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野决定高度”。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往往决定一节课可以达到的状态。
记得一次听课中,两位老师面对《小石潭记》一文,在拓展提升部分不约而同地链接了柳宗元的《江雪》,先摘录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还要钓鱼?
师:是啊,为什么呢?哪个同学能帮帮他?
生2:我知道,他家穷,不钓没得吃。
生3:雅兴。
生4:老师,现在江面结冰,不可能钓鱼。
生5(插嘴):我看到电视里介绍爱斯基摩人就是这样捕鱼的。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看电视也是学语文,可以说生活处处有语文,明白了吧?
明白了什么,可以说“渔翁为什么钓鱼”,“真的是在钓鱼吗”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这位教师的课已经跑题了,游离于文本之外,对话可以说是无效的,让学生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而他却不自知,还为课堂的活跃气氛沾沾自喜。另一个老师却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主动提出“天气如此冷,他为什么还要钓鱼”?
第二步,提议大家共同思考:“渔翁真的是在钓鱼吗?”而后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逐步让学生明白渔翁在此钓鱼,志不在鱼,追问:那么,他借钓鱼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第三步,利用多媒体打出柳宗元写这首诗时的背景资料,这样让学生明白:面对贬官,还是如此荒凉、蛮荒之地,柳宗元此时必然会有失意、苦闷、彷徨、孤独等消极情绪。
第四步,介绍“诗言志”,言的是一种志向、一种情绪、一种情怀。
第五步,教师让学生以“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 ”的句式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1: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等待,等待绽放光彩的时机。如同姜太公一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生2: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诉说自己的孤独。天地苍茫,却只有我一人,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虽然一开始课堂氛围有点凝滞,但教师却不疾不徐、循循善诱。
两节课一对比,第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可学生又获得了什么呢?相反,第二节课一开始看似死气沉沉,但老师不急不慢,扣住文本,从作者的生平入手,直至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看似平淡,给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之感。两节课高下立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其蕴含的深刻哲理而为国人广泛传颂,正所谓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视野决定高度”,这是因为教师在备课环节出现了问题,视野狭窄者就文章的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遇到突发事件就含糊带过;视野宽阔者则不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花一辈子的时间都在备课,备什么?现在强调的备学生自然不能抛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内容与方法上课,自然是必要的。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基础上,备足教材、读透教材,只有如此,让视野变得宽阔,不局限于文本,不局限于教学参考书,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因为上课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课前获得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才能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上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才不会出现像案例一中的情形,游离于文本之外,认为任意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对的。
我们要切记不能让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案例一中的老师似乎更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学生回答什么,他都点头肯定,也不管学生的答案已经游离于文本之外,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本都必然先立足文本,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同时一定要明确: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解读。用李海林老师的话来说,不论课堂怎样活动,活动必须“依文本”。阅读虽不以追寻文本的原意为目的,但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写作背景为读者思维与想象划分了界限。如果忽略它们,忽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毫无根据地阐释、任意解读,就等于否定了文本的独立存在价值,割断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纽带,不要说让文本与读者在阅读中碰撞出火花,甚至形成对话与交流都困难。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案例二中的老师就注意到了这点,自始至终都围绕文本解读,并在解读过程中,给予指导、引导与点拨,巧妙地将文本解读技巧融入阅读意识中,一边练就学生扎实的文本解读能力,一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这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一节课好不好,不在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不在于课堂是否热热闹闹,也不在于你有没有运用多媒体,而在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文章的重难点你是否找准……最关键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的学到了语文。“视野决定高度”,教师如果都不能深入解读文章,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广阔世界,何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何谈评述课堂的好坏呢?要想上好一节课,加强教师解读文本的内功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桶水”。
记得一次听课中,两位老师面对《小石潭记》一文,在拓展提升部分不约而同地链接了柳宗元的《江雪》,先摘录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还要钓鱼?
师:是啊,为什么呢?哪个同学能帮帮他?
生2:我知道,他家穷,不钓没得吃。
生3:雅兴。
生4:老师,现在江面结冰,不可能钓鱼。
生5(插嘴):我看到电视里介绍爱斯基摩人就是这样捕鱼的。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看电视也是学语文,可以说生活处处有语文,明白了吧?
明白了什么,可以说“渔翁为什么钓鱼”,“真的是在钓鱼吗”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这位教师的课已经跑题了,游离于文本之外,对话可以说是无效的,让学生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而他却不自知,还为课堂的活跃气氛沾沾自喜。另一个老师却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主动提出“天气如此冷,他为什么还要钓鱼”?
第二步,提议大家共同思考:“渔翁真的是在钓鱼吗?”而后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逐步让学生明白渔翁在此钓鱼,志不在鱼,追问:那么,他借钓鱼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第三步,利用多媒体打出柳宗元写这首诗时的背景资料,这样让学生明白:面对贬官,还是如此荒凉、蛮荒之地,柳宗元此时必然会有失意、苦闷、彷徨、孤独等消极情绪。
第四步,介绍“诗言志”,言的是一种志向、一种情绪、一种情怀。
第五步,教师让学生以“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 ”的句式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1: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等待,等待绽放光彩的时机。如同姜太公一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生2: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诉说自己的孤独。天地苍茫,却只有我一人,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虽然一开始课堂氛围有点凝滞,但教师却不疾不徐、循循善诱。
两节课一对比,第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可学生又获得了什么呢?相反,第二节课一开始看似死气沉沉,但老师不急不慢,扣住文本,从作者的生平入手,直至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看似平淡,给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之感。两节课高下立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其蕴含的深刻哲理而为国人广泛传颂,正所谓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视野决定高度”,这是因为教师在备课环节出现了问题,视野狭窄者就文章的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遇到突发事件就含糊带过;视野宽阔者则不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花一辈子的时间都在备课,备什么?现在强调的备学生自然不能抛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内容与方法上课,自然是必要的。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基础上,备足教材、读透教材,只有如此,让视野变得宽阔,不局限于文本,不局限于教学参考书,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因为上课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课前获得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才能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上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才不会出现像案例一中的情形,游离于文本之外,认为任意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对的。
我们要切记不能让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案例一中的老师似乎更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学生回答什么,他都点头肯定,也不管学生的答案已经游离于文本之外,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本都必然先立足文本,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同时一定要明确: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解读。用李海林老师的话来说,不论课堂怎样活动,活动必须“依文本”。阅读虽不以追寻文本的原意为目的,但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写作背景为读者思维与想象划分了界限。如果忽略它们,忽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毫无根据地阐释、任意解读,就等于否定了文本的独立存在价值,割断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纽带,不要说让文本与读者在阅读中碰撞出火花,甚至形成对话与交流都困难。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案例二中的老师就注意到了这点,自始至终都围绕文本解读,并在解读过程中,给予指导、引导与点拨,巧妙地将文本解读技巧融入阅读意识中,一边练就学生扎实的文本解读能力,一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这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一节课好不好,不在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不在于课堂是否热热闹闹,也不在于你有没有运用多媒体,而在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文章的重难点你是否找准……最关键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的学到了语文。“视野决定高度”,教师如果都不能深入解读文章,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广阔世界,何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何谈评述课堂的好坏呢?要想上好一节课,加强教师解读文本的内功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