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是一种基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审美体现,因而幼儿美术教育需以幼儿思维水平、个性发展与学习兴趣作为能力标准,从而需要美术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手法,为学生形成美术创造力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65-01
幼儿美术教育中,需要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探索与想象来发挥幼儿创造思维,促使幼儿能够通过色彩、线条来创造造型词汇,表现自身认识世界的能力,进而激发自身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师需积极构建和谐教育关系,为开展美术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1.我国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的缺失因素
(1)家长观念较为落后
多数幼儿家长对于美术教育理解方面存在一定誤差。我国社会中所鼓吹的艺术无用思想是在抹杀美术教育真正价值,也是在制约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往往幼儿家长会以画的像为标准来要求幼儿,并不关注学生面对不同事物时的看法与理解能力,进而抹杀幼儿形成创造力。同时,部分幼儿美术教师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针对自身个性特征重点描绘,并未限制幼儿作品调色和构图等内容。但实际上,一些幼儿家长针对这种现象会认为教师并未用心教育幼儿。正是在此观念下,幼儿美术教育极大程度受到幼儿家长观念影响,难以发挥美术教师教学积极性,更是限制了幼儿创造力与发散思维发展。
(2)美术教育逐渐僵化
当前我国所开展的幼儿美术教育在思维方面较为僵化,认为幼儿教育与事物相似便是具有美术天赋。例如,当幼儿教师在进行苹果绘画一课时,便会认为哪名同学作品更好看、苹果更圆,便是美术天赋较强,而一些将苹果绘画为黑色与紫色的同学,教师则认为学生缺乏美术天赋,却没有探究学生思维意识,更没有培养学生美术绘画创造能力。这种美术教育已经逐渐僵化,难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3)限制幼儿创造思维发展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已经逐渐形成固定教育模式,往往由美术教师对幼儿进行示范,而后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想象力来模仿教师绘画内容,最后对其作品评价。美术教师这种主观思考教学模式不仅对幼儿发挥创造性思维产生限制,甚至还约束了幼儿美术思考能力。一般美术教师都会告诉幼儿苹果如同红太阳,月亮如同香蕉等,从而导致幼儿创造思维被局限于固定空间中,无法发散自身思维。
2.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育路径
(1)构建和谐教育关系
幼儿和幼儿教师之间构建和谐教学关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美术教育质量,还可促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活跃美术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创造能力。首先,幼儿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主题教学模式来强调某个主题较为宽泛的内容,不需要限制美术课堂主题,运用音乐、游戏等方法锻炼学生创造力,促使学生依靠自身思维单独创作美术作品,以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其次,美术教师还可帮助学生提升作品质量,开拓思维广度,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创造有利空间。例如,美术教师在为幼儿阐述教学知识时,不可将概念讲授过于复杂,应围绕幼儿理解能力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针对该事物进行联想,进而形成创造能力。再次,美术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不仅要强调幼儿动手、动脑、动眼,还要引导幼儿感受美好的世界,并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实际。一般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多以绘画形式为主。因此,美术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记录所见事物,以此提升学生基础绘画能力,开发幼儿美术创造力。最后,美术教师还可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幼儿自身心理发育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很难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对美术教学容易产生枯燥感。
(2)拓展幼儿教育空间
幼儿美术教育想要提升幼儿创造力,首先,需要幼儿家长对美术教学加以重视,明白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家长不可将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重要任务推给美术教师,应积极与美术教师进行交流,以此提升自身教育儿童的能力。其次,幼儿家长不可将幼儿绘画与事物相似作为幼儿美术能力评价方式,应尊重幼儿思维发散与创造能力,让幼儿能够在绘画过程中开发大脑,进一步提升美术创造力。同时,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为社会不断输送优质美术人才,在此情况下,社会应积极背负幼儿美术教育责任,为幼儿丰富教育资源,促使美术教师能够摆脱课本束缚,不断提升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幼儿自身心理特征采取相应教学方法,以此增强幼儿注意力,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能够跟随美术教师主动思考问题,以此提升幼儿美术创造力。此外,美术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事物,加之情景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完整了解知识内容,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慧.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5.28(12):284+290-291
