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融合的方式,主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有效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等汉语言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小学生汉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然而小学课堂教学中以教师降解为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导致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处于被动学习姿态。故本文浅析如何激发小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让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角,从而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主体参与意识;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但是在当前小学自然小班化环境下,部分教师将教科书视为《圣经》,从不敢在教学模式上越雷池一步,教科书上面怎么编,教师就如何教的这种观念一直深深刻在教学方法中,从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死板性,教学方式的僵化性和教学效率的低下性[1]。其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倡导“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即使大部份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素质的影响,使他们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也无法在日常备课中考虑到如何激发小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让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角,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无法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探讨如何让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角。
一、因势开展,以文化内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小学生学习汉语文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汉语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课本汉语言之文化内涵理解不够,尤其在古诗歌教学中更是如此[2]。通常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见“言”不见“文”现象颇为严重,因此在古诗歌教学中,引入适当教学方法是小学生汉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尤其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融入到汉语言之文化内涵内,这需要引入新式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讨论式课堂教学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探讨中成为课堂主角,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文言并行”。
例如在教授《牧童》此课时,可以以“你能从‘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句话中的‘六七里’、‘三四声’是数字具体描写吗,这两组数字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呢?”为辩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其实,文中“六七里”、“三四声”这些两组数字在诗中都不是具体的描写,“六七里”是指草铺的较为广茂,其突出了草地的茂盛和广阔,而“三四声”是笛声较少,反而突出了笛声的悠扬,也衬托出了乡村夜晚的静寂。学生们通过古诗阅读,在讨论中可了解到了《牧童》此诗的真正意境,也能在古诗学习中体会到诗人吕岩的一种心态,即《牧童》此诗表达的中心思想。当然由于小学生汉语言水平不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在互动中释疑。
笔者由衷欣慰小学生们能在本堂课中通过课堂讨论得出精彩的讨论,得出深刻的思想感悟。当学生们能真正探讨出《牧童》中心思想时,就代表着学生们对《牧童》这篇诗歌基本上是“这堂课,我懂了”。正是由于讨论式教学在《牧童》这篇诗歌课堂教学上的应用,才使小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将“学和用”结合起来,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体精神贯穿于讨论式教学中,使本堂诗歌课堂教学打破既往“灌输式”课堂教学的痼疾,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论出了汉语言课文之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内涵也吸引了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巧设问题,以问题思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适宜问题设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问题设置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以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为问题设定依据[3]。《小英雄雨来》按照教学要求是一篇一课时完成略读课文,但由于课外篇幅较长,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让学生们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来了解全文内容,如雨来是哪里人?雨来生活在哪个年代?雨来为什么被为小英雄?在阅读上,《小英雄雨来》一文生字生词并不多,小学生可通过朗读、默读、快速阅读和精读等方法明确文字内容,但是由于小學生阅读能力有限,在了解文章教学重点上,一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此课时,必须通过巧设问题,让小学生在文本中阅读中明确懂课文中心思想。
从当前小学生们成长环境来看,他们很少能涉及到解放前小英雄所处时代环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分析文章中明确主题是本课文学习的难点。在本节课中,笔者在教学设计为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在教学开始之初就设置了如下关键性问题:(1)通篇阅读课文,你是否能初步总结出小英雄雨来具有那些优良品质?(2)再仔细阅读一遍课文,读后说出每一局部的主要内容,可以给每个局部加小标题,并简要阐述此段描写了些什么事?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们在课文阅读中,可以找到有关描述雨来品质的句子,并通过局部小标题添加,也能用简洁语言描述雨来事迹和优秀品质。
带着密切联系课堂教学重点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在学习进行中的思考深度,教学重点问题必然能迎刃而解。本堂课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指出了文章的主旨:小英雄雨来具有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在《小英雄雨来》课文教学中带着问题学,学生对阅读课本有了兴趣,其在阅读中能结合人物语言、行为等潜台词,体会到了语言表达方式,也真正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三、注重指导,以良好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课文时,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但在此过程中教学不要成为教学中的说教者,必须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体开展学习,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有充足的话语权,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要控制好学生过程的节奏,在恰当时候进行点拨、评论、纠正,在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不理解问题时,教师必须给予理论引领,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还是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学生总结的小英雄雨来的优秀品质时,教师可以明显感觉到部分学生对“为什么雨来是小英雄,有着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看法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就可引出“小英雄雨来平凡吗?”这个辩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平凡,为什么又不平凡”。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爱国主义”与“忠、孝、仁、义”等传统思想的关系,必须让学生理解“小英雄雨来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在指导中要重点强调“小英雄雨奋不顾身的原因”,这可以让不了解战争意义的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如今生在幸福之中的时候”。在明确这个原因之后,在《小英雄雨来》课文教学中,学生才能学出兴趣,论出深度,不仅提升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由于汉语的听说能力有限,若较少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日常教学中一味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必将会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使课堂教学处于千篇一律的语言教学之中,对于小学生学习汉语文教育的效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将听说训练融于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提升,才能让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沈重.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34):127+145.
