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嫃被誉为台湾散文第三代传人,在她的笔下,文中的修辞用的极为精妙。本文将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为理论依据,从“积极修辞”与“文体或辞体”两个方面来分析简嫃散文的修辞艺术。
关键词:简嫃;修辞;《修辞学发凡》;陈望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简嫃毕业于台湾大学文学系,她被誉为善用文字语言、独创风格、形式的散文作家,并且多次获得台湾各类散文大奖,是台湾的“新生代”作家。她在散文上的造诣可谓深刻。在该文章中,我将以《修辞学发凡》为理论依据,分析简嫃散文的修辞艺术。
一、积极修辞
(一)辞格
陈望道先生将辞格分为了四种,分别是材料上、意境上、词语上、章句上的辞格。本文重点围绕譬喻和引用进行深入探讨。
1.譬喻
在简嫃的散文中,她常常使用譬喻。譬喻又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及借喻三个部分。
(1)明喻。例如:若、像、如、好像、仿佛等等都是明喻的标志性词语。
“看木棉开花是种震撼。粗枝交错,像千只青筋暴跳的手托出朵朵厚大如曲掌的橙红鲜花。”1
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标志性词语——“像”和“如”。这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木棉开花的壮美。陈望道先生评这类譬喻为:“往往用较熟悉较具体的事物作比,可以使人对于正文格外看得真切。”
(2)隐喻,则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它的形式是“甲就是乙”。
“我轻轻叹了气,感觉有一个不知名的世界在我眼前幻生幻化,时而是一段佚诗,时而变成幽幽的浮烟,时而是一声惋惜——来自于一个人一生中最精致的神思。”2在这句话中,作者将她脑中幻想的世界比作一段佚诗、幽幽浮烟及一声惋惜,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的事物,但是在这里作者运用譬喻将二者联系起来,达到了一种美的共融。
(3)借喻,则是比隐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它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
“而它,不笑不泪的猛兽,仅能透过蚕食我们而取得每一株闪烁密彩的灵光,它必须逐一咽殆尽才能获得完整,让腹内永续地保有燃放的光彩。”3
在这句话中,作者全句全段地使用借喻,将死亡比喻成野兽,将野兽的蚕食、吞咽猎物比作死亡剥夺人的性命,而靈光与光彩就是我们的生命。在这里作者还将我们个体生命的单位用“一株”来表示,意为:我们人类都是恒河上的耕物,我们每个人都在研磨自己生命。
2.引用
(1)明用法
“而它从树根而树腹而树干,不曾在时光中反悔,也不曾在雨中伫足,像节哀的妇者一路去寻魂,啊!“葛生蒙楚,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4
简嫃引用了《诗经·唐风》中的《葛生》一诗。这首悼亡诗表达了丈夫对死去妻子的怀念。简嫃将这种夫妻之间的悼亡与树的根、腹、干相比,表达出她看见这棵树时联想到这首诗时心中所蔓延的悲伤。
(2)暗用法
“当我们学着比丘、比丘尼入舍卫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时,我要把钵中最大最美的食物供养你,再不准你像以前一样软硬兼施趁人不备地把一片冰心掷入我的壶。”5
这句话中,作者引用先前地成语或故事。如引用了《金刚经》开篇便提到的话:“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在这里,简嫃希望朋友能够顺遂自己的心,走上“离俗”的路。又引用了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比喻两个都同样纯洁的人的相互理解、共情,表达他们二人都追求清淡、洁白的灵魂。
(二)辞趣
辞趣,指文章情趣。《积极修辞学五》记载:“关于语感的利用,大体可分作三个方面:辞的意味,辞的音调和形貌。”即,“意趣”、“音趣”、“形趣”。
陈望道先生将“意趣”定义为:“一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历史或背景的衬托;二是由于语言文字上下或左右的包晕。”简嫃的散文中古语的运用最多,这使她的散文会有古旧、疏远等的情趣伴随着。
在语辞的音调部分,可以分为象征的和装饰的两方面,可以辅助语言文字的意味和情趣。
“早晨,闲步宝桥过,有晨雾渺渺,有竹风徐徐,有莲韵隐隐,有水声潺潺!”6
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多种叠音(也称叠字),如“渺渺”、“徐徐”、“隐隐”、“潺潺”。叠音的运用可以协调音节,加深听觉印象。
