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馆藏齐鲁系列⑤
博物馆里的滕小国
滕州,古滕国之地,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滕州博物馆与青州博物馆、莒州博物馆并称山东三大县级博物馆;墨子纪念馆全面展示了墨子的卓越贡献;近年开馆的滕州墨砚馆将墨学与砚学结合。我们通过这些博物馆、纪念馆,走进历史上的滕国……
滕州博物馆,原名滕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0余件,其中有 碗、罐、钵、壶等陶器;铲刀、镰、磨盘等石 器;镞、镖、锄、凿、针等骨、角、牙器,充分反映了“北辛文化”的特点。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青铜器占总藏量的三分之一。滕侯鼎、滕公簋、滕公鬲、滕侯豆、滕侯虞戈、滕皇编钟等一大批具有诸侯国特征的珍品被核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滕县北辛遗址调查中,采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风格不同的陶器,称之为“北辛类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包括了除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1978年冬和1979年春,由中央考古队和滕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发掘面积约2600平方米,出土有各类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碳14测定为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由于北辛遗址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在滕州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青铜方鼎,因其造型古朴典雅,纹饰繁缛华丽,而备受世人关注,这就是——滕侯鼎。
滕侯鼎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在其
华丽的纹饰,它将饕餮纹的神秘、肃穆发挥得淋漓尽致。滕侯鼎精美的造型、华丽的纹饰,充分展示出当时青铜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反映出西周时期古滕国手工业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
这样一件精美的铜鼎,其主人的身份应是何等的尊贵?从其铭文看,出现“滕侯”二字,推测它的主人应是滕国的一位国君。同墓出土一件簋,有铭文:“滕侯作滕公宝尊彝”,意思是滕侯为悼念他的父亲“滕公”铸造了这件尊贵的青铜器。另有一件鬲,铭文曰“吾作滕公宝尊彝”。这里的“滕公”,学术界普遍认为应是滕国首封之君错叔锈。据此论断,滕侯鼎的主人应是“滕公”之子,滕国的第二代国君。
滕侯鼎虽然历经3000余年,但是至今保存依然完好。它铜质精良,铸造精巧,纹饰富丽夸张,铭文清晰且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的出现,为学者研究滕国的历史提供了确凿扎实的依据。它的铸造工艺,历史内涵代表了滕国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滕侯鼎现收藏在滕州市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3000年故国:
国王与孟子的亲密接触
滕国故城是滕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故城位于滕州市西南七公里滕城村一带,荆河之阳,如今城墙依稀可见,子城周长约2公里,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1027年,武王克商封其十四弟叔绣于滕,爵为侯。是为姬姓滕国的开始。叔绣及其子孙是周王朝派来东方监视东夷各国的亲信,当时,滕国当初与鲁、卫、晋、郑地位相当。滕国传三十一世,历时七百余年,于周赧王二十九(公元前286年)被宋国所灭(一说越灭滕,一说齐灭滕)。
战国时期,滕国国君滕文公以方圆五十里的小国,在八百诸候并立,七雄称霸的境况下,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被誉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列,这不能不说是一历史奇迹。
滕文公在做世子时途经宋国国都彭城,两次问政于孟子。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也”。其父滕定公卒后,派然友去邹,向孟子请治丧之礼。孟子教以行“三年之丧”。因丧礼久废,群臣反对。又派然友去邹。孟子说:“然不可以他求也”。于是文公行“三年之丧”,居庐尽哀,因此孝名在诸侯中传扬。
滕文公继位后,请孟子于上宫开课讲学。文公问孟子:“滕,小国也;间于齐楚间,事齐乎?事楚乎?”孟子说:“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主张不依靠某一大国,只要施行仁政,就能富强不败。于是文公“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不久滕国名声大振。远近颂文公为“贤君”。
楚国的许行研究神农学说,是先秦诸子中农家较有影响的人物。他慕名率徒十人来到滕国定居。宋国的陈相之徒陈良,与其弟辛,背着耒耜来滕国安家落户。
滕国故城遗址为我们走进历史提供了参照。
文公古台位于滕国故城东北隅,为战国时滕文公所筑,故名文公台,亦名灵台。《诗经·大雅·灵台》中这样一段诗:“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王在灵沼于鱼跃。”说明滕国的灵台、灵沼是滕文公效文王的建筑,“与民同乐”。几千年来,台上先后建有滕王阁、文公祠、真武庙、文昌阁等。
现今修复的文公台,保持原始台基,高约十米,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台上建有双重楼顶的滕文公楼。楼高数十米。武中奇书写的《滕文公楼》巨额悬于楼上。
文公台前有一坑池,相传为周代滕国“灵沼”。《孟子·梁惠王上》载:“文王以民为台、为沼、为民欢乐之,谓其台为灵台,谓其沼为灵沼。”滕文公效法文王建此沼。据史载,灵沼原有两个,东西对峙。因年久日远,沧海桑田,东边的灵沼已成为洼地,后来在那里建成乡村校舍。
传说灵沼内没有蚊子,青蛙不叫。
故城东南角,荆河拐弯处,有一片高地突起,相传是上宫馆遗址。康熙版《滕县志》载:“孟子之滕馆于上宫,今失废。”“馆,楼也”是孟子讲学之处。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途经滕县在兹阳(今兖州)火车站,接见当时的滕县县委书记王吉德等人。当毛泽东知道王吉德是滕县县委书记时,便幽默地说:“那你就是滕小国的国王喽!”。 “滕小国在哪个地方?”主席接着问。
“在城西十几里的滕城村。”
“孟子在滕小国的古迹还有没有?”
