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校园中,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情操。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能够为小学生的长远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应当充分重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心骨,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着力于维持班级管理秩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小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受到“严师出高徒”的班级管理思想影响,大部分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对于学生们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还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当班主任对学生提出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时,可能会造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失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班主任要充分关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充分给予学生指导和信任,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做到“软硬兼施”,既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又要融入一些爱的元素。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掌握班级管理的意识,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爱心管理,建立信任
要想有效推进班级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班主任就要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和学生“以心换心”,用自己的真心去影响、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爱护以及信任,从而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中,推进班级管理各项制度的实施,让学生能够自觉听从班主任的谆谆教导。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交心”,来和学生成为好朋友,能够帮助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行为偏差、素质缺陷等情况,从而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比如,对于一些课堂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班主任如果只是一味的拿学校或者是班级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不仅无法取得学生的信任,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让学生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就此而言,班主任应当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近期的生活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看看学生最近是否遭遇过家庭变故或其他不好的事情,然后试图以个人的爱心去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后,班主任就可以更加精准的“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育引导目标的实现。
二、集体观念,增强凝聚力
常言道,“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要确保优秀班集体长期不断发展更需要付出超与常人的努力,不断地树立新目标,寻求新突破,为班级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的人,教会他们感恩社会、关心他人,提高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当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有良好的责任意义时,这个班集体也将是有希望的。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时刻提醒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能片面要求集体对个人的给予,而要同时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奉献,要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个人的给予是班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班级中每个成员都能饱含关心和感恩之心时,对于班集体有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从而逐渐形成能够长久发展的集体心理品质。这种集体心理品质回事班级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奠定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到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有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总是习惯于置身事外,处处以长者与管理者自居,是一种十分不恰当的行为,也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小学班主任要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心理品质,就应当自觉的融入学生当中,主动成为班级中最重要的一员,尽可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如果班主任长期是以长者的身份自居,就会逐渐淡化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严重影响学生们的集体观念,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三、刚柔并施,有序发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任何工作而言,设立的制度标准都是底线。同样,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是保障管理管理正常进行、长久发展的有利条件。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无论实施何种班级管理模式,都需要相应的硬性制度来保驾护航。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心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涵盖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等各种人际关系,处理事务等需要遵守的各项制度规范,并将其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另外,教师在进行解释制度规范时,要从“你应当怎么做”转变为“你不应当做什么”,比如明确的告诉学生们,当上课铃声响起时,每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好。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还应当在不违背刚性制度的前提下,借助柔性管理,为班级管理增加一些“人情味”。
例如,班主任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互相监督作用,促进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将4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并且让学生们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确定小组组长,然后根据考核标准,从每个小组的学生纪律、学习、学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量化,并定期将各小组的考核情况在班级内进行公布,必要时还可以借助适度的奖惩制度来輔助班级管理。每个星期可以设定一个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等评选活动,为被选上的小组颁发相应的荣誉称号,发个奖状或小礼品作为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适当的进行一定的惩罚,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比学赶超”的班级氛围,激励学生们能不断前进,进而促进班级管理的持续推进。
就小学班级管理来说,班主任要做到实干、巧干,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时刻警醒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扎实工作和创新管理并存。
参考文献
[1]王云晓.实干巧干 优化小学班级管理[J].办公室业务,2021,{4}(04):87-88.
[2]王婧薇.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89.
[3]巴合提努尔·木拉提汗.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11):44.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受到“严师出高徒”的班级管理思想影响,大部分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对于学生们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还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当班主任对学生提出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时,可能会造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失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班主任要充分关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充分给予学生指导和信任,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做到“软硬兼施”,既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又要融入一些爱的元素。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掌握班级管理的意识,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爱心管理,建立信任
要想有效推进班级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班主任就要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和学生“以心换心”,用自己的真心去影响、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爱护以及信任,从而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中,推进班级管理各项制度的实施,让学生能够自觉听从班主任的谆谆教导。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交心”,来和学生成为好朋友,能够帮助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行为偏差、素质缺陷等情况,从而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比如,对于一些课堂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班主任如果只是一味的拿学校或者是班级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不仅无法取得学生的信任,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让学生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就此而言,班主任应当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近期的生活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看看学生最近是否遭遇过家庭变故或其他不好的事情,然后试图以个人的爱心去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后,班主任就可以更加精准的“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育引导目标的实现。
二、集体观念,增强凝聚力
常言道,“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要确保优秀班集体长期不断发展更需要付出超与常人的努力,不断地树立新目标,寻求新突破,为班级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的人,教会他们感恩社会、关心他人,提高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当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有良好的责任意义时,这个班集体也将是有希望的。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时刻提醒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能片面要求集体对个人的给予,而要同时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奉献,要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个人的给予是班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班级中每个成员都能饱含关心和感恩之心时,对于班集体有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从而逐渐形成能够长久发展的集体心理品质。这种集体心理品质回事班级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奠定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到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有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总是习惯于置身事外,处处以长者与管理者自居,是一种十分不恰当的行为,也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小学班主任要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心理品质,就应当自觉的融入学生当中,主动成为班级中最重要的一员,尽可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如果班主任长期是以长者的身份自居,就会逐渐淡化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严重影响学生们的集体观念,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三、刚柔并施,有序发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任何工作而言,设立的制度标准都是底线。同样,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是保障管理管理正常进行、长久发展的有利条件。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无论实施何种班级管理模式,都需要相应的硬性制度来保驾护航。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心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涵盖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等各种人际关系,处理事务等需要遵守的各项制度规范,并将其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另外,教师在进行解释制度规范时,要从“你应当怎么做”转变为“你不应当做什么”,比如明确的告诉学生们,当上课铃声响起时,每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好。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还应当在不违背刚性制度的前提下,借助柔性管理,为班级管理增加一些“人情味”。
例如,班主任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互相监督作用,促进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将4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并且让学生们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确定小组组长,然后根据考核标准,从每个小组的学生纪律、学习、学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量化,并定期将各小组的考核情况在班级内进行公布,必要时还可以借助适度的奖惩制度来輔助班级管理。每个星期可以设定一个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等评选活动,为被选上的小组颁发相应的荣誉称号,发个奖状或小礼品作为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适当的进行一定的惩罚,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比学赶超”的班级氛围,激励学生们能不断前进,进而促进班级管理的持续推进。
就小学班级管理来说,班主任要做到实干、巧干,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时刻警醒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扎实工作和创新管理并存。
参考文献
[1]王云晓.实干巧干 优化小学班级管理[J].办公室业务,2021,{4}(04):87-88.
[2]王婧薇.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89.
[3]巴合提努尔·木拉提汗.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