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砖巷》是英国孟加拉裔女作家莫妮卡·阿里的处女作。该作品聚焦于1985到2002这十七年中,以纳兹奈恩在伦敦的生活为主线展开叙述。本文试图分析作品中的流散现象,解读流散问题,以及小说中主要人物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追寻和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消解,从而说明坚持自我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砖巷》;流散;文化身份
1.引言
莫妮卡·阿里的代表作《砖巷》是将主人公个体的流散经验置于异国他乡所遭受的种种磨难之中,用个体流散经验来折射整个孟加拉族群在英国生存的举步维艰,所遭受的心灵和环境的双重打击。《砖巷》主要讲述1985至2002这十七年间纳兹奈恩于伦敦的移民生活经历。本文在对小说进行细度的基础上,从分析小说中的流散现象,解读流散问题以及小说中人物文化身份的追寻与定位三个维度来探讨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并反思流散者价值重建和改造的现实意义。
2.小说中的流散现象
小说中纳兹奈恩一家就属于孟加拉流散族群,其夫查努在伦敦工作,但仍然保留自身的孟加拉习俗文化和宗教传统。作为英国文化边缘状态的“他者”,查努在双重文化冲击下艰难前行,一方面英国文化拓展他的视野,为其开创全新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孟加拉是他的母国,穆斯林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进退两难的文化抉择给查努带来对自我身份认定的困惑。
对于流散者而言,从自己的故国家乡移入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必然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变化,其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也随之改变。对于他们而言,流淌在血液里的母国文化和传统是不会抹去的,在新的文化语境里,他们只得强迫自己去适应移入国的风俗和文化。但他们作为移入国的“他者”,注定他们在移入国的文化冲击下是无根的,对于英国伦敦的家园,他们作为孟加拉流散者无法摆脱其在英国的“他者”身份,不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入主流文化。所以,在异国空间里,身份迷离始终伴随着他们的流散。小说《砖巷》生动形象地塑造一群生活在英国伦敦的孟加拉流散者形象。
3.流散者的自我追寻
在陌生的异域文化环境中,刻在流散者内心深处的母国文化必然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在流散的过程中,流散者不免承受焦虑感和是否坚守自我文化传统的困惑感。流散同时也带来一些有益之处:一是开阔了流散者的视野,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二是在双重文化的熏陶下,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母国文化,吸收并融合移入国的先进思想和开放的生活方式。
小说《砖巷》中纳兹奈恩的身份构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追求混杂身份的立场,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英国文化和孟加拉文化,是对其原有的文化身份的一种重构。纳兹奈恩的妹妹哈西娜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与人私奔,与姐姐的命运有了天差地别,只有生活在伦敦的纳兹奈恩最终获得自由。哈西娜先是私奔遭受丈夫的虐打,父亲以其为耻辱,为了摆脱婚姻的噩梦,她来到达卡先是在工厂做工,遭受周围男性的欺骗与欺凌,而后沦为失足女,最后在富有人家谋得保姆的工作,但依然未能摆脱暴力的压迫,只得逃离。妹妹的不幸遭遇让纳兹奈恩意识到虽然已随丈夫查努来到伦敦塔村,但终究需要挣脱孟加拉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想的束缚,只有西方社会多元的文化环境来能给她带来真正的自由。除了纳兹奈恩的妹妹哈西娜给她的启示,阿里在《砖巷》中还塑造了其他几位塔村的流散者形象,他们对纳兹奈恩的发声和身份建构产生一定影响。
拉齐娅对纳兹奈恩的身份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她不只告诉纳兹奈恩在砖巷生存的经验,当纳兹奈恩把丈夫抱怨英国人种族歧视的观念告诉拉齐娅时,拉齐娅开导道:“有好人也有坏人。就像我们一样。他们中间有的你可以交朋友,有的就不是那么友好”(莫妮卡·阿里 蒲隆译 69)拉齐娅的丈夫是男权思想严重的穆斯林,丈夫宁把赚来的钱捐给家乡修建清真寺,不照顾家里又不许拉齐娅在外工作。生活的沉重压力迫使拉齐娅最后不顾丈夫的反对,冲破纱丽的服装束缚,剪了短发,穿着印有米字旗的汗衫,外出去打工贴补家用。至此她不再是唯唯诺诺听从丈夫的家庭妇女,拥有自己的工作,靠自己努力取得经济独立,作为纳兹奈恩的密友,拉齐娅让纳兹奈恩看到生活的希望和无限可能。
纳兹奈恩从拉齐娅等人身上得出孟加拉人早已在伦敦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这里的人和事,他们既不属于完全的孟加拉土著民又不完全归属完全的英国人,他们是一群有着双重文化背景的混杂身份的流散者。
除此之外纳兹奈恩的情人卡里姆和她的丈夫在其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纳兹奈恩背弃伊斯兰教义,与卡里姆陷入爱河,但这次感情却没有达到她所期望的美满。纳兹奈恩渴望拥有独立开放且民主的丈夫,而卡里姆则需要懂得聆听听话的孟加拉妻子,最终二人并未如愿。至此纳兹奈恩的自我身份建构意识愈发强烈。笔者认为我们只有综合考虑宗教、性别、文化、种族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加客观的认识纳兹奈恩的身份认同问题。
