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把学校教育看作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交往、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合创的过程。教学互动场的构建要注意突出和谐、合作、共创等效应。和谐指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和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和谐。
  
  二、教学互动场构建的理论依据
  
  1、需要动机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人具有不断发展和生长的内在本性,人的需要是行为的根本动力。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兴趣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具有较强的兴奋力,会迫使主体主动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
  2、体动力原理、集体内部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互动合作学习中实现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认识,上升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3、民主平等理念、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传统教育崇尚严格的控制约束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人格。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文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课堂氛围是民主的。 “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民主平等是教学互动场构建的有机土壤,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而且有益于学生课堂交往的满足。
  
  三、教学互动场构建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学生是否自觉参与语文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互动场构建的核心是主体性,学生是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主体,是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的主体。
  2、个性化,教育必须从尊重学生个性开始,只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发展和张扬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 语文教学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把课堂改造成为学生个性表现和发展的舞台。
  3、探究性,探究的本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现代教育主张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探究和研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问题能力”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有序性,“有序”是指信息量增加,组织化程度增加,系统由较低的结构变为较高的结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和个性化,并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和个性意识,并使师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形成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才能真正使教学相长。
  
  四、教学互动场构建的基本环节
  
  审视传统的教育规范,在现代教育生态学理念的观照下,积极构建以“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质疑问难——共同评析归纳”为基本环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和课堂教学新模式,把更多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向分享、学习者,促进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师生共同与文本对话。
  1、生参与备课教师备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心理状况,即“备学生”如,在组织《祝福》教学前,师生围绕“祥林嫂悲剧是怎么造成的”议题,共同设计了一个“为祥林嫂告状”的“道德法庭”,通过“控方律师”的陈述与“辩护律师”的反驳,以此来加深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认识。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提前进入备课环节有利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创设问题情境即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事物,以激起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佳境。。如对于《项链》人物性格和主题表达的把握,教学中不妨先选取一个情节或一段话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在多维思索中探寻理解的途径,避免简单的“政治图解”。
  3、引导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构建的过程。如,《六国论》的教学完全可以在学习《过秦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异同,自主探究。在分析苏洵、贾谊得失中提出自己的“历史见解”。这样,根据自己的思考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以使学生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获得持续的进步。
  4、鼓励讨论质疑讨论质疑是思维碰撞、评价批判、理清思路、升华思想过程。
  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教师的课堂权威开始消解,教育应着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激励,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育要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引导学生善于合作,让学生个体和集体形成协同发展的动力。
其他文献
【摘要】突破、创新、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生命视阈下的生态政治课堂的本质。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下,有必要进行冷思考,融合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学,重新解读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用我们的教育智慧不断增值教育思维品质,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把政治课堂打造成为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加工厂,和其进行呼吸作用的生态氧吧,新陈代谢、自由吸纳。  【关键词】有氧呼吸;自养;
当前,在我国持续、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中,有两个引人瞩目的现象:一是民营企业的崛起,在全国实现的GDP中民营企业贡献率已超过了50%;二是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区发展,走出了一条以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此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有目标性的课程考核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着重分析以往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一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也异军突起,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正是由于数学学习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更需要合作。因此,数学教师更要重视合作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关键,探究学习是目的,而合作学习,既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同
解放小学是一所辽宁省命名的模范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3300名学生,专任教师117人。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校本培训作为我校的立校之本。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校本培训工作更显现出办名校的作用和其独特的魅力。现将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从培训管理、培训环境、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评价五方面做以汇报:    一.培训管理注重规范化    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我们制定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每一项都实施了
【摘要】高考不可取消,只能在改革中发展。高考关系着千万人们切身利益,决不可等闲视之。高考体现国家意志,其导向功能更值得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本文从当前高考导向功能出现偏差着手,对其成因加以探讨,并试图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  【关键词】高考;导向功能     一、“高考指挥棒作用”与高考导向功能    教育性是考试的基本特性,也是考试导向功能的集中体现。⑶高考也应具有教育性,但从60年代考试的“片
目前,教师普遍感到作文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造成作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不愿写,怕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就作文教学来说,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就会自觉地写,刻苦地练,从而使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当前语文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有哪些途径呢?在此谈谈我的做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