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四三拍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线相仿,第三乐句出现转折和对比,第四乐句开头音区提高,配以“XX X”节奏的推动,形成歌曲的高潮,然后逐渐趋向平静。二部合唱中的和声均由三度或同度组成,显得平静、和谐丰满。
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演唱、表现歌曲的能力,运用平稳、匀称的气息,正确的换气,随着旋律线有起伏地演唱,表现错落有致的小树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是可以做的很好的。歌曲第四乐句的和声由三度音程构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唱能力,但低声部学生在由单身部过渡到双声部的衔接音处容易迷失,心中的音高概念还不够稳定和扎实,在教学中需要围绕这一问题设计环节,帮助学生建立强化内心音高概念,循序渐进的铺垫,使学生能在二声部做到音准、节奏到位的合作演唱,做到声部间声音和谐统一。
1 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一段音乐,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段音乐和哪一幅画面情境相符?请随着音乐一起动一动。
2 合唱铺垫
过渡语:是的,这段清新抒情又不失生机的音乐,让我们仿佛置身在了葱苍茂密的小树林里。
2.1 气息练习
师:满林的绿叶清香扑鼻,让我们一起来闻闻这滴翠的绿叶香吧。用闻香的感觉缓缓吸气,比自然吸气状态吸得慢一些、深一些,不要耸肩挺胸、放松,用“s”平稳均匀的吐气,我们先练习两次。让我们跟着音乐闻香吐气。
2.2 三度音程合唱训练
(1)唱单音音程。
师:一阵微风吹来,吹落了两片绿叶,小绿叶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两组音符兄弟?是哪些音符呢?先看第一组,每个音几拍?
师:我们一起用柯尔文手势唱一唱。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音符。
(2)接龙唱。
(这一环节我起初是没有安排的,在分别唱完两片绿叶音符后,我就直接设计了两声部的合唱,后来在合唱教学中发现低声部学生在由单身部尾音“3”过渡到双声部的首音“4”时找不到音高,一方面因为高声部的干扰,一方面因为对“3”唱到“4”的音高感觉还不够,再加上高声部的先入为主,学生单独唱第四合唱乐句时低声部的声音很稳定,很好,一旦跟伴奏演唱全曲时,低声部就完全被“淹没”了,根本原因就是“3”至“4”的过渡不行,所以我加了这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一片绿叶的尾音和第二片绿叶的起音正好是“3”过渡到“4”,以加強学生对“3”至“4”的音程记忆。)
(3)合唱
师:如果两组一起唱会是什么效果呢?我们分两个声部来试一试,听听音程效果?注意小腹拽紧,轻轻唱出。
(4)唱节奏音程。
师:绿叶还跳起了舞蹈,第一组是这样跳的。
6 6 6 — 5 5 5 — 4 4 3 2 1 — —
我们来唱一唱。好,让我们按照这个节奏帮第二组的小树叶也跳起来。
4 4 4 — 3 3 3 — 2 2 1 2 1 — —
师:现在两片绿叶跳起了交谊舞,让我们将两条旋律交织在一起演唱。
师:知道我们的这种演唱形式叫什么吗?
(第3、4环节是训练学生三度音程的合作演唱,因为两声部都是音阶下行的旋律行进,老师弹奏音程,对于学生的演唱起到引领的作用。)
3 学唱第一声部
3.1 聆听《绿叶》
师:听一听,歌曲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林中美景?
3.2 听音乐,分乐句走气息
师:有没有感觉歌曲的旋律还是比较熟悉的?让我们跟着音乐做着动作再来感受一下旋律,看看旋律有几个乐句?
师:每个乐句基本都是4小节,只有最后一句“香飘万里”飘的远了一些,拉长了两小节。
3.3 画旋律线,用“lv”哼唱
师:四个乐句四条旋律线,请大家伸出右手,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边画旋律线边用“lv”轻声的哼一哼这四个乐句,注意用平稳匀称的气息哼唱。
Q:这四条旋律线看起来像什么?
师:像微风吹拂时,随风荡漾起伏的绿叶。
(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先进的PPT功能,随着旋律的播放,我把每个音符化成了一个圆点,随着音符的起伏,每个圆点也有高有底,旋律行进到哪个音,那个代表音高位置的圆点就会出现,这些圆点的出现同时由一条起伏的旋律线相连,旋律的行进轨迹也随之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用手指边描线,边哼唱,视觉、听觉的双重作用,很好的辅助了学生哼唱旋律。)
3.4 生唱谱,唱准附点
师:第三句中有一个特别的节奏是什么?
