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管理是学校教学质量、效益、形象稳步提升,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学校决策、提高师生民主、自主管理等各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现代管理注入了新的内涵,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现代管理意识,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指导思想、理念、策略,制定细致、可行的建设规划,可以加强学校的现代管理。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现代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信息化的奋斗目标。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由于资金投入、管理体制等问题,目前正处于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向管理控制阶段过渡。如何构建和健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管理、运行、服务体系是高职高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信息技术手段对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现代管理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提出至今,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大力发展学校信息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1.1 促进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
高职高专院校的性质决定了管理人员只占有教职工较少的比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管理的繁杂,与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人员比例递减形成矛盾。管理效率成为衡量管理绩效的关键。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规范管理和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如可以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文件通知信息的快速传递、处理及反馈;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实现通知、任务的下发和传递等,大大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规范化管理。
1.2 保证计划和决策科学准确。
传统的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的是管理者和决策层的经验,所获得、利用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对获得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也是靠经验和决策者的智慧来完成的。在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管理中,管理信息系统(MIS)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根据决策的需要进行各种分析、统计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保障,特别是相关数据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更明了、清晰的反映了实际情况,计划和决策更科学严谨。
1.3 优化精简组织机构。
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信息技术在学校现代管理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精简了机构的人员配置。一方面中间管理层是信息传递和失真的主要原因,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又易造成信息失真,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中间管理层缩减乃致取消,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一个管理者能够指导和管理更多的人员,增宽管理幅度,使组织规模减小且成扁平化。
1.4 疏通信息传递渠道。
沟通是发送者、信息和接受者间信息交流的手段。现代管理强调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缺乏信息沟通,往往是导致管理不畅的主要原因。信息技术不仅拓宽和丰富了沟通的类型和方式,也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便捷高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有关外部环境各种变化的信息,可以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工作的士气、各部门的关系、管理的效能等,为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沟通主要体现在提高信息发送者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接受者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沟通类型和方式,能使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且尽量减少信息沟通的中转环节。
1.5 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管理流程。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管理数据以特定的标准采集并在共享的网络平台上发布,其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共享性更强,所有的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有关的数据和文件,改变了资源利用的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实现全校的信息资源共享。简化了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途径和方式,提高管理的效率。
2 高职高专院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代管理的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数字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淀,基本完成信息化基础网络的建设,正处于扩充向控制阶段过渡。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代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信息技术运用和现代管理脱节。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一般是由信息化部门负责。目前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偏重于技术对教学科研的支持应用,以及对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辅助,这样的定位使得信息管理工作很难上升到战略高度,限制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2.2 管理信息系统未成体系。虽然很多学校构建或者开发了居于教学管理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但各个系统还处于单系统运行,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各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于实现互通共享,无形之中增加了人力和管理成本。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建设指导,各学校采用的系统也各不相通,教育主管部门也无法及时、准确、真实对当前高职高专学校的各项运作指标进行掌控。
2.3 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技术基础有待完善。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办学规模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经费投入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方面,虽然多数院校建成了校园网,形成了基础信息架构,但由于后续资金未能及时跟进,还没有条件实现网络化和现代化管理,没有条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及各教育行政机构信息的搜集与共享,建立与应用信息数据库来处理各种教育信息,即便建起了这样的环境,还需要高昂的维护运行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2.4 信息技术利用率低,资源造成浪费。虽然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已建立了校园网,但大部分学校的网络资源仅作为宣传和发布消息的工具,有些只能提供上网而已,信息化管理、办公自动化只是纸上谈兵,花了几百万建成的校园网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由于微处理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技术和设备不断的贬值,大量资源还没来得及充分开发和利用就已经过时,造成很大的浪费。
2.5 信息资源开发落后。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在建设校园网时,虽然对网络硬件设施进行了一定的投入,但在各种软件资源如网上教学平台、学校业务管理系统、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数据库等的建设上却不肯花钱进行开发,造成软件资源严重缺乏,虽然学校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这些资源往往只停留在个别人手里,数字化程度不高,无法得到共享。
虽然各高职高专院校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但是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制约了高职高专院校现代管理的发展。
