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仍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读书好》中写道:“读书好,读书好,农人读书收成好。读书好,读书好,工人读书手艺好。读书好,读书好,商人读书生意好。读书好,读书好,军人读书把国保。少年不读书,一世苦到老!”读书的好处显而易见,作为一名教师,读书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读书的状况却极不乐观。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不算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诗歌、小说、杂文,也总爱去翻翻。可是有关教育教学之类的书我真的是没有好好地读过一本,总以为这些书籍太枯燥,太乏味。直到2004年4月份的本科自学考试,记得那段时间学校的各项活动很多,以至于在报考的3门科目里,竟然有2门不及格。也是从那时起,不服输的我开始埋头苦读,依旧记得那一个个寂静的夜晚,翻动的书页伴我走出了迷茫,收获了来自内心的从容,从书中我得知有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在2008年夏天烟台之行的班主任研修培训中,来自山西太原的王文英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看起来文文弱弱,却有“眼前直下三千字,不尽才思滚滚来”的豪情!她的班主任工作因读书而变得游刃有余,她的语文课堂因读书而变的精彩纷呈。恰如其分的比喻引用,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因读书而来;灵活多变的教育机智,旁征博引的课堂讲解,因读书而来;妙趣横生的师生互动,和谐轻松的教学风格,因读书而来。整整一天的讲座,王老师带给我的一直是青春、活力和满怀的激情。
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均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对于前面两种快乐幸福,想必很多老师都能体验到,但是第三种呢?如若我们整日面对辛苦付出的学生,却体会不到半点的幸福,有的只是无尽的疲惫,无尽的烦恼,那么人生的底色必将是暗淡无光的。我还很年轻,我以后的教育教学道路还很长很长,如果始终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幸福,自己的人生幸福又何在?作为教育者,假如满心疲惫,怎么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呢?教书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是理想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理想的教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我的教育?我的幸福在哪里?当这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我面前时,我曾经痛苦地思索过,也曾经力求寻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困惑的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书籍。我订阅《语文教学参考》、《班主任之友》,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我读叶圣陶、朱永新、于永正、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的教学快乐,品大师们的教育幸福。看到别人是那么快乐地教书,那么幸福地去教育学生,我很是羡慕!品味了他们的幸福,我如梦初醒,现实教学中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育教学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学,所有的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和挣扎。
记得在2009年的秋天,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方圆街道中心小学任教语文。从教以来,一直任教数学的我开始陷入了迷茫,因为我深刻的知道,语文学科与数学的截然不同。语文是一门语言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在这文字之间要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简简单单的知识,更多的是在这文字之间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传授给学生文化思想。这时候的我一头扎进《于永正的语文教学实录》,在书中我知道了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于执教者对所教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于是,我扎实认真的把自己默默的埋在书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常常是因为潜心的研读忘记了周边的一切。我沉迷于书中,沉迷于整个温馨、激情的文学世界,我借鉴于永正的“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的教学方法,把我所接收的一切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的学生。在10月下旬的课堂授课活动中,我执讲的《去年的树》获得了街道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课堂上听着孩子们动情的朗读,看着听课老师眼中饱含的泪光,我知道我成功了,我做到了。看着学生们沉迷于书中的模样,我尝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在评课活动中,评课老师更多谈到的是“真没想到这些孩子到王老师手里几天就变成这个样子了,真让人佩服!”听着老师们对我的各种点评,心里甜甜的,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有甜蜜与忧伤,有幸福与苦难,有憧憬与代价。而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舍弃,舍弃疲惫,舍弃烦恼,减去沉重。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繁杂的工作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喧闹的生活中体验到生活的宁静;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享受到一个教师的幸福。也因此我懂得了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并不是朱永新、魏书生、窦桂梅等教育家、特级教师的专利。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真诚的“情”、真挚的“爱”去献给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不论是你还是我,也同样可以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佛家在讲修行的时候,强调修行人要“远离二边”,取“中道”而行,意思是要避免走入极端。在引领学生阅读时我也且行且思,循序渐进。其间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书。每天给孩子阅读的时间让我们收获了快乐,所有的孩子都兴趣盎然,一双双眼睛亮晶晶,一张张小脸红扑扑,那场景真让人激动!我知道,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正在被激发起来,而我,则是这点燃火种的人。在共同读书的历程里,我们一起感悟了散文中那股淡淡墨香所透出的温柔;品味着小诗里那秀丽文字所折射出的多情。就连一首《咏鹅》都能让我和孩子们品味其中的快乐。语文于学生,应该时时顾念着他的丝丝心颤;语文于学生,应该时时顾念着他的生命成长!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朋友们,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来阅读书籍,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精彩,让书来造就我们幸福的人生吧!
