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生时代抓起,中学时期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主要时期,本文主要阐述中学时期的历史教学与历史素养培养。
【关键词】中学历史 知识传授 历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44-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我国教育部门针对中学生,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而历史作为一门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素养的学科,也提出了“文学素养”“历史素养”等概念作為新课标的重点要求。学生应该从中学历史的学习开始培养历史素养,积累知识,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与新中国的建立过程。
1.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当然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单纯将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完全不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仅仅是作为选拔性考试的一门学科,教师和学生学习历史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历史素养这个概念,仅仅是传授并学习历史知识,有的学生仅是对历史内容和事件进行死记硬背,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绿色教育”的理念的推广,更多的人开始研究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历史素养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
2.如何在教学中将历史素养和历史知识紧密相连
2.1尊重历史史实,构建切实的历史氛围
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并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尊重史实,这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由于历史发生的时间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而且学生没有相同的生活经验,无法感知到当时的情况状态,教师在授课时,为保证学生对历史史实有最真实的情感反应,需要使用正确使用教学语言。无论是课程导入还是重要知识点的讲授,教师都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为学生营造一个和教学相关的历史环境和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述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时,可以以时间线为轴,讲述这一时期内发生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让学生跟随着教师一起去感知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大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培养。
2.2 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教师不仅要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这是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中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再以学生的考试作为教学目标,不过多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讲解“抗日时期”的历史时,不再局限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讲述“抗日战争”的影片,使学生在观看影片中进行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加深这一时期的历史认识,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到爱国情怀;又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鉴赏一些古代的文化作品,通过实物来感知文化的发展,更深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历史的素养。
2.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体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了。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不同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不同,统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历史素养都能够得到提升。
3.结语
任何学习习惯都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学历史的学生,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想要完全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仅仅是依靠短短的课堂几十分钟就可以达到的,因此,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是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素养的培养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加深学习能力。而且历史知识和历史素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历史素质的发展是需要依赖于历史知识的传授,当代中学生只有学好历史知识,才能进行整体历史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09):101-107.
[2]张华中.基于中学历史教学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旨要——以时间观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55-58.
[3]何天宝.在历史教学中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J].安徽史学,1991(16):74-75+72.
【关键词】中学历史 知识传授 历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44-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我国教育部门针对中学生,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而历史作为一门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素养的学科,也提出了“文学素养”“历史素养”等概念作為新课标的重点要求。学生应该从中学历史的学习开始培养历史素养,积累知识,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与新中国的建立过程。
1.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当然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单纯将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完全不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仅仅是作为选拔性考试的一门学科,教师和学生学习历史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历史素养这个概念,仅仅是传授并学习历史知识,有的学生仅是对历史内容和事件进行死记硬背,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绿色教育”的理念的推广,更多的人开始研究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历史素养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
2.如何在教学中将历史素养和历史知识紧密相连
2.1尊重历史史实,构建切实的历史氛围
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并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尊重史实,这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由于历史发生的时间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而且学生没有相同的生活经验,无法感知到当时的情况状态,教师在授课时,为保证学生对历史史实有最真实的情感反应,需要使用正确使用教学语言。无论是课程导入还是重要知识点的讲授,教师都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为学生营造一个和教学相关的历史环境和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述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时,可以以时间线为轴,讲述这一时期内发生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让学生跟随着教师一起去感知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大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培养。
2.2 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教师不仅要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这是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中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再以学生的考试作为教学目标,不过多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讲解“抗日时期”的历史时,不再局限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讲述“抗日战争”的影片,使学生在观看影片中进行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加深这一时期的历史认识,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到爱国情怀;又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鉴赏一些古代的文化作品,通过实物来感知文化的发展,更深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历史的素养。
2.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体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了。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不同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不同,统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历史素养都能够得到提升。
3.结语
任何学习习惯都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学历史的学生,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想要完全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仅仅是依靠短短的课堂几十分钟就可以达到的,因此,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是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素养的培养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加深学习能力。而且历史知识和历史素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历史素质的发展是需要依赖于历史知识的传授,当代中学生只有学好历史知识,才能进行整体历史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09):101-107.
[2]张华中.基于中学历史教学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旨要——以时间观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55-58.
[3]何天宝.在历史教学中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J].安徽史学,1991(16):74-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