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的教学设计能否在到达学生层面依然理想,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课堂开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平台,若配以主题课堂观察,能使教、研结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一、课题组的一次主题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前期准备
《关注提问细节,生成精彩课堂的研究》为内容的微型课题组青年教师徐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堂研讨课:六年级《确定位置》。为了使研讨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课题组决定尝试主题课堂观察活动。课前请徐老师在设计中将课中所有预设提问按顺序标出顺序,分发给听课教师。并由徐教师指出最希望同伴观察并重点研讨的几个提问细节,即问题7和问题12。课题组长设计好课堂观察记录表:
课堂观察记录表
问题 课堂简要实录 思考分析
问题(7):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亲水湾花园”和 “董浜镇恒康药店”明显不在同一位置,你能想个办法来区分它们吗?
问题(12):利用图中信息,你能分别计算出“董浜农贸市场”和“酸菜鱼馆”到董浜小学的距离吗?先在小组里说说你办法,再完成。(要求学生自己根据比例尺、量出图上距离后再计算)
要求听课教师随带教学设计和课堂观察记录表,对问题7和问题12处给予重点关注,观察提问前后师生互动场景,简要摘录课堂师生对话,即时分析其成因,分析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寻找相关对策。课后再深入思考,在课题组活动时交流所思所想。
课堂观察的流程
课堂观察本身是一个行为系统工程,类型多样,但基本程序大致相同: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为了便于操作,我们没有在课前召开会议,只在听课前跟听课老师下发通知,明确观察主题是:看课堂“提问时机是否恰当、提问的难度和方式是否恰当”并适当实录。然后进入课堂观察必要程序:提供量表课中观察。待课后再分析观察结果,反思并交流。以下是一位教师课堂观察记录:
问题 课堂简要实录 思考分析
问题(7)
(见上表) 问题(6):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董浜镇恒康药店”和“亲水湾花园”都处于董浜小学的南偏西方向,那么这两个建筑在一起吗?为什么?
生:不在一起,他们偏离的角度不一样。
师:那你能量一量吗?随即跳过问题(7)进入了下一环节——量角,原本安排的课题板书也抛到九霄云外。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预设不到位。
2、问题过细。问题6可和问题7应该合并。问题6建议可以这样改进: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发现原有的经验的局限性,随机教师引入课题并追问问题(7)。
问题(12)
(见上表) 教师提问后并没有让学生小组里说说你的办法。而是直接让学生指了指图中算哪一段(白板优势利用较好)。然后各自算了算,就交流。算法也比较单一。 1、小组学习平时可能运用不多。
2、算法没有让学生充分交流,讲授的痕迹较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
课堂观察后的研讨
课后,课题组要求教师能根据课堂实录和即时的分析撰写较详细的听课反思,侧重围绕两处提问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积累教学实践经验。以下是课题组这位老师交流的反思摘要:
本节课能创设现实情景,设置关键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悬念,唤起了探究的欲望,在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课中也有待商榷的做法:
(1)提问常因缺乏开放性而和盘托出,影响主体地位的凸现
问题7为什么会跳过?症结在问题指向太明确,学生很容易想道:不在一起,因为偏离的角度不一样。这样,问题7就显得多余。建议增加问题6的开放性:说说“董浜镇恒康药店”和“亲水湾花园”的位置,有什么感受?提出疑惑:“亲水湾花园”和“董浜镇恒康药店”都在董浜小学的南偏西,但明显不在同一位置,怎么区分?教师及时总结:看来光靠原有的方向已经不能描述出物体的精确位置,那么要如何才能精确描述出使物体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确定位置。在再次矛盾冲突中自然转入新的探究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生成因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而蜻蜓点水,影响三维目标的达成