二、文体或辞体
陈望道先生将文章体性上的分类分为简约繁丰、刚健柔婉、平淡绚烂和严谨豪放。简嫃的散文兼有多重体式,主要为繁丰、柔婉、绚烂。
首先,她的散文有繁丰的特点,她的散文词汇丰富多彩,且运用多种句式,注重了对客观事物多角度、全方位的描述。并且,繁丰非繁杂,条理分明,语流有一种连续的美感。如,使用反复的修辞:
“这世界,每一刻,有人生了,有人死了;有人清醒了,有人迷醉了;有人回到家,有人离家。”7
这句话中多次运用有的、有的、有的……依次层层铺写,既详细又连贯。
其次,简嫃的散文兼柔婉。
“但愿到了霜发覆额年纪,我还有兴致虚构一斤柴米油盐,骗驾车的人再教我几招维持幸福的秘术;还有半壁太平盛世。”8
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嫃的散文善于用生活的细节与事物来表达情感,她将其感情与通过感官获得有关客观世界的感觉相互交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这些情感的外化又呈现出绮丽柔婉的特点。
“年少时,爱做泛舟长江的梦,向往独钓江雪的悠然,也爱江海寄余生的浪荡。有时,可以对一条喘息的小河想象无穷尽浪漫的旅程:从《山海经》出航,随《水经注》蜿蜒,歇息于诗词软湿的草岸,酌唐宋的酒,对李白的天空。”9
绚烂之美易俗,简嫃的散文却无此弊。这些绚烂富美之词反倒是自成境界,仿佛天造地设,因而气韵纯真,一派天真。
三、总结
通过解读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该文章深入探讨简嫃的散文的修辞学特点。在积极修辞的内容上看,她的散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这些修辞也都纷纷作用于她的文体,促成她文体繁丰、柔婉、绚烂的特点。这些种种“修辞法”也都造就了她文章不仅有漂泊、放逐的美幻,还兼有淡薄、清淡的佛教思想的审美魅力。
参考文献
[1]简嫃.水问.[M]九州出版社.2014.6
[2]简嫃.女儿红.[M]九州出版社.2014.6
[3]简嫃.只缘身在此山中.[M]九州出版社.2014.6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3
[5]于红艳.汉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辞趣研究[D].宁波大学,2010
[6]伦慧娟.多重身份的话语建构——简嫃散文的修辞艺术[D].河南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简嫃;修辞;《修辞学发凡》;陈望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简嫃毕业于台湾大学文学系,她被誉为善用文字语言、独创风格、形式的散文作家,并且多次获得台湾各类散文大奖,是台湾的“新生代”作家。她在散文上的造诣可谓深刻。在该文章中,我将以《修辞学发凡》为理论依据,分析简嫃散文的修辞艺术。
一、积极修辞
(一)辞格
陈望道先生将辞格分为了四种,分别是材料上、意境上、词语上、章句上的辞格。本文重点围绕譬喻和引用进行深入探讨。
1.譬喻
在简嫃的散文中,她常常使用譬喻。譬喻又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及借喻三个部分。
(1)明喻。例如:若、像、如、好像、仿佛等等都是明喻的标志性词语。
“看木棉开花是种震撼。粗枝交错,像千只青筋暴跳的手托出朵朵厚大如曲掌的橙红鲜花。”1
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标志性词语——“像”和“如”。这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木棉开花的壮美。陈望道先生评这类譬喻为:“往往用较熟悉较具体的事物作比,可以使人对于正文格外看得真切。”
(2)隐喻,则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它的形式是“甲就是乙”。
“我轻轻叹了气,感觉有一个不知名的世界在我眼前幻生幻化,时而是一段佚诗,时而变成幽幽的浮烟,时而是一声惋惜——来自于一个人一生中最精致的神思。”2在这句话中,作者将她脑中幻想的世界比作一段佚诗、幽幽浮烟及一声惋惜,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的事物,但是在这里作者运用譬喻将二者联系起来,达到了一种美的共融。
(3)借喻,则是比隐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它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
“而它,不笑不泪的猛兽,仅能透过蚕食我们而取得每一株闪烁密彩的灵光,它必须逐一咽殆尽才能获得完整,让腹内永续地保有燃放的光彩。”3
