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其科目的两大主体内容,读是学生后期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他人写作的风格及手法,从而消化吸收,为自己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并通过对课堂实践的总结,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将读与写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48
所谓读写结合,主要是以文字为载体,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知识,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定性不够,自制能力不足,因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由简入难,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取得相反的教学效果。
一、提升阅读质量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探寻文章立意,积极地鼓励学生按照文本的内容,从日常生活入手,总结文本立意与选材的方法,开拓写作的新思路。每个人对于同一个文本所产生的感悟是不同的,同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于同一个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小学生在很多方面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倡学生多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文章的内容,从而得到不同的感受与启发。此外,优化知识结构,评价与欣赏阅读内容,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灵活性,帮助学生不断挖掘自身写作潜力,养成边读边写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升阅读的质量。
二、有感而发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随着文章中的喜怒哀乐产生心理触动,这就是阅读中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原动力,学生渴望将内心的感触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想。教师要抓住学生“有感而发”的珍贵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
例如,在《一面五星红旗》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试读和朗读,学生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情绪受到了感染,教师则可趁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想。教师可以从问题引导入手,如“阅读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你对爱国精神是怎样理解的?文章中最触动你的一段话是什么?”在问题引导下,学生“读”的方向更明确,“写”的角度更清晰,读后感成为学生抒发阅读情感、加强阅读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三、引导学生写阅读日记
阅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要求,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终身阅读理念的提出,为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持续阅读的习惯,而读与写结合,则能够有效提高自主阅读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写阅读日记,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记录下阅读感想、阅读中收集的优美词句、阅读文章后的收获和体会等。阅读日记形式灵活,篇幅不限,可以写成阅读随笔,也可以写成词句摘抄,还可以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和续写等。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做阅读笔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感而发”,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这样就会使阅读笔记流于形式,在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因此,在阅读日记写作中,教师要灵活把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提出指导要求,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能力。
四、以续写发挥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十分广阔,且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能够体会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有感而发,将其感受记录下来。有些课文在结尾的时候会引发人的联想,教师可将其利用起来让学生进行续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续写的内容富有情感。比如,在“绝招”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着“绝招是怎样来的”这个问题进行续写,要求学生在续写的时候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使文章能够生动、具体。“绝招”这篇课文还告诉学生“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等道理,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方面对文中人物未来的生活进行续写,写出他们是怎样利用自己的绝招生活的。
五、培养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必然会有一些感悟,内心会有很多体验,教师可在讲解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使学生尽情的抒发情感,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所以,写读后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比如,在《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中,对于作者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以及出现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不愿意用红旗来交换面包,但却得到面包店老板的帮助这件事情,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悟。因此,在学习完整这篇课文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说说自己对五星红旗的情感是怎样的,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动手意识。此外,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让自己很有感触的事情,教师也可以讓学生以“一件难忘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在作文中要说出难忘的事是什么,为什么难忘,对于这件事有什么感想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记日记、以续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写读后感,并结合现代教学设备、信息技术等,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小学 56510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48
所谓读写结合,主要是以文字为载体,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知识,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定性不够,自制能力不足,因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由简入难,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取得相反的教学效果。
一、提升阅读质量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探寻文章立意,积极地鼓励学生按照文本的内容,从日常生活入手,总结文本立意与选材的方法,开拓写作的新思路。每个人对于同一个文本所产生的感悟是不同的,同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于同一个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小学生在很多方面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倡学生多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文章的内容,从而得到不同的感受与启发。此外,优化知识结构,评价与欣赏阅读内容,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灵活性,帮助学生不断挖掘自身写作潜力,养成边读边写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升阅读的质量。
二、有感而发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随着文章中的喜怒哀乐产生心理触动,这就是阅读中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原动力,学生渴望将内心的感触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想。教师要抓住学生“有感而发”的珍贵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
例如,在《一面五星红旗》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试读和朗读,学生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情绪受到了感染,教师则可趁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想。教师可以从问题引导入手,如“阅读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你对爱国精神是怎样理解的?文章中最触动你的一段话是什么?”在问题引导下,学生“读”的方向更明确,“写”的角度更清晰,读后感成为学生抒发阅读情感、加强阅读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三、引导学生写阅读日记
阅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要求,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终身阅读理念的提出,为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持续阅读的习惯,而读与写结合,则能够有效提高自主阅读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写阅读日记,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记录下阅读感想、阅读中收集的优美词句、阅读文章后的收获和体会等。阅读日记形式灵活,篇幅不限,可以写成阅读随笔,也可以写成词句摘抄,还可以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和续写等。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做阅读笔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感而发”,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这样就会使阅读笔记流于形式,在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因此,在阅读日记写作中,教师要灵活把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提出指导要求,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能力。
四、以续写发挥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十分广阔,且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能够体会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有感而发,将其感受记录下来。有些课文在结尾的时候会引发人的联想,教师可将其利用起来让学生进行续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续写的内容富有情感。比如,在“绝招”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着“绝招是怎样来的”这个问题进行续写,要求学生在续写的时候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使文章能够生动、具体。“绝招”这篇课文还告诉学生“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等道理,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方面对文中人物未来的生活进行续写,写出他们是怎样利用自己的绝招生活的。
五、培养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必然会有一些感悟,内心会有很多体验,教师可在讲解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使学生尽情的抒发情感,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所以,写读后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比如,在《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中,对于作者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以及出现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不愿意用红旗来交换面包,但却得到面包店老板的帮助这件事情,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悟。因此,在学习完整这篇课文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说说自己对五星红旗的情感是怎样的,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动手意识。此外,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让自己很有感触的事情,教师也可以讓学生以“一件难忘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在作文中要说出难忘的事是什么,为什么难忘,对于这件事有什么感想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记日记、以续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写读后感,并结合现代教学设备、信息技术等,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小学 56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