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以实施小康村创建工程为总抓手,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路子。
一、超前谋划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一)科学统筹,打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平台
平原县有44万人口,38万是农民。建设小康社会,不从整体上突破“三农”问题,全面小康无从谈起。而平原县的现状是,部分农民观念封闭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由温饱向小康跨越的内在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技术落后,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条件和服务体系落后,实现小康的物质积累能力较弱;农村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较差,封闭性较强,难以实现城乡互动、统筹发展。
平原县把小康村创建置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拉近城乡距离,让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思维方式的改变,带来全新的思路。工作中,县里一方面提高县城的中心辐射作用,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城区景观绿化等26项工程;另一方面,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超前谋划,流动发展”的原则,制定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876个村庄的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村容村貌建设。更重要的是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改革传统的户籍政策,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对其进城生活、就业、子女上学以及创业办厂给予鼓励和优惠。
县里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得到实惠的事情入手,使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延伸,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覆盖。3年来,全县财政支农资金达到了3.7亿元。
(二)创建小康村,因村制宜,量力而行
恩城镇五里庄是个基础不错的加工专业村,豆制品加工和木器加工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从2003年起,县里扶持这个村新发展个体民营业户78户,人均收入达到了6400元,村里还规划高标准村级民营工业园区一处,有60多个农户改造了自家厕所,全村新上沼气池40多座。目前,已经成为平原县的小康样板村。
而同在恩城镇的大杨村,原先是个比较散乱的村子。小康村创建活动开始后,这个村一年间新上黄瓜大棚100个,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
平原县小康村创建不搞一刀切,不平均用力。根据客观实际,全县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从2003年开始,经过起步、示范—扩面—延伸—普及、提高三个阶段,到2015年,比中央要求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平原的目标。全县876个村庄,被分成3个梯次:首选40个经济基础较好、班子强的村庄作为小康创建示范村,重点扶持,一年出轮廓,两年成标杆;筛选100个村子作为小康过渡村,重点培育,扩大示范面;其余村庄,全面启动,扎实创建。
这样,每个村都根据自身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小康创建计划,都“把能做的事先做起来”。
(三)综合施治,立体推进,小康村创建既富裕了农民,又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平原县的小康村建设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为主要内容,从村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4个方面制定了一套20条的小康基本标准。它涵盖了“三个文明的全部内容,并细化分解成78项工作,分别由县乡村干部和职能部门逐项实施,形成政府引导、乡镇推动、部门帮扶、村庄实施、群众参与、舆论支持的创建机制。
去年,平原县实现GDP68.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分别比2002年翻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GDP5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和25%。
二、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家参与,帮助农民奔小康没有旁观者
作为直属单位的县国税局,其业务职能和新农村建设好像相距较远,但是他们却用3年时间,帮扶殿后李和孙庄两个村,使两村都成了全县的小康建设示范村。目前,仅有96户村民的殿后李村,运输专业户达到81家,各种运输车辆128部,新发展个体私营业户30家。孙庄村也硬化了街道,安装了路灯,配齐了文体设施,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
此前清闲的妇联也成了小康村创建的主力军之一,围绕“五美进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每年集中4次培训乡村妇女20万人次,不仅讲生育问题,还讲疾病防治、卫生习惯,甚至穿衣打扮,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追求。
(二)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平原县启动小康村创建之初,很多干部感觉这项工程浩大,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为把这项工作做好,该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如何创建一个有效机制凝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包括20项创建指标的小康村基本标准。12个乡镇、街道办,876个村庄,都按照标准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规划,27个涉农部门也拿出与自身职能相符合的落实方案。县里还实行县直部门包村工作制,组织了1200多人的驻村队伍,进村入户开展小康村建设工作。
同时,平原县还实行了“千分制”双向考核。他们把小康村创建四项任务定为1000分,由小康工委牵头,县直部门与乡镇两者之间互相考核、互相监督。县里为乡镇、村庄、涉农部门以及包村部门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列为年终经济工作总结表彰的重中之重。
此外,平原县还对13000多名农村党员、3000多名农村干部实行“星级化管理”,根据任职年限、评议结果和考核得分情况评定星级。
(三)从“要”到“给”,政府职能在建设新农村中悄然转变
小康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工作的变革。乡镇干部不再研究如何向群众要钱,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帮助群众致富上来。恩城镇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全镇新修油路10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68个村街道硬化,4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达到95%,林木覆盖率38%,96%的村实现了村庄绿化,改厕率30%以上。
小康村创建活动让县直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县建设局以前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自小康村创建以来,工作重点向农村转移,积极为村庄规划设计户型、帮助养殖小区选址等。县民营局结合自身职能成立了项目服务小组,专门为农民新上私营项目提供帮助,从项目考察、论证、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一直到项目竣工投产、达产提供全程服务。目前已经帮助80%的村庄确立了主导产业。
据了解,小康村创建3年来,平原县12个乡镇、街道办、80多个县直部门单位的10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驻村,扶持发展运输、木器、豆制品加工和木炭、绢花生产专业村180多个,种植、养殖专业村200多个。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全县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今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30%。
三、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
