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叙事能为儿童道德教育做什么?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道德叙事是通过艺术地讲述道德故事来影响儿童道德发展和德性养成的一种德育方式,对于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道德叙事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道德,增强儿童的道德主体意识,疏通和陶冶儿童的道德心灵,激发儿童内在的道德需要,引导儿童过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
  关键词 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0-00-04
  古今中外,人们都在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让绝大多数儿童都能够通过接受学校教育而成为品行端庄的道德之人。然而,在功利主义德育观等的支配下,学校德育因过于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而主张采用“灌输”与“说教”的德育方法,致使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出现了普遍下滑趋势。[1]人生在故事中展开,道德在故事中表征。道德叙事是教育者通过讲述道德故事艺术性地呈现道德生活事件或阐明道德生活意义的、视域融合的人际交流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事的道德教化、陶冶、熏陶和感染来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提升。道德叙事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完全契合了儿童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叙事性思维特点,是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道德叙事可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道德
  传统道德教育往往赤裸裸地以诸如“这应该做,那不应该做”“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这样做正确,那样做不正确”等可直接操作的道德律令和伦理准则来教育儿童,这种看似具体的道德教育实则是抽象、空洞、乏味、枯燥和难以理解的。这通常会让儿童误以为道德就是人为设定的、“毫无道理可言”的条条框框,只要遵守这些清规戒律就可以成为有道德的人。事实上,道德有着更加深刻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它“发端于人对宇宙、生命、生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切关怀和理解” [2],而非发端于纯粹、抽象、空泛的理性思考。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不可能脱离鲜活的日常生活而独立存在,它离不开经验甚至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生经验但又在本性上远远超越于经验,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人际行为表现出来,儿童要想获得对道德的真正理解就要立足于这些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人际行为。
  道德叙事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道德,是他们理解和诠释各种道德经验、道德关系和道德意义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儿童对道德的理解包括知识和行为两个层面,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主要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理解,对道德行为的理解主要体现为对道德行为背后的动机、情感、体验和意志的理解,而对这两个层面的综合理解很难通过倾听教育者直白的、单方面的说教来实现,而必须借助具体的事件和场景。以讲述道德故事为运行机制的道德叙事其实是对道德世界的最好诠释,它借助语言以故事的形式复现道德活动发生的过程、场景及道德人物的所思所感,并从某个角度将之情节化、具体化和丰满化,润物细无声地向儿童传递所蕴含和承载的丰富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间接表达叙事者及当事者对道德的理解和诠释。“在道德叙事中,知识与故事水乳交融,它稀释了知识的抽象性,为道德知识找回了主体、境遇、情意和生气,让道德知识获得了生动、具体、诱人的故事形态。”[3]道德叙事通过向儿童呈现包括背景、时空、人物、情节和冲突等在内的完整道德故事,间接地传递道德知识,形象地再现道德行为图式,且这种呈现、传递和再现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中完成的。教师引导儿童以交流互动的形式对所讲述的道德事件进行质问和评价,加深了他们对道德的理解、诠释和重构。
  二、道德叙事可增强儿童的道德主体意识
  道德主体意识是指儿童自觉、自愿、自主地从事道德活动并力求作道德的主人而非道德的奴隶的意识,以及作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道德命运的意识。具有道德主体意识或者道德主体意识较强的儿童通常会积极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反思自己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并勇于承认和改变自己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对于他们而言是内在的精神滋养而非外在的形式约束。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儿童会积极自觉地从事有道德的行为,他们尊敬师长、乐于助人、遵守规则、勇于担当,能够明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传统说教、灌输德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儿童通常是缺乏道德主体意识的,因为它无法将儿童的心灵真正拉入到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儿童的道德灵魂始终“游离”在德育课堂之外,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他们而言是外在、客观的知识。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德育模式,对于增强儿童的道德主体意识具有独特而明显的效果。