本课,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目的明确。但课中很多环节没有按照教学预设进行,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很多环节教师一带而过。课后较多学生不知道怎么量角,怎么计算距离,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达成度不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更是搁置半空。“测量哪个角度”、“怎样摆放量角器”等很多的难点学生遗忘较多,都没有扎实突破。避免这种状况的对策就是精心设计提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难点,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观察、比较、交流中积累、优化、提升学习经验。
二、对基于课堂主题观察的校本教研的思考
1、骨干牵头,有序组织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由于流动较多,师资参差,教科研的氛围不够浓,教育研究远远没有成为教师的职业自觉。老师比较习惯“听布置式”的自上而下的活动,校行政——教研组——教师个人的科研通道目前还是比较普遍,如要求普通的老师牵头组织有一定的难度。
2、准备充分,高效展示
行政领导的参与使执教老师更加重视,为提高研讨质量,徐老师已经预先到其他班里试课,对一些明显的不妥环节已经删除,并且做了精美、可操作性的课件,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更具有研究价值。如果一堂课,拖沓、废话连篇,重难点把握不准,这样课堂观察就容易偏离主题。听课老师由于看到上课老师的敷衍了事,积极性就降低,整个活动质量就打折扣。
3、主题观察,优质研讨
带着主题的听课一定是有效地听课。对平时的实践课,评课时一般都肯定优点,避开缺点。因为,商榷背后的往往是有一定水准的教学对策,教师一般不提商榷点。有研讨主题后,老师关注重点环节,在规定内容上进行师生实录,边听边思,寻思出现该情境的原因,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寻找教学的对策。如当堂一时困惑,课后还可根据实录仔细品味,定能有所启示。
4、同伴互助,促进成长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细节化课堂观察就得益于教师间的对话与合作。课后,及时组织课题组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是小组活动,可以是单独的沟通,教师们大多能说实在话和真心话,他山之石中品出美玉之韵。“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回答?”“如何做到发挥学生主体性又兼顾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系列的问题将课堂教学的思考引向深入。对上课教师,感觉自己已经试课,还是出现意想不到的互动,听同组老师的点评后教学行为可以真正得到改进和优化。教师们的专业成长犹如春雨后的小草,星星点点的绿色终究能迎来百花争艳。
【作者单位: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 江苏】
一、课题组的一次主题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前期准备
《关注提问细节,生成精彩课堂的研究》为内容的微型课题组青年教师徐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堂研讨课:六年级《确定位置》。为了使研讨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课题组决定尝试主题课堂观察活动。课前请徐老师在设计中将课中所有预设提问按顺序标出顺序,分发给听课教师。并由徐教师指出最希望同伴观察并重点研讨的几个提问细节,即问题7和问题12。课题组长设计好课堂观察记录表:
课堂观察记录表
问题 课堂简要实录 思考分析
问题(7):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亲水湾花园”和 “董浜镇恒康药店”明显不在同一位置,你能想个办法来区分它们吗?
问题(12):利用图中信息,你能分别计算出“董浜农贸市场”和“酸菜鱼馆”到董浜小学的距离吗?先在小组里说说你办法,再完成。(要求学生自己根据比例尺、量出图上距离后再计算)
要求听课教师随带教学设计和课堂观察记录表,对问题7和问题12处给予重点关注,观察提问前后师生互动场景,简要摘录课堂师生对话,即时分析其成因,分析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寻找相关对策。课后再深入思考,在课题组活动时交流所思所想。
课堂观察的流程
课堂观察本身是一个行为系统工程,类型多样,但基本程序大致相同: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为了便于操作,我们没有在课前召开会议,只在听课前跟听课老师下发通知,明确观察主题是:看课堂“提问时机是否恰当、提问的难度和方式是否恰当”并适当实录。然后进入课堂观察必要程序:提供量表课中观察。待课后再分析观察结果,反思并交流。以下是一位教师课堂观察记录:
问题 课堂简要实录 思考分析
问题(7)
(见上表) 问题(6):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董浜镇恒康药店”和“亲水湾花园”都处于董浜小学的南偏西方向,那么这两个建筑在一起吗?为什么?
