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注力是指学生在听课时,有意识、自主地获取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信息以及学习技能的一种能力。专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专注力不足是小学班级课堂学习的普遍现象。所以,应在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学生专注力的提高。此篇文章主要对小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注力提高的意义及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总结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实践活动;小学;专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专注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开端。笔者从教多年,发现课堂专注力好的学生,学习轻松且效果好;专注力不好的学生,课堂小动作不断,作业错误率高,成绩提升困难。他们自身学习效率低下,还可能影响班级学习氛围和课堂纪律。课堂专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学习质量与效果。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专注力呢?本文就此展开探索。
一、小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专注力的重要性
所谓的“专注”,指的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于事物的集中性与指向性,也就是心理活动的程度与方向。如在体育课堂中,一旦学生集中专注力,那么其心理活动就会指向于教师的示范与讲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周围有许多刺激物,都不能引起学生的专注力。这是因为,当学生在进行集中专注力练习的时候,其自身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当中,对于那些和练习无关的事情便不感兴趣了,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将学生的专注力充分的吸引到课堂上。从本质上来说,专注包括了“无意专注”与“有意专注”这两种基本的形式。在这当中,无意专注指的是没有一个预定的目的的专注,主要是一种由客观刺激物所引起的专注。例如,一些醒目的标志,巨大的音响等,都会引起学生无意的专注。不过,因为无意专注是被动的,所以其持续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然而,有意专注则需要有一个预定的目的,并且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产生,其本身有着较强的强制性。例如,部分学生对于实践课程本身兴趣不高,因此,在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些心理规律有一个必要的掌握,并充分运用有意专注与无意专注,来组织教学,通过两者之间的充分转化,来促进学生专注力的良好转移,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二、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专注力的路径
(一)充分重视教学的方法
在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喜好与理解能力,确保所用语言能够更加生动、形象与儿童化。如果说教师讲解的过于繁琐,不能充分符合小学生的口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适当改良教学方式,尽量提高课堂的有趣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从直观上来看,能够有效快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度。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学生的上课专注力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上课期间,没有良好的纪律性使得认真听讲的同学也无法集中精力,因此,一旦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应该及时发出警告纪律性是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二)观察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较为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学生更容易表露自己的真实状态。例如责任感、团队意识、思想品德和长短处。观察学生在课上所表现出的言语形态,例如:胆小怕事、性格急躁、行事果断、自尊心强、唯唯喏喏、个人主义极强等等。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目前教育体系当中主体的认知不够明确,我们应当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减少老师的干预,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技巧。在许多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处于主体地位,应当及时改变这种情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扮演着引导者的作用,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活动的学习乐趣,让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三)氛围营造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打造安全、温暖、安静、相互倾听的课堂。老师静心倾听学生发言,学生静心听老师说话,生生之间相互倾听、相互学习。老师随时关注全体学生,鼓励自由表达,注重指导性与鼓励性评价,进行正向强化。(四)灵活的选择教学内容实践活动摆脱了课堂的束缚,多为课外活动,且所涉及的教学科目具有多样性。实践项目的选择要尽量符合趣味性、安全性、高效性。研究方法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及个性化,突破以往单一的研究视角,丰富实践课堂模式改革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实践活动课是由多种因素、多种环节和多种层次而构成的。其教学模式要超越书本,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尽量选择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专注力。第一,教学模式生活化。实践活动要和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将枯燥的实践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第二,教学内容游戏化。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专注力,可以听取学生们的建议,扩展游戏活动,例如:木头人、丢手绢、狼来了等等;第三,练习竞赛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来激发起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在无形之中,也促进了学生专注力的提高,增加了参与热情。同时,学校层面可以多开发易于提升学生专注力的校本课程,如草编、鼓号队等,组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艺术节,参观校外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以及研学旅行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专注力培养的核心是学生本人, 但是缺失了学生的内驱力,任何策略都是海市蜃楼。通过提升学生注意力及幫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能为其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改良教学方案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实践活动的乐趣,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素质,通过完善小学实践活动体系,尽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索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任.专注力管理:论专注力的培养和提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40-41.