3.5 生跟琴唱第一段,解决难点乐句
师:现在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充满生机的小树林吧。第三乐句的“环”“牌”“掩”“茅”上面都有连线,我们要唱的圆润一些。
3.6 情绪处理
(1)第三乐句:轻盈抒情的。
师:Q:四句中哪一句稍显欢快活泼?用略微轻盈抒情的声音唱第三乐句。
(2)第四乐句:充分的唱出来。
师:最后一句“香气浓,香气溢”。溢是什么意思?香气满的都流出来了,要唱的强一些来歌颂。
师:最后的“香飘万里”,“里”飘了几拍?
师:香气向四周散去,让我们用减弱的方法来唱“香飘万里”。
3.7 师清唱一段,生感受换气记号 师:听老师唱一遍,我的换气口在哪里?
师:前两句正好在休止符的地方换气了,后面都是每两小节迅速的换了一口气,让同学们有充足的气息去表现歌曲。
3.8 完整唱第一段
3.9 力度处理,唱第一段
师:大家看,起伏的旋律线,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我们在唱的时候也会感觉到一些旋律强弱力度的变化。
师:看,旋律上也有力度记号。加上力度记号唱一唱。
3.10 唱第二段歌词
3.11 完整演唱全曲
师:跟随音乐伴奏,完整的唱出小树林的错落有致,注意两段中间没有间奏。
4 二声部合唱
4.1 师生合作
师:你们唱出了歌曲的清新和生机。接下来我要加入你们喽,仔细听我是在哪里加入的?我们的旋律一样吗?比你们高还是低?
4.2 出示合唱谱,教师范唱
师:再听一听两个声部的合唱效果如何?旋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4.3 生跟琴唱低声部旋律
师:请低声部跟着琴声唱一唱旋律。
4.4 低聲部接唱3、4句
师:加上前面略显俏皮的第三乐句旋律,接唱第四乐句低声部旋律。
4.5 跟琴唱第一段高声部,第二段低声部
4.6 合作演唱二声部
(1)两声部第一次合作。
(2)第二次合作。
师:唱高声部演唱时想象自己站在高大的树上放声歌唱,大风刮过,树叶儿哗啦作响。低声部则要想象自己站在小树旁轻声吟唱,微风拂过,树叶沙啦啦作响。
4.7 跟随音乐伴奏唱
5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绿叶》这首生机勃勃的歌曲,运用平稳的气息、准确的换气、力度的变化,表现了树林的错落有致,并在二声部合作中体会到了森林的交响,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演唱更多和树林或森林相关的歌曲,在歌唱中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案例反思】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 蔡华翔,赵娟.音乐综合课《绿叶》教学实录及评析[J].江苏教育,2003(24).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四三拍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线相仿,第三乐句出现转折和对比,第四乐句开头音区提高,配以“XX X”节奏的推动,形成歌曲的高潮,然后逐渐趋向平静。二部合唱中的和声均由三度或同度组成,显得平静、和谐丰满。
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演唱、表现歌曲的能力,运用平稳、匀称的气息,正确的换气,随着旋律线有起伏地演唱,表现错落有致的小树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是可以做的很好的。歌曲第四乐句的和声由三度音程构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唱能力,但低声部学生在由单身部过渡到双声部的衔接音处容易迷失,心中的音高概念还不够稳定和扎实,在教学中需要围绕这一问题设计环节,帮助学生建立强化内心音高概念,循序渐进的铺垫,使学生能在二声部做到音准、节奏到位的合作演唱,做到声部间声音和谐统一。
1 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一段音乐,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段音乐和哪一幅画面情境相符?请随着音乐一起动一动。
2 合唱铺垫
过渡语:是的,这段清新抒情又不失生机的音乐,让我们仿佛置身在了葱苍茂密的小树林里。
2.1 气息练习
师:满林的绿叶清香扑鼻,让我们一起来闻闻这滴翠的绿叶香吧。用闻香的感觉缓缓吸气,比自然吸气状态吸得慢一些、深一些,不要耸肩挺胸、放松,用“s”平稳均匀的吐气,我们先练习两次。让我们跟着音乐闻香吐气。
2.2 三度音程合唱训练
(1)唱单音音程。
师:一阵微风吹来,吹落了两片绿叶,小绿叶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两组音符兄弟?是哪些音符呢?先看第一组,每个音几拍?
师:我们一起用柯尔文手势唱一唱。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音符。
(2)接龙唱。
(这一环节我起初是没有安排的,在分别唱完两片绿叶音符后,我就直接设计了两声部的合唱,后来在合唱教学中发现低声部学生在由单身部尾音“3”过渡到双声部的首音“4”时找不到音高,一方面因为高声部的干扰,一方面因为对“3”唱到“4”的音高感觉还不够,再加上高声部的先入为主,学生单独唱第四合唱乐句时低声部的声音很稳定,很好,一旦跟伴奏演唱全曲时,低声部就完全被“淹没”了,根本原因就是“3”至“4”的过渡不行,所以我加了这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一片绿叶的尾音和第二片绿叶的起音正好是“3”过渡到“4”,以加強学生对“3”至“4”的音程记忆。)
(3)合唱
师:如果两组一起唱会是什么效果呢?我们分两个声部来试一试,听听音程效果?注意小腹拽紧,轻轻唱出。
(4)唱节奏音程。
师:绿叶还跳起了舞蹈,第一组是这样跳的。
6 6 6 — 5 5 5 — 4 4 3 2 1 — —
我们来唱一唱。好,让我们按照这个节奏帮第二组的小树叶也跳起来。
4 4 4 — 3 3 3 — 2 2 1 2 1 — —
师:现在两片绿叶跳起了交谊舞,让我们将两条旋律交织在一起演唱。
师:知道我们的这种演唱形式叫什么吗?
