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的热动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針对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普遍存在的联系实习单位困难、现场实习效果不理想、指导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实习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的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并从仿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角度出发讨论了仿真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特点。
  关键词:仿真实习;热能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杨晨(1963-),男,天津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苟小龙(1972-),男,四川南充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重庆 400044)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107-03
  
  能源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引发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这也使得热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热动专业的工程教育背景决定了生产实习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如何既快又好地培养工程专业人才,达到生产实习的目标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接受一系列的实践性教学的训练。其中专业生产实习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将课堂里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电厂设备和系统的启停操作、正常运行调整、事故处理分析的方法、内容和步骤等能有一个比较深入、亲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专业实习究竟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实习内容如何适应拓宽专业的要求,如何保证实习质量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因此,如何改革产生实习教学模式,使其真正达到专业实习目的是培养热动专业合格人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专业实习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企业改革和学校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安排生产实习和实施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实践性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
  (1)联系实习单位困难。由于专业的要求,联系实习基地时往往需要选择电力企业及其相关行业。电力企业要求稳定、安全的生产。大批学生在同一时间进厂实习,不仅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对企业的管理也带来了许多不便,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企业往往视学生的实习为“额外负担”,不愿接受学生或勉强接受学生的实习。
  (2)实习效果不理想。目前通常采用的生产实习基本流程:几十个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由企业工程师进行安全教育,然后结合本厂生产的实际情况,讲授电力的生产工艺,再由企业的相关人员带领下参观学习。由于现场环境的限制,加之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走马观花式地参观,被动地听和看,缺乏动手机会,实习只起到了参观和旁观的效果,实习结束后学生对许多问题还是似懂非懂,达不到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3)年轻指导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目前,各大高校每年都要新进数量众多的博士毕业生作为教学和科研的新生力量。而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通常就由青年教师和新进博士承担。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又到学校工作,没有在电厂的工作经验,无法及时准确解决实习中学生提出的技术问题。因此只能起到带队管理的作用,而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也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4)实习经费不足。以往的实习厂方不收费用,或者收取的费用较少,近年来随着经济意识的增强企业普遍不愿意无偿接收学生实习,实习费用涨幅较大,而学校所拨的实习费用并无增加,从而迫使实习只能在就近便宜原则下缩短实习的时间或在有限的经费下删减实习内容,无疑降低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习效果不理想。
  针对目前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笔者所在单位采用了以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施行仿真与现场实习相结合,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现场参观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以仿真实习为重点的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
  以现代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仿真技术,具有模仿性、试验性、经济性、可靠性等特点,已成为科学研究、系统设计和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运用,基于基本事态的仿真系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教育培训领域内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工程实践教学领域中必将引起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引入仿真教学,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协调,将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必将提高现有的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1.实习教学模式改革
  鉴于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班级较多,从2008年开始,专业实习采用“先现场、再仿真”分阶段实习教学模式,实习时间安排三周,现场实习一周,仿真实习两周,以仿真实习为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2.仿真实习基地的建设
  采用“先现场、后仿真”分阶段实习教学模式,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仿真实习基地,这也是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建设内容。针对重庆市周边火力发电厂的布局情况和学生专业实习的要求,仿真实习基地的建设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建设以重庆发电厂200MW火力发电机组为对象的仿真实习基地(已完成);以此为基础,2~3年后第二期建设以300MW和600MW机组为对象的仿真实习基地,模拟机组将包括超(超)临界机组和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
  3.仿真实习大纲的制定
  原有的现场实习已有完备和成熟的实习大纲和实习内容要求,采用“先现场、后仿真”分阶段实习教学模式后,必须制定相应的仿真实习大纲。仿真实习内容和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在现场参观基础上对电厂热力系统的进一步认识;②机组正常运行的监视与调整;③机组冷态、热态启动和机组正常停运;④典型故障和事故模拟及处理。
  仿真实习大纲的制定以国家电力公司制定的《仿真机实习指导》教学大纲为主要编写依据,以典型的200MW、300MW和600MW机组为背景,结合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同时制定出新的生产实习过程管理和成绩评定标准。
  4.加强青年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
