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行动学习法的理论内涵
行动学习法是一个建立在工作、实践基础之上,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载体,以解决组织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组织工作绩效为导向,把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起来,涵盖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循环学习和工作过程。行动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培训方法,1991年开始受到我国培训机构的关注,为顺应现代培训的发展趋势,国家行政学院从2006年开始将行动学习法应用到中、高级公务员培训。
行动学习法是完整的学习体系,包括头脑风暴法、团队列名法、六副眼镜法、鱼骨图四个方法;头脑风暴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美)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激发大家的智慧;团队列名法是一种最大限度地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并达成共识,防止会议由少数人控制的集体讨论方法;六副“眼镜法”广泛用于小组讨论,指看问题要有不同的视角,小组要交替运用这些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完整认识问题;鱼骨图法是1953年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提出的一种把握结果(特性)与原因(影响特性的要因)的极方便而有效的方法,故名“石川图”。
二、行动学习法在干部培训中的教学的实施过程——以本溪市委党校为例
1.项目实施过程
2012年9月12日~14日是第一阶段,项目组学员集中在市委党校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行动学习方法,学会使用行动学习工具,同时各个子课题项目组形成行动学习的初步方案;9月15至10月15日是第二个阶段,在子课题项目组的内部进行,期间安排根据不同的子课题安排调研目标任务;10月15日到11月1日,开展行动学习法的四个部分的分析与讨论,形成个人对于子课题的看法;11月1日到11月15日,每个子课题形成各个有效的调研报告和解决问题的看法,同时,对于项目进行总结和表彰。
2.项目获得的成果
本溪市委党校将“行动学习”法,贯穿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始终,结合地方实际,结合学员入校“两带来”确定子课题,结合专项培训开展项目,结合大调研在“学中干,干中学”。通过将近半年的“行动学习法”,既了解了学员的所思所想,又掌握了本溪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真正掌握了学员的关注本溪市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四个班次通过头脑风暴提出意见1000多条,重点关注问题100余条,通过学员在“行动学习法”材料整理和汇编,发表省级论文1篇;市级论文2篇,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1篇人大提案;1篇决策咨询;1篇本溪市委书记冮瑞批示,首次在国家行政学院系统内部编辑“行动学习法”操作手册,受到省行政学院及兄弟院校的极大关注和极高评价,在《本溪日报》上,形成两篇关于本溪市党校开展行动学习法的介绍及成果反馈。
3.项目教学的创新成果
本溪市委党校行动学习法项目组成功创造的应用“凡客体”介绍与手语启发在教学环节之中,同时创新教具,鱼骨图、铃铛、抽签工具,令学员感到有兴趣,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行动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并且得到各级领导和学员们的一致肯定。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将研究式教学、现场教学、衔接培训、辩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双讲式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
三、行动学习法在干部培训中的局限性分析——以本溪市委党校为例
1.专题的选择问题
本溪市委党校由于是首次选择行动学习法作为载体开展学习,因此在专题的选择上主要以学员的头脑风暴的结果为主及党校的主体班课程设置为主,但是实际上由于学员的行业背景不同、职位背景相同,很难能够选择统一而又深刻的选题,因此,在选择专题的问题上最好就本溪市委、市政府目前的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来研究。同时,本溪市委党校的行动学习法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搞行动学习法,对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界限比较清晰,对立面比较强的问题,并不适合搞行动学习法。
2.人员的选择问题
本溪市委党校的学员由于受到办学体制的影响和限制,学员的职位层面,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生活的时代都比较雷同,有个干部学员对自己相关领域的问题研究比较深刻,但是对于其他领域的问题可能就不关心,或者提的意见不具有专业性,影响选题的结果和调研报告的结果。
3.精细管理的问题
行动学习法培训项目时间跨度长,如何对每次集中学习和集中学习期间每天的时间安排及小组讨论时间的分配控制,都是需要精细考量的。在这几个月的学习期间内,大致分为启动、实施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学员的需求、项目的进度,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安排不同的学习考察活动。这样就对整个行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包括教辅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教学环境的问题
由于受到培训班型和整体任务的影响,有的时间不统一。比如说,我们在研究本溪的交通问题的时候,由于课堂时间不够用,有的学员为了实地调研,只好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需要有合理、规范的制度来保障。另外,有的学员建议增加实践环节的结合力度,同时把学员所关注问题领域的专家或者领导干部请到课堂,便于进一步把握问题的实质。
总之,行动学习法培训模式在我校推广应用的时间不长,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本身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伊恩·麦吉尔,利兹·贝蒂.行动学习法\[M\].中国高级人事管理官员培训中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顾增旺.行动学习——组织能力提升新境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颜世富.培训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
