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一专业导论,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探讨了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训设备建设等方面,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 应用型本科 工程管理 递进式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工程造价专业2018-2020年度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52-02
工程建设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我国的建筑业产值已达23.5万亿。在一带一路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工程建设业在高速铁路、特大型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工程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为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适应新的需求,作为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需要不断推进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1.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课课时比例和质量低
财经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从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分化而来,教学配置以理论课为主,理论课程占据的比重比较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得不到有效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较差。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工程管理专业是从原工商管理专业分化而来,开设了大量管理类的理论课程,严重制约了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训课的课程质量也较低。
1.2实训教学设备不足
财经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依托于文科类院校,教学经费有限,且不是学校的主专业,往往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实训教学设备严重缺乏。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属西部一所财经类二本院校,2005年刚成立时,实训教学设备十分匮乏,实训课程的内容十分匮乏,远不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要求。
1.3教师实训教学水平较低
工程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吸纳优秀人才带来了巨大挑战,相对于工程建设行业来说,高校教师待遇低,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专任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再进入高校工作,学历层次较低,实践教学缺乏的“双师型”教师极为匮乏,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工程建设行业的工作经验,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新技术了解少,无法根据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与实际工程接触更少,实践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比例低、实训教学设备不足、教师实训教学水平不足等问题,笔者从2015年开始,提出了递进式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并以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为依托,进行递进式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以“大一专业导论,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并聘请校外指导老师,弥补校内教师资源的不足,并在笔者所在高校进行了为期4年的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
3.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3.1 构建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
进行递进式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以“大一专业导论,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构建递进式实训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 2014级开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课比例从2005年的10%增加到32%,更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大一《工程管理专业导论》阶段,注重课堂实践能力训练,并利用我校已有的建筑工程實训中心进行现场教学,把大一的学生引入“工程管理”的大门,并把学生带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考察参观,将课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初步体会,让大一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有了深入了解;在大二《认知实习》阶段,充分发挥已有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选取工程前期策划、勘察设计、施工各阶段、后期运营阶段等各阶段的典型工程案例,带领学生对各阶段的典型工程案例依次参观考察,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大三《生产实习》阶段,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让学生在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等不同岗位轮流实习,掌握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在大四《毕业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由校外指导老师全程指导,一对一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实习内容,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3.2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教师的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实训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最基本条件,通过从企业引进人才、内部培养、高薪聘请兼职教师等多种方式,经过4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博士8人,具备建设行业注册执业资格8人次,拥有兼职教师11人。建成了工程管理专业形成了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实践教学科研团队。工程管理专业形成了学院内聘教师和企业专家工程组成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内聘教师注重实践技能并保证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外聘教师注重的进行专业实践技术的讲解和操作,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同时,积极组织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行业培训,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建筑行业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组织专任教师参加此类培训,专任教师得到了接触了解最新行业动态与技术的机会,将最新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
3.3 加强教学实训设备投入
工程管理专业利用“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100万建设资金,依托工程造价一体化建设项目1000万建设资金,“工程管理”优势特色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专业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通过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软硬件设备配置更为齐备,在校内建设了BIM工程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工程技术实训中心等实训教学设施,把施工场景搬进大学课堂,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大一专业导论,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经过4年的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递进式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实训课比例增加到32%;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0余个;形成了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了建设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建筑技术3D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平台等一批实训教学设施。
学生的实践课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毕业生在校期间85%以上取得工程建设行业各类从业资格,学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就业的专业匹配度连续4年达到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4年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1]丛苏莉.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7(01).
[2]李明,吴光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
作者简介:
何清雨(1976-),男,广西桂林人,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 应用型本科 工程管理 递进式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工程造价专业2018-2020年度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52-02
工程建设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我国的建筑业产值已达23.5万亿。在一带一路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工程建设业在高速铁路、特大型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工程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为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适应新的需求,作为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需要不断推进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1.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课课时比例和质量低
财经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从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分化而来,教学配置以理论课为主,理论课程占据的比重比较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得不到有效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较差。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工程管理专业是从原工商管理专业分化而来,开设了大量管理类的理论课程,严重制约了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训课的课程质量也较低。
1.2实训教学设备不足
财经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依托于文科类院校,教学经费有限,且不是学校的主专业,往往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实训教学设备严重缺乏。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属西部一所财经类二本院校,2005年刚成立时,实训教学设备十分匮乏,实训课程的内容十分匮乏,远不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要求。
1.3教师实训教学水平较低
工程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吸纳优秀人才带来了巨大挑战,相对于工程建设行业来说,高校教师待遇低,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专任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再进入高校工作,学历层次较低,实践教学缺乏的“双师型”教师极为匮乏,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工程建设行业的工作经验,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新技术了解少,无法根据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与实际工程接触更少,实践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比例低、实训教学设备不足、教师实训教学水平不足等问题,笔者从2015年开始,提出了递进式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并以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为依托,进行递进式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以“大一专业导论,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并聘请校外指导老师,弥补校内教师资源的不足,并在笔者所在高校进行了为期4年的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
3.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3.1 构建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
进行递进式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以“大一专业导论,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构建递进式实训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 2014级开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课比例从2005年的10%增加到32%,更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大一《工程管理专业导论》阶段,注重课堂实践能力训练,并利用我校已有的建筑工程實训中心进行现场教学,把大一的学生引入“工程管理”的大门,并把学生带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考察参观,将课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初步体会,让大一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有了深入了解;在大二《认知实习》阶段,充分发挥已有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选取工程前期策划、勘察设计、施工各阶段、后期运营阶段等各阶段的典型工程案例,带领学生对各阶段的典型工程案例依次参观考察,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大三《生产实习》阶段,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让学生在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等不同岗位轮流实习,掌握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在大四《毕业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由校外指导老师全程指导,一对一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实习内容,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3.2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教师的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实训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最基本条件,通过从企业引进人才、内部培养、高薪聘请兼职教师等多种方式,经过4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博士8人,具备建设行业注册执业资格8人次,拥有兼职教师11人。建成了工程管理专业形成了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实践教学科研团队。工程管理专业形成了学院内聘教师和企业专家工程组成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内聘教师注重实践技能并保证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外聘教师注重的进行专业实践技术的讲解和操作,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同时,积极组织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行业培训,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建筑行业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组织专任教师参加此类培训,专任教师得到了接触了解最新行业动态与技术的机会,将最新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
3.3 加强教学实训设备投入
工程管理专业利用“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100万建设资金,依托工程造价一体化建设项目1000万建设资金,“工程管理”优势特色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专业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通过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软硬件设备配置更为齐备,在校内建设了BIM工程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工程技术实训中心等实训教学设施,把施工场景搬进大学课堂,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大一专业导论,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经过4年的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递进式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实训课比例增加到32%;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0余个;形成了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了建设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建筑技术3D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平台等一批实训教学设施。
学生的实践课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毕业生在校期间85%以上取得工程建设行业各类从业资格,学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就业的专业匹配度连续4年达到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4年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1]丛苏莉.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7(01).
[2]李明,吴光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
作者简介:
何清雨(1976-),男,广西桂林人,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