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嬗变轨迹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制订和颁发了与高校思政课教材相关的文件90份。这些文件,发文机构不一,发文时间不同,发文主题有异,发文形式多样,不同时间段的发文数量悬殊。其中,2份主题为“改革”的一号文件,开启新教材序幕;2份主题为“调研”的六号函,指向原有教材的经验及问题;3份主题为“编写”的通知,规范新教材的编写事宜;3份高频率被引文件,擎起“05方案”教材大旗;4份有关“使用”的通知,明确新教材和修订版教材的使用事项。201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材建设再次被纳入重点。上述系列文件的制订和颁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和修订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政策文件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10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45-04
  自2000年以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署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等印发的文件中,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关的政策文件,共计90份。
  这90份文件,以静态文字的方式,记载了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方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和修订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研究这些文件,把握频频更新的教材背后的政策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吃透”教材、更恰当地运用教材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2份标题词为“改革”的一号文件,开启了21世纪新教材的序幕
  第一份一号文件,是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0〕1号)。该文件以“改革”为关键词,建设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教材”被纳入改革工程总目标,提出要加强“课程教材”的配套改革、“组织编写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高质量教材”。这份一号文件,为进入新世纪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05方案”,开启了改革之门,也成为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政策的奠基之作。[1]
  第二份一号文件,是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印发<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1号)。该通知的附件,采用“意见”的公文形式,以“教材”改革为核心词,率先界定教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教材不仅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该文件总结了“九五”期间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尤其在“教材的内容质量”、“教材的出版质量”、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九五”期间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教材建设工作”滞后、“新教材推广使用”不够、“教材管理”出现新情况等。这份1号文件,既为“十五”期间高校的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改革作了具体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正式出台,正值“十五”期内。因此,从教材建设史来看,这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专门性文件,成为“05方案”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上述两份一号文件,虽然面向所有高等教育,但其界定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主旋律、高校“教材”建设总部署的基调,为其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新政策,指明了方向。
  二、2份标题词为“调研”的六号函,指向了原有教材的建设经验及问题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新政策的正式出台,同样源自于对原有教材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1份6号函,教育部办公厅于2003年4月颁布,文件名称为《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的通知》(教社政厅函〔2003〕6号)。该函响应“要在宣传思想战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对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使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两课”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为此,“2003年上半年”就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进行一次全面调研。在调研实施的方案中,“教材内容”一再出现。例如,“两课”调研的重点,指向了近年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主要成绩和主要经验;“两课”调研的三个专题组,包括综合专题组、管理体制专题组和“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专题组”;对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组的调研内容,确定为三个方面:新世纪新阶段高校“两课”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学时研究,新世纪新阶段高校“两课”教学体系、教材内容研究,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研制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若干意见》(暂名)”。[3]
  第2份6号函,教育部辦公厅于2004年4月颁布,文件名称为《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调研工作的通知》(教社政厅函〔2004〕6号)。这份4月份的调研文件,“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和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于2004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联合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调研工作。调研的形式,采取重点调研与面上调研相结合、直接调研与委托调研相结合等。在调研提纲中,包括“高校公共理论课教材建设”“高校公共理论课教材体系”“高校公共理论课教材质量”“高校公共理论课教材管理和使用”。该文件对调研报告作了严格的要求,包括:各单位紧密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就调研中的一个或若干问题撰写有分析、有深度的调研报告。“由各地各高校分别报送教育部社政司思想政治工作处和思想理论教育处”“并附各高校原始调查表”。[4]   “调研”构成了2004年系列文件的主旋律。以胡锦涛总书记的“3·18批示”为契机,中发〔2004〕16号文件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加强包括“教材”建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调研的基础上,2004年12月形成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送审稿。在送审稿的基础上,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教社政〔2005〕5号文件,由此迎来了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大变革时期。
  三、3份高频率被引文件,擎起了“05方案”教材改革的大旗
  在90份文件中,虽然有11份文件被其它文件引用过,但是被引用频率有区别。
  被引用频率低于10次的文件,共有8份:被引用7次的文件1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5];被引用3次的文件1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6];被引用2次的文件,有3份,分别是《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7]、《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8]和《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被引用1次的文件有3份,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组织200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通知》教社科函〔2008〕1号以及《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在今年暑期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通知》。
  被引用频率超过10次的文件,即高频率被引用的文件,共有3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9];《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11]。
  这3份高频率被引用的文件,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日期上看,3份文件的成文时间介于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被其它文件引用的时间介于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这段时期,正值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变动幅度极大的时期。
  第二,从发文机构看,3份文件中的前两份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第3份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这3份文件,不仅被其它文件共引用56次,而且被其中的13份文件同时引用。
  第三,从被引用数量上看,教社政〔2005〕5号文件在颁布不到5年的时间里,被其它文件引用21次;教社政〔2005〕9号文件与“5号文件”相似,被其它文件引用19次;中发〔2004〕16号文件,“尽管中央16号文件不是行政立法,属于具有行政法规性质的规范性文件,但从效力来说,它高于行政规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力”,[12]在发文后的4年时间里,被其它文件引用16次。
  3份文件持续、高频率被引用,尤其是在2006年3份文件被引用次数最多,凸显了2006年作为“05方案”开局之年的关键性:教社政〔2005〕5号文件和教社政〔2005〕9号文件都被引用10次,中发〔2004〕16号文件被引用7次。正是在这3份文件的引领下,“05”方案破土而出并在改革实践中茁壮成长。
  这3份高频率被引用的文件,擎起了“05方案”改革的大旗。
  四、3份标题词为“编写”的通知,规范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这3份通知依次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编写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重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出版、使用要求的通知》。
  这3份通知,制定了新教材编写的详细申报程序:
  第一步,组织新教学大纲的编写申报,并详细规定了大纲编写流程。第一,教学大纲编写课题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要吸收高等学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部门的学科专家和理论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央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专家;第二,经审定批准的课题组的首席专家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编写具体要求,分头集中组织编写形成教学大纲送审稿;第三,根据择优遴选的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从每门课教学大纲申报者中选出前三名为初选通过者,初选通过者经答辩选出最优方案。