(一)抓观念转变,抓文明培训,抓环境整治,掀起一场农民的自我革命
小康村创建工程启动之初,平原县委县政府下大气力抓了两件事,一是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农村环境的治理。县里连续两年组织600农民下温州,并组织百名浙商访平原,乡镇组织外出参观的农民也超过1万名。县里对农村环境的治理重点抓了清理农村“三大堆”(粪堆、草堆、柴堆)和“改厕”、“改圈”工作。目前,全县3万农户用上了新式厕所,90%的农村实现了人畜分离,85%的村庄实现了街道硬化和绿化。
在此基础上,平原县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年来全县共组织“六下乡活动”200多场次,评选八星级以上文明户5.4万户,建设农村文化大院358处、体育场所280处,组建农民文艺队伍384支,培训农民17万人次。
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3年来全县新修农村公路1440多公里,几乎所有的土方工程都由农民以出义务工的形式来完成。
(二)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的致富热情
平原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民的致富主业。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县立足实情,找到了一条适合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的路子。
首先,在种植、养殖业上下功夫,通过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共扶持组建了蔬菜、畜牧、作物制种、用水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670多个,培植发展了蔬菜、蛋鸡、鸽子、养鸭等7个生产基地。3年来,全县新增大棚蔬菜16万亩、作物制种10万亩,新发展各类养殖小区289个、养殖大户2816户,规模种养、集约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其次,平原县选择进入门槛低、投资不大、适合一家一户搞加工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向土地之外要效益。3年来,该县突出抓了绢花、木炭、木器、豆制品加工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先后培育了20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村、8000多个特色专业户,并形成了以105国道沿线为主的饮品啤酒小区、豆制品加工小区和餐饮服务小区,以平武路沿线为主的木器加工小区、木炭加工小区,以101省道沿线为主的绢花加工、塑料颗粒加工小区等8大民营经济特色小区。
再次,该县启动了10万农民培训工程。以县科技夜校、职业中专为载体,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新世纪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等5项培训,使每户农民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
3年来,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特别是首批40个小康示范村都培植壮大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
(三)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农民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纵观平原县新农村建设,最成功的经验就是把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同步抓,同步推进,依靠基层组织的推动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领向奔小康之路,形成了干部党员带头、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平原县真正建立健全了基层民主制度,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星级化管理,解决了过去农村干部职责不明、工作动力不足和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的问题。以此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政务和财务公开,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实现了干群一条心、一股劲,合力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一、超前谋划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一)科学统筹,打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平台
平原县有44万人口,38万是农民。建设小康社会,不从整体上突破“三农”问题,全面小康无从谈起。而平原县的现状是,部分农民观念封闭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由温饱向小康跨越的内在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技术落后,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条件和服务体系落后,实现小康的物质积累能力较弱;农村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较差,封闭性较强,难以实现城乡互动、统筹发展。
平原县把小康村创建置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拉近城乡距离,让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思维方式的改变,带来全新的思路。工作中,县里一方面提高县城的中心辐射作用,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城区景观绿化等26项工程;另一方面,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超前谋划,流动发展”的原则,制定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876个村庄的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村容村貌建设。更重要的是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改革传统的户籍政策,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对其进城生活、就业、子女上学以及创业办厂给予鼓励和优惠。
县里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得到实惠的事情入手,使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延伸,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覆盖。3年来,全县财政支农资金达到了3.7亿元。
(二)创建小康村,因村制宜,量力而行
恩城镇五里庄是个基础不错的加工专业村,豆制品加工和木器加工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从2003年起,县里扶持这个村新发展个体民营业户78户,人均收入达到了6400元,村里还规划高标准村级民营工业园区一处,有60多个农户改造了自家厕所,全村新上沼气池40多座。目前,已经成为平原县的小康样板村。
而同在恩城镇的大杨村,原先是个比较散乱的村子。小康村创建活动开始后,这个村一年间新上黄瓜大棚100个,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
平原县小康村创建不搞一刀切,不平均用力。根据客观实际,全县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从2003年开始,经过起步、示范—扩面—延伸—普及、提高三个阶段,到2015年,比中央要求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平原的目标。全县876个村庄,被分成3个梯次:首选40个经济基础较好、班子强的村庄作为小康创建示范村,重点扶持,一年出轮廓,两年成标杆;筛选100个村子作为小康过渡村,重点培育,扩大示范面;其余村庄,全面启动,扎实创建。
这样,每个村都根据自身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小康创建计划,都“把能做的事先做起来”。
(三)综合施治,立体推进,小康村创建既富裕了农民,又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平原县的小康村建设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为主要内容,从村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4个方面制定了一套20条的小康基本标准。它涵盖了“三个文明的全部内容,并细化分解成78项工作,分别由县乡村干部和职能部门逐项实施,形成政府引导、乡镇推动、部门帮扶、村庄实施、群众参与、舆论支持的创建机制。