4.文化身份的坚守与融合
纳兹奈恩的丈夫查努,在成家之前已在英国生活了16年,这个人物的塑造带有一定悲剧色彩,是一个典型的西方人眼中被‘阉割’的东方‘他者’形象,但他的存在却促成了纳兹奈恩的成长和独立。他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在伦敦工作,希望能够衣锦还乡,但残酷的现实打击了他,使他最终走向对孟加拉寻根之路。小说后半部分,查努为了让两个女儿不忘孟加拉文化,要求他们背诵泰戈尔诗歌,穿孟加拉传统服饰,学习印度教哲学和佛教思想,这些都体现出查努对自我孟加拉文化身份的坚守,最终返回故土孟加拉是其坚守的结果。而纳兹奈恩却选择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生活方式,实现女性的经济独立,这也是西方独立思想的影响,同时身边朋友情人的助推,也使她重新审视自己在原先父权制压迫下遵从父亲意志嫁比自己大的丈夫查努,并在家做一名传统孟加拉女性所遭受的约束和不平等性,她开始要求独立要求相处的平等和独立自由,最终纳兹奈恩选择和孩子们留在英国伦敦是其选择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果。
5.结语
小说以纳兹奈恩一家在砖巷的生活为主线展开叙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流散者画卷。对于自我的追寻其结果是查努选择坚守自己的孟加拉文化身份,对西方的种族歧视和殖民思想深恶痛绝,而纳兹奈恩却选择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坚持两种文化是可以相借鉴和保持的,她的身份构建过程受到情人卡里姆、密友拉齐娅还有丈夫查努的推动,最终她对孟加拉父权制思想勇敢对抗,并坚持独立自由地靠自己生活,最终纳兹奈恩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构,形成一种具有孟加拉和西方文化影响的双重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 Ali, Monica. Brick Lane. London: Black Swan, 2004.
[2] Bhabha, Homi,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3] Cohen, Robbin. Global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2n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4] Hall, Stuart.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0.
[5] 董雪娟. 莫妮卡·阿里《磚巷》中文化身份问题研究[D], 陕西:陕西师范大 学,2015.
[6] 莫妮卡·阿里. 《砖巷》 ,蒲隆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 江玉琴. “论当代流散文化中民族性的消解与重建-兼谈斯图亚特·霍尔的流 散理论”[J],深圳:深圳大学学报,2009.
[8] 赵静.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流散身份-四部当代英国女性移民小说研究
[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关键词】:《砖巷》;流散;文化身份
1.引言
莫妮卡·阿里的代表作《砖巷》是将主人公个体的流散经验置于异国他乡所遭受的种种磨难之中,用个体流散经验来折射整个孟加拉族群在英国生存的举步维艰,所遭受的心灵和环境的双重打击。《砖巷》主要讲述1985至2002这十七年间纳兹奈恩于伦敦的移民生活经历。本文在对小说进行细度的基础上,从分析小说中的流散现象,解读流散问题以及小说中人物文化身份的追寻与定位三个维度来探讨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并反思流散者价值重建和改造的现实意义。
2.小说中的流散现象
小说中纳兹奈恩一家就属于孟加拉流散族群,其夫查努在伦敦工作,但仍然保留自身的孟加拉习俗文化和宗教传统。作为英国文化边缘状态的“他者”,查努在双重文化冲击下艰难前行,一方面英国文化拓展他的视野,为其开创全新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孟加拉是他的母国,穆斯林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进退两难的文化抉择给查努带来对自我身份认定的困惑。
对于流散者而言,从自己的故国家乡移入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必然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变化,其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也随之改变。对于他们而言,流淌在血液里的母国文化和传统是不会抹去的,在新的文化语境里,他们只得强迫自己去适应移入国的风俗和文化。但他们作为移入国的“他者”,注定他们在移入国的文化冲击下是无根的,对于英国伦敦的家园,他们作为孟加拉流散者无法摆脱其在英国的“他者”身份,不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入主流文化。所以,在异国空间里,身份迷离始终伴随着他们的流散。小说《砖巷》生动形象地塑造一群生活在英国伦敦的孟加拉流散者形象。
3.流散者的自我追寻
在陌生的异域文化环境中,刻在流散者内心深处的母国文化必然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在流散的过程中,流散者不免承受焦虑感和是否坚守自我文化传统的困惑感。流散同时也带来一些有益之处:一是开阔了流散者的视野,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二是在双重文化的熏陶下,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母国文化,吸收并融合移入国的先进思想和开放的生活方式。