在这句话中,作者全句全段地使用借喻,将死亡比喻成野兽,将野兽的蚕食、吞咽猎物比作死亡剥夺人的性命,而靈光与光彩就是我们的生命。在这里作者还将我们个体生命的单位用“一株”来表示,意为:我们人类都是恒河上的耕物,我们每个人都在研磨自己生命。
2.引用
(1)明用法
“而它从树根而树腹而树干,不曾在时光中反悔,也不曾在雨中伫足,像节哀的妇者一路去寻魂,啊!“葛生蒙楚,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4
简嫃引用了《诗经·唐风》中的《葛生》一诗。这首悼亡诗表达了丈夫对死去妻子的怀念。简嫃将这种夫妻之间的悼亡与树的根、腹、干相比,表达出她看见这棵树时联想到这首诗时心中所蔓延的悲伤。
(2)暗用法
“当我们学着比丘、比丘尼入舍卫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时,我要把钵中最大最美的食物供养你,再不准你像以前一样软硬兼施趁人不备地把一片冰心掷入我的壶。”5
这句话中,作者引用先前地成语或故事。如引用了《金刚经》开篇便提到的话:“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在这里,简嫃希望朋友能够顺遂自己的心,走上“离俗”的路。又引用了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比喻两个都同样纯洁的人的相互理解、共情,表达他们二人都追求清淡、洁白的灵魂。
(二)辞趣
辞趣,指文章情趣。《积极修辞学五》记载:“关于语感的利用,大体可分作三个方面:辞的意味,辞的音调和形貌。”即,“意趣”、“音趣”、“形趣”。
陈望道先生将“意趣”定义为:“一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历史或背景的衬托;二是由于语言文字上下或左右的包晕。”简嫃的散文中古语的运用最多,这使她的散文会有古旧、疏远等的情趣伴随着。
在语辞的音调部分,可以分为象征的和装饰的两方面,可以辅助语言文字的意味和情趣。
“早晨,闲步宝桥过,有晨雾渺渺,有竹风徐徐,有莲韵隐隐,有水声潺潺!”6
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多种叠音(也称叠字),如“渺渺”、“徐徐”、“隐隐”、“潺潺”。叠音的运用可以协调音节,加深听觉印象。
二、文体或辞体
陈望道先生将文章体性上的分类分为简约繁丰、刚健柔婉、平淡绚烂和严谨豪放。简嫃的散文兼有多重体式,主要为繁丰、柔婉、绚烂。
首先,她的散文有繁丰的特点,她的散文词汇丰富多彩,且运用多种句式,注重了对客观事物多角度、全方位的描述。并且,繁丰非繁杂,条理分明,语流有一种连续的美感。如,使用反复的修辞:
“这世界,每一刻,有人生了,有人死了;有人清醒了,有人迷醉了;有人回到家,有人离家。”7
这句话中多次运用有的、有的、有的……依次层层铺写,既详细又连贯。
其次,简嫃的散文兼柔婉。
“但愿到了霜发覆额年纪,我还有兴致虚构一斤柴米油盐,骗驾车的人再教我几招维持幸福的秘术;还有半壁太平盛世。”8
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嫃的散文善于用生活的细节与事物来表达情感,她将其感情与通过感官获得有关客观世界的感觉相互交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这些情感的外化又呈现出绮丽柔婉的特点。
“年少时,爱做泛舟长江的梦,向往独钓江雪的悠然,也爱江海寄余生的浪荡。有时,可以对一条喘息的小河想象无穷尽浪漫的旅程:从《山海经》出航,随《水经注》蜿蜒,歇息于诗词软湿的草岸,酌唐宋的酒,对李白的天空。”9
绚烂之美易俗,简嫃的散文却无此弊。这些绚烂富美之词反倒是自成境界,仿佛天造地设,因而气韵纯真,一派天真。
三、总结
通过解读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该文章深入探讨简嫃的散文的修辞学特点。在积极修辞的内容上看,她的散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这些修辞也都纷纷作用于她的文体,促成她文体繁丰、柔婉、绚烂的特点。这些种种“修辞法”也都造就了她文章不仅有漂泊、放逐的美幻,还兼有淡薄、清淡的佛教思想的审美魅力。
参考文献
[1]简嫃.水问.[M]九州出版社.2014.6
[2]简嫃.女儿红.[M]九州出版社.2014.6
[3]简嫃.只缘身在此山中.[M]九州出版社.2014.6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3
[5]于红艳.汉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辞趣研究[D].宁波大学,2010
[6]伦慧娟.多重身份的话语建构——简嫃散文的修辞艺术[D].河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