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奔月话“祥符”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my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兔子与人类相伴,成为了人类的好伙伴,也被人们尊为十二属相之一,同时也流传下来许多关于兔子的美丽神话传说,“玉兔捣药”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只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据说服用此药丸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哀,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去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了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们,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四个女儿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花,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月宫陪伴嫦娥。
  于是,小玉兔告别了父母和姊妹们,飞升到天庭,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居住和捣药了!
  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龟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玉兔捣药”也成为中国道教掌故之一。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了月亮的代名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当政的咸平到天禧年间共计23年(998-1021年),在参政王钦若的蛊惑下,宋真宗十分推崇道教学说。公元1007年,宋真宗听信王钦若,造作天书,准备封禅,号为“大功业”。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公元1008年),宋真宗把朝臣召集起来,煞有介事地对大家说:“去年冬十一月庚寅月将近半夜时分,我刚灭烛就寝,忽然室中亮堂起来,有个穿绛衣的仙人对我说:来月于正殿建道场一处,将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说完就不见了。从十二月初一起我即斋戒于朝元殿,建道场以伫候神赐。适才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之上。即遣中使去查看。回报称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
  宰相王旦等当即祝贺。于是真宗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所谓天书迎奉到朝元殿道场当众打开封口。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真宗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之后,依旧包起,郑重放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
  真宗趁热打铁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改景德四年为大中祥符元年)、改承天门为承天祥符门、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贺等等。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
  接下来,又鼓吹和操办“泰山封禅”、“祭祀孔子”,前后花费四十七天时间,动用经费800余万贯。而一直到死,宋真宗都始终把“以神道设教”的事业和举措视为维系其政权命运的纽带。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以丁谓为修昭应宫使,建造“玉清昭应宫”,用以供奉“天书”等物。又命天下修造天庆观,耗财无数,至此,全国道教大盛。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玉清昭应宫”建成,原定15年完工,丁谓命日夜赶筑,七年而成。
  笔者收藏到一枚“祥符元宝”小平钱,其背面有图案为玉兔奔月。画面左侧(穿口的左侧)为一弯刚刚从海平面上升起来的下弦月象(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亮面朝东,在东半天空,出现时间是农历的每月二十二或者二十三)。穿口下方为一片海水,一只兔子自画面右侧向穿口左侧上方腾空跃起,飞向天空。整个画面采用了中国民间剪纸的表现手法来体现,画面线条简洁流畅,玉兔形象自然生动、空灵,体现了宋代时期造型艺术手法和人们的美学观念,表现出了中国宋代时期人们对于神仙般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崇拜。
  经查,宋真宗使用“大中祥符”年号,自公元1008年始至公元1016年终共计9年,其中只有1015年是农历乙卯年,即兔年。而这一年的朝廷大事莫过于宋“玉清昭应宫”的建成。说得更清楚一些这就是一所人间的天堂、人造的月宫。这座宫殿拥有房屋3600间,供奉着天庭送达的“天书”,体现了“皇权天授”的封建思想理念。那么,这样一座宫殿的建成和使用,大宋朝廷不可能不想办法以各种方式向天庭禀报以谢天恩。