(第3、4环节是训练学生三度音程的合作演唱,因为两声部都是音阶下行的旋律行进,老师弹奏音程,对于学生的演唱起到引领的作用。)
3 学唱第一声部
3.1 聆听《绿叶》
师:听一听,歌曲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林中美景?
3.2 听音乐,分乐句走气息
师:有没有感觉歌曲的旋律还是比较熟悉的?让我们跟着音乐做着动作再来感受一下旋律,看看旋律有几个乐句?
师:每个乐句基本都是4小节,只有最后一句“香飘万里”飘的远了一些,拉长了两小节。
3.3 画旋律线,用“lv”哼唱
师:四个乐句四条旋律线,请大家伸出右手,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边画旋律线边用“lv”轻声的哼一哼这四个乐句,注意用平稳匀称的气息哼唱。
Q:这四条旋律线看起来像什么?
师:像微风吹拂时,随风荡漾起伏的绿叶。
(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先进的PPT功能,随着旋律的播放,我把每个音符化成了一个圆点,随着音符的起伏,每个圆点也有高有底,旋律行进到哪个音,那个代表音高位置的圆点就会出现,这些圆点的出现同时由一条起伏的旋律线相连,旋律的行进轨迹也随之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用手指边描线,边哼唱,视觉、听觉的双重作用,很好的辅助了学生哼唱旋律。)
3.4 生唱谱,唱准附点
师:第三句中有一个特别的节奏是什么?
3.5 生跟琴唱第一段,解决难点乐句
师:现在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充满生机的小树林吧。第三乐句的“环”“牌”“掩”“茅”上面都有连线,我们要唱的圆润一些。
3.6 情绪处理
(1)第三乐句:轻盈抒情的。
师:Q:四句中哪一句稍显欢快活泼?用略微轻盈抒情的声音唱第三乐句。
(2)第四乐句:充分的唱出来。
师:最后一句“香气浓,香气溢”。溢是什么意思?香气满的都流出来了,要唱的强一些来歌颂。
师:最后的“香飘万里”,“里”飘了几拍?
师:香气向四周散去,让我们用减弱的方法来唱“香飘万里”。
3.7 师清唱一段,生感受换气记号 师:听老师唱一遍,我的换气口在哪里?
师:前两句正好在休止符的地方换气了,后面都是每两小节迅速的换了一口气,让同学们有充足的气息去表现歌曲。
3.8 完整唱第一段
3.9 力度处理,唱第一段
师:大家看,起伏的旋律线,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我们在唱的时候也会感觉到一些旋律强弱力度的变化。
师:看,旋律上也有力度记号。加上力度记号唱一唱。
3.10 唱第二段歌词
3.11 完整演唱全曲
师:跟随音乐伴奏,完整的唱出小树林的错落有致,注意两段中间没有间奏。
4 二声部合唱
4.1 师生合作
师:你们唱出了歌曲的清新和生机。接下来我要加入你们喽,仔细听我是在哪里加入的?我们的旋律一样吗?比你们高还是低?
4.2 出示合唱谱,教师范唱
师:再听一听两个声部的合唱效果如何?旋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4.3 生跟琴唱低声部旋律
师:请低声部跟着琴声唱一唱旋律。
4.4 低聲部接唱3、4句
师:加上前面略显俏皮的第三乐句旋律,接唱第四乐句低声部旋律。
4.5 跟琴唱第一段高声部,第二段低声部
4.6 合作演唱二声部
(1)两声部第一次合作。
(2)第二次合作。
师:唱高声部演唱时想象自己站在高大的树上放声歌唱,大风刮过,树叶儿哗啦作响。低声部则要想象自己站在小树旁轻声吟唱,微风拂过,树叶沙啦啦作响。
4.7 跟随音乐伴奏唱
5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绿叶》这首生机勃勃的歌曲,运用平稳的气息、准确的换气、力度的变化,表现了树林的错落有致,并在二声部合作中体会到了森林的交响,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演唱更多和树林或森林相关的歌曲,在歌唱中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案例反思】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 蔡华翔,赵娟.音乐综合课《绿叶》教学实录及评析[J].江苏教育,2003(24).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