[2]汤道琼.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设疑提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34-135.
[3]姜良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魅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35):136-137.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主体参与意识;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但是在当前小学自然小班化环境下,部分教师将教科书视为《圣经》,从不敢在教学模式上越雷池一步,教科书上面怎么编,教师就如何教的这种观念一直深深刻在教学方法中,从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死板性,教学方式的僵化性和教学效率的低下性[1]。其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倡导“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即使大部份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素质的影响,使他们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也无法在日常备课中考虑到如何激发小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让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角,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无法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探讨如何让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角。
一、因势开展,以文化内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小学生学习汉语文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汉语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课本汉语言之文化内涵理解不够,尤其在古诗歌教学中更是如此[2]。通常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见“言”不见“文”现象颇为严重,因此在古诗歌教学中,引入适当教学方法是小学生汉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尤其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融入到汉语言之文化内涵内,这需要引入新式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讨论式课堂教学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探讨中成为课堂主角,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文言并行”。
例如在教授《牧童》此课时,可以以“你能从‘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句话中的‘六七里’、‘三四声’是数字具体描写吗,这两组数字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呢?”为辩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其实,文中“六七里”、“三四声”这些两组数字在诗中都不是具体的描写,“六七里”是指草铺的较为广茂,其突出了草地的茂盛和广阔,而“三四声”是笛声较少,反而突出了笛声的悠扬,也衬托出了乡村夜晚的静寂。学生们通过古诗阅读,在讨论中可了解到了《牧童》此诗的真正意境,也能在古诗学习中体会到诗人吕岩的一种心态,即《牧童》此诗表达的中心思想。当然由于小学生汉语言水平不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在互动中释疑。
笔者由衷欣慰小学生们能在本堂课中通过课堂讨论得出精彩的讨论,得出深刻的思想感悟。当学生们能真正探讨出《牧童》中心思想时,就代表着学生们对《牧童》这篇诗歌基本上是“这堂课,我懂了”。正是由于讨论式教学在《牧童》这篇诗歌课堂教学上的应用,才使小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将“学和用”结合起来,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体精神贯穿于讨论式教学中,使本堂诗歌课堂教学打破既往“灌输式”课堂教学的痼疾,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论出了汉语言课文之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内涵也吸引了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巧设问题,以问题思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适宜问题设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问题设置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以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为问题设定依据[3]。《小英雄雨来》按照教学要求是一篇一课时完成略读课文,但由于课外篇幅较长,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让学生们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来了解全文内容,如雨来是哪里人?雨来生活在哪个年代?雨来为什么被为小英雄?在阅读上,《小英雄雨来》一文生字生词并不多,小学生可通过朗读、默读、快速阅读和精读等方法明确文字内容,但是由于小學生阅读能力有限,在了解文章教学重点上,一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此课时,必须通过巧设问题,让小学生在文本中阅读中明确懂课文中心思想。
从当前小学生们成长环境来看,他们很少能涉及到解放前小英雄所处时代环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分析文章中明确主题是本课文学习的难点。在本节课中,笔者在教学设计为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在教学开始之初就设置了如下关键性问题:(1)通篇阅读课文,你是否能初步总结出小英雄雨来具有那些优良品质?(2)再仔细阅读一遍课文,读后说出每一局部的主要内容,可以给每个局部加小标题,并简要阐述此段描写了些什么事?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们在课文阅读中,可以找到有关描述雨来品质的句子,并通过局部小标题添加,也能用简洁语言描述雨来事迹和优秀品质。
带着密切联系课堂教学重点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在学习进行中的思考深度,教学重点问题必然能迎刃而解。本堂课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指出了文章的主旨:小英雄雨来具有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在《小英雄雨来》课文教学中带着问题学,学生对阅读课本有了兴趣,其在阅读中能结合人物语言、行为等潜台词,体会到了语言表达方式,也真正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三、注重指导,以良好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课文时,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但在此过程中教学不要成为教学中的说教者,必须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体开展学习,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有充足的话语权,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要控制好学生过程的节奏,在恰当时候进行点拨、评论、纠正,在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不理解问题时,教师必须给予理论引领,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还是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学生总结的小英雄雨来的优秀品质时,教师可以明显感觉到部分学生对“为什么雨来是小英雄,有着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看法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就可引出“小英雄雨来平凡吗?”这个辩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平凡,为什么又不平凡”。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爱国主义”与“忠、孝、仁、义”等传统思想的关系,必须让学生理解“小英雄雨来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在指导中要重点强调“小英雄雨奋不顾身的原因”,这可以让不了解战争意义的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如今生在幸福之中的时候”。在明确这个原因之后,在《小英雄雨来》课文教学中,学生才能学出兴趣,论出深度,不仅提升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由于汉语的听说能力有限,若较少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日常教学中一味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必将会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使课堂教学处于千篇一律的语言教学之中,对于小学生学习汉语文教育的效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将听说训练融于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提升,才能让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沈重.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34):127+145.
[2]汤道琼.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设疑提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34-135.
[3]姜良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魅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3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