小说《砖巷》中纳兹奈恩的身份构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追求混杂身份的立场,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英国文化和孟加拉文化,是对其原有的文化身份的一种重构。纳兹奈恩的妹妹哈西娜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与人私奔,与姐姐的命运有了天差地别,只有生活在伦敦的纳兹奈恩最终获得自由。哈西娜先是私奔遭受丈夫的虐打,父亲以其为耻辱,为了摆脱婚姻的噩梦,她来到达卡先是在工厂做工,遭受周围男性的欺骗与欺凌,而后沦为失足女,最后在富有人家谋得保姆的工作,但依然未能摆脱暴力的压迫,只得逃离。妹妹的不幸遭遇让纳兹奈恩意识到虽然已随丈夫查努来到伦敦塔村,但终究需要挣脱孟加拉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想的束缚,只有西方社会多元的文化环境来能给她带来真正的自由。除了纳兹奈恩的妹妹哈西娜给她的启示,阿里在《砖巷》中还塑造了其他几位塔村的流散者形象,他们对纳兹奈恩的发声和身份建构产生一定影响。
拉齐娅对纳兹奈恩的身份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她不只告诉纳兹奈恩在砖巷生存的经验,当纳兹奈恩把丈夫抱怨英国人种族歧视的观念告诉拉齐娅时,拉齐娅开导道:“有好人也有坏人。就像我们一样。他们中间有的你可以交朋友,有的就不是那么友好”(莫妮卡·阿里 蒲隆译 69)拉齐娅的丈夫是男权思想严重的穆斯林,丈夫宁把赚来的钱捐给家乡修建清真寺,不照顾家里又不许拉齐娅在外工作。生活的沉重压力迫使拉齐娅最后不顾丈夫的反对,冲破纱丽的服装束缚,剪了短发,穿着印有米字旗的汗衫,外出去打工贴补家用。至此她不再是唯唯诺诺听从丈夫的家庭妇女,拥有自己的工作,靠自己努力取得经济独立,作为纳兹奈恩的密友,拉齐娅让纳兹奈恩看到生活的希望和无限可能。
纳兹奈恩从拉齐娅等人身上得出孟加拉人早已在伦敦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这里的人和事,他们既不属于完全的孟加拉土著民又不完全归属完全的英国人,他们是一群有着双重文化背景的混杂身份的流散者。
除此之外纳兹奈恩的情人卡里姆和她的丈夫在其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纳兹奈恩背弃伊斯兰教义,与卡里姆陷入爱河,但这次感情却没有达到她所期望的美满。纳兹奈恩渴望拥有独立开放且民主的丈夫,而卡里姆则需要懂得聆听听话的孟加拉妻子,最终二人并未如愿。至此纳兹奈恩的自我身份建构意识愈发强烈。笔者认为我们只有综合考虑宗教、性别、文化、种族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加客观的认识纳兹奈恩的身份认同问题。
4.文化身份的坚守与融合
纳兹奈恩的丈夫查努,在成家之前已在英国生活了16年,这个人物的塑造带有一定悲剧色彩,是一个典型的西方人眼中被‘阉割’的东方‘他者’形象,但他的存在却促成了纳兹奈恩的成长和独立。他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在伦敦工作,希望能够衣锦还乡,但残酷的现实打击了他,使他最终走向对孟加拉寻根之路。小说后半部分,查努为了让两个女儿不忘孟加拉文化,要求他们背诵泰戈尔诗歌,穿孟加拉传统服饰,学习印度教哲学和佛教思想,这些都体现出查努对自我孟加拉文化身份的坚守,最终返回故土孟加拉是其坚守的结果。而纳兹奈恩却选择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生活方式,实现女性的经济独立,这也是西方独立思想的影响,同时身边朋友情人的助推,也使她重新审视自己在原先父权制压迫下遵从父亲意志嫁比自己大的丈夫查努,并在家做一名传统孟加拉女性所遭受的约束和不平等性,她开始要求独立要求相处的平等和独立自由,最终纳兹奈恩选择和孩子们留在英国伦敦是其选择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果。
5.结语
小说以纳兹奈恩一家在砖巷的生活为主线展开叙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流散者画卷。对于自我的追寻其结果是查努选择坚守自己的孟加拉文化身份,对西方的种族歧视和殖民思想深恶痛绝,而纳兹奈恩却选择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坚持两种文化是可以相借鉴和保持的,她的身份构建过程受到情人卡里姆、密友拉齐娅还有丈夫查努的推动,最终她对孟加拉父权制思想勇敢对抗,并坚持独立自由地靠自己生活,最终纳兹奈恩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构,形成一种具有孟加拉和西方文化影响的双重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 Ali, Monica. Brick Lane. London: Black Swan, 2004.
[2] Bhabha, Homi,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3] Cohen, Robbin. Global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2n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4] Hall, Stuart.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0.
[5] 董雪娟. 莫妮卡·阿里《磚巷》中文化身份问题研究[D], 陕西:陕西师范大 学,2015.
[6] 莫妮卡·阿里. 《砖巷》 ,蒲隆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 江玉琴. “论当代流散文化中民族性的消解与重建-兼谈斯图亚特·霍尔的流 散理论”[J],深圳:深圳大学学报,2009.
[8] 赵静.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流散身份-四部当代英国女性移民小说研究
[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