  道德叙事是叙事者和受叙者之间传递和交流道德生活经验的过程,主要通过双方的“经验在场”和“视域融合”来增强儿童的道德主体意识的。一方面,道德叙事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真实的书写赋予道德经验和行为以真实体验,用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有意识地把蕴藏在具体的道德生活事件中的经验加以故事性的描述,敞亮过去经验中的意义并使之迁移到新的经验上加以运用,这种叙事的真实性、生动性和丰富性为儿童道德经验的内化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道德叙事立足于儿童的思想、信念、态度、性格、兴趣、愿望、需要和情感,考虑和观照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可以充分调动儿童将自己的道德生活经验参与进来的热情,引发儿童切己的感悟和内心的震动,让儿童不再感受到自己是被动、旁观的受教育者,而是道德和道德学习的主人。双方的经验在场推动了双方道德视域的不断丰富、扩大和融合,儿童作为一个道德主体真正走进了道德故事中所描述的道德生活世界,并切身感悟到了叙事者的道德经验世界。通过所接收到的新的道德生活经验与自己脑海当中原有的道德生活经验的不断互动,儿童积极、主动、反思性地在自己脑海中建构了一个新的道德生活世界,这标志着他们作为具有道德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实现了道德境界的升华。
  三、道德叙事可疏通和陶冶儿童的道德心灵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经常会低估儿童道德心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认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尚浅,没有遇到过重大的道德抉择和挫折,因而他们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和体验相对比较简单和单纯。但事实上,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不比成人的内心世界小,在我们成人看来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比天还大。儿童在生活和交往过程中几乎每天都会为许多道德问题(涉及公平、正义、权利和责任等多个方面)而感到困惑、不解和迷茫,他们无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更谈不上寻求解决,这便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传统德育往往只对儿童进行道德知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条条框框的灌输和影响,根本无法捕捉和观照到这么细微的道德心理问题。道德叙事是以讲述道德故事为运行机制的间接德育方式,可通过培养儿童的换位思考能力,为疏通和陶冶兒童困惑、迷茫的道德心灵提供独特、有效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些叙事中所叙道德故事或事件本身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体验对儿童的精神陶冶。   道德叙事的过程也是帮助儿童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他人处境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儿童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照自己的惯常思维模式开展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和交流,即站在自我中心的立场上与人交往,这便给他们的道德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道德作为人际关系的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利益来实现其本质价值的,儿童如果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能换位思考地理解和照顾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就可能会在道德生活方面遇到很大的麻烦。道德叙事以道德故事或道德事件(比较典型的是道德两难故事)为依托,引导儿童聆听不同角色人物的真实心声,体验他们所处的时局困境,理解他们的想法、情感、价值和行为,从而激发和陶冶儿童体验他人生活、理解他人心灵的道德情怀。道德叙事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寓于具体的道德事件和道德情境之中,对于故事讲述者和倾听者双方都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对讲述者来说,讲述的过程也是‘梳理’自己的理解、体验和价值的过程;对听者来说,不但可以‘吸收’故事本身的价值和意蕴,还可以体会讲述者的情感、价值和体验。” [4]
  四、道德叙事可激发儿童内在的道德需要
  道德需要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感觉自己道德缺失而力求予以满足的内心状态,它是道德接受的直接动力和源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需要,即可谓成圣成贤之心人皆有之。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提出的“超越性需要”,实际上就包含了人对德性修养的需要。道德需要为个体成为一个有精神内涵的人、能够体验到快乐、满足和幸福的人提供了依据。儿童的道德活动源于儿童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儿童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儿童而言,道德需要的形成和发展,有通过道德教育进行培养、激发和引导的必要。
