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社会、企业转变了他们对人才的要求,他们不仅仅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更需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本科院校要转变教学模式,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其教学目标。文章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几点改革教学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审计课程中,学生将侧重点放在了对审计软件的学习上,每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而是简单的学习了一款应用软件。站在传统教学的立场上来分析,计算机审计课程是一门单纯的学习软件的课程。然而,在应用型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审计课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必须要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创新教学模式。
1明确教学目标,推动教学的有序进行
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其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实现设定科学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必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结合学生之前所积累的专业知识,明确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将侧重点放在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上,他们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他们就能在审计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一系列审计工作。其实不然,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明确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除了掌握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还要明确各个循环下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原理。另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结合中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审计操作能力,并引入成熟的业务流程,让学生掌握审计业务的流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全面的思考计算机审计软件设置是否与审计目标相符合,还要考虑通过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否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重要的审计底稿。当遇到特殊的情况时,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否会发生变化,从而能更好的推动审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2引入学习案例,强化学生对软件的理解
大部分高校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会计基础知识,他们也初步了解了审计学原理。当他们正式迈入到大三、大四时,他们要学习财务报表审计、专业审计综合实训等知识。由此可见,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引入学习案例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案例。通常情况下,在大三、大四阶段,教师可以引入相对复杂的案例,这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审计能力。然而,在大一、大二阶段,不适合引入复杂的案例,究其原因在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无法调整分录复杂的案例,因此,一节课下来,他们并不能很好的接受本节课的知识。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案例,如:小公司案例,但是要确保小公司案例存在这发生额。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操作电脑了解到该公司的账目,并且能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审计工作中的可靠证据。
3更新学习软件,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审计课程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审计学原理,还要掌握如何将计算机运用到审计工作底稿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本科院校往往是从软件公司中购买教学中需要的审计软件。但是所购买回来的审计软件通常被一直沿用下去,并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导致审计软件越来越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科院校要想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必须要定期更新审计软件,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审计工作中。例如: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会选择利用EXCEL软件设置审计公式,并且完成审计工作底稿这项工作。此时,本科院校也要借鉴会计师事务所的做法,让学生灵活运用EXCEL软件,这样做既能培养出专业的审计人才,又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促使学生能快速的投身到工作岗位中。
4创新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各个企业的审计工作,往往是由专门的审计团队独立完成的。从中可以发现,在审计工作中,团队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是独立的审计团队。各个独立的审计团队要相互协作完成老师所安排的作业。在审计团队中,每位成员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审计负责人、审计复核人、审计助理等。同时,还要为他们安排不同的审计工作。当审计团队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审计团队中,了解到他们的工作进程,还要看看他们的分工是否明确。当然,教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鼓励每位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发挥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老师所安排的审计任务。
5完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审计课程中,整个教学过程往往围绕着审计软件的使用来进行。现阶段,本科院校要想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的设计学习过程,适时的更改审计软件,科学、合理的更改审计软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将审计放在第一位,将工具放在第二位,利用工具来辅导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科院校的教师要明确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学习审计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当教师在传授计算机审计软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适时的设计教学活动,并对计算机审计软件进行更改,这样做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计算机审计软件在审计工作中仅仅是辅助工具。当学生掌握了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其能将审计软件灵活运用到审计工作中。
6总结
对于大部分高等院校而言,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计算机审计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教师一味的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这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针对此,高校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适时引入学习案例,更新学习软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快速的融入到多变的审计环境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冬.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
[2]彭绍琴,徐俊英,李越湘.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讨——以《无机化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7(18).
[3]牛艳芳,孙文刚.国内外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设计比较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审计课程中,学生将侧重点放在了对审计软件的学习上,每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而是简单的学习了一款应用软件。站在传统教学的立场上来分析,计算机审计课程是一门单纯的学习软件的课程。然而,在应用型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审计课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必须要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创新教学模式。
1明确教学目标,推动教学的有序进行
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其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实现设定科学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必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结合学生之前所积累的专业知识,明确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将侧重点放在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上,他们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他们就能在审计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一系列审计工作。其实不然,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明确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除了掌握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还要明确各个循环下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原理。另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结合中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审计操作能力,并引入成熟的业务流程,让学生掌握审计业务的流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全面的思考计算机审计软件设置是否与审计目标相符合,还要考虑通过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否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重要的审计底稿。当遇到特殊的情况时,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否会发生变化,从而能更好的推动审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2引入学习案例,强化学生对软件的理解
大部分高校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会计基础知识,他们也初步了解了审计学原理。当他们正式迈入到大三、大四时,他们要学习财务报表审计、专业审计综合实训等知识。由此可见,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引入学习案例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案例。通常情况下,在大三、大四阶段,教师可以引入相对复杂的案例,这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审计能力。然而,在大一、大二阶段,不适合引入复杂的案例,究其原因在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无法调整分录复杂的案例,因此,一节课下来,他们并不能很好的接受本节课的知识。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案例,如:小公司案例,但是要确保小公司案例存在这发生额。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操作电脑了解到该公司的账目,并且能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审计工作中的可靠证据。
3更新学习软件,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审计课程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审计学原理,还要掌握如何将计算机运用到审计工作底稿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本科院校往往是从软件公司中购买教学中需要的审计软件。但是所购买回来的审计软件通常被一直沿用下去,并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导致审计软件越来越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科院校要想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必须要定期更新审计软件,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审计工作中。例如: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会选择利用EXCEL软件设置审计公式,并且完成审计工作底稿这项工作。此时,本科院校也要借鉴会计师事务所的做法,让学生灵活运用EXCEL软件,这样做既能培养出专业的审计人才,又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促使学生能快速的投身到工作岗位中。
4创新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各个企业的审计工作,往往是由专门的审计团队独立完成的。从中可以发现,在审计工作中,团队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是独立的审计团队。各个独立的审计团队要相互协作完成老师所安排的作业。在审计团队中,每位成员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审计负责人、审计复核人、审计助理等。同时,还要为他们安排不同的审计工作。当审计团队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审计团队中,了解到他们的工作进程,还要看看他们的分工是否明确。当然,教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鼓励每位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发挥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老师所安排的审计任务。
5完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审计课程中,整个教学过程往往围绕着审计软件的使用来进行。现阶段,本科院校要想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的设计学习过程,适时的更改审计软件,科学、合理的更改审计软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将审计放在第一位,将工具放在第二位,利用工具来辅导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科院校的教师要明确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学习审计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当教师在传授计算机审计软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适时的设计教学活动,并对计算机审计软件进行更改,这样做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计算机审计软件在审计工作中仅仅是辅助工具。当学生掌握了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其能将审计软件灵活运用到审计工作中。
6总结
对于大部分高等院校而言,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计算机审计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教师一味的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这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针对此,高校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适时引入学习案例,更新学习软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快速的融入到多变的审计环境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冬.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
[2]彭绍琴,徐俊英,李越湘.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讨——以《无机化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7(18).
[3]牛艳芳,孙文刚.国内外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设计比较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