  其中一种方式大概就是:以钱能通神的理念,铸造“玉兔奔月”钱币,流布四方。蕴含了以玉兔为信,使向天庭转达人间的仰慕和敬畏之意和转告“玉清昭应宫”的落成之事的意义。因此,这枚钱币已经具有了某种“纪念币”的性质,用来庆祝和纪念“玉清昭应宫”的建成和使用。笔者孤陋寡闻,而这枚“祥符元宝”小平钱币不但表现了传统文化题材,而且铸造年份十分明确。这是宋代历史上能够明确体现具体铸造年份的少数几枚民俗钱币之一,实属难得,借《收藏界》一角,与世人共赏。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传统的中国书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规则和规律,画与印已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印章成了传统书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印章作为篆刻艺术,有很多种类:  按其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扁形、腰圆、半圆、椭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  按其篆刻方法,可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形式。朱文印章一般白多朱少,盖出来的印白底红字;白文印章一般朱多白少,盖出来的印红底白字。  按其
期刊
程门是浅绛瓷的祖师爷,得到一件程门的作品是玩浅绛瓷的藏友们梦寐以求的目标。随着近年来浅绛瓷热的升温,程门的作品价格不断地攀高:2011年4月28日的苏州东方15周年拍卖会上,程门父子合作的一对琮瓶,以84万元成交。同年10月份,在英国的宝龙拍卖会上,程门的山水瓷板以49万元人民币成交。程门作品是浅绛收藏圈顶级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作为一般的收藏爱好者,要想获得一件程门的作品,可谓难上加难。  所以
期刊
2013年元旦,树群兄自河北携江栖梧梅花四方帽筒来汉,给我带来春天的信息。  树群兄走后,寒潮来袭,将此帽筒抱坐于电暖器前,赏玩抚摸,不舍得放手。许多匆匆往事奔来眼前,让人感慨……  初与江栖梧的梅花相逢,算来已近五年。  是一套四节食盒。缺一节,所余有三,有一节略有小磕。胎质厚实,其重坠手。所幸盖上有干支款,署有官厂的其中一节也还在(图1),主要的信息没有缺失。由此知道栖梧其人其梅及其御窑画师身
期刊
吴之(1900-1977年),初名士绥,字之,以字行,改名,号子。幼承家学,稍长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尝得吴昌硕、王一亭等名家指点,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为“白社”画会的创始人之一,后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对中国画系的学科贡献极大。吴之工书法,善诗词,擅长写意花鸟画。其画深受吴昌硕一派画风影响,出入于青藤、八大、石涛、李诸家,融会贯通,别出新意;又直接师法自
期刊
“混水”是景德镇青花彩绘工艺的一门特殊技法。目前,笔者所见相关混水的释义都不够准确、简明、清晰。近些年来,论述古代青花瓷的文章,时有成化时期开始有混水的观点,且人云亦云,流传颇广。混水在景德镇青花史上是一项重大的革新工艺,廓清混水的含义,探讨其演变形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围绕这一问题,笔者从现代混水的工具形状、制造、操作、功效等方面观察分析,对比“混水”一词出现的前后时代青花彩绘特征,试作初步探
期刊
石鲁的后代  石鲁去世以后,他的小儿子石果讲了几句话。他说:“如今看到许多人发狂般地追名逐利,得名而丧格。爸爸不热名利,却身后千载传名……爸爸去了,他带走了多少灵感和才智的秘密,有谁知晓?我们多么可笑,活在人世间忙忙碌碌,追逐时髦,经营小聪明。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失去一位智者到底有多大的损失?”讲得真好!  也只是在石鲁去世以后,我才开始接触到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酷似他父亲年青时的外貌
期刊
(接十期)  “失败了的英雄”  一般都说国画家容易长寿,六十岁以后见成果,石鲁偏偏在将要出成果的年岁,怀着未酬的壮志陨殁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件令人痛心而又遗憾的事情。  有的同志在石鲁生前曾善意地指出:“从他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作品看,缺乏传统功夫,有一些画甚至不易看出画的是什么,这些画在艺术上是失败的。我想,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和极左路线对他的摧毁,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当时的环境是既不容许他研究传统,
期刊
明代青花瓷器上的纹样,许多是有特定寓意的。但年代久远,这些寓意未必能为今人所知。本文试解其中一种存世量较大的花卉纹样。  这种花卉纹很特别:主体是一高一矮两朵盛开的鲜花,生长在从地面出来的一根花茎上;鲜花的花形并不固定,有的像菊花,有的如牡丹,有的则像向日葵等等;花的周边装饰有栏杆、房屋等,这种花显然是生长在庭院里的。那么,这种花卉纹样在表达一种怎样的喻意呢?我认为,表达的是一种古老的诗意:“棠棣
期刊
赠《收藏界》12岁生日:收藏时光,怡情养心。  —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  收中华文化源头,藏炎黄钟灵遗韵。贺《收藏界》创刊12周年。  —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兰芳  王涛:收藏界杂志创办12年,可喜可贺,其中的酸甜苦辣您最清楚。“提升收藏文化、培育收藏市场、服务收藏民众”这三句话,既是贵刊去践行之路,也是未来方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国家新闻总署原副署长石峰 
期刊
有位古钱鉴定家鉴定有争议的古钱时,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外,总是把钱文书法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新出现的“出谱钱”。因为这些钱,前人未见,臆造的可能性很大,而识破臆造钱的首要法宝就是书法。今人臆造钱币,首先要过钱币书法关,这位古钱鉴定家凭书法的漏洞识破了不少假钱。他说“古人不会写出这样蹩脚的字”,相反,他也把书法的精到娴熟作为肯定真品的重要条件。  书法在鉴定古钱中真有那么重要的作用吗?古人、今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