  专业实习的实践性极强,而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缺乏实际运行等工作经历,通过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短期学习,提前到现场进行实习准备,教授仿真基础知识和仿真机的操作和控制等要领,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培训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保证仿真实习的质量。
  三、以专业实习为主要目的的火电机组仿真机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热力系统仿真与建模研究,初期主要从事工程分析仿真,解决火电机组设计和运行中的实际工程问题。从90年代开始培训仿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特别注重培训仿真机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在十年多的工作过程中开发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培训仿真体系结构以及开发平台。在培训仿真方面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紧凑型培训仿真系统的概念,在全仿真系统的建立以及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方面具有一套完善的开发工具。
  1.电站仿真系统的分类
  电站仿真系统根据仿真范围可分为三类。
  (1)全范围仿真机。一台大型发电机组的运行培训全范围仿真机,应是完全复制其控制室设备,包括对所有的实际控制、操作盘台、指示仪、显示器等的复制。仿真对象数学模型的动态响应过程应该和实际过程的动态响应一致,甚至包括声音和视景的复现。它的数学模型应是全范围全过程的,适应各种工况和事故状态的仿真。
  (2)部分范围仿真机。部分范围仿真机是在全范围仿真机的基础上,省去部分次要的仪器仪表、报警信号和操作设备,并省去相应的数学模型。一般认为可保留全仿真80%的内容,不影响主系统、主设备的正确仿真。
  (3)原理性仿真机。并不是根据某一具体对象原型进行复制和仿真,而是作了大量简化,保留了原型的基本原理。例如简化和省去控制室操作盘台较多,软件上采用的不是专用于某一特定原型的数学模型,而是原理性通用数学模型。
  2.DCS仿真系统
  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新的控制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包括热力发电厂在内的过程控制系统跨入了计算机控制时代。特别是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DCS为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它采用微机智能技术,不仅具有记忆、数据运算、逻辑判断功能,还可以实现自适应、自诊断、自检铡。采用分级递阶结构,使系统功能分散、危险分散,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更为灵活。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电能质量,还能降低发电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为大型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DCS自问世至今已经开始步入第四代,DCS的可靠性及强大功能已经取代了绝大部分模拟仪表的控制,已成为火电厂自动控制的主流。
  与此相对应,电站仿真系统必然要反映出DCS对火力发电厂运行和控制带来的巨大变革。根据DCS在电站仿真系统中的配置,体现DCS功能的仿真系统可分为三类。
  (1)激励式(Stimulation–DCS)仿真系统。所谓激励式仿真机(Stimulation Simulator)就是将 DCS 与火电厂热力设备和机组模型直接对接构成的仿真系统。全激励模式保留原有的分散控制系统软件和硬件,接入一个只限于实现热力设备和机组模型仿真的仿真计算机。激励方式涉及激励系统至仿真计算机的接口,两个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硬件接口可由通信接口实现。
  激励式仿真机与实际参考机组具有软、硬件功能和人机界面HMI的高度一致性,保留了分散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可在仿真机上方便地进行控制算法分析研究及改进,能够快速反映参考机组DCS组态的改变,也能预先测试机组的DCS组态改变。但实际DCS软、硬件价格昂贵,只能模拟参考机组,无法实现“一机多模”。
  (2)虚拟(Emulation-DCS)仿真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实现的DCS功能与实际参考电厂相同,但采用成本低廉的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但该类系统仍然需要采用价格昂贵的DCS软件许可。这类仿真系统有时也被称为“虚拟机”,“虚拟刺激”或“虚拟控制器”。其特征是虚拟仿真分散处理单元(DPU)和操作员站人机界面(HMI)与过程模型相连接,实现虚拟DDC的仿真机。该类系统仍然存在激励式仿真系统的模拟对象固定、无法实现“一机多模”的问题。
  (3)全仿真(Simulation-DCS)系统。该类仿真系统使用仿真机专用开发工具模拟参考电厂的DCS功能,即所有软、硬件都采用价格低廉的通用硬件和工具。
  全仿真系统在复制仿真对象方面具有高度灵活性,软、硬件成本低廉,无须实际DCS软件许可,可在实际DCS运行之前快速修改验证DCS组态功能。但该类系统无法使用实际DCS的数据资源,逼真反映参考对象DCS特性困难,开发工作量巨大。
  3.以热动专业生产实习为主要目的的全仿真培训系统
  热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较强、素质优良、富于理想与追求、勇于求实和创新、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专业生产实习的目有则在于了解和熟悉火电厂热力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了解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掌握主要设备及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厂热力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其正常运行、启动、停机及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实际知识。
  根据专业培养要求,用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生产实习的仿真系统必须要与用于电厂职工培训用的仿真培养系统有所差别。首先,为了实现在模拟对象方面的高度灵活性和“一机多模”,我们的仿真实习基地采用全仿真(Simulation-DCS)系统。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低成本,考虑到仿真实习的时效性,在系统硬件上没有设置专门的仿真实习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而是以学校现有的大型计算机房作为硬件平台,在每年实习期间安装相应仿真软件即可,从而大大节约了建设费用。图1为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型机与教练员站随着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增强现已整合在一台计算机上,而工程师站在学生仿真实习中作用不大,可不予配置。本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站的数量不受限制,可根据学生人数灵活配置。为了保证仿真运行的有效性,操作站可在网络环境下整体运行同一产生过程,也可以单机方式独立运行,极大地促进了仿真实习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其次,作为以本专业学生实习为主要用途的仿真系统,其功能设置上要体现出专业实习这一主要目的,除了传统的基本培训功能外,本仿真系统增加了电厂热力系统及设备的自学习功能,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学生通过该功能可对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热力系统及主要设备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直观和深入的学习;另外,仿真系统弱化了与实际机组运行密切相关的一些功能,如DCS的组态功能(包括控制组态、点组态等)、事故反演功能(着重模拟典型事故)、快慢速功能和打印功能等,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认识了解生产过程、掌握主要设备及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上。
  为此,第一期建设的200MW机组仿真机的仿真范围如下。
  (1)锅炉系统。包括炉本体系统、锅炉汽水系统、锅炉风烟系统、锅炉燃料燃烧系统、锅炉吹灰系统、锅炉疏水排污系统、锅炉蒸汽加热系统、锅炉点火系统等。(2)汽机系统。包括汽机本体系统、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汽机回热抽汽系统、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油处理系统、汽机排汽及真空系统、汽机辅助蒸汽系统、汽封系统和汽机疏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给水系统、加热器疏水及排汽系统、仿真高加紧急疏水系统、密封油系统、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3)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主变压器系统、励磁系统、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系统、保安系统、直流系统、电力系统。(4)热控系统。全方位模拟机组装备的分散式控制系统DCS的控制、监视、保护、操作等。(5)就地设备。就地操作系统仿真范围为被仿机组DCS操作以外与机、电、炉、热相关的就地设备。