去年,平原县实现GDP68.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分别比2002年翻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GDP5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和25%。
二、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家参与,帮助农民奔小康没有旁观者
作为直属单位的县国税局,其业务职能和新农村建设好像相距较远,但是他们却用3年时间,帮扶殿后李和孙庄两个村,使两村都成了全县的小康建设示范村。目前,仅有96户村民的殿后李村,运输专业户达到81家,各种运输车辆128部,新发展个体私营业户30家。孙庄村也硬化了街道,安装了路灯,配齐了文体设施,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
此前清闲的妇联也成了小康村创建的主力军之一,围绕“五美进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每年集中4次培训乡村妇女20万人次,不仅讲生育问题,还讲疾病防治、卫生习惯,甚至穿衣打扮,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追求。
(二)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平原县启动小康村创建之初,很多干部感觉这项工程浩大,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为把这项工作做好,该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如何创建一个有效机制凝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包括20项创建指标的小康村基本标准。12个乡镇、街道办,876个村庄,都按照标准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规划,27个涉农部门也拿出与自身职能相符合的落实方案。县里还实行县直部门包村工作制,组织了1200多人的驻村队伍,进村入户开展小康村建设工作。
同时,平原县还实行了“千分制”双向考核。他们把小康村创建四项任务定为1000分,由小康工委牵头,县直部门与乡镇两者之间互相考核、互相监督。县里为乡镇、村庄、涉农部门以及包村部门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列为年终经济工作总结表彰的重中之重。
此外,平原县还对13000多名农村党员、3000多名农村干部实行“星级化管理”,根据任职年限、评议结果和考核得分情况评定星级。
(三)从“要”到“给”,政府职能在建设新农村中悄然转变
小康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工作的变革。乡镇干部不再研究如何向群众要钱,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帮助群众致富上来。恩城镇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全镇新修油路10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68个村街道硬化,4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达到95%,林木覆盖率38%,96%的村实现了村庄绿化,改厕率30%以上。
小康村创建活动让县直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县建设局以前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自小康村创建以来,工作重点向农村转移,积极为村庄规划设计户型、帮助养殖小区选址等。县民营局结合自身职能成立了项目服务小组,专门为农民新上私营项目提供帮助,从项目考察、论证、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一直到项目竣工投产、达产提供全程服务。目前已经帮助80%的村庄确立了主导产业。
据了解,小康村创建3年来,平原县12个乡镇、街道办、80多个县直部门单位的10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驻村,扶持发展运输、木器、豆制品加工和木炭、绢花生产专业村180多个,种植、养殖专业村200多个。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全县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今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30%。
三、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
(一)抓观念转变,抓文明培训,抓环境整治,掀起一场农民的自我革命
小康村创建工程启动之初,平原县委县政府下大气力抓了两件事,一是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农村环境的治理。县里连续两年组织600农民下温州,并组织百名浙商访平原,乡镇组织外出参观的农民也超过1万名。县里对农村环境的治理重点抓了清理农村“三大堆”(粪堆、草堆、柴堆)和“改厕”、“改圈”工作。目前,全县3万农户用上了新式厕所,90%的农村实现了人畜分离,85%的村庄实现了街道硬化和绿化。
在此基础上,平原县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年来全县共组织“六下乡活动”200多场次,评选八星级以上文明户5.4万户,建设农村文化大院358处、体育场所280处,组建农民文艺队伍384支,培训农民17万人次。
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3年来全县新修农村公路1440多公里,几乎所有的土方工程都由农民以出义务工的形式来完成。
(二)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的致富热情
平原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民的致富主业。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县立足实情,找到了一条适合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的路子。
首先,在种植、养殖业上下功夫,通过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共扶持组建了蔬菜、畜牧、作物制种、用水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670多个,培植发展了蔬菜、蛋鸡、鸽子、养鸭等7个生产基地。3年来,全县新增大棚蔬菜16万亩、作物制种10万亩,新发展各类养殖小区289个、养殖大户2816户,规模种养、集约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其次,平原县选择进入门槛低、投资不大、适合一家一户搞加工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向土地之外要效益。3年来,该县突出抓了绢花、木炭、木器、豆制品加工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先后培育了20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村、8000多个特色专业户,并形成了以105国道沿线为主的饮品啤酒小区、豆制品加工小区和餐饮服务小区,以平武路沿线为主的木器加工小区、木炭加工小区,以101省道沿线为主的绢花加工、塑料颗粒加工小区等8大民营经济特色小区。
再次,该县启动了10万农民培训工程。以县科技夜校、职业中专为载体,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新世纪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等5项培训,使每户农民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
3年来,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特别是首批40个小康示范村都培植壮大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
(三)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农民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纵观平原县新农村建设,最成功的经验就是把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同步抓,同步推进,依靠基层组织的推动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领向奔小康之路,形成了干部党员带头、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平原县真正建立健全了基层民主制度,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星级化管理,解决了过去农村干部职责不明、工作动力不足和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的问题。以此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政务和财务公开,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实现了干群一条心、一股劲,合力奔小康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