[2]徐艳玲.强化课堂管理 提高学生专注力[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06):125-126.
山东省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SJZ016
关键词:实践活动;小学;专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专注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开端。笔者从教多年,发现课堂专注力好的学生,学习轻松且效果好;专注力不好的学生,课堂小动作不断,作业错误率高,成绩提升困难。他们自身学习效率低下,还可能影响班级学习氛围和课堂纪律。课堂专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学习质量与效果。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专注力呢?本文就此展开探索。
一、小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专注力的重要性
所谓的“专注”,指的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于事物的集中性与指向性,也就是心理活动的程度与方向。如在体育课堂中,一旦学生集中专注力,那么其心理活动就会指向于教师的示范与讲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周围有许多刺激物,都不能引起学生的专注力。这是因为,当学生在进行集中专注力练习的时候,其自身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当中,对于那些和练习无关的事情便不感兴趣了,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将学生的专注力充分的吸引到课堂上。从本质上来说,专注包括了“无意专注”与“有意专注”这两种基本的形式。在这当中,无意专注指的是没有一个预定的目的的专注,主要是一种由客观刺激物所引起的专注。例如,一些醒目的标志,巨大的音响等,都会引起学生无意的专注。不过,因为无意专注是被动的,所以其持续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然而,有意专注则需要有一个预定的目的,并且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产生,其本身有着较强的强制性。例如,部分学生对于实践课程本身兴趣不高,因此,在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些心理规律有一个必要的掌握,并充分运用有意专注与无意专注,来组织教学,通过两者之间的充分转化,来促进学生专注力的良好转移,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二、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专注力的路径
(一)充分重视教学的方法
在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喜好与理解能力,确保所用语言能够更加生动、形象与儿童化。如果说教师讲解的过于繁琐,不能充分符合小学生的口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适当改良教学方式,尽量提高课堂的有趣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从直观上来看,能够有效快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度。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学生的上课专注力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上课期间,没有良好的纪律性使得认真听讲的同学也无法集中精力,因此,一旦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应该及时发出警告纪律性是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二)观察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较为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学生更容易表露自己的真实状态。例如责任感、团队意识、思想品德和长短处。观察学生在课上所表现出的言语形态,例如:胆小怕事、性格急躁、行事果断、自尊心强、唯唯喏喏、个人主义极强等等。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目前教育体系当中主体的认知不够明确,我们应当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减少老师的干预,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技巧。在许多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处于主体地位,应当及时改变这种情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扮演着引导者的作用,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活动的学习乐趣,让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三)氛围营造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打造安全、温暖、安静、相互倾听的课堂。老师静心倾听学生发言,学生静心听老师说话,生生之间相互倾听、相互学习。老师随时关注全体学生,鼓励自由表达,注重指导性与鼓励性评价,进行正向强化。(四)灵活的选择教学内容实践活动摆脱了课堂的束缚,多为课外活动,且所涉及的教学科目具有多样性。实践项目的选择要尽量符合趣味性、安全性、高效性。研究方法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及个性化,突破以往单一的研究视角,丰富实践课堂模式改革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实践活动课是由多种因素、多种环节和多种层次而构成的。其教学模式要超越书本,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尽量选择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专注力。第一,教学模式生活化。实践活动要和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将枯燥的实践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第二,教学内容游戏化。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专注力,可以听取学生们的建议,扩展游戏活动,例如:木头人、丢手绢、狼来了等等;第三,练习竞赛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来激发起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在无形之中,也促进了学生专注力的提高,增加了参与热情。同时,学校层面可以多开发易于提升学生专注力的校本课程,如草编、鼓号队等,组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艺术节,参观校外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以及研学旅行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专注力培养的核心是学生本人, 但是缺失了学生的内驱力,任何策略都是海市蜃楼。通过提升学生注意力及幫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能为其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改良教学方案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实践活动的乐趣,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素质,通过完善小学实践活动体系,尽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索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任.专注力管理:论专注力的培养和提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40-41.
[2]徐艳玲.强化课堂管理 提高学生专注力[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06):125-126.
山东省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SJZ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