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都有赖于思维,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其英语的学习。本文从思维内容的七个角度解析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可采用的策略,以期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学会思维,学好英语。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凌俐,江苏省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总和。而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特征、规律及相互间联系、区别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机能。语言和思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不应忽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新基础教育”理论中,英语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卞玉华,2009)。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却发现忽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赶教学进度,很多课堂里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去重复、模仿、记录、记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点,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久而久之,学生也养成了惰性,即使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只是在等答案。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是低效率的,缺乏思维火花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
思维内容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推断,这五个是学生需要学会和实践运用的基础思维技能。第二类是反思和创新,是高阶思维技能。下面,笔者从思维内容的七个角度来谈谈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可采用的策略。
一、 立足文本,深度解读,发展基础思维品质
1. 借助课本资源,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信息的知觉活动,观察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比较持久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好手头现有资源,比如教材中的标题、配图,绘本的封面等,给学生布置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留有必要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获取信息。
例如,译林版英语教材4A Unit5 Our new home Story time 板块的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如果直接开始进入文本势必有些突兀。教师可以在读前环节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和标题,并设置思考问题:
T: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凌俐,江苏省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总和。而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特征、规律及相互间联系、区别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机能。语言和思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不应忽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新基础教育”理论中,英语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卞玉华,2009)。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却发现忽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赶教学进度,很多课堂里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去重复、模仿、记录、记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点,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久而久之,学生也养成了惰性,即使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只是在等答案。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是低效率的,缺乏思维火花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
思维内容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推断,这五个是学生需要学会和实践运用的基础思维技能。第二类是反思和创新,是高阶思维技能。下面,笔者从思维内容的七个角度来谈谈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可采用的策略。
一、 立足文本,深度解读,发展基础思维品质
1. 借助课本资源,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信息的知觉活动,观察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比较持久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好手头现有资源,比如教材中的标题、配图,绘本的封面等,给学生布置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留有必要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获取信息。
例如,译林版英语教材4A Unit5 Our new home Story time 板块的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如果直接开始进入文本势必有些突兀。教师可以在读前环节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和标题,并设置思考问题: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