行动学习法是一个建立在工作、实践基础之上,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载体,以解决组织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组织工作绩效为导向,把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起来,涵盖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循环学习和工作过程。行动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培训方法,1991年开始受到我国培训机构的关注,为顺应现代培训的发展趋势,国家行政学院从2006年开始将行动学习法应用到中、高级公务员培训。
行动学习法是完整的学习体系,包括头脑风暴法、团队列名法、六副眼镜法、鱼骨图四个方法;头脑风暴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美)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激发大家的智慧;团队列名法是一种最大限度地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并达成共识,防止会议由少数人控制的集体讨论方法;六副“眼镜法”广泛用于小组讨论,指看问题要有不同的视角,小组要交替运用这些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完整认识问题;鱼骨图法是1953年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提出的一种把握结果(特性)与原因(影响特性的要因)的极方便而有效的方法,故名“石川图”。
二、行动学习法在干部培训中的教学的实施过程——以本溪市委党校为例
1.项目实施过程
2012年9月12日~14日是第一阶段,项目组学员集中在市委党校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行动学习方法,学会使用行动学习工具,同时各个子课题项目组形成行动学习的初步方案;9月15至10月15日是第二个阶段,在子课题项目组的内部进行,期间安排根据不同的子课题安排调研目标任务;10月15日到11月1日,开展行动学习法的四个部分的分析与讨论,形成个人对于子课题的看法;11月1日到11月15日,每个子课题形成各个有效的调研报告和解决问题的看法,同时,对于项目进行总结和表彰。
2.项目获得的成果
本溪市委党校将“行动学习”法,贯穿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始终,结合地方实际,结合学员入校“两带来”确定子课题,结合专项培训开展项目,结合大调研在“学中干,干中学”。通过将近半年的“行动学习法”,既了解了学员的所思所想,又掌握了本溪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真正掌握了学员的关注本溪市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四个班次通过头脑风暴提出意见1000多条,重点关注问题100余条,通过学员在“行动学习法”材料整理和汇编,发表省级论文1篇;市级论文2篇,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1篇人大提案;1篇决策咨询;1篇本溪市委书记冮瑞批示,首次在国家行政学院系统内部编辑“行动学习法”操作手册,受到省行政学院及兄弟院校的极大关注和极高评价,在《本溪日报》上,形成两篇关于本溪市党校开展行动学习法的介绍及成果反馈。
3.项目教学的创新成果
本溪市委党校行动学习法项目组成功创造的应用“凡客体”介绍与手语启发在教学环节之中,同时创新教具,鱼骨图、铃铛、抽签工具,令学员感到有兴趣,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行动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并且得到各级领导和学员们的一致肯定。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将研究式教学、现场教学、衔接培训、辩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双讲式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
三、行动学习法在干部培训中的局限性分析——以本溪市委党校为例
1.专题的选择问题
本溪市委党校由于是首次选择行动学习法作为载体开展学习,因此在专题的选择上主要以学员的头脑风暴的结果为主及党校的主体班课程设置为主,但是实际上由于学员的行业背景不同、职位背景相同,很难能够选择统一而又深刻的选题,因此,在选择专题的问题上最好就本溪市委、市政府目前的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来研究。同时,本溪市委党校的行动学习法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搞行动学习法,对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界限比较清晰,对立面比较强的问题,并不适合搞行动学习法。
2.人员的选择问题
本溪市委党校的学员由于受到办学体制的影响和限制,学员的职位层面,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生活的时代都比较雷同,有个干部学员对自己相关领域的问题研究比较深刻,但是对于其他领域的问题可能就不关心,或者提的意见不具有专业性,影响选题的结果和调研报告的结果。
3.精细管理的问题
行动学习法培训项目时间跨度长,如何对每次集中学习和集中学习期间每天的时间安排及小组讨论时间的分配控制,都是需要精细考量的。在这几个月的学习期间内,大致分为启动、实施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学员的需求、项目的进度,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安排不同的学习考察活动。这样就对整个行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包括教辅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教学环境的问题
由于受到培训班型和整体任务的影响,有的时间不统一。比如说,我们在研究本溪的交通问题的时候,由于课堂时间不够用,有的学员为了实地调研,只好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需要有合理、规范的制度来保障。另外,有的学员建议增加实践环节的结合力度,同时把学员所关注问题领域的专家或者领导干部请到课堂,便于进一步把握问题的实质。
总之,行动学习法培训模式在我校推广应用的时间不长,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本身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伊恩·麦吉尔,利兹·贝蒂.行动学习法\[M\].中国高级人事管理官员培训中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顾增旺.行动学习——组织能力提升新境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颜世富.培训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