生:不在一起,他们偏离的角度不一样。
师:那你能量一量吗?随即跳过问题(7)进入了下一环节——量角,原本安排的课题板书也抛到九霄云外。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预设不到位。
2、问题过细。问题6可和问题7应该合并。问题6建议可以这样改进: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发现原有的经验的局限性,随机教师引入课题并追问问题(7)。
问题(12)
(见上表) 教师提问后并没有让学生小组里说说你的办法。而是直接让学生指了指图中算哪一段(白板优势利用较好)。然后各自算了算,就交流。算法也比较单一。 1、小组学习平时可能运用不多。
2、算法没有让学生充分交流,讲授的痕迹较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
课堂观察后的研讨
课后,课题组要求教师能根据课堂实录和即时的分析撰写较详细的听课反思,侧重围绕两处提问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积累教学实践经验。以下是课题组这位老师交流的反思摘要:
本节课能创设现实情景,设置关键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悬念,唤起了探究的欲望,在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课中也有待商榷的做法:
(1)提问常因缺乏开放性而和盘托出,影响主体地位的凸现
问题7为什么会跳过?症结在问题指向太明确,学生很容易想道:不在一起,因为偏离的角度不一样。这样,问题7就显得多余。建议增加问题6的开放性:说说“董浜镇恒康药店”和“亲水湾花园”的位置,有什么感受?提出疑惑:“亲水湾花园”和“董浜镇恒康药店”都在董浜小学的南偏西,但明显不在同一位置,怎么区分?教师及时总结:看来光靠原有的方向已经不能描述出物体的精确位置,那么要如何才能精确描述出使物体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确定位置。在再次矛盾冲突中自然转入新的探究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生成因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而蜻蜓点水,影响三维目标的达成
本课,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目的明确。但课中很多环节没有按照教学预设进行,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很多环节教师一带而过。课后较多学生不知道怎么量角,怎么计算距离,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达成度不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更是搁置半空。“测量哪个角度”、“怎样摆放量角器”等很多的难点学生遗忘较多,都没有扎实突破。避免这种状况的对策就是精心设计提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难点,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观察、比较、交流中积累、优化、提升学习经验。
二、对基于课堂主题观察的校本教研的思考
1、骨干牵头,有序组织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由于流动较多,师资参差,教科研的氛围不够浓,教育研究远远没有成为教师的职业自觉。老师比较习惯“听布置式”的自上而下的活动,校行政——教研组——教师个人的科研通道目前还是比较普遍,如要求普通的老师牵头组织有一定的难度。
2、准备充分,高效展示
行政领导的参与使执教老师更加重视,为提高研讨质量,徐老师已经预先到其他班里试课,对一些明显的不妥环节已经删除,并且做了精美、可操作性的课件,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更具有研究价值。如果一堂课,拖沓、废话连篇,重难点把握不准,这样课堂观察就容易偏离主题。听课老师由于看到上课老师的敷衍了事,积极性就降低,整个活动质量就打折扣。
3、主题观察,优质研讨
带着主题的听课一定是有效地听课。对平时的实践课,评课时一般都肯定优点,避开缺点。因为,商榷背后的往往是有一定水准的教学对策,教师一般不提商榷点。有研讨主题后,老师关注重点环节,在规定内容上进行师生实录,边听边思,寻思出现该情境的原因,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寻找教学的对策。如当堂一时困惑,课后还可根据实录仔细品味,定能有所启示。
4、同伴互助,促进成长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细节化课堂观察就得益于教师间的对话与合作。课后,及时组织课题组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是小组活动,可以是单独的沟通,教师们大多能说实在话和真心话,他山之石中品出美玉之韵。“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回答?”“如何做到发挥学生主体性又兼顾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系列的问题将课堂教学的思考引向深入。对上课教师,感觉自己已经试课,还是出现意想不到的互动,听同组老师的点评后教学行为可以真正得到改进和优化。教师们的专业成长犹如春雨后的小草,星星点点的绿色终究能迎来百花争艳。
【作者单位: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