  道德需要的培养和激发依赖于具体的道德生活场景,而不是靠外在、抽象的理论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相当复杂和艰难的过程。道德叙事对于培养和激发儿童的道德需要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从现实生活的视角出发设置真实或相对真实的道德故事情境,道德事件所涉及的人物及其心路历程、时空、场景、情节、结果等都被描述得清晰、形象和生动,仿佛这个道德事件就正好发生在儿童的生活当中一样。由于道德叙事通常借助语言来进行,因而它在给予儿童直观形象感的同时又给予他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儿童的知、情、意乃至整个身心都被吸引到道德故事当中,他们在认识和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的同时,能够切身理解、感受和体验道德人物的真实处境和内心情感,形成“喜欢谁?讨厌谁?想成为谁?”的道德判断。[5]故事当中道德人物的榜样行为和高尚情怀往往会触动儿童的心灵,使之拿自身与道德人物相比较,进而反思自己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日常行为是否道德。通过比较和反思,儿童会对自己的道德状况有一个重新的审视和认识。“我是否也要做个勇敢、正义的人?”“我在道德方面是否做得不够好?”“我不应该向模范人物学习吗?”在诸如此类的自我追问之下,儿童内在的道德需要便得到了培养和激发。
  当然,仅仅让儿童产生道德需要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它们引导到合理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产生正面的作用。道德叙事也可以同时满足这一要求。它将儿童带入到具体的道德生活情境之中,通过道德人物的榜样示范,引导儿童自主、自觉地检视和整合自己的各种道德需要,做出合理的道德选择,并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满足自身的道德需要。
  五、道德叙事可引导儿童过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
  叙事是关于过往的叙说,但潜在的方向却是指向未来的。[6]道德叙事的主题和素材不仅是现实道德生活的反映,更是对现实道德生活的超越,它呈现的是一幅立足现在、关联过去而又充满了指向未来的道德想象的生活画卷。从教育宗旨上讲,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方式,并不仅仅是为了向儿童讲述曾经有过或正在度过的道德生活,而更是为了引导儿童能够在将来度过一种理想、可能的道德生活,达到一种更高、更新的道德境界。从德育功能上讲,道德叙事能够超越当下而引导儿童過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正如刘小枫教授所言,叙事不只是讲述曾经发生过的生活,也讲述尚未经历过的可能生活。一种叙事,也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构想。
  道德叙事将过去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道德事件清晰生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既拉近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又拉近了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如此以来,儿童便可以明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密切关联,辨别自己与他人之间所存在的道德差距。通过道德叙事所创造的此种关联和对比,儿童可以明确判断自身的道德样态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实位置,从而在汲取他人道德经验和道德教训的过程中积极筹划和合理定位自己未来可能的道德生活。道德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因高尚的道德品格和道德行为而最终获得成功和幸福,或者因卑劣的道德品格和道德行为而最终受到道德甚至法律审判。儿童对这两种对比明显的因果关联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触动,他们会将故事中道德模范的品格和行为作为自己未来道德生活的楷模,反思和评价自己当下的道德样态,规划和建构自己未来可能的道德生活。鲁洁先生说过,道德、道德规范是生成的,它不是神、圣喻等等不可逾越的先定假设。一个人的道德境界也是永不停滞的。儿童在倾听道德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打破和超越现已达到的道德界限,不断创发出新的道德样态和达到新的道德境界。
  道德叙事不是仅仅追求单纯的在场者是什么,而且还追求达到由在场者到不在场者的境界超越,超越当下的具体道德事件的评判和情愫而进入更深层次的德性的提升。它给予儿童理解道德生活、规划道德人生、建构道德前景和创新道德境界的机会,可引导儿童过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儿童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可能在倾听道德叙事的过程中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沈茹.论作为德育方法的道德叙事[J].齐鲁学刊,2015(03):79-82.
  [2]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2.
  [3]洪明,龙宝新.论道德叙事与学校德育[J].教育学报, 2011(03):41-46.
  [4]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71.
  [5]张德宜,戚洪娜.道德叙事探析[J].中小学德育,2017(06):28-30.