“还有,滕城有文公台,县城内有铁碑坊。”
“铁碑坊与孟子无关。滕文公请孟子来讲学,孟子之滕馆于上宫嘛。上宫还有没有?”
“我不知道,没注意过。”
毛主席环视一圈,说:“当地方官,就应该了解地方历史嘛。”
因年代久远,荆河改道,受洪水冲击,上宫馆遗址已成半壁悬崖。今高台危岸树林丛生,确有“上宫遗址古城边,老树嵯峨依幕天”的诗意。
与墨子有关:
墨子纪念馆和墨砚馆
在滕州,与墨子有关的纪念馆有两个,第一个是墨子纪念馆。毛泽东评价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滕州随处可见这位滕州人的“足迹”。
先秦时期,墨学和儒学并称为“显学”。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十大纲领。当代著名墨学专家杨向奎认为:“一部《墨子》无论在自然科学哪个方面,都超过整个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
墨子纪念馆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院为墨子纪念馆,设有序厅、综合厅、科技厅、军事厅、圣迹堂等五大展厅,西院为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办公区。
滕州还有一座墨砚馆。
2006年8月8日,滕州墨砚馆开馆。馆藏物品主要由山东省原副省长王玉玺无偿捐赠给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的442方藏砚和140幅书法作品构成。
墨砚馆系统全面的向游客展示中国优秀的砚文化,让游客通过千百年的墨砚史,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砚文化。馆内藏砚,既有先秦的研磨器、汉晋的砖砚、瓦砚、瓷砚、铜砚等,又有唐宋元明清至今的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红丝砚)中国四大名砚和各省名砚;既有石材砚,又有砖、瓷、陶、漆、木、铁、铜、玉、竹、水晶、玛瑙、鎏金、景泰兰等砚。
王玉玺将墨学与砚学研究融为一体,亲自创意策划、启功先生题名、石可先生和石盾先生设计制作的“墨子砚”,长460厘米、宽260厘米、高176厘米,是世界最大的铜砚,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墨砚馆是世界上唯一一所全面、系统、科学展出中国砚台的场所。
博物馆里的滕小国
滕州,古滕国之地,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滕州博物馆与青州博物馆、莒州博物馆并称山东三大县级博物馆;墨子纪念馆全面展示了墨子的卓越贡献;近年开馆的滕州墨砚馆将墨学与砚学结合。我们通过这些博物馆、纪念馆,走进历史上的滕国……
滕州博物馆,原名滕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0余件,其中有 碗、罐、钵、壶等陶器;铲刀、镰、磨盘等石 器;镞、镖、锄、凿、针等骨、角、牙器,充分反映了“北辛文化”的特点。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青铜器占总藏量的三分之一。滕侯鼎、滕公簋、滕公鬲、滕侯豆、滕侯虞戈、滕皇编钟等一大批具有诸侯国特征的珍品被核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滕县北辛遗址调查中,采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风格不同的陶器,称之为“北辛类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包括了除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1978年冬和1979年春,由中央考古队和滕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发掘面积约2600平方米,出土有各类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碳14测定为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由于北辛遗址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在滕州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青铜方鼎,因其造型古朴典雅,纹饰繁缛华丽,而备受世人关注,这就是——滕侯鼎。
滕侯鼎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在其
华丽的纹饰,它将饕餮纹的神秘、肃穆发挥得淋漓尽致。滕侯鼎精美的造型、华丽的纹饰,充分展示出当时青铜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反映出西周时期古滕国手工业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
这样一件精美的铜鼎,其主人的身份应是何等的尊贵?从其铭文看,出现“滕侯”二字,推测它的主人应是滕国的一位国君。同墓出土一件簋,有铭文:“滕侯作滕公宝尊彝”,意思是滕侯为悼念他的父亲“滕公”铸造了这件尊贵的青铜器。另有一件鬲,铭文曰“吾作滕公宝尊彝”。这里的“滕公”,学术界普遍认为应是滕国首封之君错叔锈。据此论断,滕侯鼎的主人应是“滕公”之子,滕国的第二代国君。
滕侯鼎虽然历经3000余年,但是至今保存依然完好。它铜质精良,铸造精巧,纹饰富丽夸张,铭文清晰且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的出现,为学者研究滕国的历史提供了确凿扎实的依据。它的铸造工艺,历史内涵代表了滕国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滕侯鼎现收藏在滕州市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3000年故国:
国王与孟子的亲密接触
滕国故城是滕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故城位于滕州市西南七公里滕城村一带,荆河之阳,如今城墙依稀可见,子城周长约2公里,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1027年,武王克商封其十四弟叔绣于滕,爵为侯。是为姬姓滕国的开始。叔绣及其子孙是周王朝派来东方监视东夷各国的亲信,当时,滕国当初与鲁、卫、晋、郑地位相当。滕国传三十一世,历时七百余年,于周赧王二十九(公元前286年)被宋国所灭(一说越灭滕,一说齐灭滕)。
战国时期,滕国国君滕文公以方圆五十里的小国,在八百诸候并立,七雄称霸的境况下,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被誉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列,这不能不说是一历史奇迹。
滕文公在做世子时途经宋国国都彭城,两次问政于孟子。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也”。其父滕定公卒后,派然友去邹,向孟子请治丧之礼。孟子教以行“三年之丧”。因丧礼久废,群臣反对。又派然友去邹。孟子说:“然不可以他求也”。于是文公行“三年之丧”,居庐尽哀,因此孝名在诸侯中传扬。
滕文公继位后,请孟子于上宫开课讲学。文公问孟子:“滕,小国也;间于齐楚间,事齐乎?事楚乎?”孟子说:“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主张不依靠某一大国,只要施行仁政,就能富强不败。于是文公“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不久滕国名声大振。远近颂文公为“贤君”。
楚国的许行研究神农学说,是先秦诸子中农家较有影响的人物。他慕名率徒十人来到滕国定居。宋国的陈相之徒陈良,与其弟辛,背着耒耜来滕国安家落户。
滕国故城遗址为我们走进历史提供了参照。
文公古台位于滕国故城东北隅,为战国时滕文公所筑,故名文公台,亦名灵台。《诗经·大雅·灵台》中这样一段诗:“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王在灵沼于鱼跃。”说明滕国的灵台、灵沼是滕文公效文王的建筑,“与民同乐”。几千年来,台上先后建有滕王阁、文公祠、真武庙、文昌阁等。
现今修复的文公台,保持原始台基,高约十米,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台上建有双重楼顶的滕文公楼。楼高数十米。武中奇书写的《滕文公楼》巨额悬于楼上。
文公台前有一坑池,相传为周代滕国“灵沼”。《孟子·梁惠王上》载:“文王以民为台、为沼、为民欢乐之,谓其台为灵台,谓其沼为灵沼。”滕文公效法文王建此沼。据史载,灵沼原有两个,东西对峙。因年久日远,沧海桑田,东边的灵沼已成为洼地,后来在那里建成乡村校舍。
传说灵沼内没有蚊子,青蛙不叫。
故城东南角,荆河拐弯处,有一片高地突起,相传是上宫馆遗址。康熙版《滕县志》载:“孟子之滕馆于上宫,今失废。”“馆,楼也”是孟子讲学之处。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途经滕县在兹阳(今兖州)火车站,接见当时的滕县县委书记王吉德等人。当毛泽东知道王吉德是滕县县委书记时,便幽默地说:“那你就是滕小国的国王喽!”。 “滕小国在哪个地方?”主席接着问。
“在城西十几里的滕城村。”
“孟子在滕小国的古迹还有没有?”
“还有,滕城有文公台,县城内有铁碑坊。”
“铁碑坊与孟子无关。滕文公请孟子来讲学,孟子之滕馆于上宫嘛。上宫还有没有?”
“我不知道,没注意过。”
毛主席环视一圈,说:“当地方官,就应该了解地方历史嘛。”
因年代久远,荆河改道,受洪水冲击,上宫馆遗址已成半壁悬崖。今高台危岸树林丛生,确有“上宫遗址古城边,老树嵯峨依幕天”的诗意。
与墨子有关:
墨子纪念馆和墨砚馆
在滕州,与墨子有关的纪念馆有两个,第一个是墨子纪念馆。毛泽东评价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滕州随处可见这位滕州人的“足迹”。
先秦时期,墨学和儒学并称为“显学”。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十大纲领。当代著名墨学专家杨向奎认为:“一部《墨子》无论在自然科学哪个方面,都超过整个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
墨子纪念馆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院为墨子纪念馆,设有序厅、综合厅、科技厅、军事厅、圣迹堂等五大展厅,西院为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办公区。
滕州还有一座墨砚馆。
2006年8月8日,滕州墨砚馆开馆。馆藏物品主要由山东省原副省长王玉玺无偿捐赠给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的442方藏砚和140幅书法作品构成。
墨砚馆系统全面的向游客展示中国优秀的砚文化,让游客通过千百年的墨砚史,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砚文化。馆内藏砚,既有先秦的研磨器、汉晋的砖砚、瓦砚、瓷砚、铜砚等,又有唐宋元明清至今的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红丝砚)中国四大名砚和各省名砚;既有石材砚,又有砖、瓷、陶、漆、木、铁、铜、玉、竹、水晶、玛瑙、鎏金、景泰兰等砚。
王玉玺将墨学与砚学研究融为一体,亲自创意策划、启功先生题名、石可先生和石盾先生设计制作的“墨子砚”,长460厘米、宽260厘米、高176厘米,是世界最大的铜砚,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墨砚馆是世界上唯一一所全面、系统、科学展出中国砚台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