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教学理论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学中观察与实验是很重要的,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调动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探究与合作,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要从每节课做起,从课堂每一个环节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物理的保证。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很大,但自己的教學如何变革还不是很明确。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与点拨,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把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经验一古脑地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即可。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非常明显,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培养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很差。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要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关键处教师给予适当点拨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开展分层教学。
一、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发现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修正,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通过演示实验,由实验现象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应该以串、并联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因此不能只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串、并联的概念上,更应注重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经历的体验上。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学生在地理课中学到的有关河流的知识,在感性上先有一些认识。猜想不是瞎想,应据教材中给的事例和学生已经有的经验进行猜想或假设。如上可以由河流的水流量猜想电流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提出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电学知识,教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并评价、归纳和总结,方案确定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收集证据。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同时也注重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教学要从生活入手。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
比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的教学,这个知识点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一个分化点。但是在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尽管在探究活动之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计算,但是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杂的计算,应该像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再比如《光的反射》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只关注如何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应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物理知识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只是让学生当听众。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当中,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很难看出比较明显的熔化过程,或者可能会发现海波由于过热而不凝固这样的问题。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如何查找资料、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情感丰富了,能力变强了。不仅轻松了掌握了知识,还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很大,但自己的教學如何变革还不是很明确。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与点拨,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把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经验一古脑地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即可。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非常明显,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培养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很差。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要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关键处教师给予适当点拨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开展分层教学。
一、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发现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修正,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通过演示实验,由实验现象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应该以串、并联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因此不能只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串、并联的概念上,更应注重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经历的体验上。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学生在地理课中学到的有关河流的知识,在感性上先有一些认识。猜想不是瞎想,应据教材中给的事例和学生已经有的经验进行猜想或假设。如上可以由河流的水流量猜想电流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提出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电学知识,教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并评价、归纳和总结,方案确定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收集证据。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同时也注重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教学要从生活入手。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
比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的教学,这个知识点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一个分化点。但是在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尽管在探究活动之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计算,但是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杂的计算,应该像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再比如《光的反射》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只关注如何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应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物理知识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只是让学生当听众。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当中,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很难看出比较明显的熔化过程,或者可能会发现海波由于过热而不凝固这样的问题。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如何查找资料、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情感丰富了,能力变强了。不仅轻松了掌握了知识,还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