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置管操作方法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并且采取针对性护理操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静脉穿刺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B超;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穿刺置管
临床上,因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在治疗期间需要多次静脉穿刺,为减少患者因为穿刺带来的痛苦,并且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临床上开展了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MST)PICC置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穿刺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从外周血管置入插管鞘送入PICC导管。能够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本次为了探究其效果及护理方法,特意收集本院行PICC穿刺置管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行PICC穿刺置管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研究的时间段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按照不同的穿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是由15例男性患者与13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层次分布在36-80之间,平均年龄在(57.3±2.6)岁。观察组患者中是由16例男性患者与12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层次分布在35-78之间,平均年龄在(57.1±2.4)岁。所有患者均同意行PICC穿刺术,排除不配合患者,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P>0.05,具有比较性。
1.2方法
對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置管操作方法和常规的护理,选择较粗和弹性较强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分叉感染,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置管,一旦穿刺皮肤出现渗血的情况,应及时使用纱布和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然后给予患者以及家属讲解PICC置管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做好患者心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并且采取针对性护理操作模式,在B超下选择患者静脉,然后对患者进行消毒,然后采用血管仪进行定位穿刺,准确测量导管,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对走形位置进行定位和观察。查探患者静脉皮下的深度和直径,然后采取进针角度,在穿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B超下的影像学,缓慢进针,出现针尖置入血管回血情况表明穿刺成功。穿刺后利用超声探讨进行查探,将外套管置入血管,然后将药物、营养液、血液等进行输入,之后置入PICC管道,进行良好固定,然后核查导管是否存在移位现象,如有则要进行纠正。针对性护理步骤:置管时的护理策略:①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以便导管的顺利置入。②必须按照无菌操作给予患者的穿刺部位实施消毒,防止感染。穿刺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皮肤状况固定好血管,进针要快准。在进行扩皮时要科学控制切口,避免切口过大使得患者的穿刺部位产生渗血情况。③置管过程中,要采用超声探头不断查探,避免导管移位。置管后的护理策略:①利用敷料在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敷料,加快穿刺点愈合力度。严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情况,看是否出现渗血、渗液。定时更换敷料。②定时观察患者的手臂变化,包括肿胀程度、疼痛、皮肤温度等等。③利用超声监测导管的尖端部位,注意导管有无误入颈静脉中,如有发现及时处理。
1.3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局部渗血、感染等。
1.4统计学分析
将有关数据通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如果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能够为急需化疗以及危重患者快速开通静脉血管通路,保证疗效的同时,也降低了中心静脉穿刺易并发血气胸、误伤动脉等的风险;该技术术中出血少,无痛苦,穿刺点在肘上,曲肘活动自如,可穿短袖,几乎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舒适度高,依从性好,患者易接受治疗;此种导管尖端直达上腔静脉的静疗途径,使治疗更精准快捷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外周静脉易致药液外渗等风险,从而提高临床效果,从本次的研究结果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的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小。
综上,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静脉穿刺率,值得推广[2]。
参考文献:
[1]韦秀红, 周兰兰. 临床护理干预对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化疗效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15):2142-2145.
[2]雷静, 黄剑平, 黄玉葵,等. 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肱静脉置入PICC导管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8, 32(4):611-613.
关键词:B超;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穿刺置管
临床上,因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在治疗期间需要多次静脉穿刺,为减少患者因为穿刺带来的痛苦,并且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临床上开展了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MST)PICC置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穿刺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从外周血管置入插管鞘送入PICC导管。能够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本次为了探究其效果及护理方法,特意收集本院行PICC穿刺置管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行PICC穿刺置管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研究的时间段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按照不同的穿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是由15例男性患者与13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层次分布在36-80之间,平均年龄在(57.3±2.6)岁。观察组患者中是由16例男性患者与12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层次分布在35-78之间,平均年龄在(57.1±2.4)岁。所有患者均同意行PICC穿刺术,排除不配合患者,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P>0.05,具有比较性。
1.2方法
對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置管操作方法和常规的护理,选择较粗和弹性较强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分叉感染,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置管,一旦穿刺皮肤出现渗血的情况,应及时使用纱布和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然后给予患者以及家属讲解PICC置管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做好患者心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并且采取针对性护理操作模式,在B超下选择患者静脉,然后对患者进行消毒,然后采用血管仪进行定位穿刺,准确测量导管,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对走形位置进行定位和观察。查探患者静脉皮下的深度和直径,然后采取进针角度,在穿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B超下的影像学,缓慢进针,出现针尖置入血管回血情况表明穿刺成功。穿刺后利用超声探讨进行查探,将外套管置入血管,然后将药物、营养液、血液等进行输入,之后置入PICC管道,进行良好固定,然后核查导管是否存在移位现象,如有则要进行纠正。针对性护理步骤:置管时的护理策略:①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以便导管的顺利置入。②必须按照无菌操作给予患者的穿刺部位实施消毒,防止感染。穿刺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皮肤状况固定好血管,进针要快准。在进行扩皮时要科学控制切口,避免切口过大使得患者的穿刺部位产生渗血情况。③置管过程中,要采用超声探头不断查探,避免导管移位。置管后的护理策略:①利用敷料在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敷料,加快穿刺点愈合力度。严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情况,看是否出现渗血、渗液。定时更换敷料。②定时观察患者的手臂变化,包括肿胀程度、疼痛、皮肤温度等等。③利用超声监测导管的尖端部位,注意导管有无误入颈静脉中,如有发现及时处理。
1.3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局部渗血、感染等。
1.4统计学分析
将有关数据通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如果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能够为急需化疗以及危重患者快速开通静脉血管通路,保证疗效的同时,也降低了中心静脉穿刺易并发血气胸、误伤动脉等的风险;该技术术中出血少,无痛苦,穿刺点在肘上,曲肘活动自如,可穿短袖,几乎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舒适度高,依从性好,患者易接受治疗;此种导管尖端直达上腔静脉的静疗途径,使治疗更精准快捷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外周静脉易致药液外渗等风险,从而提高临床效果,从本次的研究结果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的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小。
综上,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加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静脉穿刺率,值得推广[2]。
参考文献:
[1]韦秀红, 周兰兰. 临床护理干预对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化疗效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15):2142-2145.
[2]雷静, 黄剑平, 黄玉葵,等. 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肱静脉置入PICC导管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8, 32(4):6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