  第二步,组织新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经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即开始组织教材编写,并对教材编写提出具体的要求。第一,教材编写的特殊地位。作为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中央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集中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第二,教材编写的组织领导者。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成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负責教材的编写组织领导工作;第三,教材编写的成员。由多方面专家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组建教材编写组,编写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统一编写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教材;第四,未经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高校及教师不得自行组织编写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五、4份标题词为“使用”的通知,统一了新教材和修订版教材的使用要求
  这4份教材使用的通知,从2006年起至2013年,时间跨度为8年,它们分别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13],《教育部社科司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8年修订版教材使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重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出版、使用要求的通知》[14],《教育部社科司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3年修订版教材和教学大纲使用的通知》。   上述4份文件,规范了新教材和修订版教材的使用要求:第一,新教材的征订和使用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校管理并督导检查;第二,新教材的使用时间,统一从2006级新生入学开始;第三,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校及时研究和解决。如果出现重大情况,要报中宣部、教育部;第四,各高校及教师编写的校内讲义,只限本校使用,不得公开出版、上市销售;第五,凡进行了修订的教材,各高校都必须及时“统一使用经中央审定的,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版教材”[15],师生在修订版教材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上报教育部社科司。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聯合颁发的教社科〔2015〕2号文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材建设被纳入建设重点,“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建设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材体系”[16]。2016年9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关于深入学习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通知》,要求扎实推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7]
  上述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制订和颁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教育政策是影响教育生命的最重要的因素”,[18]因此,应当学习、理解并深入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政策依据,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发展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EB/OL].(2000-01-13)[2000-01-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html.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的通知[EB/OL].(2003-04-04).http://www.51wf.com/law/1194225.html.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调研工作的通知[EB/OL].(2004-04-06).http://www.51wf.com/law/1193988.html.
  [5][6][7][8][1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355-356,374-376,335,338,367.
  [9][10][11][1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3-217,218-221,202-209,223-224.
  [12]彭扬,李忠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格局、现状与建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72.
  [15]教育部社科司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8年修订版教材使用的通知[EB/OL].(2008-01-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html.
  [16]张林,刘海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概念释义与内涵厘定[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13.
  [17]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入学习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通知[EB/OL].(2016-09-06)[2016-09-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html.
  [18]张乐天.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
  [责任编辑:张学玲]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事情。只要善于用心观察学生,运用智慧去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探索出适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习变得鲜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学生的写作状况令人堪忧。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所致。观察、感悟是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能力做起。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观察;感悟  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
解题,无论对发展思维能力,还是提升应试水平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发挥解题的教学价值,通过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让学生思维上通下达、左关右联?笔者以为,必须抓住四个关键词:回归、迁移、优化、发展.本文拟从一道几何填空题的探究与解答、迁移与推广的过程,谈谈笔者关于解题教学的启示与思考.图1  源问题如图1,AB=4,O为AB的中点,⊙O的半径为1,P是⊙O上一动点,以P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PBC
【摘 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预设性“研学问题”的设计是以“研学后教”理念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着眼“最近发展区”的师生双边教学设问活动。以欣赏课《黄河船夫曲》为例,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小学音乐欣赏课中预设性研学问题的设计方法,真正发挥“研学问题”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音乐思维、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预设性研学问题  在新的音乐课程改革过程中,欣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关键延伸,在提高学生能力素养的同时,还可以陶冶他们的品性,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在思想品德方面急需正确的引导。而通过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是育人又育德的最佳途径。利用课外阅读渗透德育教育,将阅读的德育作用运用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方面,才能使之体会到“书香迷人,德育无声”的真正意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
【摘 要】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形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现状,基于大语文的指导思想,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致力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努力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质疑,培养有个性的发散性思维;结合教学实际,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创新学习能力;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活动课堂,引导学生走近
【摘 要】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发展远程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教育资源  远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使穷人和普通老百姓都有学习的机会。放眼今天,教育的公平,公平的教育,依然是热门话题,政府部门也一直在为实现教
【摘 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养成的重要场所。过度开放和过度严格要求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优秀、健康社会人才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视学生品质习惯的养成和自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行为品质  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这是在倡导“和谐、幸福社会”背景下对孩子基本素质的要求。可见,在当今社会中,情商远比智商重要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新课标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法中的“任务”以交流为目的,并通过语言的交际来掌握语言,对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如何设计任务”关系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主动表达、积极参与、恰当地表情达意等,
【摘 要】“四自四导”研学模式是对“研学后教”理念的践行。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运作、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四自”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定向、引导学生运作、引导学生调节和引导学生激励的“四导”过程,这“四自四导”研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四自四导”;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它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