3 高职高专院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代管理的措施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管理是全面落实学校现代管理的原则及任务之一,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学校文明环境建设等。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可以参考和遵行国际国内其他行业的建设和管理标准进行,努力做到标准建设和管理。
3.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现代管理意识。
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强化信息管理和现代管理意识,保障高职高专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由学校校级领导专管信息化工作,建立领导机构,每年定期召开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工作会议,查找存在的问题、总结以往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熟练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运用于现代管理当中,才能真正实现现代管理。
3.2 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信息技术运用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加强应用、数据共享”的指导思想,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数字资源建设为重点,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现代管理中的运用,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变革,通过虚拟环境的搭建,扩展现实校园的覆盖和影响。
3.3 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的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的现代管理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规划,在学校建设定位中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同时,决策层需统一思想,始终把数字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建设项目,从规划制定、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经费保障、标准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数字化建设的方针策略、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建设和支持机制建设。
3.4 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的策略。
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运用平台的建设,应该秉承“理念先行、以应用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思想。在建设中考虑到高性能的、容错的、安全的、易维护易管理的、关键业务负载均衡的、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原则。同时兼顾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标准,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技术运用建设标准或参考指南,实现各级管理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也有利不同层次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平台的分步建设。
3.5 制定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规划。
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实际制定学校中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确定近期(1-3年)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同时组织专家对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进行论证。多方筹措资金、分批实施信息化建设,通过自筹资金、项目扶持、对口帮扶、集资贷款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有计划、分批次、有条不紊地逐步开展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罗崇敏.加强学校现代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效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2] 李永红.论校园文化与学校现代管理[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3] 刘国际.创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31)
[4] 蔡晶莹.强化校本管理 促进新时期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07)
[5] 张尚安.学校管理创新与质量提高[J].广西教育, 2008, (32)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现代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信息化的奋斗目标。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由于资金投入、管理体制等问题,目前正处于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向管理控制阶段过渡。如何构建和健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管理、运行、服务体系是高职高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信息技术手段对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现代管理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提出至今,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大力发展学校信息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1.1 促进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
高职高专院校的性质决定了管理人员只占有教职工较少的比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管理的繁杂,与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人员比例递减形成矛盾。管理效率成为衡量管理绩效的关键。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规范管理和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如可以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文件通知信息的快速传递、处理及反馈;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实现通知、任务的下发和传递等,大大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规范化管理。
1.2 保证计划和决策科学准确。
传统的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的是管理者和决策层的经验,所获得、利用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对获得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也是靠经验和决策者的智慧来完成的。在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管理中,管理信息系统(MIS)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根据决策的需要进行各种分析、统计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保障,特别是相关数据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更明了、清晰的反映了实际情况,计划和决策更科学严谨。
1.3 优化精简组织机构。
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信息技术在学校现代管理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精简了机构的人员配置。一方面中间管理层是信息传递和失真的主要原因,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又易造成信息失真,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中间管理层缩减乃致取消,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一个管理者能够指导和管理更多的人员,增宽管理幅度,使组织规模减小且成扁平化。
1.4 疏通信息传递渠道。
沟通是发送者、信息和接受者间信息交流的手段。现代管理强调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缺乏信息沟通,往往是导致管理不畅的主要原因。信息技术不仅拓宽和丰富了沟通的类型和方式,也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便捷高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有关外部环境各种变化的信息,可以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工作的士气、各部门的关系、管理的效能等,为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沟通主要体现在提高信息发送者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接受者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沟通类型和方式,能使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且尽量减少信息沟通的中转环节。