  四、结语
  将体现现代高科技应用的电站仿真技术与传统专业实习相结合的热动力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通过连续三年的实践已取得以下成效。
  (1)促进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对电厂系统和设备结构、流程和工作原理、运行特性、操作特性、机组启停、事故处理等的认识显著增强。(2)学生就业竞争力改善。通过仿真实习,能够加强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接受通識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火电厂这一本专业主要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3)节约实习经费,解决实习单位联系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旭,赵晓东,王玉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9):148-149.
  [2]胡刚刚,等.以仿真为特色的电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7(5):126-127.
  [3]刘亮,等.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2):130-131.
  [4]杨晨,苟小龙,唐胜利,王广军.水电机组紧凑型培训仿真机的开发[A].2003全国仿真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
  [5]苟小龙,杨晨,唐胜利,何祖威.利用DCS 组态的仿真机软件设计[J].计算机仿真,2003,20(3):77-79.
  [6]唐胜利,何祖威,杨晨,苟小龙.全模拟紧凑型电站培训仿真器的开发[J].计算机仿真,2001,18(1):25-28.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是学生不断刻苦学习的动力,但是当前大学生对待学业和考试的态度让人担忧,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创新运用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并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考试现状信息,旨在为学校提供真实的调查数据,找出影响本科生考试的各种因素,为学校进一步完善考评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本科生;考试;现状研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是实验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管理科学专业实验教学须在遵循专业培养目标导向、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等原则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起基于“仿真+实践+模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模块+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并从建立实验教学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实验教学管理组织和机制、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等方面加以保障实施。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科
期刊
摘要:教育认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改进机制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由此,作为执行教育认证的组织——教育认证机构的发展也备受瞩目。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BET)是美国大学在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和技术专业认证领域最有权威的机构,其认证过程、认证标准和认证特色对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机构
期刊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定向、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认识模糊、实践缺乏科学性、指导不得力等突出问题。可以从师资、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普及生涯规划理念,加强咨询和测评力度,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双证书”制度在国内和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证书”制度就“双证书”制度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高职院校为搭建“双证书”制度平台所取得的成就。并得出以就业为导向落实高职“双证书”制度应当合理设置专业,加快课程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理念的结论。  关键词:高职;双证书;制度;  作者简介:刘冬梅(1962-),女,辽宁昌图
期刊
摘要:根据“煤矿通风与安全”内容多、范围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课堂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课程设计和改革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通风与安全;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登科(1980-),男,湖南永州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夏玉玲(1
期刊
摘要: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学术化倾向比较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能力导向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详细论述了该体系的构成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是有效果的。  关键词:能力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李彦斌(1967-),男,山西吕梁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宋晓华(1971-),女,黑龙江五常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
期刊
摘要: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围绕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非专业素质,从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身心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文素质四个方面进行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并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要求进行对比研究,提出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路径,实现市场与高校培养之间人才供应链的“无缝连接”。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大学生;就业市场;差异  作者简介:王惠燕(198
期刊
摘要:抽取某校132名二年级本科生完成了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程的R/K判断测验和测量学习取向的学习过程问卷,方差分析表明方法课的知识表征总是有K > R且K > G,学习发生一段时间后,总的正确数减少,这主要是由于G减少;成就型取向高时G减少,表面型取向和深层型取向作用不大。  关键词:学习取向;知识表征;R/K判断;学习时间;方法课  作者简介:朱从书(1969-),女,湖北潜江人,长江大学教育科
期刊
摘要:导师负责制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实践中的缺陷日益显露。为弥补这些不足,很多高校开始实施导师指导组制度,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至少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应当通过制度完善导师组制度,并给予导师组成员以适当补助,以增加导师组的凝聚力;应当制订全面、详细的规则,固定导师组的指导模式。另外,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创新指导方式。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制度  作者简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