[2]张建波.试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157-159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65-01
幼儿美术教育中,需要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探索与想象来发挥幼儿创造思维,促使幼儿能够通过色彩、线条来创造造型词汇,表现自身认识世界的能力,进而激发自身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师需积极构建和谐教育关系,为开展美术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1.我国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的缺失因素
(1)家长观念较为落后
多数幼儿家长对于美术教育理解方面存在一定誤差。我国社会中所鼓吹的艺术无用思想是在抹杀美术教育真正价值,也是在制约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往往幼儿家长会以画的像为标准来要求幼儿,并不关注学生面对不同事物时的看法与理解能力,进而抹杀幼儿形成创造力。同时,部分幼儿美术教师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针对自身个性特征重点描绘,并未限制幼儿作品调色和构图等内容。但实际上,一些幼儿家长针对这种现象会认为教师并未用心教育幼儿。正是在此观念下,幼儿美术教育极大程度受到幼儿家长观念影响,难以发挥美术教师教学积极性,更是限制了幼儿创造力与发散思维发展。
(2)美术教育逐渐僵化
当前我国所开展的幼儿美术教育在思维方面较为僵化,认为幼儿教育与事物相似便是具有美术天赋。例如,当幼儿教师在进行苹果绘画一课时,便会认为哪名同学作品更好看、苹果更圆,便是美术天赋较强,而一些将苹果绘画为黑色与紫色的同学,教师则认为学生缺乏美术天赋,却没有探究学生思维意识,更没有培养学生美术绘画创造能力。这种美术教育已经逐渐僵化,难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3)限制幼儿创造思维发展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已经逐渐形成固定教育模式,往往由美术教师对幼儿进行示范,而后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想象力来模仿教师绘画内容,最后对其作品评价。美术教师这种主观思考教学模式不仅对幼儿发挥创造性思维产生限制,甚至还约束了幼儿美术思考能力。一般美术教师都会告诉幼儿苹果如同红太阳,月亮如同香蕉等,从而导致幼儿创造思维被局限于固定空间中,无法发散自身思维。
2.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育路径
(1)构建和谐教育关系
幼儿和幼儿教师之间构建和谐教学关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美术教育质量,还可促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活跃美术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创造能力。首先,幼儿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主题教学模式来强调某个主题较为宽泛的内容,不需要限制美术课堂主题,运用音乐、游戏等方法锻炼学生创造力,促使学生依靠自身思维单独创作美术作品,以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其次,美术教师还可帮助学生提升作品质量,开拓思维广度,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创造有利空间。例如,美术教师在为幼儿阐述教学知识时,不可将概念讲授过于复杂,应围绕幼儿理解能力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针对该事物进行联想,进而形成创造能力。再次,美术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不仅要强调幼儿动手、动脑、动眼,还要引导幼儿感受美好的世界,并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实际。一般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多以绘画形式为主。因此,美术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记录所见事物,以此提升学生基础绘画能力,开发幼儿美术创造力。最后,美术教师还可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幼儿自身心理发育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很难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对美术教学容易产生枯燥感。
(2)拓展幼儿教育空间
幼儿美术教育想要提升幼儿创造力,首先,需要幼儿家长对美术教学加以重视,明白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家长不可将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重要任务推给美术教师,应积极与美术教师进行交流,以此提升自身教育儿童的能力。其次,幼儿家长不可将幼儿绘画与事物相似作为幼儿美术能力评价方式,应尊重幼儿思维发散与创造能力,让幼儿能够在绘画过程中开发大脑,进一步提升美术创造力。同时,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为社会不断输送优质美术人才,在此情况下,社会应积极背负幼儿美术教育责任,为幼儿丰富教育资源,促使美术教师能够摆脱课本束缚,不断提升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幼儿自身心理特征采取相应教学方法,以此增强幼儿注意力,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能够跟随美术教师主动思考问题,以此提升幼儿美术创造力。此外,美术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事物,加之情景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完整了解知识内容,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慧.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5.28(12):284+290-291
[2]张建波.试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