1.5 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管理流程。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管理数据以特定的标准采集并在共享的网络平台上发布,其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共享性更强,所有的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有关的数据和文件,改变了资源利用的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实现全校的信息资源共享。简化了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途径和方式,提高管理的效率。
2 高职高专院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代管理的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数字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淀,基本完成信息化基础网络的建设,正处于扩充向控制阶段过渡。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代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信息技术运用和现代管理脱节。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一般是由信息化部门负责。目前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偏重于技术对教学科研的支持应用,以及对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辅助,这样的定位使得信息管理工作很难上升到战略高度,限制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2.2 管理信息系统未成体系。虽然很多学校构建或者开发了居于教学管理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但各个系统还处于单系统运行,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各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于实现互通共享,无形之中增加了人力和管理成本。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建设指导,各学校采用的系统也各不相通,教育主管部门也无法及时、准确、真实对当前高职高专学校的各项运作指标进行掌控。
2.3 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技术基础有待完善。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办学规模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经费投入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方面,虽然多数院校建成了校园网,形成了基础信息架构,但由于后续资金未能及时跟进,还没有条件实现网络化和现代化管理,没有条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及各教育行政机构信息的搜集与共享,建立与应用信息数据库来处理各种教育信息,即便建起了这样的环境,还需要高昂的维护运行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2.4 信息技术利用率低,资源造成浪费。虽然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已建立了校园网,但大部分学校的网络资源仅作为宣传和发布消息的工具,有些只能提供上网而已,信息化管理、办公自动化只是纸上谈兵,花了几百万建成的校园网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由于微处理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技术和设备不断的贬值,大量资源还没来得及充分开发和利用就已经过时,造成很大的浪费。
2.5 信息资源开发落后。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在建设校园网时,虽然对网络硬件设施进行了一定的投入,但在各种软件资源如网上教学平台、学校业务管理系统、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数据库等的建设上却不肯花钱进行开发,造成软件资源严重缺乏,虽然学校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这些资源往往只停留在个别人手里,数字化程度不高,无法得到共享。
虽然各高职高专院校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但是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制约了高职高专院校现代管理的发展。
3 高职高专院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代管理的措施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管理是全面落实学校现代管理的原则及任务之一,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学校文明环境建设等。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可以参考和遵行国际国内其他行业的建设和管理标准进行,努力做到标准建设和管理。
3.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现代管理意识。
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强化信息管理和现代管理意识,保障高职高专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由学校校级领导专管信息化工作,建立领导机构,每年定期召开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工作会议,查找存在的问题、总结以往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熟练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运用于现代管理当中,才能真正实现现代管理。
3.2 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信息技术运用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加强应用、数据共享”的指导思想,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数字资源建设为重点,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现代管理中的运用,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变革,通过虚拟环境的搭建,扩展现实校园的覆盖和影响。
3.3 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的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的现代管理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规划,在学校建设定位中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同时,决策层需统一思想,始终把数字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建设项目,从规划制定、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经费保障、标准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数字化建设的方针策略、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建设和支持机制建设。
3.4 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的策略。
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运用平台的建设,应该秉承“理念先行、以应用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思想。在建设中考虑到高性能的、容错的、安全的、易维护易管理的、关键业务负载均衡的、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原则。同时兼顾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标准,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技术运用建设标准或参考指南,实现各级管理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也有利不同层次高职高专院校信息技术平台的分步建设。
3.5 制定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规划。
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实际制定学校中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确定近期(1-3年)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同时组织专家对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进行论证。多方筹措资金、分批实施信息化建设,通过自筹资金、项目扶持、对口帮扶、集资贷款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有计划、分批次、有条不紊地逐步开展信息技术运用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罗崇敏.加强学校现代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效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2] 李永红.论校园文化与学校现代管理[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3] 刘国际.创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31)
[4] 蔡晶莹.强化校本管理 促进新时期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07)
[5] 张尚安.学校管理创新与质量提高[J].广西教育, 2008,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