  [6]王雅丽.从"故事法"到人的"叙事性存在":叙事性道德教育的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05):66-73.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德”的能力。力求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探究层次化走出被动接受、道德说教的误区。用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系列模拟情境中丰富其道德认知与情感,在层层深入的思考探究中深化价值理解,使学生经历探究、质疑、思考、问题解决等深度学习的过程,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自主学德;问题情境;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  G41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课题组。  在规划大班主题活动“商品”时。我们发现幼儿在原课程安排的各个教学活动(去超市调查、自制商品、认识人民币、我会买东西、各种各样的包装袋、有趣的广告、自由市场)中获得的关于商品以及商品买卖的经验都将在最后一个活动“大卖场”中得以运用和整合。因此,我们把如何将零碎的经验串联起来,如何组织好大卖场活动作为重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
生活环境的骤然改变使四川地震灾区的幼儿搬进了面积有限的板房。作为教师,我们能否基于现有的生活条件,挖掘板房生活中特有的教学资源,给幼儿带来快乐,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呢?我们建议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组织相关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板房区的环境组织活动,发展幼儿的数概念和空间概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儿歌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寻找并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码,到幼儿园后把它写在红色大纸上
摘 要 道德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语文教师需要避免以“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代替人文韵味,反思说教式“德育渗透”的教学现象,借助拓展与整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多元人文体验,创生富于人文之美的语文课堂。从而将美德教育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自然地融为一体,彰显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魅力,滋养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 键 词 学科德育;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养;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乐乐大声地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瞪着乐乐说:“这么吵闹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正想批评他,可看他一脸的委屈,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声音好听呢?”乐乐轻声地说:“你不是说过聪明的孩子和
别让农村幼儿园“带病生存”    5月28日发生在湖北麻城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7名幼儿死亡、14名幼儿受伤。儿童节前夕发生的这起惨祸令人揪心。令人震惊的是,发生事故的龟山幼儿园竟是一家无证幼儿园,接送孩子的面包车司机没有驾驶证,核载7人的面包车竟挤进了21名幼儿!  据了解,发生事故的幼儿园曾向教育部门提出过证照手续申请,但未得到批准。而当地没有合法手续的幼儿园,绝非仅此一家。  近年来,国家逐渐放
摘 要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模式正面临全面转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中全员导师制的探索,以科研提升教师团队的思想“认知”,明晰导师教育职能;从学生的品格、学习和生涯发展三方面,不断深化导师德育内涵,让教师从教书走向育人;建立健全导师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让导师配享职业幸福。以此实现高中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 键 词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
刘玉兰 董春燕 设计 江世栋 执教 惠晓岩 实录 陈淑霞 点评    设计意图: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给幼儿讲述了《青虫变蝴蝶》的故事。活动结束时,许多幼儿饶有兴趣地问我一些关于小青虫的问题,如“小青虫是怎样趴在叶子上一动不动的?”“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飞走的?”由此我发现幼儿非常喜爱小青虫,对小青虫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我创编了故事《小虫青青》,并编制了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音乐,使幼儿通
原方案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多通道地让幼儿亲近春联,了解春联文化,其课程意识和活动形式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该方案忽视了“生活”这一课程资源的直接利用,如果调整一下设计思路,效果可能会更好。    一、在真实生活中贴、赏春联。只有在春节这个特定的节日氛围中贴春联、赏春联才更加真实而有意义,才更加直接而充分。所以原设计中赏、贴春联的环节应该往前移,放在节日期间进行。教师可请家长配合,带孩子贴春联,让孩子
“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这一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在过去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年代里却成了一个问题,甚至成为一个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大问题。由于过分强调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弱化了甚至丢弃了,或者将幼儿园教学活动隶属于游戏活动,结果或导致“教师不敢去教幼儿了”,或导致“会教的老师不会教了,不会教的老师更逍遥了”,甚至导致“由于过分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缺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