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823455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应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是实施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则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设计是否达到最优化。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层次分明,重点明确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如何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呢?
  前苏联教育家维思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者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发展特长,让每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物理课堂教学应着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建立自信心。因此,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一种分层目标。通过目标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进步,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课前检测,收集课内、课后学生反馈的信息,综合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学生的潜意识、潜概念,从而制定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教学目标。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那些知识是重点,难点?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如何培养?5.每个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按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
  
  二、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按时间顺序将一节课划分为课的开始、中心和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如让学生带着这种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如在讲“动量”一节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通过创设合理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在组织“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时,可借助教室内垂手可得的粉笔头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的操作平台上,用米尺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并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痕迹。若用米尺,怎样才能求出粉笔头沿平台面飞出时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使我们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这个实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兴趣。
  
  四、解决具体问题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应该是观众与演员的关系,应该是演员与导演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启发性、点拨性地讲授,还应让学生充分地去“演”去练,使其在充分有效的练的过程中进入“角色”,领悟知识、理解原理和发展能力。在学习、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因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互动性,要给学生留有进行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加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并强化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以学生为主体。
  
  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预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再进行实验观察,例如:给导体带电,静电平衡的时候,电荷分布在哪里呢?问题一经提出,实验的目的也就很清楚了。如果再与学生共同讨论演示方案,观察和思考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在探究中得以提高,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六、恰当利用媒体,创设物理情境
  
  学生学习抽象的物理概念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创设有意义的环境,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学习感到具体、形象、生动而乐意主动去学,就会事半功倍。多媒体课件恰恰能很好地创设这种环境。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讲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例如惯性定律、带电粒子的运动、分子运动、磁感线等,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这里的实验尽管是虚拟的,但和前面的演示实验配合使
  用,却能解决教学难点,这比单独用语言去说明实验的结论更具说服力,更能令学生印象深刻。
  
  七、注重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的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形式,它既可以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又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一份好的板书,应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板书设计要体现以下原则:①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本堂课的精髓;②体现教授的系统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③体现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上课的注意中心。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
  由上可知,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花椒离体组织的试管培养,进行了丛生芽的诱导,嫩梢继代增殖,生根状况及其移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椒离体繁殖起始培养基以改良WPM,附加激素BA2.5+NAA2+IBA1为最好;继代增殖以基本培养
幼儿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是根据气候、时间,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这种活动能让幼儿接触阳光,感受自然,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这种运动需要根据幼儿园内的环境,进行巧妙规划
摘 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启发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质疑 启发 思考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在授课过程中
情绪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外在表达方式.情绪管理,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良好的情绪会让人精神饱满、充满
1989~1990年在大田条件下,对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粳稻等12个品种每穗颖花现存数等穗部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每穗颖花现存数差异很大,其差异主要由2次颖花现存数的变化所致。每穗颖
引言    2008年春節期间,我国南方出现的强降温和大暴雪冰冻天气导致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媒体记者无法进人部分交通停滞的地方进行采访拍摄。为此,CCTV新闻频道联合央视国际星播客推出了“迎战暴风雪”、“我给家人拜年了”的视频征集专题活动,一周内收到网民上传的DV视频作品200余件,部分网友自拍视频在新闻频道播出。汶川大地震期间,由新浪论坛最先发起的“用爱心创造奇迹”、“新浪拍客记录四川汶川大地震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并且在历史长流中拥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中华传统节日,所以为了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对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进行了开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中的一次重大革新。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体系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这种体系是一套相互配合、内在一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 政治课教学 教学方式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教育部于2001年6月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有序展开,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课堂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作为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课课堂教学,也同样面临着通过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体会和感悟,就如何改革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的实际真正成为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