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要紧跟课改的步伐,通过比较直观的物理实验来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69-1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教师的演示实验面对的范围比较小,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看清整个过程,甚至不愿意去看,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告诉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还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师演示转变为学生活动
笔者认为,如果将教师演示转变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功》这一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以下学习探索活动:
【问题提出】 1.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力?2.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功?
【学生活动】 1.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有关教材,确定所需器材。2.学生相互探讨并交流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学生实验:教师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各组学生按方案完成实验,自己进行验证。学生总结、汇报鉴定结果。
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发生变化——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涵,深化了学习的目标,而且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紧密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的创造能量释放出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将班级全体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内都依据个人特长进行了分工,在汇报、记录交流、观察、操作、设计等方面彰显个人的能力,给予所有学生提高的机会,而在方案设计和操作中大家又团结合作群言群策、集思广益既保留自我的见解,又积极采纳别人合理化的建议,课堂研究气氛始终动生动、和谐、有序。
八年级下册《压强》这一节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为例:
【学生动手体验】 1.用手指和手掌同时压气球球的形变有什么不同?2.两手指压住铅笔两端,有何感觉?各小组相互交流,讨论后,说出猜想。
【进行猜想、设计实验】 1.学生猜想:请小组提出自己的猜想。2.器材选择,根据猜想选择需要的器材。3.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也有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只要充分相信学生,才会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重視课后小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新课标还指出“应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例如使用饮料瓶等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有许多课后小实验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教材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或自己制作一些实验器材来完成课后小实验。通过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达到同样的效果。事实上,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实验资源。
要开展好家庭小实验,八年级开学初物理教师就要嘱咐学生平时注意广泛收集生活中的小器材。日常生活中,很多物质可作仪器使用,例如:饮料瓶、筷子、笔、气球、玻璃杯、塑料袋等。对于一些不常见的仪器,平时如果遇见了要收藏好,需要用时随时可以拿出。如果到用时再去寻找将会花费很多时间,甚至有可能找不到。要真正发挥课后小实验的作用,我认为需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对待课后小实验要与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一样,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对每个小实验要弄清实验的目的、任务、观察的内容、注意事项,并在实验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由于课后小实验是同学们回家后独立完成的,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会有所不同,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创新设计、与众不同,但同样能达到好的实验效果。实验完成后要求同学们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待回校后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其次,要培养好学生做课后小实验的兴趣,不能让学生感到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做,而不是自己愿意去做,这样就失去了课后小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加入学校物理兴趣班、通过开展一些小活动等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后小实验设计展示、评比来强化学生的实验兴趣。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69-1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教师的演示实验面对的范围比较小,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看清整个过程,甚至不愿意去看,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告诉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还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师演示转变为学生活动
笔者认为,如果将教师演示转变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功》这一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以下学习探索活动:
【问题提出】 1.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力?2.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功?
【学生活动】 1.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有关教材,确定所需器材。2.学生相互探讨并交流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学生实验:教师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各组学生按方案完成实验,自己进行验证。学生总结、汇报鉴定结果。
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发生变化——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涵,深化了学习的目标,而且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紧密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的创造能量释放出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将班级全体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内都依据个人特长进行了分工,在汇报、记录交流、观察、操作、设计等方面彰显个人的能力,给予所有学生提高的机会,而在方案设计和操作中大家又团结合作群言群策、集思广益既保留自我的见解,又积极采纳别人合理化的建议,课堂研究气氛始终动生动、和谐、有序。
八年级下册《压强》这一节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为例:
【学生动手体验】 1.用手指和手掌同时压气球球的形变有什么不同?2.两手指压住铅笔两端,有何感觉?各小组相互交流,讨论后,说出猜想。
【进行猜想、设计实验】 1.学生猜想:请小组提出自己的猜想。2.器材选择,根据猜想选择需要的器材。3.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也有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只要充分相信学生,才会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重視课后小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新课标还指出“应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例如使用饮料瓶等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有许多课后小实验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教材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或自己制作一些实验器材来完成课后小实验。通过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达到同样的效果。事实上,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实验资源。
要开展好家庭小实验,八年级开学初物理教师就要嘱咐学生平时注意广泛收集生活中的小器材。日常生活中,很多物质可作仪器使用,例如:饮料瓶、筷子、笔、气球、玻璃杯、塑料袋等。对于一些不常见的仪器,平时如果遇见了要收藏好,需要用时随时可以拿出。如果到用时再去寻找将会花费很多时间,甚至有可能找不到。要真正发挥课后小实验的作用,我认为需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对待课后小实验要与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一样,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对每个小实验要弄清实验的目的、任务、观察的内容、注意事项,并在实验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由于课后小实验是同学们回家后独立完成的,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会有所不同,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创新设计、与众不同,但同样能达到好的实验效果。实验完成后要求同学们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待回校后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其次,要培养好学生做课后小实验的兴趣,不能让学生感到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做,而不是自己愿意去做,这样就失去了课后小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加入学校物理兴趣班、通过开展一些小活动等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后小实验设计展示、评比来强化学生的实验兴趣。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