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均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对于前面两种快乐幸福,想必很多老师都能体验到,但是第三种呢?如若我们整日面对辛苦付出的学生,却体会不到半点的幸福,有的只是无尽的疲惫,无尽的烦恼,那么人生的底色必将是暗淡无光的。我还很年轻,我以后的教育教学道路还很长很长,如果始终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幸福,自己的人生幸福又何在?作为教育者,假如满心疲惫,怎么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呢?教书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是理想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理想的教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我的教育?我的幸福在哪里?当这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我面前时,我曾经痛苦地思索过,也曾经力求寻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困惑的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书籍。我订阅《语文教学参考》、《班主任之友》,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我读叶圣陶、朱永新、于永正、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的教学快乐,品大师们的教育幸福。看到别人是那么快乐地教书,那么幸福地去教育学生,我很是羡慕!品味了他们的幸福,我如梦初醒,现实教学中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育教学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学,所有的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和挣扎。
记得在2009年的秋天,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方圆街道中心小学任教语文。从教以来,一直任教数学的我开始陷入了迷茫,因为我深刻的知道,语文学科与数学的截然不同。语文是一门语言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在这文字之间要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简简单单的知识,更多的是在这文字之间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传授给学生文化思想。这时候的我一头扎进《于永正的语文教学实录》,在书中我知道了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于执教者对所教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于是,我扎实认真的把自己默默的埋在书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常常是因为潜心的研读忘记了周边的一切。我沉迷于书中,沉迷于整个温馨、激情的文学世界,我借鉴于永正的“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的教学方法,把我所接收的一切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的学生。在10月下旬的课堂授课活动中,我执讲的《去年的树》获得了街道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课堂上听着孩子们动情的朗读,看着听课老师眼中饱含的泪光,我知道我成功了,我做到了。看着学生们沉迷于书中的模样,我尝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在评课活动中,评课老师更多谈到的是“真没想到这些孩子到王老师手里几天就变成这个样子了,真让人佩服!”听着老师们对我的各种点评,心里甜甜的,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有甜蜜与忧伤,有幸福与苦难,有憧憬与代价。而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舍弃,舍弃疲惫,舍弃烦恼,减去沉重。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繁杂的工作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喧闹的生活中体验到生活的宁静;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享受到一个教师的幸福。也因此我懂得了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并不是朱永新、魏书生、窦桂梅等教育家、特级教师的专利。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真诚的“情”、真挚的“爱”去献给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不论是你还是我,也同样可以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佛家在讲修行的时候,强调修行人要“远离二边”,取“中道”而行,意思是要避免走入极端。在引领学生阅读时我也且行且思,循序渐进。其间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书。每天给孩子阅读的时间让我们收获了快乐,所有的孩子都兴趣盎然,一双双眼睛亮晶晶,一张张小脸红扑扑,那场景真让人激动!我知道,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正在被激发起来,而我,则是这点燃火种的人。在共同读书的历程里,我们一起感悟了散文中那股淡淡墨香所透出的温柔;品味着小诗里那秀丽文字所折射出的多情。就连一首《咏鹅》都能让我和孩子们品味其中的快乐。语文于学生,应该时时顾念着他的丝丝心颤;语文于学生,应该时时顾念着他的生命成长!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朋友们,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来阅读书籍,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精彩,让书来造就我们幸福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