络资源,感受诗的意境美。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往往会让古诗词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走近诗人;画面;音乐;吟唱;意境美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诗词。它是一种饱含情感和想象,以富于節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法仍以说教为主——将完整的诗词按己之意进行解诗、读诗、背诗等强求统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带学生领会诗词独具一格的情境美,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教师应恰当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古诗教学,使学生受到多个层次的感染和熏陶。
一、利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用于学习上也如此。古诗写于久远的年代,诗人当时生活的情形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已完全不同。再加上有些古诗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史实,反映作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独特情感。吕岩的《牧童》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充满了急切回家的喜悦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如果我们不对作者生平的情况和当时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学生是很难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因特网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学生就可以通过这座“富金山”快速、方便地查到他所要的资料,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
如我在教学吕岩的《牧童》时,我先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吕岩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吕岩颠沛流离的一生,感受到生活在战火中的吕岩,生活在官场的那种尔虞我诈的吕岩,他是多么向往牧童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当学生了解到这一写作背景,就会怀着与诗人一样的心境去读诗、悟诗,诗在学生的心中就有了生命和情感。所以说网络资源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诗人。
二、利用多媒体,感受诗的意境美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表现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可以说,巧用多媒体能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诗的意境美。
1.画面展示,感受意境美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杜甫的《绝句》一诗为例,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同时,让学生大胆构思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并在课件上呈现杨柳依依,黄鹂鸣叫,白鹭高飞,千年积雪,万里船泊的画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表现了诗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淡化了诗意的讲解。再以《清平乐 村居》为例,我借助电教媒体出示一对翁媪在互相逗趣、取乐;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等一幅幅画面。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到诗中的意境中,激活他们的内心体验。古诗词言简意核,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词,学生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将会是笼统的、模糊的。为此,我把诗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唯美的画面,把“诗”与“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媒体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古诗词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内涵美,真正达到诗、画、情为一体。
2.音乐渲染,感受意境
我国的古诗词从《诗经》,诗词与音乐就联称并举。在教学中把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在教学中我选用了根据这首诗谱曲而成的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下着如酥的小雨的渭城,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佛王维与老友元二一边喝着醇香的美酒一边话别的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景。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强化吟唱,感受意境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要教会学生吟出这种韵味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挖掘素材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带入诗歌语言描绘的境界。例如我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时,先用课件 出示这首诗的平仄音,我引着学生——读,用古诗词平长仄短的规律诵读;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名家的吟唱,学生在聆听名家的吟唱时掌握诗歌的情感脉络,感受诗歌的韵味,许多学生在聆听的同时都会有一种想亲自吟唱的冲动;最后根据这首诗的内容配上相应的乐曲,借助手语的独特表达方式进行边舞边吟唱,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进行入情入景地吟唱。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学生如见奇景。在古诗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唱,充分表达了古诗特有的音韵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思维和艺术再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惠燕.古诗词教学五重奏[J].成功(教育),2011(07)
[2]庄建丽.把我的美丽还给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文献资料,2011(23)
[3]程帆.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4]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走近诗人;画面;音乐;吟唱;意境美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诗词。它是一种饱含情感和想象,以富于節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法仍以说教为主——将完整的诗词按己之意进行解诗、读诗、背诗等强求统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带学生领会诗词独具一格的情境美,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教师应恰当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古诗教学,使学生受到多个层次的感染和熏陶。
一、利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用于学习上也如此。古诗写于久远的年代,诗人当时生活的情形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已完全不同。再加上有些古诗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史实,反映作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独特情感。吕岩的《牧童》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充满了急切回家的喜悦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如果我们不对作者生平的情况和当时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学生是很难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因特网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学生就可以通过这座“富金山”快速、方便地查到他所要的资料,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
如我在教学吕岩的《牧童》时,我先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吕岩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吕岩颠沛流离的一生,感受到生活在战火中的吕岩,生活在官场的那种尔虞我诈的吕岩,他是多么向往牧童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当学生了解到这一写作背景,就会怀着与诗人一样的心境去读诗、悟诗,诗在学生的心中就有了生命和情感。所以说网络资源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诗人。
二、利用多媒体,感受诗的意境美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表现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可以说,巧用多媒体能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诗的意境美。
1.画面展示,感受意境美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杜甫的《绝句》一诗为例,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同时,让学生大胆构思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并在课件上呈现杨柳依依,黄鹂鸣叫,白鹭高飞,千年积雪,万里船泊的画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表现了诗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淡化了诗意的讲解。再以《清平乐 村居》为例,我借助电教媒体出示一对翁媪在互相逗趣、取乐;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等一幅幅画面。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到诗中的意境中,激活他们的内心体验。古诗词言简意核,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词,学生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将会是笼统的、模糊的。为此,我把诗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唯美的画面,把“诗”与“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媒体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古诗词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内涵美,真正达到诗、画、情为一体。
2.音乐渲染,感受意境
我国的古诗词从《诗经》,诗词与音乐就联称并举。在教学中把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在教学中我选用了根据这首诗谱曲而成的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下着如酥的小雨的渭城,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佛王维与老友元二一边喝着醇香的美酒一边话别的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景。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强化吟唱,感受意境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要教会学生吟出这种韵味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挖掘素材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带入诗歌语言描绘的境界。例如我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时,先用课件 出示这首诗的平仄音,我引着学生——读,用古诗词平长仄短的规律诵读;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名家的吟唱,学生在聆听名家的吟唱时掌握诗歌的情感脉络,感受诗歌的韵味,许多学生在聆听的同时都会有一种想亲自吟唱的冲动;最后根据这首诗的内容配上相应的乐曲,借助手语的独特表达方式进行边舞边吟唱,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进行入情入景地吟唱。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学生如见奇景。在古诗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唱,充分表达了古诗特有的音韵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思维和艺术再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惠燕.古诗词教学五重奏[J].成功(教育),2011(07)
[2]庄建丽.把我的美丽还给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文献资料,2011(23)
[3]程帆.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4]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