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教学模式”促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9日,我用“可持续教学模式”上了一节公开课,虽然这是我对该教学模式的第一次尝试,但是得到了听课教师和专家的高度好评。通过这次教学,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生了转变
  以前没有运用“可持续教学模式”上课时,我们也会安排小组学习,但那是课堂上教师临时提问,学生临时思考,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粗糙的、随意的,甚至有时是无效的。而“可持续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学习让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规范、科学、具有实效。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之前,我先让学生对“叶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画出相关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空白处”这些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课前自主探究。这样,学生第二课时就有充分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了。由于学生是带着思考走进课堂的,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思维的广度、深度就产生了。学生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批判性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发生了转变
  在准备这节公开课的时候,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设计的立足点在哪里。以前备课时,教师的立足点往往是教师自己。虽然也备学生,但大多数是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备课的角度出发,预设一两个“小陷阱”让学生“上套”,或者在课堂上和学生玩“藏猫猫”的游戏。而对学生在上完本课之后能达到什么程度、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可持续教学模式”立足点在学生,是在学生“先学后教,问题导练”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以问题为主线,以及时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坚持“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的原则。只有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弄清楚,教师在备课时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教学。
  正是因为改变了教学的立足点,这节公开课才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组交流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自从学校进行了“可持续教学模式”的研究之后,教师都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面来汇报,把他们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全班看,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订正。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样做没有必要,因为我觉得在哪儿汇报并不重要,而且让学生到前面来汇报很耽误时间。但在一次总结会上,学校的王丽萍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在座位上汇报与到讲台前汇报,这转身之间的距离并不长。但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回去之后,我对王老师的这句话想了很久,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我联想到自己第一次在全校老师面前发言的情景。当时我拿着发言稿的双手不停地哆嗦,根本不听使唤。但是随着锻炼机会渐渐多了起来,自己的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好,在大家面前说话也不那么紧张了。我想,这转身的距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是很有用的。所以,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到讲台前来汇报,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次公开课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讲台前做了非常精彩的汇报,让听课的教师和专家都感到非常震惊。
  形式与做法的转变,源于教育观念的转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其他文献
北京师大附中全面建设体现“全人格教育”特色的初高中课程,一方面努力突出课程的全面性、兴趣性和实践性,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另一方面,依据初高中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力求课程和教学保持连贯性且突出学段性,从强调共同基础到实现差异发展,从激发浅表兴趣到培养深层志趣,从丰富情感体验到提升核心能力,努力实现六年一贯的“全人格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阶段:“雏鹰”奠基,“实趣”升能  1.构建
“强化”是行为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相依性原理,简单讲,就是如果行为受到奖励或强化,它就有可能再次发生。同样,如果某一反应的后果受到抵制或排斥,则该反应就不大可能再次发生。将这一原理应用到课堂管理中,可以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增强反应——正强化  正强化指相依于某一反应的强化物(满意刺激)导致了该反应的增强。比如,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品学
2014年,首都基础教育绘制了一幅幅以公平、优质、均衡为特征的“北京教育新地图”。2015年,服务学生,让学生更多享受优质教育的“实际获得”,将成为“北京教育新地图”的主题。  横向联合,放大优质资源效应  2015年“北京教育新地图”的首要特点,是坚持“存量盘活,增量推进”发展。  抱团发展,优质教育资源重组扩大  东城区今年新建9对深度联盟学校,将继续探索联盟一体化下的学校管理及中小衔接对口直
此前20年,国学教育的主体主要在民间,方法尚未完善,体系尚未形成。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核心部分的国学教育,正在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教育部分之一。从中考、高考到素质教育,国学的比重正在加大。国学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具体来说,学校对国学教育主要有以下需求:要与教育体制相融合,而不能冲突;要与西学课程相交流,而不能隔阂;要让教师和学生减负,而不能加课;要让学生学
在经过系列调研及深入发掘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将门头沟地域资源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机结合,提炼出“山谷文化”的学校文化特色。  “山谷相生、自然天成”的理念文化  “山谷相生”蕴含着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山与谷相生相依;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师生在学习自然的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共同体,互助共进,教学相长。  “自然天成”既是顺应教育的自然规律,充分挖
集团化办学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名校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北京小学始终坚守基础教育本真和凸显儿童生活价值的办学境界,也深深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引领幼小衔接课程开发的方向。  1.设计“坚守基础教育本真”的幼儿活动  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更应该做好奠基工程。为人的一生发展打基础,即人生奠基,包括学习的兴趣、态度和习惯,包括健康体魄、创新精神、实践
我在美国加州洛杉矶郡核桃谷联合学区当“影子校长”期间,是一个不断发现、思考、交流和分享的过程。我努力发掘美国教育中能给我带来思想冲击和行为借鉴的各种各样实践“宝藏”,不断经历“淘宝”过程中那如获至宝般的情感体验。就这样,“宝藏”被我一个个发掘了,“语言学习指导设计(Guided Language Acquisition Design,简称GLAD)”就是其中之一。   在核桃谷联合学区C.J M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特聘指导教师  教师,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职业之一。所以,很少会有人问教师是做什么的,教师的价值是什么。  但是,作为教师,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每一名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都应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教师,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这个问题很大,它涉及教师职业的普遍价值,这个问题也很小,它是一个人的职业追求。  其实,对于我来说,问题很简单:我为什么要
在这“七彩毕业季”里,人大附小的准毕业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课堂,用丰富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为自己献上一份成熟的答卷。  社会调查。首先,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确定热点问题,组成调查小组,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地点。然后,他们结队来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医院、饭店等公共场所,向往来的行人发放调查问卷,用调研获知并诠释自己眼中的世界。  制作海报。孩子们将调查成果制作成海报张贴在教学楼道里,以唤起大家的共鸣
丰台第五小学这次的猎狐行动有点特别——每个六年级的学生手里都牵着一个来自本校一年级的学弟学妹。家里的独生子女,现在成了大哥哥大姐姐,学生们可认真了。那边,大哥哥一个人把弟弟妹妹的水瓶都挎在自己肩上,大姐姐紧紧领着妹妹的手,生怕她下台阶时摔着;这边,哥哥给弟弟系鞋带,姐姐为妹妹拿着脱下的衣物……那样的体贴,那样的耐心,让在场的老师们直呼“想不到”。这不,刚走了不到一半,有的小朋友就走不动了,哥哥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