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今天,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身为一线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独特性,神圣性,并能够加强对新要求的学习和掌握力度,努力从多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带来更精彩的教学,让他们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着手,就此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参考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质量;实现策略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在为之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仍旧比较明显,因此,我们需要立足实际,找到问题的根源,探索出更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建立数学模型,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够让学生系统的去解决一类问题,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遇到的数学题目比较多,比较杂,更需要通过模型的建立来提高解题的效率,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效果,同时,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长期的训练和运用,能够让学生形成特定的数学思维,最终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模型,并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建立和应用数学模型。
例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个重难知识点时,就带领学生建立了数学模型,当学生能够利用“兔子数=(实际脚数-鸡兔总数×每只鸡脚数)÷(每只兔子与鸡相差的脚数)”这个模型来解决类似的问题时,我就给学生出了系列类似的题目,如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三个轮子,这些车一共有108个轮子,那么这个停车场中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又如,小花买了2元和5元的纪念邮票共34张,一共用了98元,那么小花买了2元和5元的纪念票各有多少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很好的温习了“兔子数=(实际脚数-鸡兔总数×每只鸡脚数)÷(每只兔子与鸡相差的脚数)”这个数学模型,而且有了深刻的掌握,为其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二、问题层层推进,给予学习思路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我们有必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更多的数学问题,并找到有效的学习思路,这样一来,自然会更高效、高质的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比”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展示了制作橙汁的实验,并让学生参与了实验,之后给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同样都是橙子粉和水调配的橙汁?为什么颜色有的深,有的浅?为什么有的口味重一点有的淡一点?放到数学中来,与什么有关?通过回忆自己的制作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口味的不同,颜色的不同,与橙子粉和水的比有关,这样一来,学生自然有了学习比的思路,这就为更好数学学习效果的获得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为的是让学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给学生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去锻炼,去总结,去提升,这样一来,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也会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在花坛(看作是长方体)的周围铺满瓷砖,并需要在花坛里填满土,之后,再征集同学们的意见来种一些花。那,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帮校领导算一算需要买多少边长为30厘米的瓷砖,需要准备多少的土来填花池。(花池的厚度忽略不计)”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温习,同时问题得以解决,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总的来说,从多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且非常艰巨,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要求的改变而不断的改变和更新,而本文给出的建立数学模型,问题层层推进,理论联系实际三个策略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给予学生特定的数学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学”,教師的“教”变得更高效,实现高质量教学。当然,所给出的这三个策略不够完善和具体,而且也不可能长期适用,因此,在日后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我还会继续研究此问题,继续为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桑耿.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21-22.
[2]金春霞.探究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7.
[3]王予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66-167.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质量;实现策略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在为之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仍旧比较明显,因此,我们需要立足实际,找到问题的根源,探索出更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建立数学模型,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够让学生系统的去解决一类问题,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遇到的数学题目比较多,比较杂,更需要通过模型的建立来提高解题的效率,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效果,同时,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长期的训练和运用,能够让学生形成特定的数学思维,最终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模型,并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建立和应用数学模型。
例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个重难知识点时,就带领学生建立了数学模型,当学生能够利用“兔子数=(实际脚数-鸡兔总数×每只鸡脚数)÷(每只兔子与鸡相差的脚数)”这个模型来解决类似的问题时,我就给学生出了系列类似的题目,如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三个轮子,这些车一共有108个轮子,那么这个停车场中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又如,小花买了2元和5元的纪念邮票共34张,一共用了98元,那么小花买了2元和5元的纪念票各有多少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很好的温习了“兔子数=(实际脚数-鸡兔总数×每只鸡脚数)÷(每只兔子与鸡相差的脚数)”这个数学模型,而且有了深刻的掌握,为其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二、问题层层推进,给予学习思路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我们有必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更多的数学问题,并找到有效的学习思路,这样一来,自然会更高效、高质的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比”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展示了制作橙汁的实验,并让学生参与了实验,之后给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同样都是橙子粉和水调配的橙汁?为什么颜色有的深,有的浅?为什么有的口味重一点有的淡一点?放到数学中来,与什么有关?通过回忆自己的制作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口味的不同,颜色的不同,与橙子粉和水的比有关,这样一来,学生自然有了学习比的思路,这就为更好数学学习效果的获得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为的是让学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给学生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去锻炼,去总结,去提升,这样一来,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也会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在花坛(看作是长方体)的周围铺满瓷砖,并需要在花坛里填满土,之后,再征集同学们的意见来种一些花。那,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帮校领导算一算需要买多少边长为30厘米的瓷砖,需要准备多少的土来填花池。(花池的厚度忽略不计)”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温习,同时问题得以解决,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总的来说,从多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且非常艰巨,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要求的改变而不断的改变和更新,而本文给出的建立数学模型,问题层层推进,理论联系实际三个策略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给予学生特定的数学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学”,教師的“教”变得更高效,实现高质量教学。当然,所给出的这三个策略不够完善和具体,而且也不可能长期适用,因此,在日后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我还会继续研究此问题,继续为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桑耿.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21-22.
[2]金春霞.探究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7.
[3]王予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